看板 AfterPhD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諾貝爾獎得主台大演講 提醒第3次醫藥革命正發生 2024/4/4 14:05(4/4 14:21 更新) (中央社記者陳至中台北4日電)諾貝爾獎得主亞倫.切哈諾沃(Aaron Ciechanover)在 台大演講指出,基因序列分析與編輯帶來的第3次醫藥革命,正在當下發生。他並提醒面 對可能的新疾病,應為未來保留一定程度的不確定性。 以色列學者亞倫.切哈諾沃因發現「泛素」是蛋白質降解系統的關鍵,於2004年獲得諾貝 爾化學獎。他於今年4月1日受台灣大學椰林講座邀請演講,談及生化技術的發展和近代的 3次醫藥革命,吸引大量師生到場,現場提問非常踴躍。 切哈諾沃指出,第1次醫藥革命是在1930年1960年代,以盤尼西林的發現為代表,屬於「 偶然性」階段;第2次醫藥革命則是1960年代之後,科學家透過「化學物庫篩選」技術, 從數百萬計的化合物中,找出有藥效的小分子,以降膽固醇藥物史他汀(Statins)為代 表。 進入21世紀後,基因序列分析與編輯、幹細胞、造影技術等的突破,正帶來第3次醫藥革 命。在這一階段,個體化、預測性、預防性、病患參與性,成為指標慨念, 「這些變革並非將發生於遙遠的未來,而是正在當下發生中。」切哈諾沃表示,在最新的 技術下,病患甚至可被重新定義為受精前的卵子與精子,疾病是序列有問題的基因,治療 則是基因序列修正。 然而基因的研究,也帶來許多疑慮。切哈諾沃表示,隨著人均壽命的增加,也將出現新的 疾病,他提醒,出於對社會最大的保障,或個人道德的守護,科學研究的目的,並非知曉 並解決所有的潛在問題,而應為未來保留某一程度的不確定性。 中央研究院院士王惠鈞受邀在演講中為師生導讀,他提及,泛素不算一個很大的蛋白質, 且在真核細胞生物廣泛存在,乍看之下平平無奇,但切哈諾沃在平凡中看出不凡,藉由他 的發現,學界已開發出多種有效藥物,主要用於惡性腫瘤,且有更多的藥物正在研發中。 台大校長陳文章表示,切哈諾沃發現泛素介導的蛋白質降解,在許多細胞過程中發揮重要 作用。這個系統的異常是許多疾病機制的基礎,其中包括某些惡性腫瘤和神經退化性疾病 。台大針對全球重要議題或新興科技重點領域,陸續邀請國際大師透過專題講座,期盼帶 給師生更多啟發。(編輯:陳政偉)1130404 https://www.cna.com.tw/news/ahel/202404040126.aspx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80.176.190.76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AfterPhD/M.1712220410.A.2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