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Aquariu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scott106206 (我是好孩子)》之銘言: 事實上我比較建議你掛個號@@ 不然大家比較不容易知道你魚的實際狀況.... : 之前買了 一隻紅草尾白子 放在我的缸裡 : (裡面有一堆蝦 跟兩隻小紅豆跟小孔雀母魚 真的挺小的 大概是他體型的一半) : 那隻白子都有好好的吃飼料 看起來也蠻正常的 : 他是上個禮拜日放進去的 一直都蠻正常的 : 這禮拜日把一隻之前生病的大隻雜品系母孔雀放入 生什麼病@@? 這還蠻重要的,有時你看魚很ok可身上可能還是有病, 當然一下缸就很有可能染給較脆弱的品系孔雀。 : 放的當下就覺得白子好像有點怪 身體表面好像有點斑駁 : (但是他顏色很淺 所以我也看不太出來) 斑駁的意思是? 白點? 立麟? : 我平常看得時候 也不常看到有魚在啄他 : 沒想到今天早上一起來....他就葬身在莫絲叢中了... : 我想請問的是 大家都會說有品系跟無品系雜養問題多多 會嗎? 雖然普遍都會有混種比純種好養的思想,但是品系跟無品系雜養, 有問題的,不外乎水質、魚體健康與否,比較少因為混養品系跟無品系發生多大的問題。 : 但是問題點是什麼呢? : 是因為雜品系的比較強壯 會欺負無品系? : 還是什麼原因呢? : (因為我有在猜測 是那隻母孔雀攻擊他啦... : 因為她真的比較粗壯跟活潑 搶飼料搶很兇) 囧 好可憐的母孔雀,他不過就胖了些,活潑了些..... 因為實際上沒看到您的魚,所以無法回答您的魚 到 底 怎 麼 了 所以在下面整理一些孔雀常見疾病給您參考,當然不見得一定是下列疾病之一, 也有可能他老了,正常死亡等等,別太擔心,多注意一下缸中其他魚隻的狀況, 如果沒有其他魚隻也出問題,那就不用太擔心,但如果其他魚隻也不對勁, 記得填一下掛號單,讓其他養魚達人來幫忙你,畢竟我也不是醫師:D 1.水黴病 這是淡水魚類最常見的一種疾病。 病魚的皮或鰭部會出現灰色的細絲,數量過多時,則給人一種狀似棉絮的感覺。 水黴病只有在魚體受傷、其他病原體寄生或是在環境惡劣、體質虛弱時才會發生。 通常健康狀況良好、沒有受傷的魚類幾乎不會感染水黴病,而水黴病也不會對健康或未 受傷的魚隻構成威脅。 萬一魚隻罹患此病時,建議使用治黴菌性的藥物來治療 2.突眼症、立鱗病 突眼症是指魚的眼球腫脹突出,使眼眶無法容納的現象。 此病有時並沒有進一步的症狀,但有些病例卻在發病後迅速死亡。 絕大多數的突眼症只是次發性的病變,其併發症包括立鱗病、腹水病等,而結核病的感 染也可能誘發突眼症。 立鱗病的病魚,幾乎全部的鱗片都會豎立起來,只有少數病魚出現部份立鱗的現象;有 時病魚體表及魚鰭某部分也常出現斑狀出血或鰭條破碎之情形。 立鱗病本身會導致鱗片豎立外,腹水病也會波及鱗片。 如果魚皮有什麼傷口的話,很容易就會被感染。 處理上,建議使用治細菌性藥劑以對付其病菌,再配合充足的健康氧加以治療。 3.寄生蟲病 較常發生或寄生在孔雀魚身上的有白點病、魚蝨、錨蟲等。 白點病乃由白點蟲所引起,病魚身上會出現白色的小斑點,處理上可使用治白點藥劑。 魚蝨是一種面目猙獰的寄生蟲XD,其「吻刺」可貫穿魚鱗,伸至真皮層,吸吮寄主的鮮 血。 水蚤等活餌是其重要媒介之一,由於魚蝨個頭不小,肉眼可見,所以可以用鑷子一一夾除 或用食鹽水將之揉擦掉,再使用治細菌、治生蟲藥劑;也可直接使用治寄生蟲劑直接藥 浴治療。 雌錨蟲利用其附屬肢吸附在魚身上,這些附肢可穿透皮膚而深達肌肉組織,造成魚隻慘 重的傷害。若用鑷子對付牠,反而容易傷及魚隻皮,而造成細菌或水黴菌的二次性感染 ,所以還不如不要麼做。雄性錨蟲則不會侵襲魚類。當魚隻發病時,必須隔離治療,使 孵化的小錨蟲找不到新寄主而一一死去,並用治寄生蟲藥劑徹底殺蟲處理。 4.鰓黴病 其病原體有二種:一種是血鰓黴,一種是膚鰓黴。二者產生的菌絲皆可伸入寄主鰓瓣的 血脈內,以致阻礙血液的循環,造成淤血的現象。掀開病魚的鰓蓋,可以看到鰓瓣上因 為部分缺血及部分充血而呈現斑駁的花紋。 鰓部缺血的部分很容易壞死,進而會腐爛脫落,嚴重者往往窒息而死。 鰓黴病的病程很短而且爆發猛烈,小魚得病後往往迅速死亡,很難詳細觀察。 此病在夏天甚為流行,每每發生於溫度上昇而水中腐敗有機質增多之時,而且病程發展 快速,等到外觀症狀出現時,往往已是回天乏術了。 早期發現,建議使用治黴菌性的藥物治療。 5.中毒 在不知不覺中,您的缸子內可能就有許多有毒物質在滋擾著魚隻,但卻是您經常疏忽或 毫不在意的事件,例如:過度的排泄物及食物殘渣污染了水質,使細菌滋生而產生毒素 ,或是二氧化碳中毒、金屬中毒及腐爛水草引起的中毒,或使用殺虫劑或消毒劑時,也 不可不加小心,因為殺蟲劑可能會溶入水中,而消毒劑若不徹底洗淨,也可能殘留下來 ,這些都是無形的殺手,皆足以使孔雀魚致命。 6.結核病、腹水病 結核病會出現食慾不振、漸漸消瘦,以及動作遲鈍等症狀,外觀則會有缺損或潰爛的情 形,甚至會導致魚體的變形及鰭條的嚴重折損。此病一旦流行開來,大概就幾乎會整缸 倒掉了。 腹水病則會造成魚體的水腫或積水,腫得太大時真叫人害怕其會像氣球一樣爆掉。此病 是由濾過性病毒引起原發性感染,並由細菌的跟進而造成二次性的感染。 早期發現建議使用治細菌性藥劑治療。 7.爛尾爛鰭病 長期居於惡劣環境、曾經受傷或感染上其它疾病而身體十分虛弱的魚隻,經常會罹患 此疾。 病症除爛尾爛鰭之外,亦常見皮下淤血,而且常會有水黴菌侵入而造成二次性感染。 爛尾爛鰭也可能是當魚類的尾部及鰭部受了傷時,恰巧有病原菌感染在抵抗力虛弱的 傷口組織所引發的症狀。 此種惡疾即使治癒,也會留下不可彌補的缺陷;若是蔓延到其他部位時,那大概這隻 魚十之八九就蒙主寵召了。 病初期建議使用治細菌性的藥物,若感染水黴病則可使用治黴菌性的藥物。 8.柱狀病 此病的病原體為柱狀粘液菌,幾乎可以侵害所有的淡水魚類,並且具有傳染性。 患者的病徵是是在口部及兩頰上面出現白色棉絮狀的增生物,看起來像發黴一樣,有人 稱之為「嘴黴症」,事實上那是不對的,因為它和黴菌根本扯不上關係XD。 染上此病的魚隻頭部、鰭部、鰓瓣,乃至全身都有可能出現灰色的斑點。 唇部常常變得腫大而鬆軟,魚鰭也有可能成破碎狀。 罹患柱狀病的魚還會有厭食的傾向,而且行動十分緩慢,不立刻予治療,病魚的頭部前 半將整個崩爛而終至死亡,早期發現時建議使用治細菌性的藥物治療。 9.白點 白點的屬系:白點蟲屬於原生動物門;纖毛綱、全毛目中的睫杵纖蟲科,多寄生在熱帶 魚的表皮層與真皮層之間,來自於魚隻微血管中的紅血球與剝落時魚隻才會日漸體力衰 弱、低下,且危害。 當白點病一旦發病之時;最明顯之處除了鰓蓋、體表之粒狀小白點之外,最容易在初期 觀察到情緒不安身體磨擦魚缸底部,甚至會導致鱗片受損而剝落,進而導致更進一步的 感染;如: 紅斑、黴菌、細菌…等。 白點蟲是攝取寄生在魚隻的表皮;為營養源,嚴重時會導致死亡。一般『15~25』度的 水溫是適合白點蟲的生存溫度;『26~28』度的水溫可停止幼蟲的生長,『28~31』度的 水溫可殺死成蟲及幼蟲,所以治療方面就是直接將水溫調高,可下治療白點藥水或甲基 藍做藥浴,連續藥浴三天將可改善。 發病的前期: 病徵 : 初期神態不安、縮鰭、食慾大減、嚴重時全身佈滿白點 。 病因 : 受天候、降雨、換水、致水溫變化引起單細胞白點纖毛蟲 。 治療 : 白點病的藥劑或甲基藍、消炎藥等。 下藥前換1/3的水;取出活性碳,在將加溫器提高溫度至28~31度。 很多案例都是早上換水晚上又再度病發;粗心的飼養者只知道病好了就要換水 2/4甚至3/4,而在換水時往往都忽略了一點『溫差』的問題,使用加溫器 : 在 換水前須先將電源關閉使水『自然冷卻』後再行換水,然而新水加入時;切記 !『越慢越好才不會導致溫差及PH的差異太大』,再度復發。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8.160.211.233
s750419s :是個好人的前輩 05/02 16:45
pieceofpaper:小倩姊被發卡了 05/02 1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