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Aromatherapy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以下有點像聊天文, 不過我想或許可以提供一點意見吧。 ^^" 我出身自基督教家庭,母系家族信仰基督教上下共六代 80 年。 從小受洗每週上教堂,親戚一堆長老。 我國中最喜歡讀的書籍是舊約聖經; 高中花最多時間的,是聖經背景研究與神學思想; 大學關心形上學,旁及教父哲學、中世教會史與宗派、聖經版本比較。 但是哩, 我父親則有神道教背景 (他娘是日本人),讀法華經長大, 是最早參與心X海教育集團心理諮商師訓練畢業的那一批, 在台灣與京都念完兩個佛學碩士,通梵文、藏文、巴利文, 現在是老伯伯了,卻還去日本念佛學博士, 同時也在佛學研究所教書。 來自父母雙方的影響,差真多對吧 =_= 而出社會以後,隨著對早期基督教史的興趣, 個人生命進展與自由意志 (以及在肯園的機緣), 似乎註定我就會順著下面這個軌跡來踏尋︰ 諾斯替 -> 旁經與次經 -> 新柏拉圖主義 -> 神秘主義 -> 巫術 -> 弗雷澤 -> 象徵與符號 -> 秘術學 -> 鍊金術 -> 塔羅牌 -> 榮格 -> 神話學 -> 童話與傳說 -> 坎伯 -> 世界宗教 -> 印度學 然後我就變身成半個印度鬼子了啊 >////< 講這些只是要請你告訴你朋友,其實我理解基督徒的心情。 雖然也是有些從小一起在教會長大的朋友, 覺得我「走岔了路」.......... (無奈攤手) 精油「本身」並不涉及任何思想史的應和或對立, 各種文化都可能使用某些芳香植物, 但精油並非涇渭分明地為某些宗教或思想服務。 精油只是一個中性的工具, 必須要另外找一套「治療哲學」,才能讓工具與方法連結在一起。 至於你選擇的「治療哲學」為何? 完全是個人自由,沒有對錯問題。 例如有的人可能選擇「中醫體系」作為治療哲學, 他可能會強調芳香經絡按摩的運用, 以五行相生相剋的理論,用精油處理身心問題。 有的人可能選擇「西醫體系」作為治療哲學, 他可能會強調精油化學、藥理學、生理學的重要, 以抗感染、消炎、抗痙攣等對抗屬性來選擇用油。 有的人可能選擇「順勢療法體系」作為治療哲學, 他可能會強調芳香藥草的植物型態、生態、演化, 以心物原型對照和相似性原則,來應用芳療或花精 有的人可能選擇「靈學體系」作為治療哲學, 他可能會從聖經、佛經、印度教、原始巫術等中尋找養份, 以能量、訊息、祈禱、直覺、神諭、靈媒體質等等來判斷問題。 所以,若有人選擇了「阿輸吠陀體系」,那也不奇怪。 它僅只是某些芳療師所選擇的治療哲學罷了, 兩者之間沒有密不可分的關係, 阿輸吠陀並非「必須存在」於芳療內。 而基督徒很有意見的「脈輪」,其實也只是阿輸吠陀裡微不足道的一環而已。 若是喜歡所有治療哲學體系,想要把它大雜燴一番, 何嘗不可? 事實上這也是幾乎所有芳療師與講師的取向。 而若不喜歡上面某種體系 (例如靈學或阿輸吠陀), 也隨時可以把它剔除在你的治療哲學外。 如果一樣東西讓人不愉快,讓人感到受綑綁, 就不需要勉強接受它。 -- 蒙兀兒玫瑰 http://blog.roodo.com/mughal_rose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04.6.66 ※ 編輯: Tuberosa 來自: 59.104.6.66 (04/15 00:18) ※ 編輯: Tuberosa 來自: 59.104.6.66 (04/15 00:20)
Tuberosa:剛家母跟我更正, 說家族信仰基督教是 120 年 XD 04/15 00:20
kroveras:大感謝!收穫良多~學到很多東西呢 04/15 00:57
aaeon:這篇一定要大推的~精油真的是中性,端看自己如何使用囉 04/15 15:18
adeeps:感覺原PO的家族史一定很精采 以前一定是富豪之家 04/16 06:37
adeeps:畢竟120年前會信仰基督教的家族真的很特別 04/16 06:38
Tuberosa: 好像是耶 囧rz 爸媽都是出身所謂地方仕紳世家 04/16 14:48
Tuberosa: 可惜到我這一代, 已經不知道富豪是什麼了 (可以吃嗎) 04/16 14:50
lesmots:不過看來看去,芳療研究到最後就是會和印度理論結合呢 04/27 0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