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BSview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我一直深信著,bbs環境是人和文本對話的結果。沒有人創作、或對文本省思討論 文章也不過是一層死寂的死水。不會有任何的聲響,也將不會有人產生討論的興趣 但反過來說,討論人若無意或無法挖掘出有趣、有深度的東西。整個板也將會流於空談 雜論,而呈現一個吵雜但空洞的巨人。看似巨大的形骸,其聲響卻是空洞的模仿回音 討論者終究也會發現他們染上了同樣的虛無感,而終究離去。 對於現在的一些大型看板來說,這種病象竟似乎是發展的常態,也許也算是ptt的終局吧 在這裏10年了。看著一個站壯大,期待著它能成為一個使用者互相分享所知討論的平台 以及增進監督社會,加深民眾參與公共事務的夢想。 10年了。這個站發生了不少的事情,她開啟了不少地方事務的關切,如彩虹眷村、 淡北快速,讓許多使用者把眼光再度拉近他們居住的故鄉,關注著發展和文化的兩難 觀光與生態的取捨。和媒體之間既處於一種互利用的新聞源關係,但又抱持著敵對監督的 仇視,並使這裡的使用者能更冷靜地看待表面媒體報導下的框架和形塑偏見;從而巧妙地 用多方的資訊引用,反證出較平衡的看法報導。 這個省思的思維打開了不少政策討論,例如美國牛肉的檢疫問題、波蘭醫師藉由第三地 學歷規避學力檢定問題、國光石化與白海豚保育問題..有不少的東西是從這個站發出 並打開了平常乏人問津的議題窗,從下到上的想參與、幫助、改變目前的體制與現況。 她帶動了不同媒介的宣傳和串連,而打開了bbs次文化的小圈侷限。喚醒了年輕人對環境 的無視。企圖能從能力所及的方式為整個運動幫到忙。 然而,這股凝聚的力量。目前正迅速地消失之中。特別是在八卦板,整個看板的生態 已經不是以往專業分享,內幕陳述,或活動串連的氣氛,而是使用者互相洗文,無意義 發問,互戰的戰場。縱使一些事件還是能從戰場的泥沼中脫穎而出,但到最後終究會被 質疑,討論模糊焦點後逐漸地被偏見吞噬和遺忘。 隨著所有文章再被系統洗掉而消失,我們使用者則不斷地在虛無的質疑、吵架、遺忘 舞步中,跳著無盡的圓舞曲。耗盡我們的心力和時間,而感覺到對事務模糊的無力和不解 但為何會如此呢?當然,這有一部分是因為,這逐漸擴大的民粹聲響,其身軀己經逐漸 壓垮他所能省思,行動的能力了。但我認為,有更大的原因,其實在於... 在於我們國家、社會結構的僵硬與對抗。阻擋著這鬆散的民粹聲形成一個緊密的力量 換言之,ptt對應於現實的無力和難以凝結。其實並非是網路社群的無力 而是我們個人所處的社會,面對結構種種有形無形的寡占、壓制、分化力量的無力 如果我們沒辦法從中體悟到我們在結構中的無力,那我們終究無法脫離被愚弄、抹黑、 而不自由的枷鎖。而我們表面崇拜、信仰的民主和代議發聲體系,也僅是留存著被計算 利用後的投票自由。我們和代議士的距離和隔閡,也代表著民主與現實的脫節和矛盾。 如果我們沒辦法認清,現實給與大眾的選擇和途徑是多麼的短少和無力,而人民和代議 士、遊說團體間也沒有任何強有力的連結/監督機制。那我們和政府的距離仍是相當遙遠 而我們長久被教育、信仰的民主看板,其背後也不過是官僚和金主的寡占體制。 人民終究無法組織成一個能進入代議體系發言的有效政黨,必須受大黨宰制與利用 那我們的社會又和我們口中輕視、蔑稱無民主的對岸有何不同呢? 難道頭上從官僚換成財團就會不受剝削、無視權益嗎? 但在台灣的網路使用者,在現在仍是背對著現實而追逐著虛幻的流行民意 如同一群站在山洞裏看著壁上虛幻殘光的住民,但無勇氣向後轉頭查看並追求真正的光芒 我想,這樣的活躍,其實仍和死水無異。 而追求真正的問題和答案,確實是要花費不少的心力,且要離開相較方便的網路環境 但不離開的話,我想我永遠找不出打破困境的答案。 也該是時候離開虛擬環境了。也希望讀這篇的讀者,能靜下心來,好好地省思你所追尋的 東西,其答案,意義何在。真正可怕的東西並不在於無知或不了解,而是你了解,但卻 終究無所作為。 希望各位能實踐自己原本希冀的目標,而不要習慣性地忘卻,麻木於現況的無解。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2.116.180.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