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iotech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一般要clone一個基因的全長序列, 就設計能涵蓋cds的primer去放大目標基因的cDNA 不過如何認定哪一條才是全長越來越難判斷,特別是人的基因 不知道做cDNA cloning時有沒有選擇isoform明確的依據或共識, 像是cds最長?exon最多?或是表現最高? 有想過只要跟發表過的lab索取就可以引用該paper來背書 但這樣好像怪怪的,不是真的解決問題 舉我遇到的基因為例,先簡化只看表現量最多的前兩個isoform E2F3: cds較長的isoform(多131aa),表現略低2倍 OAS2: cds較長的isoform(多32aa),表現略高4倍,但exon/intron少一個 CD86: 兩個isoform(差異6aa),表現量不分軒輊 稍複雜一點的有FOXM1 isoform A序列最長,最多coding exon,但表現只佔全部1/40 缺一個exon的isoform C表現量佔19/40,缺兩個exon的isoform B佔20/40 更複雜的有遇到TCF7L2,宛如有polymorphic transcripts 當初cDNA cloning時就覺得它好像沒有明顯的isoform 原本還想過是不是需要人造的方式拼出可能不存在的全長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80.218.151.4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iotech/M.1644505366.A.BC2.html
jjlee: 這是一個很重要,但10年後才有正確資料依循的問題,目前各 02/11 15:12
jjlee: 大資料庫有的是以 “最常被文獻用到的 exon" or "所有的CD 02/11 15:12
jjlee: S exon+最長的utr exon" 連接, 或者兩者混合. 定義為 sel 02/11 15:12
jjlee: ect or canonical transcript. 02/11 15:12
jjlee: 基本上,會越來越趨向用 2nd or 3rd NGS 的定序資料來定義 02/11 15:14
探討transcript是更深入的層次,我想問的沒那麼重要啦 而且不同transcript往往差在前後UTR 只要保有相同的cds就無礙於平常的cDNA cloning 但是當透過transfect外表現一個基因來探討有/無改變什麼現象時 使用的cds差異或許wild type/full lengt會變成mutantion/truncation了
xxtomnyxx: 我覺得考慮哪一個是「全長」是沒有意義的,重點應該在 02/11 18:57
xxtomnyxx: 於你的研究是什麼?假如你想探討的是一個基因在特定的 02/11 18:58
xxtomnyxx: 時期(發育或成年)特定組織中的功能,那你只要拿該組織 02/11 18:59
xxtomnyxx: 樣本的 cDNA 做 cloning,得到的 isoform 就是你要的「 02/11 19:00
xxtomnyxx: 全長」了,如果這個基因已經有很多已知 isoform,就在 02/11 19:00
xxtomnyxx: paper 中寫明 clone 到的是哪一個 isoform 就好了,如 02/11 19:01
xxtomnyxx: 果樣本中同時有 2 種甚至以上的 isoform 被表現,就要 02/11 19:02
xxtomnyxx: 看是否有某一種 isoform 占大多數,甚至可以把有表現 02/11 19:03
xxtomnyxx: 的都 clone 下來做分析,還可以探討 isoform 是否分別 02/11 19:04
xxtomnyxx: 具有不同的功能 02/11 19:04
是呀,目前是都先紀錄是哪個NCBI accession number 主要是看到作者會在M&M提到"全長"的clone,尤其跟自己的長不一樣時 總會猜想是不是有什麼常用的判別方式 至於探討各別isoform就偏離方向了,還是留給有興趣的人做 喔對了,要挑哪個isoform也可能在設計primer的階段就決定了 運氣不好的話得換過幾組primer才能成功
Ice9: 細胞株、實驗條件不同,得到的clone有時候就不一樣。我們的 02/12 09:01
Ice9: 經驗是看到不一樣就從splice site看合不合理,沒問題就不同 02/12 09:01
Ice9: clones都拿下去做驗證。 02/12 09:01
Ice9: 早期會用Northern blot看可能的isoforms及表現量做決定 02/12 09:09
Ice9: 現在是看大家拿哪個就做哪個,除非有其他考量。 02/12 09:11
以前的確會這樣,透過site-direct修改成paper用到的isoform
Ice9: isoforms這種東西真的很看運氣,要探討的基因倒霉的話就有 02/12 09:19
Ice9: 成千上萬個isoforms,又或是readthrough transcripts。 02/12 09:19
jjlee: 大概再五年,就能便宜的進行第三代 FL-cDNA/RNA 定序. Clo 02/12 10:52
jjlee: ning之前先把 target gene有哪些 expressed isoforms, 且 02/12 10:52
jjlee: 這些 isoforms 個別的表現高低都能知道,屆時再合成出對應 02/12 10:52
jjlee: 量的 FL isoform clones 進行實驗. BTW, Tp53 是一個同時 02/12 10:52
是指每次用isoforms pool取代單一clone做transfection嗎? 這不太可能吧,相對量無法輕易的透過表現數個clone還原出來 不過若用表現量最高這個原則,我也比較偏好如此 目前我的做法是從GTEx找出表現量最高transcript後去cloning 因此難免遇到跟NCBI認定最長的FL isoform有差異 後來也出現了與paper上提到的序列不一致的問題 這就是最大的顧慮
jjlee: 間有許多 isoforms 進行蛋白質表達的基因, 現在很多的 RNA 02/12 10:52
jjlee: 研究都忽略這個重要因素. 02/12 10:52
※ 編輯: blence (118.233.138.244 臺灣), 02/12/2022 18:20:25
xxtomnyxx: 通常要 clone 一個基因時,我設計 primer 會以 NCBI 02/12 19:56
xxtomnyxx: ref-seq 中編號最小,或位數最少的 NP sequence 為準, 02/12 19:57
xxtomnyxx: 另外,與其用 isoform pool,我到寧願用 piggybac 直接 02/12 19:58
xxtomnyxx: 送 gene locus 進去讓細胞自己決定要表現哪些 isoform 02/12 19:58
xxtomnyxx: #送用constitutive promoter 或 inducible promoter 02/12 20:02
xxtomnyxx: drive 的基因 locus 02/12 20:02
jjlee: “NCBI認定最長的FL“ 沒有考慮到組織/細胞表現特異性,原 02/12 20:30
jjlee: Po用GTEx會比Refeq select isoform更合理 02/12 20:30
blence: 沒錯,若參考的NCBI序列沒P出來,不一定是技術問題 02/14 00:27
blence: 就像上面說的情況,這時換掉primer或換細胞就好了 02/14 00:28
michaelhsien: 試試看 CRISPR activation?(dCas9-SAM) 02/17 00:15
jjlee: CRISPR activation 啟動了內生性基因,但 target isoform 02/18 12:16
jjlee: 是否能產生是個問號,直接塞一個剪好的較直接 02/18 12:16
blence: CRISPRa/i也是要cloning,該面對的isoform還是避不掉 02/18 14:22
blence: 況且cDNA cloning增加表現只是功能之一,另有更多實驗目的 02/18 14:26
xxtomnyxx: micha版友的意思應該是不使用 vector 表現,而改用 02/18 14:49
xxtomnyxx: CRISPR activation 去起動基因表現,由組基或細胞自己 02/18 14:50
xxtomnyxx: 本身擁有的機制決定要表現哪些 isoform。不過這樣只能 02/18 14:51
xxtomnyxx: 解決 alternative exon 的 isoform,遇到 alternative 02/18 14:51
xxtomnyxx: TSS 的 isoform 也是不知道要啟動哪一個就是了 02/18 14:52
xxtomnyxx: 啟動 組織 02/18 14:52
xxtomnyxx: 不過這方法也怪怪的,樣本細胞本身就不表現這個基因, 02/18 14:53
xxtomnyxx: 做出來的 isoform 到底具有什麼意義實在很難回答 02/18 14:55
jjlee: 這倒是一個有趣的issue, 感覺會出現很多種可能 02/18 1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