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rit-pop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The Strokes能夠成為當今最炙手可熱的樂團 英國的媒體實在功不可沒 我第一次認識The Strokes這個名字是在今年4月的NME"我們愛紐約"特刊 當時"Modern Age" EP剛發 我的直覺告訴我 他們會被狠狠地炒作起來 接下來的這數個月中 幾乎每期NME都有他們的報導 封面也上了兩三次 包括The Face, V Magazine在內的一大缸媒體也猛推波助瀾 時裝設計師Luella Bartley還以他們五位的復古邋遢裝(the scruffy look)為靈感來源 設計出她新一季的collection 更是令他們聲名大噪 他們年輕 新鮮 有型 有個性 有魅力 而且他們的音樂是時下沒有其他人在做的 "搖滾樂的救星""搖滾樂的新希望"等等封號一時間像下雪一般掉到他們頭上 在英國的巡迴場場轟動 吸引Kate Moss等名流來捧場 第二張單曲"Hard to Explain"也衝進英國榜拿到好成績 在Reading Festival本來是排到Evening Sessions Stage(副舞台)的 也因為NME的強力鼓吹加上人氣實在太旺 主辦單位臨時把他們移到Main Stage 專輯是在澳洲和日本最先發 (據說是澳洲BMG偷跑 氣炸英國的Rough Trade Records) 我在香港一下就買到了 反覆聽也真的覺得很不賴 很多地方令我感動不已 不過仍是沒有料到NME會給它滿分10分 Q也給它5顆星 樂評簡直一面倒 世界彷彿陷入The Strokes熱 就連Noel Gallagher在Reading接受NME訪問 都說: "They are the best band in the world right now." 有沒有搞錯? 我想他們在英國比較紅是必然的 畢竟美國仍然是hip-hop跟nu-metal當道 再不然就是Blink 182之類(唉) 不過我想很多美國人也急切地在等另一種聲音吧 無論如何我今年著實見到媒體製造"hype"的功力 不過Is This It這張專輯證明他們絕對是more than a hype 他們自己也很警惕 怕落入前人(the Sex Pistols, the Doors等)的短命模式(染上毒癮、 團員失和等)中 讀他們的訪問覺得他們頭腦還蠻清醒的 不過不知道能維持多久就是了 他們的音樂是真的很合我的胃口 我也推薦大家聽聽看 -- Let's open up a restaurant in Santa Fe Oh sunny Santa Fe would be nice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sie.ntu.edu.tw) ◆ From: 210.85.1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