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rit-pop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PatsyGallagh (大概都在腦子裡吧)》之銘言: : 看了上述一些關於 Andy 加入 Oasis 的看法 : 我想說些話 : 首先我不得不覺得我們任何一個“局外”人 : 都沒有資格對 Andy(還有 Gem)加入 Oasis 的意圖和態度作無謂的踹測 : 你大可就音樂的表現去評論 : 可是把一個音樂人的選擇和心態說得這麼不堪(像是賺 easy money 之類的) 我不認為需要有什麼樣的資格才能對樂團的表現表達失望。 不過如果有措辭造成綠洲樂迷的不悅,那我願意為此措辭道歉。 不過也許需要順便再說明一番: easy money 並不是 dirty money。 這並不是什麼不堪的指控。至少我對她們並不是這麼不屑。 : 至少我是無法想像的 : 我當然也不知道他們加入背後的原因或是新組合之後樂團運作的模式 : 不過至少就我自己在英國看專訪還有整個團現在呈現的樣子(無論是演唱會上或是照片) : 我自己的感覺是 : 1. 這是一群因為同樣熱愛搖滾樂,受著同樣經典搖滾樂團影響 : 覺得一起搞音樂巡迴相處還滿快樂滿有話題聊的五個人 : 2. Oasis 根本上就是蓋勒格兄弟一手打造的團,有異議的人我只能說 : 你沒看清或體會 Oasis 這五個字母到底為什麼會有意義 好吧,我承認我對 Oasis 沒有像妳這麼熱情, 我也承認我對現在的 Brit-pop scene 有點喪失興趣了, 可是我不覺得自己原來對 Oasis 或 Brip-pop 認識這麼淺, 連 the Gallaghers 的個性和 Oasis 的靈魂何在都沒有摸清楚, 我不覺得。 : Andy 自己也說他不會試圖去扭轉什麼 : 待在 Oasis 是個沉潛期,一反過去自己主導樂團的局面,換個方式面對音樂 : 他也講白以後極有可能出個人專輯,做些屬於自己的東西 : 但現在既然他選擇待在 Oasis : 應該是盡樂手團員的責任 : 幫原有的 Oasis 成為更好的 Oasis : 就這一點來說 : 我認為新專輯在音樂/樂器性上面真的更圓潤豐富更成熟了 : 當然在內涵上照例沒有改變 : 即使是 Gem 的 Hung in a Bad Place 或是 Andy 的 Thank You for the Good Times : 都是以 Oasis 的角度和精神去做的歌 : 所以 Liam 詮釋起來才會如魚得水 我沒有聽過 Stereo Heavy,妳聽過 Ride 或 Hurricane#1 嗎? 我對 Andy Bell 的確是有高於其他同好們的期待的。 事實上,我不覺得 Hurricane#1 的 Step Into My World 是 Liam 唱不來的。 Oasis 本來就走在最通俗最容易被大眾接受的路上, 還要特別怎樣寫歌才能讓 Liam 唱起來如魚得水? 當年剛聽到 Step Into My World,我的確聯想到 Andy Bell 是在向 Oasis 路線靠近, 所以頗能夠明白為什麼說「打不過就加入她」。 總之 Andy Bell 的創作能力應該是在的,身為一個一路聽來的英倫樂迷, 對這樣一個曾經自成一家之言的創作人有所期待雖然也只是一廂情願, 但是應該也算正常合理的期待吧? 所以我本來想說的也只是,Andy Bell 沒有特別突出的表現雖也正常合理,但是可惜。 Quiff 回應的那篇我本來曾回了一大篇,結果當時批踢踢當機了也就懶得重打了, 因為「正常合理,可是可惜」就已經差不多把最想說的都表達完了。 : 3. 至於 Andy 是否浪費自己的時間和才能或是 Noel 有沒有好好用他或 Gem : 我相信他們這些不比我們爛不比我們沒腦袋的人類 : 自然會有他們對自己負責的好理由和取捨 : 我們沒必要去就這方面去貶抑人家 正常合理,可是可惜。 我對 Oasis 能不能帶來多麼驚天動地的新作雖然本來就不會抱持多高的期待, 可是我對 Be Here Now 之後的兩張專輯不夠滿意就是不夠滿意。 猶記得上一張的失望還用新團員沒有加入創作錄音來解釋,這張就不可能再這麼想。 我不認為在談對樂團表現滿不滿意需要牽扯到自己腦袋有沒有比團員好, (這才是自我貶抑。) 更不認為我有真的在貶抑這個樂團,但是我真的不覺得樂團表現有比前三張精彩。 自我重複的部分太多了,而要探究技術上的進步卻也沒什麼明顯的長處。 Hung In A Bad Place 比不過 Roll With It, Stop Crying Your Heart Out 比不上 Don't Go Away, Little By Little 並不比 Stand By Me 優秀, (Probably) All In The Mind 還比不上 The Stone Roses 的 Waterfall 呢... 很多歌旋律是極好聽的,無庸置疑。 可是除此之外我覺得乏善可陳了。我不覺得滿意。 應該可以更好的。可是沒有。所謂她們自己負責理由是什麼我不知道,總之我不滿意。 : 4. 我想稍微反駁一下「我不認為他們會讓出太多空間給Andy Bell來放他的作品。」 : 這句話。第一,其實應該是沒有“他們”而只有 Noel 吧,Liam 也是熬了好些年 : 才讓 Noel 把他的創作放進專輯,很明顯的 Oasis 無論是音樂上或團務上的決策, : 都操控在頭頭 Noel Gallagher 手上,從 Oasis 像樣成形的第一天到現在都是如此 : 以後我想也不會改變。儘管 Noel 對外宣稱新組合在創作和樂團運作上的“分攤” : 但我想團員個個心知肚明誰才是老大吧。不過當然這個老大要當,自己的斤兩不僅自己 : 要秤秤看,每個團員也都會自有評斷,我想不管是 Liam, Andy, Gem 或是 Alan, : 都應該不是隨便可以應付的角色,Noel 自有他獨到之處,無論是音樂上或個性上, : 讓人會想和他待在同一個樂團一起做音樂。 : 第二,對於 Andy 或 Gem 作品數上面所呈現的低標,我的感覺是一來要做出 Oasis : 的東西本來對他們來說就不是常態,難道要硬放入和 Noel 創作不相容或 : 不適合 Liam 詮釋的歌嗎?難道創作比例加重才算有貢獻嗎?我倒覺得在錄音過程中 : Andy 和 Gem 一定幫了整個團不少忙,尤其這次他們又自己製作,所以在編曲或者 : 樂器編制方面,我相信他們兩個不會是被動或沒聲音的。因此單用歌曲數或是單一樂器 : 比例的輕重去來衡量他們發揮的空間,我是覺得不太公平。 我本來也不贊成 Quiff 說的 「我不認為他們會讓出太多空間給 Andy Bell 來放他的作品。」 但是我所持的理由跟 Patsy 也不盡相同。 其實我個人原本預期看到的不是今天這樣每個團員各自獨力完成幾首創作的模式。 當然各自負責比較不會在主導權上出問題,合作可能比較不會有衝突, 但是有兩人以上的合作共同完成的創作再來談「效應」會比較有道理。 我有點驚訝連一首類似這樣共寫的歌都沒有。 另外,以 Andy Bell 一個向來彈奏 leading guitar 的樂手改玩 bass, 彈出來的音符卻大多只有單調根音的 rhythm,我就是不能滿意。 : 5. They indeed have good time together making music and that's the most : important thing, at least for themselves. As for us, either you get it or : not.如此而已罷了就這麼簡單。 : 與其花時間心思去揣測懷疑他們作音樂的動機和心態, : 倒不如回歸音樂多聽幾次再下評斷不是有意思多了嗎;) 我願意再度為可能造成 Oasis 迷不快的「easy money」措辭道歉。 easy money 不是 dirty money,並不是在貶抑她們的作品缺乏誠懇。 可是我怎麼聽就是覺得不能滿意,就是覺得前三張比較好聽, 也別忽略我可能真的很用心聽過了還有對團員有所額外期待的單純情緒啊... 揣測懷疑對我有什麼好處? 我就是聽了一路下來的作品後,覺得還是以前的創作比較好聽而已啊... 就是覺得可惜。應該可以更好的。 我不信身為綠洲樂迷的妳會不認為她們值得這樣的期待。 當然大家各自期待的標準不同,可是我就是不滿意嘛...不然我該怎麼表達?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16.1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