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rit-pop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From: honeypie (㊣和泥派) Board: buy_Stones Subject: 1968.滾石的「搖滾馬戲團」 Date: Mon Jan 27 18:26:52 2003 1968年,滾石的聲望如日中天。甫出版的新專輯Beggar's Banquet立即 成為年度樂壇盛事,它毫無疑問是滾石迄此最好的專輯。這年發售的單 曲Jumping Jack Flash,是Keith Richards「發現」開放G和絃之後, 告別迷幻音效,讓Stones重回草根搖滾的奠基之作,開展了此後長達五 年、連續五張曠世經典的巔峰歲月。 這是動盪混亂的一年,法國五月學潮把戴高樂轟下了台,街頭學生行進 的配樂,正是暴躁危險的Jumping Jack Flash。 羅伯甘迺迪、金恩博士相繼被暗殺,越戰烽火正熾,學生們對西方文明 產生了強烈的認同危機。不過,對搖滾樂來說,1968年倒是誕生了不少 精彩音樂。Beatles的White Album, Bob Dylan的John Wesley Harding, The Band的Music From Big Pink, Van Morrison的Moondance, Cream的 Wheels of Fire, Jimi Hendrix的Electric Ladyland, 等等等等。身為 搖滾樂壇的龍頭,Mick Jagger渾身是勁,腦筋塞滿了各種各樣的鬼點子 和美妙的音樂。1968年冬,他想出了一樁從前沒做過的事,就是自己當 主持人,邀請一群特別來賓,搞一場電視特別節目。 Jagger的構想是把搖滾樂和巡迴馬戲團結合起來。他想租一列火車,找 一個真正的馬戲班子(要有獅子老虎、吞火人、侏儒、空中飛人)和當 代最強的搖滾樂團一起展開全國巡迴,除了Rolling Stones,他們還想 找來英倫三島最勇猛的組合,大夥一起共襄盛舉。而這些演出,將會透 過電視轉播送到千千萬萬家庭裡去。 電視轉播不成問題,BBC很有興趣。不過租火車巡迴演出恐怕不大實際, 經費和時間都不允許,此外,他們想找來一起演出的藝人,大家都忙, 也不可能跟獅子老虎和空中飛人一起搭火車玩上一兩個月。 所以,妥協的結果是只拍一集電視特輯,錄影時間只需要兩天一夜。 不過Mick Jagger還是堅持要有真正的老虎。他們找來了如假包換的馬 戲班,在攝影棚裡搭了一個超大的馬戲帳篷,當然也有吞火人和空中飛 人在現場表演。觀眾席的入場券是由Rolling Stones歌友會和NME一起 送出去的,不過除了Rolling Stones確定會來,大家都不知道還有哪些 明星也會出現。 回想起來,這場兩天一夜的演出,事前準備得非常匆促,現場的狀況 也很散漫,Mick Jagger的意思是誰有空就一起來玩玩,反正在英國, 重量級樂手幾乎都住在距離倫敦一小時以內車程的區域,時間比較不 是問題。要是換到美國,這種事情想都不要想。 總之,滾石的號召力,請來了這些傢伙︰ John Lennon Yoko Ono Eric Clapton The Who Jethro Tull Mitch Mitchell Taj Mahal Marianne Faithfull 1968年12月10日清晨,在倫敦北部的一間電視攝影棚,Mick Jagger穿 著馬戲班班主的衣服(高禮帽、馬靴、紅色燕尾服、握著一捲皮鞭), 走上前台,用誇大的語氣介紹這場千古未有的「滾石馬戲團」,然後, 節目開演了。 Rolling Stones主辦的這場電視特別節目,原訂要在1968年年底在 BBC電視臺播出,但卻在錄製完成之後被遺忘在倉庫裡,直到1995年 才重見天日。為什麼Mick Jagger興致勃勃發起的這場群星會,最後 卻落了個如此冷落的下場? 相傳,答案只有一個字︰The Who。 The Who在這時已經漸漸打開了大西洋兩岸的知名度,不過真正讓他 們成為超級巨星的Tommy則還有好幾個月才會問世。這天The Who上台 演出的曲目是野心宏大的組曲,A Quick One While He's Away,這 首組曲也可以算是Tommy的前身。這天The Who滴水不透的勇猛表現, 不僅博得在場樂迷一致的讚歎,更使做主人的Rolling Stones倍感壓 力。相傳這場電視節目之所以沒有播出,就是因為Mick Jagger覺得 被The Who搶去了鋒頭的緣故。 不管傳說是否屬實,這張CD裡The Who的表現,確實足以讓你瞠目結 舌。不過,Rock And Roll Circus厲害的段子絕對不只如此而已。 另一個上場的樂團,只在這一天存在了一首歌的時間,他們臨時取名 The Dirty Mac,團員名單如下︰ John Lennon 主唱、節奏吉他 Eric Clapton 主奏吉他 Keith Richards 貝斯 Mitch Mitchell 鼓 Mitch Mitchell是Jimi Hendrix樂團的鼓手,Keith Richards是Stones 的吉他手,暫時改彈貝斯(他的貝斯也不是蓋的,記得Sympathy For The Devil那石破天驚的貝斯線嗎)。Eric Clapton剛剛解散了Cream, 正是無團一身輕的階段。至於主唱John Lennon,這天對他更是意義重 大--這是他有史以來第一次,和Beatles以外的樂手同台表演。 「天,從我背後冒出來的聲音聽起來完全不一樣,」John Lennon後來 回憶說︰「那感覺真是有趣!」 John Lennon決定演唱的是那年剛剛發行的專輯The Beatles(White Album) 裡的藍調搖滾Yer Blues。這原本就是一曲骯髒暴力的搖滾曲,這個現 場版本更是火力全開,Eric Clapton的吉他獨奏完全是Cream的舞台風 格,潑辣至極,John Lennon的唱腔更是前所未有地酷烈。事後回想起 來,這場演出更註定了John Lennon與Beatles漸行漸遠的軌跡,此外, 也是Eric Clapton加入次年Plastic Ono Band巡迴演出、和他共同灌錄 Cold Turkey單曲的先聲。 光聽這一曲,本盤便已值回票價。 這兩天登場的藝人還有藍調搖滾鬼才Taj Mahal,這時候他的風格 還比較濃重,是芝加哥藍調的路數。後來在搖滾樂壇大放異彩的 Jethro Tull也是座上賓,主唱兼橫笛手Ian Anderson在這時候就 已經是一身爛衫一頭亂髮,吹笛子的時候順便表演金雞獨立,台下 觀眾大多不認識他們,還以為是哪裡來的流浪漢呢。不過這首Song For Jeffrey已經可以聽出他們後來征服大西洋兩岸的魅力了。 Yoko Ono這天也陪著John Lennon一起出現,並且打扮成小巫婆的 模樣,戴著尖尖的寬簷黑帽。The Dirty Mac的班底當伴奏,替Yoko 的即興演出提供背景音樂。同台的還有古典小提琴家Ivry Gitlis。 這段表演以十二小節藍調鋪底,Yoko則報以她著名的尖叫、嘶吼、 呻吟...。據說,現場觀眾看到這一幕,大家都瞪大了眼,所有人 都像被釘在了椅子上一樣動也不敢動,大家都驚呆了。 Mick Jagger的愛人Marianne Faithfull,在這一年已經是墮落天 使的形象,卻仍美豔動人,聲嗓也尚未被摧殘成後來的低啞瘖沈。 她著一襲鋪滿整座舞台的長裙,美得令人無法逼視,緩緩唱了一首 哀傷的歌,Something Better。 不過當然,這張專輯的「主秀」,還是Rolling Stones自己。據說 他們登台的時候,已經是凌晨三點,大部分聽眾都早就累得七歪八 倒,但是Stones還是努力不懈地錄了一遍又一遍,直到自己滿意為 止。收錄在專輯中的六首歌,便是Rock and Roll Circus的定本︰ Jumping Jack Flash (single, 1968) Parachute Woman (from "Beggar's Banquet") No Expectations (from "Beggar's Banquet") You Can't Always Get What You Want (single,1969) Sympathy For The Devil (from "Beggar's Banquet") Salt Of The Earth (from "Beggar's Banquet") 這天也算是創團團長Brian Jones和滾石在一起的最後一場重要演 出了。在No Expectation裡,我們還是聽見了他的滑弦(slide)吉 他,除此之外,Brian和這時的滾石,早已沒有太多的連繫。紀錄 片裡的他,被藥物和酒精浸泡過了頭的憔悴模樣,任誰看到都會 心疼。第二年,他被踢出Stones,不久即溺死在自家游泳池底。 這些歌都是新新鮮鮮的、熱騰騰的作品。儘管其中好幾首歌都是 此後三十多年Stones演唱會上必備的曲目,Rock and Roll Circus 的演出卻和此後所有的演唱會都不同,即使是短短一年多之後的 Get Yer Ya-Ya's Out!,編曲也都被徹底改過了。Jumping Jack Flash和Sympathy For The Devil都還在錄音間版本與Get Yer Ya-Ya's Out!版本之間搖蕩,而更近於錄音間的版本。 You Can't Always Get What You Want是其中最新的歌曲,還沒 發單曲。即使在這麼早的階段,這便已經是一首動人之至的作品 。在紀錄片裡,穿著五顏六色長袍的年輕觀眾隨著歌聲舞動著身 軀,棚裡便是趴在地上的大老虎,滿臉惺忪的Brian Jones強打 起精神恍惚微笑著,彈著他的電吉他...那是一幕永遠不會回來 的畫面,一個永遠不會回來的時代。 仔細聽完Stones的段落,不禁懷疑起The Who搶盡鋒頭的傳說。因 為憑良心講,Stones自己的表演也真的非常精彩,滿溢著危險的 能量。這場演出標誌著Stones在舞台上也跨入了全新的時代。和 前一年在Ed Sullivan Show表演Paint It, Black相比,1968年底 的Rolling Stones已經完全蛻變成另外一頭張牙舞爪的巨獸,釋 放出不可思議的能量和才華,雄距在搖滾樂的奧林帕斯山巔,睥 睨群雄。而這場演出,不妨視為「前open-G時代的古典滾石」和 「Mick Taylor加入後的滾石」兩個重要斷代之間的橋樑。 最後附帶一提,這張CD的包裝很特別,盒子是特製的黑色塑膠Jewel case外加紙套,還有一本全彩精印、44頁的附冊,完整收錄了1970 年Rolling Stone雜誌記者David Dalton對這場演出的第一手報 導,以及他在1995年回顧這場演出的補充文字,非常精彩。 The Rolling Stones Rock and Roll Circus完整曲目 Jethro Tull / Song For Jeffrey The Who / A Quick One While He's Away Taj Mahal / Ain't That A Lot Of Love Marianne Faithfull / Something Better The Dirty Mac / Yer Blues Yoko Ono + Ivry Gitlis + The Dirty Mac / Whole Lotta Yoko The Rolling Stones / Jumping Jack Flash Parachute Woman No Expectations You Can't Always Get What You Want Sympathy For The Devil Salt Of The Earth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2.156.2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