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rit-pop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From: honeypie (和泥派) Board: Who Subject: The Who斷片(一) Date: Tue Dec 25 05:21:34 2001 X-Originator: ebx.board@/srv/bbs/m543 Message-ID: <20011225052134.2ZxZPgggLhCajoO/[email protected]> - 1 - 一九八九年的夏天,距離聯考並不太遠。說實話,也並不真的多麼 拼,有一搭沒一搭地留在學校唸書,唸累了就趴桌死睡,或者晃到 社辦翻翻學弟的留言本。抽屜裡永遠塞著幾捲卡帶和我視之如性命 的隨身聽。那時家裡書桌前正對著自己的,就是一堵由卡帶砌成的 高牆,要抽出下面的卡帶時總得提心弔膽生怕釀成坍方。卡帶牆的 背後是一大幅等身高度的黑白印刷Beatles海報,《白碟》時期的 造型。 我每天上學前總會從卡帶牆抽出幾塊磚塞進書包裡,那是我一天份 的精神食糧。偶爾我會在便利商店買一包白長壽,在天色暗去的時 候拿出一支吐納起來,觀賞菸霧的顏色--那時我只敢抽空菸,並 且一包菸二十支無論如何都吸不完,總是剩下大半包送給別人。 高三生總會覺得自己已經很老很老、看破想通很多事情了,望著小 學弟在下課時間四出戲耍,也會興起一種曾經滄海的浩歎,於是每 天在日記簿上寫滿了語重心長的感悟。然而當然並不是真的就心如 止水︰我總覺得自己不如H才氣縱橫、什麼都能寫;不如C穩重篤 定、即使面對訓導主任的記過威脅也只輕蔑地笑笑;不如A飽讀詩 書,口袋裡隨時裝著我聽不懂的理論和人名。心底隨時是焦慮的, 總想快快證成什麼,讓自己像個完整的大人,像H像C像A那樣。 然而就快要聯考了,我又能怎麼辦呢。 就在那一陣子,幾個月的時間裡,反反覆覆地聽著The Who。Tommy 和Live At Leeds是瀚江的盜版卡帶,內附完整歌詞。Who's Next和 Who By Numbers是齊飛的搖滾經典系列,黑底黃字,由楊嘉主持選 片,經常可以讀到吳正忠寫的內文介紹。就這四捲卡帶,翻來覆去 地聽,拼湊著歌詞的意義,一知半解地感動著。 一個多雲的午後,聽完不知道第幾遍的Who's Next,胸口漲滿了悲 壯的情緒,覺得觸目所及盡皆荒土,覺得這一群群的精力過剩自以 為早熟的大男孩並不知道自己在這個鬼地方浪費了什麼。於是跑去 社辦拿了幾枝粉筆,在操場前面的柏油地上,一筆一劃、粉跡淋漓 地寫下這兩行大字︰ IT’S ONLY TEENAGE WASTELAND 這是Who's Next專輯開場曲Baba O'Riley的歌詞。Roger Daltrey 用高亢的嗓音吼出這一句話,像是先知鐫刻在石板上的銘言。 校園裡人來人往,並沒有人多看它一眼。第二天,那字跡就被無數 雙球鞋踩踏得難以辨識了。 - 2 - 第一次聽The Who是什麼心情,早就不記得了。應該是高二那年在 師大附中對面公車站牌旁邊那家唱片行買的Who's Next吧。記得的 只有後來饑渴地把所有能找到的專輯都買了下來。然後回家聽著的 時候發現媽媽也會跟著唱,乃知道她年輕時最喜歡的團就是The Who ,尤其喜歡一頭黃金捲髮的主唱Roger Daltrey。於是我腦海中浮 現二十來歲的媽媽,跟著The Who狂烈暴怒的音樂跳著舞的畫面。 真難想像。 總之安全地考上了大學,並且留起長頭髮。最長的時候,比1970年 的John Lennon還要長,於是紮起及腰的馬尾。那時蓄長髮的男生 尚不甚多(有的話也多半是做重金屬打扮),染髮的則幾乎沒有。 爸爸對頭髮沒有什麼意見,不過媽媽倒是有︰「乾脆燙起來吧!」 天啊。我死也不肯。 或許燙起來會比較像Roger Daltrey?可我又沒有金色的頭髮。 後來買了The Who的影碟,在家裡看,媽媽聽到樂聲便跑了過來, 手上還拿著抹布什麼的。她站著看完了Roger Daltrey唱畢See Me Feel Me(Tommy的主題曲),還跟著唱了一段Pinball Wizard, 才心滿意足地離去。我不知道自己是不是跟媽媽看到了一樣多的 東西。 - 3 - 上大學之後,卡帶漸漸少聽,開始改買CD,零用錢只夠每個月買兩 三張。就這樣又湊上了The Who的Quadrophenia,和六○年代的那 些早期專輯。先是在瀚江訂了幾張長條版,後來瀚江倒了,剩下的 是在宇宙城補齊的。等到架子上排著十來張The Who專輯的時候, 我已經在電臺開始煞有介事地介紹起搖滾樂了。 忘了是哪一年,總之是在于婷的節目裡,開始了The Who的介紹。 Tommy和Who's Next和By Numbers都已經聽到了倒背如流的程度, 英文資料大致也都讀得通,歌詞也看得懂了。於是便開始了長達十 幾個星期的The Who徹底解剖,從初出道時期到Who Are You為止, 在Keith Moon暴斃的那年結束。 記得做到Quadrophenia的時候,整個人都掉進這張專輯的虛無、 自憐、找不到出路的情緒裡。每介紹完一首歌,世界就又更沈重一 分,天空跟海水都是灰濛濛的一大片,望不到邊。于婷在放歌的時 候若有所思地說,以前有個男孩當兵的時候拼命寫信給她,信紙上 正反兩面抄的都是Quadrophenia的歌詞。我腦海中馬上浮現一個滿 眼血絲的青年,在鳥不生蛋的某個外島兵舍裡,刷刷抄寫著無路可 出的詩句,並且相信郵筒另一邊那個女孩能夠理解這一切。 「那後來呢?」我問。 「我把他甩啦!」她哈哈大笑起來。 Quadrophenia的收場曲是悲壯磅礡的Love Reign O'er Me,彷彿整 個世界的苦痛都化作雨水落在一望無際的海面上,然後一陣大浪把 你帶到絕對的黑暗之中。這是解脫也是毀滅。仍然沒有出路。愛, 讓愛接管我的生命吧!讓愛化為雨水澆淋在我的身軀吧!雨水是冰 冷的,愛仍然不知道在哪裡。當年那個青年,可曾抄寫過這段詞? 後來在忘了什麼雜誌上看到,Quadrophenia是一整代苦悶青年都能 夠背誦的專輯。這個兩張一套的,苦澀悒鬱卻也豐沛無匹的鉅作, 曾經撫慰了數不清的,在家庭、學校和職場都承受挫敗,無路可出 的孩子。一些人因此毅然搞起搖滾樂團,其中有一個小子名叫Kurt Cobain,就把Quadrophenia聽得滾瓜爛熟。 - 4 - 這些年來不只一次在公開場合介紹The Who。仔細想想,從青春網 于婷的廣播節目算起,到現在已經十來年了。宣講The Who的次數 大概有十幾回了吧。 每次提綱挈領的差不多都是這樣一大段,盡量說完整一點是這樣︰ 「The Who一共有四個團員。看過他們舞台表演的絕對都不會忘記 那幅景象︰主唱Roger Daltrey音域寬廣又有爆發力,然而他最拿 手的是甩麥克風,他總會先甩幾圈(此時麥克風會發出呼呼的風聲 ),然後高高拋起,準準地接住,一秒不差地跟著唱下去。他從來 沒失過手。 吉他手Pete Townshend在另外一邊像袋鼠一樣蹦蹦跳跳,並且動不 動就以肩膀為圓心手臂為半徑展開『大風車』式的刷弦,一邊岔開 腿彈跳三丈高。有時他的手指會被弦劃破,他仍然不關痛癢地繼續 製造出超高分貝的音牆,任鮮血噴濺在琴身。演唱會最後他總是把 手上的吉他奮力砸成碎片,這是The Who演唱會必備的閉幕儀式。 在這後面是鼓手Keith Moon。搖滾樂團的鼓手一般來說都不大被注 意,但你只要看過The Who表演的錄影就會發現,攝影師無法不給 Keith Moon大量的特寫鏡頭︰他總是邊打鼓邊齜牙咧嘴做出各種生 動的表情,向著攝影機咆哮、對其他團員罵髒話、同時打起鼓來像 是長了八隻手,擊打出亂石崩雲驚濤裂岸的壯偉聲音。他甩鼓棒的 技術不輸給Roger耍的麥克風,往往左手的那支還在轉著圈圈,右 手那支已經拋到半空中又接住了。演唱會最後,Pete砸吉他的時候 ,Keith也會順便把整套鼓搗毀,hihat和cymbal通通推倒,小鼓和 tomtom滾得滿地,大鼓則被一腳踢破、踹到台下去。 當年Keith Moon來應徵The Who的團員時,立刻就就錄取了。鼓打 得好當然不在話下,但他把整套鼓都砸爛了,後面的應徵者反正也 沒得打了。 在這三個瘋子滿場飛的舞台上,只有貝斯手John Entwistle像個殭 尸一樣定定站在邊上,不為所動,假如這是一艘狂風巨浪中的大 船,John Entwistle就是那塊錨,讓它不會翻覆。然而他的雙手正 以驚人的速度在貝斯指板上來回狂飆著,彈奏出繁複深奧的旋律線 ,他的貝斯就像一挺來回掃射的重機槍。『我不喜歡人家叫我 “bassist”,請叫我“bass guitarist”,我彈的solo比Pete Townshend還多!』 他說的一點都沒錯。Pete的吉他往往是以一連串刷奏的和絃組成 ,John Entwistle繁複快速火力十足的貝斯線,正好跟Pete以和絃 為主的吉他彈奏構成天作之合。換言之,Pete Townshend和滾石的 Keith Richards一樣是了不起的節奏吉他手,John Entwistle則以 他的貝斯取代了主奏吉他的角色。」 上面這段是所有搖滾指南或多或少都會告訴你的陳腔濫調,但總得 說一說,畢竟這是這四個傢伙留給世人最鮮明的印象。 - 5 - The Who是英國團,不知怎地,我總是對英國團有額外的好感。或許 因為這些喧囂的樂音是來自一個敗落的帝國,那夕日餘暉的殘照, 會讓你生出一種悠遠的情緒--這種情緒讓即使只有十九歲、在台上 砸著吉他的Pete Townshend,眼眸深處也已經染滿了世故的憂傷。他 知道世界是蒼老的,然而他不能不以青春的肉身去對抗這個世界。那 憂傷的眼神,是血液中父祖累積下來一代又一代衰殘的記憶,沒有出 路。 Pete Townshend是The Who的靈魂人物,負責絕大多數的詞曲創作。 打從The Who剛出道的時候,Pete Townshend最早的那些作品,就已 經漫溢著這樣的無出路的情緒。The Who從來就不是一個歡快的樂團 ,他們會耍寶、會唱青年人的糗事、Pete偶爾也會在歌詞裡編出奇想 天外的劇情,但他們從來都不是歡快的。 Pete Townshend一直是個憤世者--即使到了2001年,依舊如此。而 你若從1964年一路聽下來,你會跟著這個樂團從少年走到壯年,從青 春期的敘事詩聽到前中年期的陷溺與惶惑。The Who的音樂,不管結 構多龐雜、野心多雄大,那壯偉的、轟轟然的音牆背後,其實永遠暗 藏著一張寂寞、脆弱的男性的臉容。沒有出路。在The Who By Numbers (1975)這張可能是他們最誠實的專輯裡,Pete Townshend唱道︰「喝 再多的酒,我仍沒有出路,沒有出路」。即使已經登上搖滾樂壇至尊 無上的寶座、擁有數以百萬計的歌迷、賺飽了十輩子花不完的錢、和 成千上百的groupie做愛,仍然沒有出路。而且你聽得出來,The Who 的超級巨星地位愈崇高,Pete Townshend就愈不快樂。 若是沒有拜Meher Baba這位印度guru為師,Pete大概早就自殺了。事 實上他早在1970年就精神崩潰過,差點步入Brian Wilson和Syd Barrett 的後塵。Baba的宗教讓Pete Townshend沒有掉進自毀的深淵,也讓他 更願意在歌詞裡探索人的靈性,探索更多抽象的概念。 於是,和同時代的Led Zeppelin(以及其他八百萬個吵鬧樂團)不同, 在The Who的搖滾樂裡,性從來都不是核心主題。The Who甚至沒有留 下什麼性感的情歌,Pete的情歌總是充滿了辯證的思惟,像是在對愛 情這東西定量定性、尋找一種新的言說的角度,而非官能的渴欲。 不消說,Pete Townshend也對七○年代熱極一時的黑魔法、巫術、撒 旦教之類主題毫無興趣。他是以Baba麾下的修道者自居的。The Who 的歌展現的墮落與苦痛,是人生的實態,不是Doors的詩句中弒父戀 母的象徵主題,更不是Rolling Stones沾沾自喜地宣揚著的邪惡性冒 險,或者激進的政治宣言。Pete Townshend一邊過著嗑藥酗酒縱慾的 生活,一邊又在腦海中勾勒著宏大的巨構,企圖讓搖滾樂描繪出人性 和靈性的極致。這兩股相衝的力量,一上一下地拉扯著他,於是The Who的音樂有時擁有一股澄澈透明的力量,像雲破處流瀉而下的陽光 ,有時卻又塞滿了自毀自棄的怨忿,像碎了一地的空酒瓶。 和同時代滿腔熱血、相信搖滾樂可以改變世界的樂團不同,Pete Townshend壓根不信嬉皮那一套。1969年的Woodstock音樂會,The Who 上台正要開唱,激進政治份子Abbie Hoffman竄上台,搶過麥克風對 著底下的五十萬青年大聲呼籲政治覺醒的重要,Pete Townshend只臭 罵了一句“Fuck off my fuckin' stage!”就用電吉他把可憐的Hoffman 一傢伙K到台下去,差點讓Hoffman摔成腦震盪。1971年,革命仍在 繼續,Pete已經嗅到了腐臭的氣味。在Won't Get Fooled Again裡, 他憤怒地寫道︰「那些以前自稱左派的傢伙,現在又跑到了右派... 見過我們的新老闆吧,他跟以前那個老闆沒有兩樣!我不會再被騙 了!」 The Who / Who's Next (1971) 這是最偷懶的做法︰把歷史經典名盤評比列表搬出來,訴諸權威背書, 就不用寫太多分析和心情故事了,哈哈。 The Who這張專輯至少曾經獲得這些殊榮︰ ◎ Rolling Stone雜誌評選20年來百大名盤第22名 (1987) ◎ MOJO雜誌評選有史以來百張經典名盤第32名 (1996) ◎ 樂評人票選有史以來30大搖滾專輯第19名 (1977) ◎ 樂評人票選有史以來百大搖滾專輯第20名 (1987) ◎ 時代雜誌評選七○年代十大名盤榜首 ◎ Vox雜誌評選震撼世界的經典唱片第39名 (1991) ...... 當然,不用說,這張專輯在任何搖滾指南評鑑裡,都是滿分最高級。 所以,假如你相信歷年來的英美樂評人的品味的話,應該是沒什麼好 考慮的。況且我們團購的是九○年代新出的remaster版,多了一堆歌 又有厚厚一本附冊,詳述專輯製作的來龍去脈並逐曲分析,還有好些 初出土的照片呢。比八○年代的舊版好上N倍。 要看一般格式四平八穩的樂評的話,請參考前面的[中場休息],有一 篇四年前寫的舊稿,對它的來龍去脈簡單交代了一番。 至於我個人對Who's Next的情感,那是另外的故事了。下回再說。 The Who / Tommy (1969) 【本事】 小男孩湯米在一次大戰後出生。他的父親在戰場失蹤沒見到他。湯米的 母親在戰後交了新男友。結果父親竟從戰場回來了。母親和男友聯手把 湯米的生父殺害。這一切都看在小湯米的眼裡。母親對湯米洗腦說他什 麼也沒聽見沒看見。結果湯米把自我封閉了起來。聽不見看不見不說話 。成了個殘廢。母親帶他遍訪名醫都沒有用。沒有反抗力也無法訴苦的 湯米被照顧他的凱文表哥虐待。被厄尼叔叔性侵害。被吉普賽巫醫「酸 女皇」開了苞。他仍然什麼也不說什麼也聽不見什麼也看不見。 就這樣湯米長大了。他竟然在彈珠台上擁有超卓的神力。只憑嗅覺和觸 覺就打敗了全國最厲害的高手。湯米被封為「彈珠巫師」變成全國知名 人物。湯米的母親和繼父則找到一位名醫治好了他。彈珠巫師重見光明 變成轟動全國的大新聞。 於是湯米的聲望如日中天。成千上萬的孩子像崇拜搖滾巨星那樣地崇拜 他。湯米賺了好多好多錢。他變成新興宗教的教主。他蓋了一座「湯米 夏令營」讓教徒們盡情打彈珠。在夏令營的人都得戴上耳栓跟墨鏡並且 把嘴巴也塞起來才能打彈珠台。 沒想到湯米的彈珠教因為高壓獨裁的手段引發教徒暴動。湯米被憤怒的 群眾棄若敝屣。一度重獲新生的湯米再次墮入更深的牢籠裡。他再次呼 求「看見我/感覺我/觸摸我/醫治我」然而這次再也沒有人理他了。 【關於這張專輯的幾點說明(是的我企圖進一步打動你)】 (一)這是史上第一張「搖滾歌劇」並且把「概念專輯」的格式推到了 極致,用兩整張LP鋪陳一個故事。當年許多樂評人認為這是搖滾樂的又 一次大躍進。當然如今看來這故事未免太白爛了一點。幸虧Pete Townshend 在這兩張LP(如今剛好一張七十多分鐘的CD)塞滿了動人心魄的旋律, 使Tommy出乎意料地耐聽,頂住了三十多年歲月的淘洗。 (二)Tommy實在太成功了當年甚至有許多人以為這個團就叫Tommy,後 來至少又有三種版本的Tommy,包括倫敦交響樂團和流行樂圈一群巨星 合錄的版本、肯羅素導演的《衝破黑暗谷》(Tommy電影版)原聲帶、 九○年代初的百老匯歌舞劇版(由Pete Townshend監製並得到東尼獎)。 光靠Tommy的版稅就夠The Who的團員過上許多年吃香喝辣的好日子。不 過我覺得還是這個1969年的初版本最耐聽。(Isle of Wight和Live at Leeds各有一個完整現場版,也極佳,但當然跟錄音間版本天差地遠) (三)在電影《成名在望》裡,主角的姊姊離家出走留下一大疊唱片給 他,在Tommy上面貼了一張紙條說「聽Tommy記得點蠟燭」。小男孩後來 點著蠟燭聽的正是Tommy那動人的演奏曲Sparks。 (四)過度誇示Tommy的偉大是不必要的。後來The Who確實更成熟也更 深邃了。尤其跟Quadrophenia一比就知道。不過沒聽過Tommy也確實是人 生中的遺憾。光為了Pinball Wizard那段前奏(吉他雜誌三不五時就會 搬來解析)、Overture序曲裡的木吉他、和反覆出現的主題曲See Me Feel Me裡Roger Daltrey那澄澈清越的聲嗓,和貫串整張專輯的細節豐 富的貝斯聲線和放肆飽滿的鼓擊,每個搖滾迷,或遲或早,都會把這張 專輯聽得滾瓜爛熟的。 The Who / By Numbers (1975) 曾經翻找許多搖滾指南和國外的若干搖滾網站,他們在碰到 The Who By Numbers 的時候好像都掩不住一股困惑。有的樂評人直接把 這張專輯定位成Pete Townshend縱慾酗酒過度之後的耽溺之作,有 人則語帶保留地說了一些「其中不乏佳作」之類的屁話,然後給個 三顆半星之類的不痛不癢的評級。 我覺得,造成這種狀況的理由再清楚不過。有著「資訊中介者」自 覺的樂評人是不可能用佯裝公正超脫的語調去描述這張專輯的。而 當你一脫離那樣的身分,你就不是樂評人了,你是樂迷。 面對這張專輯,我只能是樂迷。管你給它幾顆星,我被 By Numbers 感動得死去活來,卡帶幾乎聽到絞盤,每一段樂句都會背誦,並且 經常在生命中某些特殊的時刻,腦海中自動響起其中一段詞句。我 知道,我只能是樂迷。 我認為,這張專輯是紀錄搖滾樂手的「中年焦慮」最經典的作品。 所謂的中年焦慮,其實也不過是跨過三十歲的門檻而已(對,而已 。儘管你在二十歲寫出『希望我變老之前就死掉』的歌詞時,三十 歲感覺上跟人類登陸火星一樣遙遠)。 這張專輯是Pete Townshend空前絕後的私密自剖之作。你可以聽到 他在這個時期是多麼地厭棄自己。他的房間裡洋溢著隔夜的酒臭味 (However Much I Booze:『不管我喝多少酒,沒有出路』),還 有不知姓名的女子留下的口紅印、香水味以及乾涸的分泌物(Dreaming from the Waist︰『我和一狗票婊子上床,她們都印在被我翻爛的 雜誌廣告上/我爛醉如泥,那個妓女的悲慘故事害我哭了半天』) 他妒忌著所有戀愛的人,因為自己得不到愛。看著比自己年輕十歲 的小鬼生龍活虎地闖蕩著,他在 They're All in Love 裡寫出了 或許是整張專輯最令人不忍卒睹的辭句︰ 嘿,你們這些龐克小鬼,再見啦 儘管揮霍青春、儘管欲仙欲死吧 把我的支票簿拿來 我就可以爬到外面去死了 就像一個女人,才剛出生 一眨眼就變成了個醜婆娘 我看過奇蹟魔術,也嚐過功名利祿 現在卻只會回收垃圾,炒自己的冷飯... 據說Roger Daltrey一開始不肯唱這首歌,他覺得Pete瘋了,跟他 大吵一架,最後才不甘不願地唱了。不過他唱得真他奶奶底入木三 分,讓你不由得跟著沮喪起來,彷彿嗅到了這些傢伙靈魂深處飄出 來的腐味。 幸虧有 Blue Red & Grey 這首由優客李林琴(Ukulele)伴奏,加上 極清淡的法國號的小品,晶瑩剔透,彷彿把塞滿整張專輯的菸霧酒 餿體液都蒸發殆盡,昇華成清晨時分的那抹朝霞了。這首歌是Pete 畢生最動人的歌曲之一。假如你買了這張專輯,別忘了把它的歌詞 背下來。這是Pete酒醒之後,讓他靈魂中最美好的那一面放散出光 輝的時刻。 (歌詞見︰ http://www.azlyrics.com/lyrics/thewho/blueredandgrey.html ) 喔,當然不能忘記貝斯手John Entwistle寫的那首歌,Success Story。這是一首相當幽默的,卡通版的The Who自傳。事實上,By Numbers那個超爆笑的「點點圖」漫畫封面就是john Entwistle畫的 ,聽這首歌的時候,總會想像封面那四個卡通團員跑來跑去的滑稽 畫面。John Entwistle 的歌總是有著 Pete 欠缺的幽默︰ 星期六晚上,我的樂團有場表演 要去彈那把電吉他 總有一天我會出運 變成超級大偶像 弄一部炫車,替我娘買棟房子 喔,那一天早點來吧 因為我快二十一歲啦 感覺就像灰姑娘,她不是沒法去舞會嗎 一個聲音響起︰「我是你們的神仙經紀人 你們將會在卡內基音樂廳表演!」 我得放棄白天的工作 才能變成大眾情人 我想,我會更快功成名就 只要在台上砸爛那把吉他! 除了這首爆笑作品(歌詞儘管爆笑,音樂表現可是滴水不透),Pete 也寫了一首比較輕鬆的作品,Squeeze Box,這首歌跟整張專輯的氣 氛背道而馳,卻成了排行暢銷單曲。幸而有這幾首歌,才沒讓By Numbers變成一張讓人聽完想上吊的專輯。 若要用一句話綜括The Who By Numbers,我會說,這是The Who真正 變為「成人」的時刻。搖滾樂一直都和青春期的躁動脫不了關係,但 The Who,或者該說Pete Townshend,卻用這張專輯紀錄了他們脫離 青春期、手足無措地進入壯年的惶惑。借用Jethro Tull那首名曲的 標題,「要死太早,要搖滾又太老」。By Numbers的音樂之細膩、氣 勢之飽滿,在在證明這個樂團已經完全「熟成」,而Pete Townshend 的焦慮和惶恐,讓The Who沒有變成一個只會「回收垃圾」的大恐龍 --儘管幾年後隨著Keith Moon撒手人寰,The Who終於不免也步入 了侏玀紀怪獸之林,Pete已經比99%的搖滾同儕都誠實得太多了。 【曲目】 1.Slip Kid (Townshend) - 4:31 2.However Much I Booze (Townshend) - 5:01 3.Squeeze Box (Townshend) - 2:43 4.Dreaming from the Waist (Townshend) - 4:06 5.Imagine a Man (Townshend) - 4:00 6.Success Story (Entwistle) - 3:20 7.They Are All in Love (Townshend) - 3:00 8.Blue, Red and Grey (Townshend) - 2:46 9.How Many Friends (Townshend) - 4:05 10.In a Hand or a Face (Townshend) - 3:24 BONUS TRACKS: 11.Squeeze Box [live/*] (Townshend) - 3:13 12.Behind Blue Eyes [live/*] (Townshend) - 4:39 13.Dreaming from the Waist [live/*] (Townshend) - 4:57 * 最後三首是1976年的演唱會實況。 The Who/Quadrophenia 關於這張專輯,在斷片(三)裡已經寫了一些,那是我對這張 煌煌鉅作的私密記憶。以下是若干必須提供的背景說明。我目 前沒有能力寫太多關於它跟我個人的內在連結。Quadrophenia 在我心中一直有個特別的角落(就跟其他幾十萬樂迷一樣), 我不想貿然去碰觸、擾亂那塊角落。 認識這張專輯最好的方式,就是把歌詞好好地,從頭到尾讀個 通透。Pete Townshend在Quadrophenia的企圖,比Tommy更大, 難度也更高--Quadrophenia的主題是六○年代中期英國中下 階層青年的成長紀錄,和The Who崛起之初的Mod風潮緊緊扣合, 整個主題都是寫實的,沒有半點故弄玄虛的成份。畫鬼總是比 寫生容易,Pete Townshend在Quadrophenia裡面投注的精力讓 他去掉半條命。況且他的野心並不止於重現Mod風潮大作的年代 而已,他也把The Who的四個團員天差地遠的人格特質融入專輯 的結構裡。Pete Townshend替每個團員寫了一首主題曲,穿插 在故事裡--這就是專輯名稱《四重人格》的來由。 細密複雜的敘事結構之外,Quadrophenia的音樂部份也達到了 前所未有的高度︰在Who's Next裡大放異彩的synthesizer,這 回又有了進一步的發揮,Pete Townshend把重搖滾和合成樂器 的音色玩在一起,成果令人驚嘆。John Entwistle在這張專輯 的貝斯則註定永垂不朽--你只要聽聽The Real Me這首歌,就 知道何以Pete Townshend稱他是“Lead Bass”而他自稱“Bass Guitarist”,那樣一記一記狠狠敲在你心口讓你喘不過氣來的 聲音。Roger Daltrey的歌喉在Who's Next裡正式完熟,到了 Quadrophenia則已經可以收放自如,絲毫不被Pete那複雜的敘事 線和反差極大的編曲難倒。聽聽他在收尾曲Love Reign O'er Me 的歌聲吧。這樣的歌聲拒絕分析,他一拳擊潰你的心防,你只能 顫抖落淚。 當然,我們怎麼忘得了Keith Moon的鼓聲呢。這樣豐沛、細膩、 同時有著火山爆發一樣的能量。只有The Who這樣的組合,才壓 得住Keith Moon雙手爆噴出的隨時像要破格而去的轟然巨響。 而且我們還聽到了像雨水落在陰天海面上一樣的,鋼琴聲。那樣 詩意那樣抒情那樣令人心碎啊。 空前複雜的編曲,使得Quadrophenia完全沒辦法在舞台上演出, The Who原本打算像Tommy一樣巡迴表演全場的Quadrophenia, 試了幾場就放棄了。而Quadrophenia也成為The Who最難以親近 的作品,許多樂評人認為它過於自溺啦、野心太大啦、悅耳旋律 不夠多啦,我要對這些樂評人說的只有「去死吧。你們懂個屁!」 在我心目中,Quadrophenia是搖滾樂有史以來最動人的專輯之一 。在我的私人小廟裡,這張專輯是跟Blonde On Blonde、Exile On Main Street、White Album供奉在同一個高度的。 寫了半天好像還是沒寫到心裡真正想說的話。但我一時也不知道 該說什麼。最想做的其實是,把專輯內頁那一大篇故事翻譯出來 ,那是Quadrophenia的敘事主軸。一篇悲壯悽惶的青春期哀歌, 啊,但願我有時間。 A tough guy, a helpless dancer. A romantic, is it me for a moment? A bloody lunatic, I'll even carry your bags. A beggar, a hypocrite, love reign over me. Schizophrenic? I'm bleeding Quadrophenic. The Who/Live At Leeds 我無法假裝現在可以好好寫完一篇夠份量的Live At Leeds介紹。 那樣應該要把專輯中的歌曲逐首分析一下,順帶講講那個年頭的 搖滾演唱會是怎麼回事,何以Live At Leeds在那樣一個(硬體 與錄音技術上)洪荒的年代,就做出了這麼屌的實況專輯。再負 責一點的話,也應該講一講1970年The Who是處於什麼樣的轉捩 點,上承什麼樣的養成與焠鍊的過程、下啟如何豐盛的全新時期。 以上目前都沒有能力說清楚,只好用短短的幾段打混過去。以後 有時間再多講一講。當然也歡迎有識之士補充。 (一)在斷片(四)裡提到的舞台上的The Who之張狂情狀,你 只要聽聽Live At Leeds便知分曉,甚至不用觀賞錄影,你便可 以聞到硝煙與鮮血的氣味。 (二)Live At Leeds最令人駭然的地方,是他竟然錄於這麼早 的年份,卻完成了後人難以企及的成就。在此之前,只有Rolling Stones的Get Yer Ya-Ya's Out!(1970)足以稱為“decent”的搖 滾實況錄音(迪倫的亞伯廳靴腿不算)。我雖然也是Stones的崇 拜者,卻不能不在聽完Live At Leeds之後認輸。真是太恐怖了。 (三)關於Live At Leeds的悲慘故事(個人版)︰最早買的是 瀚江卡帶(70元)。後來升級成CD(MCA舊版,音質包裝印刷均 劣)。1995年在英國遊玩時赫然看到25週年remaster新版要價 15英鎊,咬牙買下去,回台北竟發現宇宙城賣$299,痛不欲生。 2000年,日本推出限量精裝仿LP紙殼版,完全模仿原始版本的 設計,附許多縮小版的照片和單張文件,可愛極了(也貴極了) ,乃托日本朋友一傢伙買了整套。荷包大失血。 2001年,該死的MCA竟然推出千禧紀念精裝版,把1995年的加量 版踢進了歷史的垃圾堆。此時只有罵髒話的份。若把同時購入 的180g黑膠版也算進去,這是我的第六種版本的Live At Leeds。 嗚呼痛哉。(順道一提,這個雙CD的官方訂價是29.97美金!) 現在才認識The Who的樂迷啊,你們是幸福的。只要買這個版本 就好了。 以上鬼扯完畢。補充一下權威樂評的紀錄︰Live At Leeds曾經 獲得這些肯定(請注意,這還只是六首歌的原始版哪)︰ ◎ Rolling Stone 雜誌專輯指南 ★★★★★ ◎ 入選Q雜誌1996年特刊︰有史以來最偉大的現場演出 ◎ 入選Vox雜誌1992年特刊︰有史以來最偉大的現場實況專輯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2.156.2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