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rit-pop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如果剛好有人看我不順眼,就當作我是在順便幫 Oasis 打歌吧。 這麼想說不定心情會好一些。 其實或許該把標題設作「don't believe the comments.」「never trust the copywriter.」或是有雙關語意涵的「don't buy it.」的。 借用這個標題。延伸引申起來很有意思。如果是 truth,為什麼要呼籲大家 don't believe it 呢?會不會、有沒有可能,所謂 truth 並不會只有一種 版本,所以才會需要請大家睜大眼睛、拉長耳朵,不要照單全收信以為真, dig it out by yourself,經過自己辯證過的可能才算更接近其更真實的某 個面向? 我也能理解身為「die-hard fans」對於需要用一句「be honest, i truely like this album」當開場白、當喜歡某專輯「證據」的文字,看了可能難 免仍會覺得讚賞不夠痛快、共鳴不夠強烈的失落心情。為了「平衡報導」, 當然需要自己跳出來痛批對方早已失去「忠誠度」、因距離而失去某種深入 「洞察」的觀點,甚至乾脆由自己幫忙被評論的對象再多美言幾句了。 但是為什麼需要這樣呢?先選擇立場再來發展擴充論述內容,是「正確」的 聽音樂、享受音樂、解析音樂、評論音樂的方法論嗎?喜歡就說喜歡、不喜 歡就說不喜歡,哪裡喜歡、哪裡不喜歡,為什麼喜歡、為什麼不喜歡,把她 們分開來,試著清楚地、誠懇地談,這樣不好嗎?談著喜歡或不喜歡,也不 過就是談,既然也沒有「i'm telling the truth, which means if somebody disagree with my opinion, she's lying.」之類的傲慢暗示,難道真的需 要這麼多夾雜「you fuckin' xxxx」之類文字的回應,來作為什麼「平衡報 導」,否則可能會讓「真相」(假設真有這種東西的話)遭到板上封閉一言 堂風氣的蒙蔽嗎? Oasis 的新專輯也不過就剛發行了幾天,pulp 也不過買來聽了五六遍,她 的意見當然仍是很值得參考的意見,但是人們會把這種意見認真參考到什麼 樣的地步,我相信板友們也自有定奪, Oasis 的 die-hard fans 真的不需 要擔心這種為團員各自的創作下了不同評價的初步意見,又會如何對 Oasis 造成怎樣嚴重的傷害吧?能認真用心地從不同角度去欣賞一個樂團的作品, 然後作意見的交流,而非高調放砲彼此攻訐,這不才正是那些嘔心瀝血的音 樂創作人們最希望從樂迷身上得到的回報(而不只是唱片大賣、或是飯店門 口隨時有火辣的 groupies 排隊掛號等著「捨身取義」投懷送抱這種膚淺的 名利上的回饋而已)嗎? 如果 Oasis 板上的那篇才是 PatsyGallagh 真正最想要表達的意見,那我覺 得妳應該就在 Brit-pop 上表達同樣的意見就好,而不必寫這篇略嫌太過情 緒化的回應,再回到 Oasis 板上去作進一步的意見澄清說其實最直接的動機 又是怎樣怎樣。Brit-pop 板並沒有這麼難溝通、這麼打壓跟板主不同的意見 的吧?如果想表達什麼樣的「真心意見」都還有得看是在哪裡說話才能決定 把話說到哪邊的問題,如果 PatsyGallagh 在 Oasis 板跟板友分享的意見其 實才更是「to be honest」的「the truth」,那不論是 Brit-pop 板或 Oasis 板,這種無法讓板友暢所欲言、表達不完全只好另外找個場地說真話的討論 環境,不會讓人覺得很悲哀嗎?何況事實上也並沒有這麼嚴重不是嗎?那又 何必為了這種喜好程度不同的心得分享就針鋒相對起來呢? :( 剛好前幾天在自由時報上有這麼一個專題。如果有人知道同系列其他篇章, 也麻煩跟我們分享一下網址,我很有興趣多閱讀這類主題的文字: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5/new/may/30/life/article-1.htm 轉貼其中三篇,跟我想要討論的範圍並不完全相同,但還是有值得參考的價值。 參考就好,don't believe the truth. ******************************************************************** 流行音樂裡的文字書寫 音樂雜誌,一部血淚革命史 ◎張鐵志(音樂文字工作者) 台灣的音樂雜誌歷程是跨越世紀的壯烈革命史。 革命先鋒們前仆後繼地持著理想的火炬,奮勇往前邁進;一如八○年代的 台灣黨外雜誌,一波被禁一波又起。只不過橫亙在音樂雜誌之前的巨大黑 影不是戒嚴體制的政治撲殺,而是商業市場的無情箝制。 八○年代的搖滾青年們高喊搖滾不死,許多同仁刊物般的搖滾雜誌配合著 翻版搖滾唱片的進口,試圖解密這些前衛的、民謠的、重金屬等各種搖滾 專輯的歌詞和背後的反叛精神。八○年代末水晶唱片發行《搖滾客》,在 主流搖滾外引進另一種聲音的「新音樂」,並開發本土新音樂的祕密特種 部隊。 這些媒體是真正足以進入黃花崗的革命烈士。從長相上就呈現一副標準地 下革命刊物的樸素與堅貞,是只屬於搖滾黨羽祕密傳遞的修練祕笈。 九○年代則出現更多製作精美,並試圖在主流與另類品味中尋找平衡的雜 誌如《非古典》、《Pass》和《T-mag》,並不時出現生命短暫的「純屬 另類」的小眾雜誌。 但是二十多年來,當台灣的音樂工業、創作環境都如新舊石器時代交替般 出現巨大變化後,我們卻一直缺乏一份長久存活的音樂雜誌── 除了一九 八三年創刊的《余光音樂雜誌》,但其似乎在推廣西洋音樂的同時,也讓 音樂消費徹底排行榜化。 辦一份音樂雜誌是許多音樂青年的夢,但為何在台灣始終搞不起來?根本 答案似乎是音樂市場的限制。首先,台灣的音樂雜誌不可能只倚賴國內音 樂來支撐,因為台灣流行音樂的單薄與蒼白,少有作品可以進行有意義的 評論。同樣,西洋音樂市場的主流化,也讓人覺得編一本歌手的八卦新聞 可能還比討論音樂豐富。不過,這是一個雞生蛋的問題。沒有音樂市場, 很難誕生一個豐富的音樂媒體,但沒有好的音樂媒體,也難以培養出多元 的音樂態度。 更進一步來看,英美雜誌的許多音樂評論都不只談個別專輯的好壞,而是 把這些創作放在一個更廣闊的音樂史脈絡下。但問題是,我們畢竟不像西 方人浸淫在他們自己的音樂文化乃至音樂背後的社會背景中,所以很難超 越他們對自身音樂的掌握。因此,如果一份中文音樂雜誌只是提供資訊, 或是評論不能優於國外,那麼讀者為何要看?這個問題在進入網路時代後 更為嚴重,因為真正專業的樂迷可以自行從網路上取得國外各種資訊和評 介,更遑論台灣的網路社群也提供了許多精采的討論。 正如革命不可能只是移植西方的價值,而必須建立在本土的意義上,台灣 音樂雜誌的生機,或許必須建立一套自身對於西方音樂的理解和詮釋架構, 以及一方面去深度挖掘音樂背後的文化與精神,另方面廣度開拓更多和音 樂相關的文化。這不只是對西洋音樂,也更是對華語音樂的思考:一份音 樂雜誌可以對台灣流行音樂史上重要人物、專輯、場景重新討論。當然, 最重要的還是唯有當本土音樂創作成為一個豐沃的土壤,才能進一步出現 樂評和音樂創作的良性互動、彼此壯大。但,這又是另外一個主題了。 ******************************************************************** 樂評,一種嶄新創作文類的可能 ◎葉雲平(出版人) 曾在有線電影頻道上瞥過一部名不見經傳的小片,《Voices from a Locked Room》(1995),講述關於三○年代英國一名苛刻樂評人,有點類近於《化 身博士》(The Strange Case of Dr. Jekyll and Mr. Hyde )音樂版的詭 異故事。這位滿腹狂熱與衝勁的古典音樂評論者,深惡痛絕於當時樂壇上一 極負盛名、卻從不露面現身的作曲家,認為他一切廣受好評及歡迎的作品, 全都是因著剽竊他人的創意而來;於是在自己的報紙專欄中用盡所有篇幅與 無情字眼,猛烈批判,甚至做出在演奏會中起身大加斥責的偏激行徑……而 最終,經過樂評人女友的追查發現,整夜鎖在僻壤小房間裡振筆疾書的他, 其實就是神祕作曲家本人── 一個具有雙重人格、掙扎在創作與針砭邊緣 的瘋狂音樂天才。他所有的話都是寫給自己看,說給自己聽的。 片子本身不甚了了,這般的謎底也並不難解,只是隨情節推移,兩種矛盾人 格交戰愈來愈激烈之際,卻隱隱牽動自己心底看待「樂評」之事的一絲思緒。 在台灣,我們所能見到、讀到的一些音樂相關的文字,大多不外乎樂曲類型╱ 流派興生發展的過程,代表性創作人╱歌者的傳略背景、生活報導;這個團 體有幾人,司掌之樂器,製作班底為何,專輯主要概念及個別歌曲所代表的 涵義……等常載於CD側標或各式休閒性雜誌的「消費資訊指南」與「宣傳新 聞稿」。類此「告訴你這是誰╱這東西是什麼」── 非有置放「自我意識」 在內、「寫給別人看」的導覽式文章,與所謂的音樂評論,往往還頗有一段 差距。 因此,判別此地樂評與非樂評之分,通常在於有無提出異同觀點或深刻立論╱ 各面向之剖析。對我來說,無趣的與精采的樂評之別,則要看作者「自己」 涉入文章的程度;也就是,個人特色投射的多寡,也就是,將樂評當作一種 創作文類。 很難相信,在評論一件藝術創作或抒發對於一支歌曲、一位音樂人的情感時, 能夠做到全然的公正客觀;即使文章寫出來四方通達、面面俱到,想必也是 隱藏了不少私人的情緒感應。不論是華語及西洋流行音樂或另類、獨立樂風, 每個樂評人的養成背景、聆聽經驗、喜好品味,所關注之重點,甚至對「聲 音」、「聲響」理解的範疇皆不盡相同;同一張唱片在不同人之解讀下,根 據切入角度,所呈現之面貌及評價極有可能南轅北轍。也因此,往往主觀意 識愈強的音樂評析,其爭議雖大,卻也愈有閱讀趣味、最能激發聆樂者另一 層想像空間。 這或許便是台灣樂評環境較為闕如的:如美國七○年代著名的搖滾樂評人 Lester Bangs,或甫去世的英國獨立音樂第一推手、BBC Radio 1 主持人 John Peel,除了在音樂媒體╱傳播上的前瞻成就之外,亦能夠透過這些文章 與廣播節目,進入到他們熱切地播放音樂、書寫文字,與自己喃喃言語的小 房間裡,那正是音符間的孤獨靈魂得以慰藉之處。 ******************************************************************** 側標,標出了什麼? ◎陳玠安(作家、側標作者) 台灣唱片市場特有的東西,除了加長型的紙盒唱片包裝外,就是側標。側標, 就是包在唱片旁那一個小紙條。在此容我把它分成兩種:是華語唱片的側標, 和代理西洋音樂的側標。這兩種側標的狀況完全不同,因此必須分開而論。 側標之所以可被稱作台灣名產,乃國外鮮少有人把文案搞成這樣的── 日本 雖然也有類似側標的東西,但上面畢竟是簡單寫上藝人簡歷以及照片,簡短 補述幾句樂風或成軍歷史和其他相關產品資料;最多的情況在歐美,則貼上 一張貼紙在封面,標明比方說「麂皮樂隊前吉他手首張個人作品」這樣一目 了然的介紹或「NME 當月最佳專輯」等媒體好評資料。真要詳細描述,國外 唱片偶爾會出一個別冊請專門樂評人來寫,收在專輯包裝內。台灣的側標既 不簡潔,也不像別冊那樣詳盡專業,始終搖擺在一個「文案?樂評?」的三 不管地帶。 華語唱片市場上的包裝文案一樣多半以塑造藝人整體偶像感為主,講求以 slogan(標語)一句打死消費者,企圖讓人印象深刻。華語樂壇本來就沒有 樂評這回事,除了金曲獎及 IFPI 之外,也少有樂評出現的空間機會,因而 文案多半包給唱片公司企宣去做。雖然多數成品明目張膽的媚俗,但也不失 為一個「反正我就是要這樣讓你認識我」的俗又有力,自有其供需。偶爾出 現一些企製完整的精緻佳作,如雷光夏《時間的密語》,陳綺貞《Groupies》, 默契音樂《沉默的約定》,或角頭音樂的出品,還會讓人小驚喜一下。對於 華語唱片的文案側標,只要別有太高的期望,就不會有太離譜的失望。反而 是代理西洋音樂唱片的公司在側標行銷上顯得更為進退失據。 仔細地看那每一張不知哪個是專輯名稱、哪個是樂團名稱的國外藝人側標, 在許多人聆聽西洋音樂(在此以非主流為討論基準,因為主流的情況可類比 於華語唱片模式)的啟蒙時期,是一件避不了的入門事。沒有什麼像樣的非 主流音樂刊物流通市面,傳媒也都還在樂迷分眾的過程裡划水,想進入所謂 另類音樂世界的消費者們,除非自己英文夠好,要不就得在中文網路平台上 尋找知音與或水準參差的相關評析。唱片行裡最直接的文案當然可以提供給 消費者一個大概的輪廓,但事實上卻大有隱善揚惡的部分在,情況恐怕比華 語唱片要來得多。 是樂評人的問題嗎?不是。台灣其實可說是沒有「樂評環境」這件事情存在。 於是多數的音樂文字工作者在沒有太多平面媒體可以發揮的空間下,委屈地 成為唱片公司的「幫兇」(或說,「抬轎者」);若非對音樂有熱情,實則 收入低到連「樂評」兩個字都會不好意思講出口。側標的價值之所以大,乃 獨立音樂評論空間被壓縮太慘所呈現出的相對存在必要性。揚善隱惡,本是 唱片公司自己應該抄抄寫寫,翻譯一下國外部門提供的資料,而不是請樂評 去做類似的資料整理。 在這樣的環境裡卻還是有許多不錯的作者,在五、六百字的框架內生出「第 三條路」的平衡,既有樂評成分也不忘稍做行銷,加上文筆熟練,勾勒出的 文字魅力有時甚至超越了唱片本身而獨創一格。此外,幾個唱片公司也在這 十年內漸漸企畫出不同的另類音樂側標系列,如「電阻E世代/另立X世代」、 「大不列顛朝聖團」、「潮流先鋒」等,對於市場分眾的過程的確有其貢獻。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6.73.84
plusminus:推140.112.238.198 06/02
wleo:推好文 61.70.202.234 06/02
enneYueh:是好文 推~ 211.74.121.190 06/03
enneYueh:雖然to be honest 沒有啃盡每一個字拉:p 211.74.121.190 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