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rit-pop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http://hailtothequiff.com/?p=2449 1969年,人類第一次登上月球,砲彈依然在越南叢林間落下,日本警察揮 舞著警棍衝進全共鬥學生用桌椅佔據的東大校園講堂,全美國則有超過兩 百萬人在同一天內起身響應反戰示威遊行;四十萬名嬉皮與反世代青年則 湧入了紐約近郊的一座農場,在泥濘、藥物與搖滾樂的圍繞下盡情享受了 伍士塔克音樂節,三天持續不斷的愛與和平。 1969年是人類近代文明歷史中最紛擾衝突,也最為繽紛燦爛的一年,同時 也是搖滾樂年表上最重要的年代,不僅有最盛大的音樂饗宴伍士塔克音樂 節,因觀眾暴亂而鬧出人命、由滾石樂團掛頭牌演出的阿特蒙免費音樂會 (Altamont Free Concert)也發生在同一年。而搖滾樂史上最重要的樂 團──披頭四,也是在1969年劃下休止符。 披頭四正確的解散日期至今仍沒有定論,一說是由約翰藍儂秘密私下離團 的1969年9月20日起算,另一說則是由保羅麥卡尼正式對外宣稱將離團發 行個人第一張專輯的1970年4月10日算起。無論如何,在1969年底、1970 年初,披頭四實質上已經是各自分飛、名存實亡。 在這披頭四解散四十週年的當口,樂壇除全新推出披頭四所有錄音室專輯 的Remaster版之外,音樂電玩遊戲Rock Band系列也特別響應而在同一天 推出系列第三彈「The Beatles: Rock Band」,一舉搜羅了45首披頭四歷 年經典曲目,讓玩家可以在指尖手把操控下親自演奏耳熟能詳的披頭四名 曲。 面對這個值得紀念的時刻,電影圈當然也不能置身事外,而在2009年先後 宣佈了三項與披頭四相關的電影籌拍計畫,陸續將在未來數年內殺青上映 ,繼2007年以披頭四曲目串連而成的音樂電影《愛是唯一》Across the Universe後,再度接連現身大銀幕、一饗披頭四樂迷的長年引頸期盼。 三作中將最早與觀眾見面的,是目前已經完成、並在去年十月底於倫敦電 影節閉幕片上首映的《Nowhere Boy》(將在四月的金馬奇幻影展以《約 翰藍儂少年時代》之名上映)。這部傳紀電影是英國女性導演Sam Taylor- Wood的銀幕長片處女作,全片改編自約翰藍儂同母異父之妹Julia Baird 於2007年所撰的回憶錄〈Imagine This: Growing Up With My Brother John Lennon〉,並請來曾操刀過Joy Division傳紀電影《控制》Control 的編劇Matt Greenhalgh出馬為本片執筆。 電影聚焦在約翰藍儂正值青澀少年的早年歲月,他從五歲起便被迫離開母 親身邊,整個童年都住在阿姨家中渡過,成長過程中深受這位身兼慈母角 色的咪咪阿姨影響甚鉅。十七歲那年,他遇見了畢生音樂創作路上最真摯 的好友、也是分庭抗禮的創作敵手保羅麥卡尼,一同組成了披頭四的前身 樂團The Quarrymen;也是在十七歲的時候,他在一場意外中失去了母親。 《Nowhere Boy》捕捉了約翰藍儂在被掌聲與名氣環繞之前,在不成旋律 的零落吉他聲中尋求著蔚藉,那迷惘而孤寂的少年身影。 片中飾演約翰藍儂的英國新生代演員亞倫強森(Aaron Johnson)雖然至 今仍名不見經傳,卻將在同年另一部由《刺客聯盟》原作之漫畫家 Mark Millar筆下作品改編、《星塵傳奇》導演馬修范恩(Matthew Vaughn)執 導的美漫英雄電影新作《特攻聯盟》Kick-Ass中領銜主演,星途聲勢正急 速上漲。 第二部披頭四電影《A Life in the Day》──片名是倒錯自披頭四經典 曲目「A Day in the Life」──片中主角卻不是披頭四的四名成員,而 是被保羅麥卡尼譽為「披頭四第五名團員」的樂團經紀人布萊恩艾普斯汀 (Brian Epstein)。 當披頭四於六零年代初期還在德國漢堡的酒館中駐唱,並同時擔任著Tony Sheridan的伴奏樂團,終日沉迷於藥物之時,是這位利物浦當地唱片行老 闆與雜誌樂評率先相中了他們身上的未開發潛力,並毛遂自薦地擔任他們 的經紀人。這位名伯樂剝下了團員們身上的牛仔裝,讓他們換上了整齊的 西裝領帶,並一一造訪了英國各大唱片廠牌、吃盡閉門羹後,終於將這四 個毛頭小子大力舉薦給他們日後的製作人喬治馬汀(George Martin)。 布萊恩艾普斯汀不但是披頭四音樂生涯中的貴人,私生活上也與團員們緊 緊相依,他在約翰藍儂第一段婚姻上擔任伴郎,同時也是約翰藍儂長子朱 利安藍儂的教父。直到布萊恩在1967年因藥物使用過量而以32歲壯年之姿 過世後,也間接為披頭四日後的解散埋下了不安的種子。 拜布萊恩在幕後奔走照料之賜,團員們才得以毫無後顧之憂地專心在音樂 創作上衝刺。一旦少了這位打點樂團大小事務的推手後,披頭四不僅得分 心在財務與法務等不熟悉的周遭瑣事上,團員們之間也缺乏居中協調緩衝 的和事佬,彼此之間針鋒相對的緊繃情勢益發嚴重,最終才導致了分崩離 析的局面。 布萊恩艾普斯汀隻手將披頭四推到了全世界的頂端,也因他的撒手人寰, 讓這個超級樂團就此逐步冰消瓦解。電影《A Life in the Day》便從這 位幕後推手身上出發,從組團之初到與布萊恩的相遇,去深入探索披頭四 發跡前的早期生涯,正好在時間線上銜接了《Nowhere Boy》裡的故事。 而在布萊恩艾普斯汀身為披頭四經紀人的顯赫身份背後,他私生活中鮮為 人知的同志傾向、賭博習性與對藥物的沉迷,乃至於突如其來的逝世悲劇 ,同樣也是改編電影時的絕佳題材。《A Life in the Day》劇本由 Tony Gittelson執筆,已被《變臉》製片David Permut所購下,開鏡時程則尚 未決定。 第三部披頭四電影卻不是一部傳紀片,甚至不是一部真人電影──迪士尼 在去年中宣佈將重新翻拍披頭四1968年的動畫電影《黃色潛水艇》,而接 過導演筒的不是別人,正是近年來轉戰3D動畫領域的羅勃辛密克斯。 他將運用過去曾在《北極特快車》、《貝武夫》、《聖誕夜怪譚》中的動 態捕捉(Motion Capture)技術,以真人演員演出、電腦動畫角色加上3D 放映的方式,來重新詮釋這部四十餘年前的經典動畫電影。迪士尼目前已 掌握了披頭四16首曲目的使用版權,預計在2012年完成《黃色潛水艇》新 版電影,同時也將延伸發展成百老匯歌舞劇與太陽馬戲團的舞台表演,三 管其下地重現披頭四當年的銀幕冒險旅程。 -- Hailtothe─────────────────── ╭══╮ ╭═ ╭═ ║ ║║ ║ ║ ║ ║ ║║ ║ ║ ╬═ ╬═ ║ ║║ ║ ║ ║ ║ http://HailtotheQuiff.com/ ╰══╩╰══╯ ╩ ╩ ╩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44.6.77
jeanyjhl:啊好棒啊!謝謝你的介紹!!!:) 03/09 16:02
jeanyjhl:我只知道太陽馬戲團有The Beatles Love在Vegas 演出 03/09 16:04
jeanyjhl:原來又有新的了嗎?真期待 :) 03/09 16:05
kabuka:看到ID 未看先推XD 03/09 20:31
brilliancy:Quiff絕對是"大大" XDD 03/09 20:39
justgo5566:因為比較老嗎? 03/09 2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