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dh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先引一段楞嚴經的原文: 爾時世尊。開示阿難。及諸大眾。欲令心入無生法忍。 這個欲令「心」入無生法忍,這個心,本來應該是無常的心。 什麼是「無生法忍」?金剛經上說:「無我得成於忍」,體證「無我」 而入於涅槃,就是無生法忍。 釋尊好像要開示,怎麼讓無常的心,入於涅槃。 於師子座,摩阿難頂,而告之言: 如來常說諸法所生,唯心所現。 「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所以,此心現的就是「無常」, 因為因緣是生滅法,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為樂。 一切因果,世界微塵,因心成體。 問題來了,「因心成體」,把心置換成「無常」,就是: 一切因果,世界微塵,因無常成體。 但這個「因心成體」,是不是指無常啊? 阿難,若諸世界,一切所有,其中乃至草葉縷結,詰其根元,咸有體性。 縱令虛空,亦有名貌。何況清淨妙淨明心,性一切心,而自無體。 佛說,世界一切都是「有體性」的,這個體性是什麼?無常為體嗎? 若汝執吝,分別覺觀,所了知性,必為心者。 此心即應離諸一切色香味觸諸塵事業,別有全性。 此心離「六根六塵六識」,別有全性;這個心還有另一個完整的自性喔。 到這裡就可以知道,楞嚴所說的「因心成體」的心,不是指無常的心識, 而是另有一個「清淨妙淨明心」,有「體」有「用」,更有「全性」。 這樣的說法,完全推翻「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 認肯一個「恒常不滅」的「妙明真心」為實有實存,這樣有沒有違反三法印? 三法印是:「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諸行的「行」是心所, 心所無常,因為心識亦是無常。如果你說,這個「心」是「涅槃妙心」, 那和第一句的「欲令心入無生法忍」相衝突,因為涅槃就是無生法忍, 沒有辦法再入了。可見的,這個楞嚴的妙明真心是實有的本體,不是 五蘊的心識,也不是涅槃。 三法印很明白的告訴我們,除了涅槃之外,一切都是無常的,楞嚴在此 別立一個「妙明真心」,而且認肯這個妙明真心有「全性」。 如汝今者承聽我法,此則因聲而有分別。縱滅一切見聞覺知,內守幽閑, 猶為法塵分別影事。 那怕你禪定功深,入了極深的定境,連見聞覺知都沒有了(可能是四空定)。 也還是有法塵(微細惑)存在。 我非敕汝,執為非心。但汝於心,微細揣摩。若離前塵有分別性,即真汝心。 若分別性,離塵無體,斯則前塵分別影事。塵非常住,若變滅時, 此心則同龜毛兔角,則汝法身同於斷滅,其誰修證,無生法忍。 認肯一個「能修」得無生法忍(涅槃)的「心」,這個心才是「真的」, 這個心不是五蘊中的「心」,所以是恒常不變的,因為恆常,所以 才有「修證」的可能。唉,這樣看來,三法印也要面臨挑戰了。 只是,三法印都不法印了,這不是自打嘴巴嗎? 即時阿難,與諸大眾,默然自失。 看到這裡,誰不會覺得默然自失??? 只有一種人,就是號稱為大乘種性的菩薩..Orz 因為菩薩有52個位階,一級一級往上衝,和打怪練功沒兩樣.... 佛告阿難。世間一切諸修學人,現前雖成九次第定,不得漏盡成阿羅漢,皆 由執此生死妄想,誤為真實。是故汝今雖得多聞,不成聖果。 阿難這個多聞聖弟子又被唸了,難怪有些人瞧不起「聞思修」。 -- ■七種不花錢的布施,施比受更有福..^^ 一、和顏施:和顏悅色的待人。 二、言施:言語鼓勵他人。 三、心施:以同理心待人。 四、眼施:慈愛和善視人。 五、身施:身體力行助人。 六、座施:讓座給老弱婦孺。 七、察施:察覺他人所需並幫助他。 ----轉載自--http://ppt.cc/kuQU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10.59.67.8 ※ 文章網址: http://www.ptt.cc/bbs/Buddha/M.1412151028.A.A8D.html ※ 編輯: caselook (210.59.67.8), 10/01/2014 16:14:09
BRIANERIC2: 這就怪了 你說一切無常 但涅槃卻是有常? 10/01 16:18
BRIANERIC2: 那涅槃就與你所說的一切無常有所對立了 10/01 16:18
涅槃是非常非斷,不一不異,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你說涅槃是「有常」,就是錯了。無常不是我說的,是釋尊說的,我沒那麼偉大。
BRIANERIC2: 涅槃本身就是心的本體 而心的本體不生不滅究境空寂 10/01 16:19
BRIANERIC2: 所謂心者即非心也 假名為心 所謂涅槃也是假名而以 你 10/01 16:20
BRIANERIC2: 卻以為有一個可以追求的涅槃境界 而一切都是無常的只 10/01 16:20
涅槃就是苦的止息,不是什麼心的本體。 心即是識,心是剎那生滅變異的,本體就是無常性。 嚴格來說,涅槃是可追求的「境界」,是絕對自由的境界,不是你想的那種 得到什麼果位的追求。 涅槃是空,是無相,但不是「無」。無是與「有」相對的概念,有就是存在的意思。 佛教中的「有」,是指生存的生命體。
BRIANERIC2: 有涅槃是有常的 這一點本身就是印度教的上梵 10/01 16:20
這是你說的,錯誤。正確答案在上頭。
BRIANERIC2: 所以說 你不只連大乘佛教都摸不到邊 甚至連小乘所追求 10/01 16:21
BRIANERIC2: 也誤解了。 自稱大乘,貶抑他人是小乘,這是愩高我慢,劃地自限,請小心守護慧命。
BRIANERIC2: 七次徵心 徵的就是無所住的心 是故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10/01 16:22
BRIANERIC2: 這個生出來的就是圓覺妙心 說是心但也沒有實體 只是假 10/01 16:22
BRIANERIC2: 名叫心 我用空性的角度跟你講 無耐你還是聽不懂 聽不 10/01 16:22
BRIANERIC2: 懂就是聽不懂 所以才生出一個涅槃來符合邏輯 10/01 16:23
心的本質是無常,七次徵的心是「妙明真心」,不是無所住心。你不要自己亂改 楞嚴經中的文字。這個妙明真心是永恆的本體,而且不是涅槃妙心,別自己亂掰。
BRIANERIC2: 入於涅槃 本身不是一個路徑 你卻把這當成是一個修行的 10/01 16:23
BRIANERIC2: 徒徑 竟然你說心是無常 試問怎麼用無常的心去進入有常 10/01 16:24
BRIANERIC2: 的涅槃? 這一點本身就有問題了 所以你不只理論有問題 10/01 16:24
BRIANERIC2: 連實修也完全錯誤 10/01 16:24
如果你連「心」「涅槃」的定義都搞不清楚,你恐怕連實修的機會都沒有。 ※ 編輯: caselook (118.233.168.213), 10/01/2014 21:31:18
Bonaqua: 心的本質是無常,請問成佛之後會不會變回凡夫 ? 10/01 21:56
caselook: 五蘊皆空即是涅槃,也就是廣義的成佛.釋尊未入滅前,已證 10/01 21:59
caselook: 涅槃,所以是聖人.初果以上即是聖人,何況成佛呢.再則,您 10/01 22:00
caselook: 的問題不切實際,因為成佛不是常樂我淨,未入滅前,肉身還 10/01 22:01
caselook: 是老病死,釋尊示現圓寂,就是最好的明證. 10/01 22:02
Bonaqua: 這樣說法就矛盾了,所謂本質就是 "最根本",縱使證涅槃 10/01 22:03
Bonaqua: 涅槃也不離開心,既然不離開心,怎麼可能永遠成佛 ? 10/01 22:04
Bonaqua: 佛說一切法唯心所造。佛、眾生都是心現識變,既然是無常 10/01 22:05
caselook: 另,是心作佛的意思,是指聖人的32種心,大部份都是唯作心. 10/01 22:05
Bonaqua: 怎麼會有永恆的佛呢 ? 10/01 22:05
Bonaqua: 不管幾種心,您說本質是無常不是嗎 ? 無常怎會有永恆不變 10/01 22:07
caselook: 佛教徒很喜歡追求永恆,請問有那一部經典記載佛是永恒的 10/01 22:07
Bonaqua: 所以回到我第一個問題,佛會變成眾生嗎? 10/01 22:08
caselook: 存在?心是五蘊之一,是無常遷變的.你曲解是心作佛的意思. 10/01 22:08
caselook: 聖人與凡夫,只是差有前者滅苦,後者受苦而已.追求永恒就 10/01 22:10
Bonaqua: 所以您的意思是佛的心也是無常遷變? 10/01 22:10
caselook: 是苦,你不知道嗎? 10/01 22:10
caselook: 聖人生起的是無記唯作心,無善無不善,所以起心動不造業, 10/01 22:11
Bonaqua: 其實我在探討的是無常,不是永恆。= =" 10/01 22:11
caselook: 起心動念不造業.凡夫反是.但唯作心還是剎那遷變的. 10/01 22:12
Bonaqua: 這挺矛盾的,您不是說本質是無常嗎 ? 10/01 22:13
caselook: 圓寂前,聖人還是受無常的影響,只是不受苦.圓寂後就是涅 10/01 22:13
caselook: 槃寂靜,無餘依涅槃.但這是不是永恒???我不知道. 10/01 22:14
Bonaqua: 所以涅槃是死了嗎 ? 還是到另一個世界 ? 10/01 22:14
caselook: 心的本質是無常,涅槃的本質是非常非斷,你別搞混了. 10/01 22:15
Bonaqua: 所以您的意思,心跟涅槃是二種東西 ? 10/01 22:15
caselook: 涅槃是苦的止息,活著才能體會涅槃,體證涅槃的聖人死了, 10/01 22:16
caselook: 叫做「般涅槃」,中國話叫「圓寂」。 10/01 22:16
Bonaqua: 所以苦的止息,心就滅了的意思 ? 否則怎不受無常影響? 10/01 22:17
Bonaqua: 如果涅槃不離開心,那苦就不可能有永恆的止息不是嗎? 10/01 22:18
caselook: 哎,誰跟你說心是涅槃的?流毒之深,實在可嘆. 10/01 22:18
Bonaqua: 先別急著感嘆,我是順著您的邏輯提問而已 ^ ^" 10/01 22:19
caselook: 五蘊皆空的境界,你問我沒有用,因為我沒有這個證量.但我 10/01 22:19
caselook: 知道煩惱是可以斷盡的.空就是涅槃,所以講五蘊皆空. 10/01 22:20
BRIANERIC2: 你不知道五蘊皆空 那你怎麼知道煩惱如何滅盡? 10/01 22:37
BRIANERIC2: 你不回答人的問題 問你苦止息了 心就滅了嗎 10/01 22:41
就像我會騎車,但我不懂賽車。 我經由學習,知道了如何使用車子,但我並不是車神。 你問我無常的五蘊要如何契入涅槃? 只要親近善知識,聽聞佛法,如理作意,善護根門, 修學適性的禪修業處,你就會漸漸的息滅貪嗔癡。 從煩惱減少的程度來推估,可以知道煩惱是能夠滅盡的。 但你問五蘊皆空的境界,那就好比是在問專業的賽車手, 要如何成為天下第一車神?那是另一個境界的問題。 誰說用車的人就一定懂賽車?甚至成為車神?
BRIANERIC2: 照你所說 苦的止息心就滅了 然後就成佛了?滅心成佛? 10/01 22:41
Bonaqua: 感覺要把這些事理講清楚,頗傷腦筋的。^ ^" 10/01 22:55
Bonaqua: 大概也明白c大想表達的意思,或許彼此多深入瞭解才是真正 10/01 22:57
Bonaqua: 對大家都有利益之處。 10/01 22:57
BRIANERIC2: 講不清楚啦 他把佛教搞成那種德國式的很直線的修行 10/01 23:01
BRIANERIC2: 以至於有很多條路線 然後全部矛盾 10/01 23:02
BRIANERIC2: 原PO說的什麼32種 120種 5891種心 全部都是佛陀說的妄 10/01 23:06
Bonaqua: 三法印的涅槃寂靜,某種程度也是防止學人執著無常名相, 10/01 23:06
BRIANERIC2: 念 然後又用妄念要止息妄念 卻不體會慧能說的 本來無 10/01 23:07
BRIANERIC2: 一物 當下即是的自性 這就是佛要說的心 而不是原PO說 10/01 23:07
BRIANERIC2: 的那8891種妄心 10/01 23:07
BRIANERIC2: 涅槃寂靜就是當下自性 就是心的本意 根本都不需要再用 10/01 23:10
BRIANERIC2: 什麼滅盡定 苦的止息這種 從有入無的路徑來形容 10/01 23:10
BRIANERIC2: 慧能所說 本來無一物 既然都無一物了 還需要去把苦消 10/01 23:11
BRIANERIC2: 滅嗎? 在念念相續間下功夫 完全跟佛的本意背道而馳 10/01 23:11
你這是口頭禪,紙上佛法。本來無一物?那你三天不吃東西試試看。
Bonaqua: B大說得比較屬於上上根性,從理上頓悟。 10/01 23:13
Bonaqua: 像末學這種一般人不是這種根性,還是要從事上修 ^ ^" 10/01 23:14
Bonaqua: 願解如來真實義,我相信佛說的三法印 也相信佛說的楞嚴經 10/01 23:16
Bonaqua: 當中有矛盾,絕對是我解錯佛義,不是經文出問題。 10/01 23:17
Bonaqua: 這算是末學對這討論的小結。阿彌陀佛 10/01 23:17
佛教的發展很長久,魚目混珠,魯魚亥豸的情況很多。 我們是學佛,不是搞佛學,學海無涯,法門不可能盡學。 所以,就像樹葉經所教導的,手上掌握一些樹葉,足以滅苦就夠了。 怕的是輕視可以滅苦的樹葉,反而妄想爬上世界樹,結果粉身碎骨, 那就很可惜了。
BRIANERIC2: 事實上 修佛還是要從實際上的起心動念處下功夫 所以佛 10/01 23:23
BRIANERIC2: 陀才講四聖諦八正道 這一點是肯定的 因為眾生幻心還須 10/01 23:23
BRIANERIC2: 要用這些方法 漸次的去修持和證悟 10/01 23:24
BRIANERIC2: 只是說 修到什麼地步就說什麼地步 像您這樣會去檢驗到 10/01 23:25
BRIANERIC2: 佛陀說法您覺得有可能矛盾 會去查覺到是自己的問題 10/01 23:25
BRIANERIC2: 同樣的我們也是這樣在矛盾中去查覺到自己知見上的阻礙 10/01 23:26
BRIANERIC2: 逐漸撥雲見日去了解佛心本意 我不能接受的是那種自己 10/01 23:27
BRIANERIC2: 明明就不懂 還要拿自己基礎的認知去推翻 甚至不承認佛 10/01 23:27
BRIANERIC2: 陀所說的話 是說這就是眾生 所以為什麼佛說法華經時有 10/01 23:28
BRIANERIC2: 五千人離席 就是因為自己知見上的阻礙太深 10/01 23:28
BRIANERIC2: 還有 您謙虛了 您也是上根器者 XDDD 不要犯了一些學佛 10/01 23:30
BRIANERIC2: 的人的毛病 就是表面上好像很平和 很謙虛 講話的語氣 10/01 23:31
BRIANERIC2: 很和緩 但是一旦遇到知見上的阻礙時 馬上就翻臉 執著 10/01 23:31
BRIANERIC2: 的比誰都還深 我為什麼要跟C大鬧這麼久 就是要出這種 10/01 23:32
BRIANERIC2: 人的洋相 說五戒十善 要滅三毒 結果遇到法執時比誰都 10/01 23:33
BRIANERIC2: 還毒 直心是道場 所以達摩才會直接電梁武帝跟二祖 10/01 23:34
BRIANERIC2: 不過我要稱讚你的是 你可以用很理性且包容的態度去接 10/01 23:36
BRIANERIC2: 受各種不同角度和層面的 心若虛空 這就是標準的佛弟子 10/01 23:37
直心者必然直言。罵人不帶髒的偽善不是一般人能看透的。 佛教界太多偽善了,真正直心直言的,反而要被扣帽子打壓。 像印順導師,直言彌陀信仰是印度太陽神崇拜,結果就被抗議燒書。 我寧可成為印順,被人挖苦唾罵,也不願違背直心。
hayabusasean: To B大,剛提到的苦,與苦的止息,一點點個人經驗與你 10/01 23:40
hayabusasean: 分享:),心 ~ 能生妄想,分別,執著!(背後有個我執),為 10/01 23:41
hayabusasean: 其因;當果成熟時,又因妄想,分別,執著"我",受報,我苦 10/01 23:42
hayabusasean: 如能照見~~心,念頭,妄想於其所生,卻不染著,於其所滅 10/01 23:42
hayabusasean: ,也無動搖,但其中卻找不到一個"我"(來受苦) 10/01 23:43
hayabusasean: 心,本來就是,本然寂靜. 10/01 23:43
樓上內行。心有染著,就是無常的妄心。一旦心無染著,止妄自然滅苦。 從此,善心與不善心都成為無記唯作心,只有心的功用,卻沒有造作任何業力。
BRIANERIC2: 是的 你說的完全正確 就像在海平面上一樣 我們的苦和 10/01 23:45
BRIANERIC2: 妄念就像海浪一樣 起起落落 但是海的最深處卻是平靜的 10/01 23:46
BRIANERIC2: 表面上海浪好像很大 這就是眾生的苦 但實際上海底深處 10/01 23:46
BRIANERIC2: 卻是寂然不動 所以說 透過甚深的觀照 你會去查覺到甚 10/01 23:47
BRIANERIC2: 深的智慧時 這個寂然不動的境界 就是五蘊皆空的境界 10/01 23:48
BRIANERIC2: 在這個五蘊皆空的境界 本來就寂然不動了 自然就沒有煩 10/01 23:48
BRIANERIC2: 惱和無邊無際的妄心和苦 既然這些東西都沒有了 那還需 10/01 23:48
BRIANERIC2: 要一個「你」去「消滅」這些東西嗎? 所以心經中說的 10/01 23:49
BRIANERIC2: 無無明 亦無無明盡 就是告訴我們 不需要再去消滅煩惱 10/01 23:49
BRIANERIC2: 就像你說的 本來無我 本來寂靜 都寂靜了 何來消滅? 10/01 23:50
BRIANERIC2: 所以說 當你體認到這一點時 你就知道佛的本意 並不是 10/01 23:51
你少屁了,什麼本來無我?如果本來是無我,那你還會在這裡打B? 務實一點,耍花槍也打不贏黑白無常滴。
hayabusasean: 不過實際上,可能往昔所造諸業卻一點也不假,或現在正 10/01 23:51
BRIANERIC2: 告訴你 要在表面上跟你的煩惱和苦去對抗 去止息 那是 10/01 23:52
BRIANERIC2: 不可能的 就像你餓了會想吃飯一樣 10/01 23:52
BRIANERIC2: 所以原PO一直談滅盡定 談止息 卻不能了解那種本來無我 10/01 23:53
我沒談什麼滅盡定,我只說,心經的境界,要有滅盡定的正受,才可能理解。 什麼直指本心?你就是中了妙明真心的毒,認肯一個恆常不變的「本心」可以成佛作祖。 這是錯的,因為沒有那種東西存在,講這個違背三法印。(知道你聽不進去..科科)
hayabusasean: 在升起的各種念頭,一不留意,又...一直這樣再循環 10/01 23:53
BRIANERIC2: 卻還要想一個路徑 去讓煩惱止息和滅盡 10/01 23:54
BRIANERIC2: 是的 念念相續的狀態是我們要面對的問題 就像你講的一 10/01 23:54
BRIANERIC2: 念滅一念又起 好像永遠不能平靜 無法控制一樣 10/01 23:55
BRIANERIC2: 但是最微妙的地方就在這裡 像原PO就是要用妄念去強加 10/01 23:55
BRIANERIC2: 意念把妄念給消去 下一個念頭起來 又要再把這念頭滅掉 10/01 23:56
BRIANERIC2: 可是 心經的真意 是叫你直指本心 我們或許生活中常常 10/01 23:56
BRIANERIC2: 會要用到頭腦 很多念頭生滅 可是當你有時間休息時 要 10/01 23:57
BRIANERIC2: 去觀照 去觀照這些表面的煩惱 和念頭的生滅 是虛妄不 10/01 23:57
BRIANERIC2: 實的 常常這樣觀照 自然你就會像坐潛水艇一樣 進入到 10/01 23:58
BRIANERIC2: 甚深的智慧 去經歷那種本來無一物的平靜 常常這樣子觀 10/01 23:59
BRIANERIC2: 照 你就會慢慢的遠離煩惱與痛苦 這就是實修 就是漸進 10/02 00:00
BRIANERIC2: 式的入道 而大多數人 包括原PO 他們在強調的就是這種 10/02 00:00
BRIANERIC2: 基礎的功夫 漸進式的觀照和修行 只是他們犯的錯誤是 10/02 00:01
BRIANERIC2: 他們把這種有為的方法 擴張去解釋成佛說的心的真意 10/02 00:02
BRIANERIC2: 大家都很會說 法就像坐船一樣 到了彼岸 就要捨棄 10/02 00:03
BRIANERIC2: 為什麼法要捨棄? 就像你說的 本來無我 無一法可生滅 10/02 00:04
BRIANERIC2: 既然都沒有我了 還需要有一個所謂的止息煩惱的方法嗎 10/02 00:05
好吧,照你的邏輯,修等於不修,不修等於修。 我講了等於沒講,你看了等於沒看。皆大歡喜..^^ ※ 編輯: caselook (210.59.67.8), 10/02/2014 15:33:07
BRIANERIC2: 本來無我跟打FB有什麼關係 那你說三法印 諸法無我幹嘛 10/02 22:16
BRIANERIC2: 都諸法無我了 你也不要吃飯呀? 10/02 22:16
BRIANERIC2: 心法跟實修是不同的東西 你硬要扯在一起 我也沒辦法 10/02 22:17
BRIANERIC2: 你如果要講得這麼實際 諸法無我 那你幹嘛也上網 10/02 22:17
BRIANERIC2: 還有 你的直是那種沒見識的直 不要跟直心道場扯一塊 10/02 22:18
BRIANERIC2: 你講了真的等於沒講 對我來說 有看也真的等於沒看 10/02 22:24
juicelover: case大明明簡單的東西你咋啥想南無複雜 10/10 07:11
limingbalm: caselook真的體會觀察入微啊! 10/10 1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