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dh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佛法有提到貪瞋癡、人的執念等 那科技發展是否是基於執念才衍生? 如果人沒有了執念、無欲無求 為何還要追求科技上的發展極致? 許多宇宙中的高級生命、星球 在靈性發展上已經比人類更高一層 為何仍在科技上追求進步? 科技甚至比地球高出幾萬年? 這是否仍是執念的一種呢?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9.217.238.140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uddha/M.1689807007.A.587.html
adampolo: 極樂世界就是科技水準極高的地外文明 07/20 12:12
Mian1997: 沖水馬桶跟佛法你選一個吧 07/20 13:04
MartinJu: 離苦得樂應該是任何有情的本能,但因為追求妄 07/20 13:20
MartinJu: 想執著的快樂,而不能除一切苦,無法體會苦的根本 07/20 13:20
MartinJu: 和滅苦之道 07/20 13:20
devil0915: 有一句廣告詞「科技來自於人性」,對一般凡夫來說,人 07/20 13:37
devil0915: 性充滿著貪瞋癡,而且我們很容易發現,科技越發達、物 07/20 13:37
devil0915: 質獲得越多,人的慾望就越增長、越煩惱、需求就越大, 07/20 13:37
devil0915: 然後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再去追求科技的進步,就這樣無 07/20 13:37
devil0915: 限循環下去,所以對凡夫來講,科技越發達往往就越貪瞋 07/20 13:37
devil0915: 癡。但是對一個真正學佛的人來說呢?他看破世界不是真 07/20 13:38
devil0915: 實的,所以不會執著追求科技、享受科技,因為有執著就 07/20 13:38
devil0915: 會有煩惱;但他又很隨緣,有緣的話就追求科技、享受科 07/20 13:38
devil0915: 技,無緣就算了沒關係。因為隨緣,所以不執著,因為不 07/20 13:38
devil0915: 執著,所以不起煩惱。雖然尚未做到100%完美,但他朝著 07/20 13:38
devil0915: 這個方向持續進步,直到圓滿成佛、徹底放下煩惱。所以 07/20 13:38
devil0915: 回答原po的問題,科技發展跟佛法有衝突嗎?可能有,也 07/20 13:38
devil0915: 可能沒有,端看當事人的心境。 07/20 13:38
gogolee0210: 永嘉大師證道歌:「夢裡明明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 07/20 13:47
gogolee0210: 。」 07/20 13:47
gogolee0210: 何況人道科技? 07/20 13:48
gogolee0210: 釋迦牟尼老人家在世時也常用當時的科技來傳法呀 07/20 13:49
pizzafan: https://youtu.be/RW2TORjoNQY 07/20 14:13
bc030021: 我記得好像有經論敘述工業明處(科技)雖厲害但貪嗔一來, 07/20 21:45
bc030021: 一切皆變了,沒有解脫的感覺。科技有了人們還在比高下 07/20 21:47
bc030021: 另外科技就像蓋上垃圾桶的蓋子,一時的掩蓋三毒的存在, 07/20 21:49
bc030021: 待因緣到了,蓋子被打開,就飄出垃圾臭味 07/20 21:50
bc030021: 該貪愛的跑去貪愛糾纏,該憎恨的跑去相害相殺 07/20 21:52
bc030021: 科學真相與邏輯有對錯但沒有愛憎,有愛憎的是心。我認為 07/20 21:56
bc030021: 科學的方法有助於了解諸法實相,但是要到本末究竟要內學 07/20 22:00
bc030021: 內明 07/20 22:01
a8856554: 佛在世時雖沒有沖水馬桶,但證果者眾。現代科技遠超當時 07/20 22:34
a8856554: ,幾無證者 07/20 22:34
Bonaqua: 佛法不壞世間法。 07/20 22:43
daye2012: 馬斯洛需求理論,一句話就講完了 07/21 10:32
Uguar: 科技當然是愈高愈好,科技愈高通常民眾教育水平愈高 07/21 20:28
Uguar: 資訊爆炸的時代人們得到佛法資訊的機會簡直垂手可得 07/21 20:29
Uguar: 要是佛陀時代有網路佛陀的教法就不會有這麼多後世產生的 07/21 20:30
Uguar: 各種偏移 07/21 20:30
restinpeace: 天須菩提的故事看一下,有些人就是得吃好睡好用好才 07/22 06:27
restinpeace: 能證果 07/22 06:27
gogolee0210: 科技就當作助緣囉 07/22 13:08
gogolee0210: 不是還曾經有位聖者預言當鐵鳥滿天飛的時候,會有很 07/22 13:08
gogolee0210: 多人成就 07/22 13:08
devil0915: 我是覺得以世間法來看,科技對佛法是逆緣,因為它放大 07/22 15:46
devil0915: 了眾生的貪瞋癡。另外拜科技之賜,雖可更便利取得佛經 07/22 15:46
devil0915: ,但現代佛教徒大都在相上做文章拼命捐錢、做功德、消 07/22 15:46
devil0915: 業障之類的,真正入心、入法界的不多,所以現在叫做「 07/22 15:46
devil0915: 末法」時期。 07/22 15:46
a8856554: 取得容易,反而難以生起珍重之心 07/22 17:51
ykkdc: 善、惡、無記當中,科技屬於無記,為善、為惡端看您自己。 07/22 19:36
roujuu: 一千二百年前,蓮華生大士預言:「鐵鳥騰空,密教大興。」 07/22 21:44
fatalfeel2: 的確有~~~而且肯定過個幾年你會看到~~~~ 07/22 21:57
fatalfeel2: 另外你可以查查亞特蘭提斯滅亡原因 07/22 21:58
fatalfeel2: 光是疫苗科技你能查到mRna(版主禁言) 你就知道 07/22 22:02
nmamtb: 阿彌陀佛,末學也覺得科技本身是無善惡,不過要看世人的道 07/23 10:37
nmamtb: 德水準夠不夠承擔這份力量,對佛弟子也不例外。 07/23 10:39
nmamtb: 個人感覺太依賴科技,反而會失去本能,就越來越不像個人。 07/23 10:41
ykkdc: 有些人是因為有科技,如光碟、衛星等而得以讓他利用來傳教 07/23 10:44
nmamtb: 是阿,假如都只用在正當、良善的地方的話,當然樂見其成。 07/23 14:32
nmamtb: 個人是看過有書記載,愛因斯坦晚年把自己與世隔絕,作者有 07/23 14:51
nmamtb: 點惋惜這位天才如此放棄 "繼續造福人類"。學佛之後,我是 07/23 14:51
nmamtb: 得這應該是他在感嘆 (或者是在懺悔) 自己為何要讓世界上出 07/23 14:52
nmamtb: 了核能。假如是古時候的天才...以孔明為例,他在死前就把 07/23 14:53
nmamtb: 自己發明的木牛流馬設計圖全毀了,因為他知道別人不可能只 07/23 14:53
nmamtb: 拿來運載貨物,一定會用在戰爭、殺人技術上面。 07/23 14:53
nmamtb: *我是覺得 *出現了核能 07/23 14:55
ykkdc: 人間福報:愛因斯坦 反對原子彈轟炸日本 07/23 15:27
ykkdc: 至於是不是反核能或讚成核能,如台灣進行核電公投。 07/23 15:29
ykkdc: 殺人的武器會造成生命的恐懼,佛教講到布施提到三種:財施 07/23 15:30
ykkdc: 、法施、無畏施,其中無畏施幫助解除眾生恐懼。 07/23 15:31
ykkdc: 然而,例如對岸中國,不斷聲稱要以武力犯台,以能夠殺人的 07/23 15:32
ykkdc: 武器繞台,以及過去就時常強調有千顆導彈對準台灣等 07/23 15:32
ykkdc: 這種恐嚇,不但不是無畏施,反倒是恐懼施了,如此造作深重 07/23 15:33
ykkdc: 惡業,與佛教所說的善業善行相違,隨喜者也是與其造共業。 07/23 15:34
gogolee0210: 當正知見的智慧光芒,通過科技的力量散播到每個角落 07/23 15:34
gogolee0210: 的時候,就沒有黑暗可以存在的空間啦~ 07/23 15:34
gogolee0210: 千萬不要小看科技的力量,在網路普及之前人心是很容 07/23 15:35
gogolee0210: 易被仇恨煽動的。而如今反戰的思潮已經成為世界普遍 07/23 15:35
gogolee0210: 主流了。 07/23 15:36
gogolee0210: 所以要相信每個人的佛性、本自具足的真善美。 07/23 15:36
ykkdc: 如果憂傷出現核能,也可去反核電,能源轉型發展再生能源, 07/23 15:39
ykkdc: 為反核能盡一份心力。 07/23 15:40
pizzafan: https://youtu.be/tQbIahBi9BI 07/23 17:07
pizzafan: https://youtu.be/hV5T6Xarfcg 07/23 17:07
nmamtb: 阿彌陀佛,末學認為與其開源不如先從根本上"少欲知足"努力 07/23 19:36
nmamtb: ,這應該是要靠教育,而且不是砸錢就有用的.... 07/23 19:38
ykkdc: 現代物質發達,對物欲太貪染了,佛教說對於物質的五欲要少 07/23 19:54
ykkdc: 欲知足,另一方面對於善法欲要加強,對於善法欲要心無厭足 07/23 19:55
ykkdc: 但物質消費主義盛行下卻顛倒了,對於五欲心無厭足,反而對 07/23 19:56
ykkdc: 於希求善法的善法欲少欲知足,這是在根本上顛倒 07/23 19:57
ykkdc: 《華嚴經》:「菩薩摩訶薩觀察眾生,無善法欲,而起大悲」 07/23 19:58
BRIANERIC2: 貧窮絕對是罪惡,而且物質的貧窮是最大的罪惡 07/23 21:18
BRIANERIC2: 佛法他關心的是內心的富有,這個是終極的富有 07/23 21:18
BRIANERIC2: 但是你要一般人跳過物質的貧窮,直接關心內在的富有 07/23 21:19
BRIANERIC2: 沒有這種人,除非你先擁有物質的富有,然後放下他 07/23 21:19
BRIANERIC2: 你連物質都沒有擁有過,就要「放下」,除非你是菩薩投 07/23 21:20
BRIANERIC2: 胎,不然那只是把佛法當成一種避世的依靠 07/23 21:20
BRIANERIC2: 印度的問題就在於他過度關心內在,外在好像不重要 07/23 21:21
BRIANERIC2: 變成他只能解決很少部份,非常有錢的人的內心世界 07/23 21:21
BRIANERIC2: 科技可以帶動經濟繁榮,所以科技最終才能給大多數的人 07/23 21:22
BRIANERIC2: 帶來物質上的先進和繁榮,當然不可否認會影響大部份的 07/23 21:24
BRIANERIC2: 人變成很物欲,但是貧窮有比較好嗎? 情況只會更糟 07/23 21:24
BRIANERIC2: 內心跟外在的富有應該是同步的,所以科技非常重要,他 07/23 21:27
BRIANERIC2: 做為一個傳播的工具,效果比以前好不知道多少,如果佛 07/23 21:28
BRIANERIC2: 法運用了科技,才可以如虎添翼,語言和文字做為一個工 07/23 21:29
BRIANERIC2: 具,他是最爛的佛法傳播工具,一段話四五六七八九轉 07/23 21:30
BRIANERIC2: 而且科技的觀念,對真正客觀的理解佛法有很大的幫助 07/23 21:32
BRIANERIC2: 比如說菩薩,以前的人只會想成一尊人相 07/23 21:33
BRIANERIC2: 現在你可以理解成某一種高頻的訊息場 07/23 21:33
BRIANERIC2: 進一步你就很容易理解什麼叫「無相」 07/23 21:35
BRIANERIC2: 用科學的理論,才是最好理解佛法的工具,不是佛學院那 07/23 21:39
BRIANERIC2: 套過時的方法,你在佛學院用傳統的方法解經,可能一個 07/23 21:39
BRIANERIC2: 觀念要念一學期的書,用現代科技的觀念,只要5分鐘 07/23 21:40
BRIANERIC2: 那你就可以少秏費很多的腦力跟心力,剩下的95%可以拿 07/23 21:40
BRIANERIC2: 來實作,就是要怎麼實際在身心內實現這個理論 07/23 21:41
BRIANERIC2: 當然這樣會讓佛學院生意受影響XDDD,所以呢還是要鼓勵 07/23 21:42
BRIANERIC2: 大家去佛學院XDDD 07/23 21:42
khara: 樓上的說法可參看韋伯早寫過的《資本主義與新教精神》 07/23 22:09
khara: 韋伯一方面對基督新教的自制與努力發展起的資本主義自豪 07/23 22:09
khara: (說起來要搞「成功神學」最有資格的是基督新教啊) 07/23 22:10
khara: 另一方面韋伯卻對因此而發展出的「鋼鐵的牢籠」而感悲觀 07/23 22:10
khara: 這當中的辯證其實很有趣呢! 07/23 22:10
khara: 至於傳統佛學或現代佛學,保持開放心態 07/23 22:11
khara: 也未必要排斥佛學院(甚至你也不知佛學院學術在做啥) 07/23 22:11
khara: (人家也在用新方法從事研究,何必一句話打死否定呢!) 07/23 22:11
khara: 我倒覺得,多結合各方哲學,重新審視舊術語, 07/23 22:12
khara: 乃至結合希臘哲學的支流 —— 現代物理學 —— 來看業之類 07/23 22:13
khara: 這樣子跳脫「功德」「罪業」的窠臼來觀察,或許更有趣。 07/23 22:14
BRIANERIC2: 所以還是要鼓勵大家去佛學院,不要當叛逆的靈魂,很危 07/23 22:36
BRIANERIC2: 險的XDDD 07/23 22:36
khara: 要當叛逆的靈魂有很多地方都可以當,莊子、尼采都是。 07/23 22:46
khara: 如果你說的是佛教內的興革, 07/23 22:46
khara: 其實像玄奘對舊譯(包括什譯)提出批評改進也是興革。 07/23 22:46
khara: 順帶提,玄奘特地譯了「外道」的《勝宗十句義論》 07/23 22:46
khara: 這當然有玄奘的慧眼:他知道那非佛教卻重要。 07/23 22:47
khara: 但現代人當然要用現代的語學方法去看,更有體悟。 07/23 22:47
khara: 「外道」也不盡需排斥 (所以科技也是), 07/23 22:47
khara: 一種可作論敵參考, 07/23 22:47
khara: 另一種甚至是方法參考,例如四無量心也是外道亦有。 07/23 22:47
khara: 不過當然這說的是夠格調的外道。低級外道那不必討論。 07/23 22:48
khara: 沒否定新方法,但你又怎知佛學院沒在用新方法呢? 07/23 22:48
BRIANERIC2: 我可以告訴你為什麼,因為修行本身是一種創造,他必 07/23 22:54
BRIANERIC2: 須要有實驗的地方 07/23 22:54
BRIANERIC2: 一般來說你必須要在生活當中實驗 07/23 22:55
BRIANERIC2: 這是理論本身的侷限,你可以告訴我佛學院的實驗室在 07/23 22:56
BRIANERIC2: 哪裡? 07/23 22:56
BRIANERIC2: 這就是我說的一個真正成道的人,他一定是一個生活藝術 07/23 22:57
BRIANERIC2: 大師,重要的是體驗,不是學理 07/23 23:00
BRIANERIC2: 修行是一個內在的冒險體驗,他跟學術的關係大概只有 07/23 23:00
BRIANERIC2: 百分之五。 07/23 23:01
BRIANERIC2: 只有通過體驗你才能進入空性 07/23 23:01
BRIANERIC2: 否則只是在思考 07/23 23:01
BRIANERIC2: 那些大師是通過體驗而進入之後,再回來整理成一套人 07/23 23:02
BRIANERIC2: 類可以理解的邏輯,而這套邏輯侷限於古代的文明 07/23 23:02
BRIANERIC2: 換句話來說現在需要的是一個在我們這個世界上有全新 07/23 23:03
BRIANERIC2: 體驗的一個冒險家,他在這個世界上體驗的某些道理,然 07/23 23:04
BRIANERIC2: 後去發現喔原來佛陀講的就是這個 07/23 23:04
BRIANERIC2: 等於他在生活中體驗到實相,而不是在佛學院裡面 07/23 23:05
BRIANERIC2: 當然我不否認,有人可以在那個裡面得到體驗,但是這 07/23 23:09
BRIANERIC2: 個實驗場所太小了 07/23 23:09
BRIANERIC2: 很難想像一個活生生有覺性的勇者,會願意在那個裡面 07/23 23:10
BRIANERIC2: 體驗 07/23 23:10
BRIANERIC2: 我這段話如果要用佛經來印證也是可以的,圓覺經最後一 07/23 23:11
BRIANERIC2: 段話就是在講這個,在這個時代基本上成就者都會隱藏在 07/23 23:11
BRIANERIC2: 世俗中,這個才是真正的戰場 07/23 23:11
BRIANERIC2: 菩薩不會把自己的戰場縮小到學院派裡面 07/23 23:12
creative88: 佛學院有分新制舊制 要查一下課表 舊制的是大陸僧49後 07/24 00:08
creative88: 把大陸規格帶來台灣的版本 有一半在所謂的實修 看你在 07/24 00:09
creative88: 打坐還是持咒誦經什麼的時間 07/24 00:10
creative88: 新制的是接觸現代學術界(主要日本) 後出現的 實修時間 07/24 00:11
creative88: 比較少但多了很多的現代文獻學研究 以文獻學功力來說 07/24 00:11
creative88: 是好幾倍的成長 大約理解成一邊實修一邊讀佛學碩士的 07/24 00:12
creative88: 感覺 再看個人具體時間是用在實修上還是文獻學研究上 07/24 00:13
creative88: 新制的佛學院都要交畢業論文的 07/24 00:14
BRIANERIC2: 現在的問題是他們畢業之後要幹嘛? 07/24 00:24
BRIANERIC2: 你怎麼會認為,實修只有打坐? 他有沒有實修大學教女 07/24 00:25
creative88: 看是哪座山頭出來的 去該系統的道場服務 修行到一定 07/24 00:25
BRIANERIC2: 朋友是不是應該同居? 晚上要不要去打工? 07/24 00:25
creative88: 程度到該系統的分院上課 就會接觸到大眾弘法服務了 07/24 00:26
creative88: 應用題XD 那是居士的題目 不是出家眾的題目 07/24 00:27
BRIANERIC2: 如果他已經立志要出家,那他去念佛學院OK 07/24 00:29
BRIANERIC2: 反正這輩子就是只管證悟,然後出來傳道 07/24 00:31
creative88: 嗯 對呀 佛學院其實是僧眾在讀的... 有居士會有時間 07/24 00:33
creative88: 進去洗過 但是對居士來說上的課程會不是在社會這個場 07/24 00:34
BRIANERIC2: 那是很少數的人,而且這個體制的實質效果如何我很存疑 07/24 00:34
creative88: 法鼓滿進步喜歡對不同人群開的...有開那種給居士上的 07/24 00:35
BRIANERIC2: 他本身是一個不完整的路徑,比如說佛陀或者蓮花生他們 07/24 00:35
creative88: 較輕鬆的在學專班 (也有專職的) 題目還規定要社會應 07/24 00:36
creative88: 用題 應用到心理 環境 經濟 領域上 不能選文獻領域 07/24 00:36
BRIANERIC2: 是在一個很圓滿的狀態下,甚至有婚姻家庭的情況下 07/24 00:36
BRIANERIC2: 他會很清楚的知道,這個理論能不能實際解決我的障礙 07/24 00:37
BRIANERIC2: 他不是在追求理論,是在追求解脫,而追求解脫的動力來 07/24 00:37
BRIANERIC2: 自於他在生活中的經歷,那我就純疑了佛學院可以吸引這 07/24 00:38
BRIANERIC2: 些人嗎? 具有這些特質的人,他在很年輕的時候會選擇 07/24 00:39
BRIANERIC2: 體驗生活,還是這麼厲害可以看破去念佛學院? 07/24 00:39
BRIANERIC2: 那麼他在很年輕時,去念佛學院的動機是什麼? 07/24 00:40
BRIANERIC2: 他這麼厲害,比佛陀還有悟性? 從小就不會想結婚生子 07/24 00:41
BRIANERIC2: 就不會想去開跑車或者住豪宅? 就直接看破念佛學院? 07/24 00:42
creative88: 我不是就我接觸他們的經驗感覺上比較是被出家眾接引 07/24 00:42
BRIANERIC2: 他就不會想要多體驗這個世界? 也就是說他是一個比佛 07/24 00:42
creative88: 像是有煩惱去聽聖嚴法師開示 聽久了在道場打坐幾次 07/24 00:43
BRIANERIC2: 陀還有根基的人,從小就不會想入世,就想出世了? 07/24 00:43
creative88: 長年跟久了 時間到就出家 出家的課程就是佛學院這樣 07/24 00:43
BRIANERIC2: 還是因為他本身就是一個營養不良的情況,所以只能選擇 07/24 00:44
creative88: 他們會先仰望那個系統的出家眾 才會知道出世的事 07/24 00:44
creative88: 也會把出世應該如何跟該系統的出家眾連結在一起 07/24 00:45
BRIANERIC2: 這條道路? 07/24 00:45
BRIANERIC2: 出家是有時空背景的,在工業革命或者戰亂時期可以肯定 07/24 00:46
BRIANERIC2: 他是一個很好的道路(打錯 在工業革命以前) 07/24 00:46
BRIANERIC2: 但現在可以說是人類始上最繁榮 科技最頂峰的時代 07/24 00:47
BRIANERIC2: 一個人在年輕時應該盡可能的體驗,他要先活出自己的自 07/24 00:48
BRIANERIC2: 我。 在自我還沒有建立之前,他就灌輸自己佛理是至高 07/24 00:49
BRIANERIC2: 無上的,然後放下一切去念佛學院後出家? 07/24 00:49
BRIANERIC2: 我相信有這種人,大概是觀世音本尊投胎才有這種根基 07/24 00:50
BRIANERIC2: 然後一個班可能就那一個觀世音,從小他就看破世俗 07/24 00:51
BRIANERIC2: 其它的都是體質不良,不想體驗生活的XDDD 07/24 00:51
BRIANERIC2: 這個是從我自己身邊看到的,小時候被家人壓迫,對社會 07/24 00:54
BRIANERIC2: 充滿不信任感、或者比較負面的人,在人際關係中比較弱 07/24 00:55
BRIANERIC2: 勢的人,他對宗教會比較有興趣 07/24 00:56
BRIANERIC2: 在我的觀點,佛學院應該把他訓練成有強大的心智 07/24 00:58
BRIANERIC2: 讓他重新回來社會體驗。 07/24 00:58
creative88: 看要讀完後走居士還是走出家路線... 我印象中佛光系統 07/24 01:03
creative88: 好像有這個機制 在讀大學制的佛教學系的時候 還是哪個 07/24 01:03
creative88: 的前幾年是不能直接出家的 07/24 01:03
BRIANERIC2: 但是現在的佛學院有這種系統嗎? 他在教的都是出世的 07/24 01:04
creative88: 各種會有 要找一下是很出家眾路線 還是大眾化路線 07/24 01:05
BRIANERIC2: 理論吧? 也就是說他是拿觀世音的教材來教這些體質虛 07/24 01:05
BRIANERIC2: 弱,還沒有出過社會的小朋友?讓他們可以每個都畢業後 07/24 01:05
creative88: 嗯...要看一下各家 佛光路線的因為開了很多事業體 07/24 01:06
BRIANERIC2: 不用出社會,每個都可以去當觀世音? 07/24 01:06
creative88: 所以我聽到的講法是 可以到他們的事業體裡面上班 07/24 01:06
BRIANERIC2: 我上次遇到一個就是在事業體上班的,告訴我法師每個都 07/24 01:07
BRIANERIC2: 生病,得癌症的也不少。 完全破碎我三觀 07/24 01:08
creative88: 我知道後也很覺得奇怪 我研究台灣素食的吃法跟健康素 07/24 01:10
creative88: 的差別有多大之後比較可以解釋... 07/24 01:10
BRIANERIC2: 所以你說他們真的有進步嗎? 現在連健身群都知道要吃 07/24 01:21
BRIANERIC2: 好的蛋白質跟好的油 要盡量降低碳水化合物 07/24 01:22
BRIANERIC2: 甚至要有足夠的蛋白質,支撐足夠的肌肉,你的呼吸系統 07/24 01:23
creative88: 真的一家有一家的長處...我敢說慈濟系統有 因為他們有 07/24 01:24
creative88: 醫院 他們有讀過跟跟上最新的健康素的理論跟運動 07/24 01:25
BRIANERIC2: 才會順暢。 當然少部份的出家人他一直在自我精進這些 07/24 01:25
creative88: 台灣我原本很擔心的 後來看到慈濟系統在動了 就安心一 07/24 01:26
BRIANERIC2: 知識,問題在於說你這個學院是不是封閉體系 07/24 01:26
creative88: 點了 從那邊把知識推回來普及吧 畢竟很難說各方面都強 07/24 01:26
BRIANERIC2: 你沒有納入這些進步的觀念和科技來幫助一個人更健全 07/24 01:27
creative88: 嗯 要有開放的態度循環進步是對的 B大我明天還有 先 07/24 01:27
creative88: 休息了 晚安 07/24 01:28
BRIANERIC2: 還是你只是把這些學生當成宗教組織的人手? 訓練完佛 07/24 01:29
BRIANERIC2: 理課程之後,反正他們身心也虛弱,剛好收入我的組織來 07/24 01:30
BRIANERIC2: 幫忙,這樣整個組織就有足夠的人力可以維持運作? 07/24 01:31
BRIANERIC2: 最後變成在維持組織,而不是訓練出一個一個活生生的身 07/24 01:31
BRIANERIC2: 心健康的行者? 然後這些行者之後又變成講師…再去吸 07/24 01:32
APttUser: creative88說「新制的佛學院主要是日本的學術界那些文獻 07/24 01:33
APttUser: 、典籍」。末學我認為,日本和華人的文獻都有重要性,然 07/24 01:33
BRIANERIC2: 收跟他們一樣虛弱的邊緣人? 07/24 01:33
APttUser: 而,還有西藏的流派也不可忽視其重要性。 07/24 01:33
BRIANERIC2: 當然我知道,彼此都有困難,要佛學院變革成一個可以吸 07/24 01:34
BRIANERIC2: 引真正一流的意識,然後這些意識又反饋讓佛學院變成非 07/24 01:35
BRIANERIC2: 常先進、可以駕馭世俗的修行組織,本身就是幾乎不可能 07/24 01:35
BRIANERIC2: 達成的理想,但是這個理想,才值得真正的大修行人去投 07/24 01:37
APttUser: 謝謝BR師兄點出了這些關鍵。除了世俗人間的社會,還要 07/24 01:38
APttUser: 考量「非人」的障礙修行或是護持佛法。 07/24 01:38
BRIANERIC2: 入,他必須要變得更生動、更有活力 07/24 01:39
creative88: 喔 那句是說 文獻學訓練最早是派去留學日本學的 07/24 01:42
creative88: 不是說只研究日本的文獻 文獻學的研究 日本中文藏文 07/24 01:43
creative88: 的文本都可以是對象 這邊讀聖嚴法師的傳記看看 07/24 01:44
APttUser: 藏傳的人士呼籲社會大眾用素食、以智慧心來辦如理如法 07/24 01:44
APttUser: 的普度,解冤釋結、化解宿怨。 07/24 01:44
creative88: 他選擇去日本讀佛教博士 對當年的台灣佛教界來說是 07/24 01:45
BRIANERIC2: 當然我本質上還是懷疑佛學院的實用性…我比較相信禪宗 07/24 01:45
creative88: 很新的事情 07/24 01:45
creative88: 我懂XD 07/24 01:46
BRIANERIC2: 的那種在生活中揭露的方式。或者早期西藏還沒有派系前 07/24 01:46
BRIANERIC2: 一個師傅帶著一個學生過日子這種方式 07/24 01:47
BRIANERIC2: 跟你打太極拳一樣 大多數都是練架子的 只有關門的那一 07/24 01:48
BRIANERIC2: 個徒弟他才知道門路 這就是修行的困難處 當他要傳播時 07/24 01:49
BRIANERIC2: 他必須依賴組織 可是當組織壯大時 他的內涵又消失了 07/24 01:49
APttUser: 謝謝creative88。是的,聖嚴法師當時還不被ㄧ些人看好。 07/24 01:51
APttUser: 到日本又有一些「梵行難」的關卡,還好聖嚴法師夠機警、 07/24 01:51
APttUser: 重視持守戒律,才沒有在日本退道。 07/24 01:51
BRIANERIC2: 我要說的是 如果你是真心的想要成就 那麼你必須要把組 07/24 01:52
BRIANERIC2: 織給拋棄 真理無路可循 你必須要隻身上路 07/24 01:53
BRIANERIC2: 組織是給那些還沒有準備好 或者還不打算隻身上路的人 07/24 01:55
BRIANERIC2: 的一個溫室,一個準備好的人,他是一個流浪的達摩 07/24 01:56
APttUser: 末學我之前曾透過網路聽聞淨界法師分享,以前有一位老法 07/24 01:56
APttUser: 師,好像是在南投縣要建造一間佛學院還是其他有住宿功 07/24 01:57
APttUser: 能的建築,他要求工人師傅,規模不能太大。老法師要帶這 07/24 01:57
APttUser: 些年輕、後來的法師,不能一次帶太多人。 07/24 01:57
BRIANERIC2: 那些成道師傅的教導,不是讓你拿來依賴的,是讓你去流 07/24 02:02
APttUser: 末學我目前還不是真心想要成就,我的近況符合BR師兄說 07/24 02:03
BRIANERIC2: 浪的時候,在每一個經歷之中,你才會聽到他們真正的教 07/24 02:03
APttUser: 的那種「身心虛弱」的人,可能需要先集資淨障、積功累德 07/24 02:03
APttUser: ,不然也很難修得動。 07/24 02:03
BRIANERIC2: 導,他們的教導不在課本上,當你自己去探索時,你才會 07/24 02:04
BRIANERIC2: 真正的在虛空之中,跟他們的話語相應 07/24 02:05
BRIANERIC2: 一旦你活在他們的言語中,那個教導就是死的 07/24 02:05
BRIANERIC2: 只有當你一個人去面對、經歷自己的道路時,那些言語才 07/24 02:06
BRIANERIC2: 會活生生的顯現出加持 07/24 02:06
BRIANERIC2: 像那個一直說要成佛才來渡我的,他就是把佛法變成一本 07/24 02:07
BRIANERIC2: 書,動不動就要翻到第幾章第幾節… 07/24 02:08
BRIANERIC2: 變成一種學術上的模仿,填鴨式教育 07/24 02:08
BRIANERIC2: 根本原因在於他不想真正獨立的走自己的路、深入自己的 07/24 02:09
BRIANERIC2: 意識,他只想背答案,但是他不知道答案在他未知的旅程 07/24 02:10
BRIANERIC2: 中,法國人說英國人會把羊殺死2次,第一次殺死他的生 07/24 02:11
BRIANERIC2: 命,第2次殺死他的味道。 佛法他的味道明明是活生生的 07/24 02:12
BRIANERIC2: 無所不在,山河大地都在放光說法,偏偏就有人喜歡把這 07/24 02:12
BRIANERIC2: 個真相殺死…然後說要修行成佛XDDD 07/24 02:13
APttUser: 我的家人認為我只是在逃避現實、不去工作,只想知道躲在 07/24 02:13
APttUser: 寺院、道場。可是我覺得很煩惱,母親有病痛卻不願意吃 07/24 02:14
APttUser: 素(為了增長慈悲、延長福壽),我很怕家裡的福報一直 07/24 02:14
APttUser: 消耗、我的生命一直空轉,然後我們就白來一趟(糊塗過一 07/24 02:15
APttUser: 生),萬一到更不好的境界怎麽辦…? 一直胡思亂想,又 07/24 02:16
APttUser: 讓我很難立定志向、專心求職。我就一直空轉、虛耗,又 07/24 02:16
APttUser: 很容易被環境影響、分心...。 07/24 02:16
APttUser: 淨空法師說過,要孝順父母,但能夠不隨順父母的貪瞋癡 07/24 02:18
APttUser: 而行孝,是更究竟、圓滿的。可是目前的我不具備那種福德 07/24 02:18
APttUser: 和智慧。如果無法孝順父母、奉事師長、符合倫常,恐怕 07/24 02:19
APttUser: 我就不能順心地行動。也許我懺悔地不夠得力。 07/24 02:20
APttUser: 註:我的意思是母親似乎不懂得吃素的動機,可以是為了增 07/24 02:21
APttUser: 長慈悲、求福壽延長。 07/24 02:22
APttUser: BR師兄有那個本事和德行可以找到工作、養家糊口,可是 07/24 02:25
APttUser: 末學我沒有。現在的我,僅僅是一個啃老的打工仔、丟父 07/24 02:25
APttUser: 母的臉。我不知道自己還能夠做什麼工作。 07/24 02:26
APttUser: 淨界法師也說過,要改變眾生(大環境的共業)很難,先 07/24 02:33
APttUser: 改變自己比較容易。假如是家人難以相處,那就只能先適 07/24 02:35
APttUser: 時迴避、留點距離。 07/24 02:35
APttUser: 我知道父母愛兒女、關心小孩,我也有自己的不是。可是 07/24 02:38
APttUser: 我有時真的不知道要怎麼做、怎麼改。 07/24 02:38
BRIANERIC2: 你這也不算逃避啊,只是沒有照著他們期待的模式走 07/24 05:01
BRIANERIC2: 昨天我媽才在說我一個同學,現在是地產公司二代,怎麼 07/24 05:01
BRIANERIC2: 最近感覺無精打采的,我說可能是生病了,她說看起來有 07/24 05:02
BRIANERIC2: 像,因為以前在談投資的時代他都非常有活力,最近好像 07/24 05:03
BRIANERIC2: 很萎縮。 我就酸了一下說,因為他活成了媽媽心中的驕 07/24 05:03
BRIANERIC2: 傲啊,幫媽媽一肩扛起公司,還生了一堆孫子給媽媽帶去 07/24 05:04
BRIANERIC2: 外面炫,所以我們不能勸他急流湧退,他必須要燃燒生命 07/24 05:05
BRIANERIC2: 死而後已。 順便酸了一下我媽,因為商人的媽媽都是PUA 07/24 05:06
BRIANERIC2: 高手,他們就是希望小孩活成這麼有「成就」 07/24 05:06
BRIANERIC2: 所以你的問題在於,如果我只想當一個打工仔,我有自己 07/24 05:07
BRIANERIC2: 的生活方式,我爸或我媽講什麼或期待什麼,那是你家的 07/24 05:07
BRIANERIC2: 事,我不需要為你的期待而活,你要修的是斷除這種牽掛 07/24 05:08
BRIANERIC2: 當然你承認自己現在很軟弱那也很好,至少你沒有變成一 07/24 05:09
BRIANERIC2: 種自我催眠說我正在精進學佛的樣子 07/24 05:09
BRIANERIC2: 你有發現自己的人生體驗,現在寸步難行,或者體驗很糟 07/24 05:10
BRIANERIC2: 感覺爛透了,比一堆拿佛理來化妝的人好多了 07/24 05:11
BRIANERIC2: 那麼在未來很長的時間當中,怎麼在生活中建立這種定力 07/24 05:14
BRIANERIC2: 讓自己的身心愈來愈安穩,活在自己的當下,對這些牽掛 07/24 05:15
BRIANERIC2: 的投射可以收攝回自身覺知,然後在生活中過得清淨隨順 07/24 05:15
BRIANERIC2: 至少會有一個看見和方向,就是我現在情況很糟,要往這 07/24 05:16
BRIANERIC2: 個方向去穩定身心,先把傷口曬出來才有辦法治療 07/24 05:16
BRIANERIC2: 你只有在很年輕的時候才有這種勇氣曬傷口,老一點都會 07/24 05:17
BRIANERIC2: 變得很油條,所以永嘉玄覺才說 本源自性天真佛 07/24 05:17
BRIANERIC2: 當我處在很糟糕時,我就清楚的活在那個狀態下 07/24 05:18
nmamtb: 貧窮是罪惡?……少欲知足應該是人人都能依自己的處境,循 07/24 05:18
BRIANERIC2: 那就不是逃避。 逃避是我內心明明什麼證量都沒有一片 07/24 05:19
nmamtb: 序漸進地體驗而擺脫欲望的枷鎖的。至少可以從不用擔心成 07/24 05:19
BRIANERIC2: 黑暗,為了表示自己很努力,就引用一堆經來證明自己很 07/24 05:19
BRIANERIC2: 認真來自欺欺人 07/24 05:20
nmamtb: X1為月光族開始,心安則道隆,這對世間法也不例外吧。 07/24 05:21
BRIANERIC2: 別懷疑 貧窮真的是罪惡 欲望他應該先被某種程度的滿足 07/24 05:22
BRIANERIC2: 或者經歷過 在那個過程中去觀照快樂會有遞減效應 07/24 05:22
nmamtb: BR菩薩您說的是貧窮學道難,但是眼前普遍的問題是富貴學道 07/24 05:24
nmamtb: 也難…… 07/24 05:24
BRIANERIC2: 當然不是叫你無限制的追逐 他有一個釋放的機制 07/24 05:24
BRIANERIC2: 比如說偶爾想吃個好料的 或者想去泡個溫泉 環個島 07/24 05:24
BRIANERIC2: 他是需要被安撫的 安撫之後 你去覺知 會生起一種平靜 07/24 05:25
BRIANERIC2: 你可以跟他和平共處 或者可以駕馭他 07/24 05:26
BRIANERIC2: 事實如此,富貴學道也難,因為他的遊戲更大,選擇更多 07/24 05:26
BRIANERIC2: 他的後路一堆,不需要選擇修道,或者修道只是他的靈性 07/24 05:27
BRIANERIC2: 包裝。 貧窮不一定是指錢,指的是他的體驗很少 07/24 05:31
BRIANERIC2: 他對生活或者世界的融入、經歷很少,把自己封閉起來 07/24 05:31
BRIANERIC2: 變得很膽小,畏畏縮縮又封閉,只想要把自己關在某個避 07/24 05:32
BRIANERIC2: 風港內,宗教就是一個很好的避風港 07/24 05:33
BRIANERIC2: 他變成封閉了生活中的所有體驗,把思想聚焦在佛理中 07/24 05:34
BRIANERIC2: 所以慧能為什麼一直在強調,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 07/24 05:35
BRIANERIC2: 世間很雜染,但是他就是一種體驗,覺就在這裡得以開顯 07/24 05:37
BRIANERIC2: 你把這個雜染關閉了,不去進入他…要怎麼修? 07/24 05:37
BRIANERIC2: 當然談回物質的貧窮的人,他比富有的人有一個優點就是 07/24 05:38
BRIANERIC2: 他體驗過貧窮的苦,所以他知道修行是救命稻草,這一點 07/24 05:39
BRIANERIC2: 富有的人非常難體驗,因為他家裡的資產才是救命稻草 07/24 05:39
BRIANERIC2: 貧窮的人拿不到一手好牌,但可以把一手爛牌打好 07/24 05:41
BRIANERIC2: 但是他不能離開牌桌,他就是得抓著佛理,打好一手爛牌 07/24 05:41
BRIANERIC2: 科學或者社會的進步,貧窮的人更應該利用這種外力來幫 07/24 05:43
BRIANERIC2: 助自己,就像你會學習用智慧手機看佛經,總比只會翻書 07/24 05:44
BRIANERIC2: 要好,從智障手機翻書到智慧手機查佛經,也是一種善巧 07/24 05:46
BRIANERIC2: 只要你抓著佛法當救命稻草,這些工具都會為你所用 07/24 05:47
BRIANERIC2: 所以我才說科技絕對是正向的,他可以增加你生活中的豐 07/24 05:52
BRIANERIC2: 富度,增加你的體驗,可以善加運用 07/24 05:53
BRIANERIC2: 你說的愛因斯坦把自己封閉起來這段,我覺得很有意思 07/24 05:54
BRIANERIC2: 我覺得頂尖的學者,某種程度上他們的靈光有跟虛空連接 07/24 05:55
BRIANERIC2: 像拉瑪尤金不是說他的數學公式是有個女神教他的 07/24 05:55
BRIANERIC2: 有一部份的這種「感應道交」,我認為連結的是妖道 07/24 05:56
BRIANERIC2: 就是把你的靈光秏掉了,然後給你一些靈感來創作 07/24 05:57
BRIANERIC2: 那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不要這樣把自己秏掉即可XDDD 07/24 05:58
BRIANERIC2: 這個非常重要,我們的整個戒定慧,都是為了讓意識可以 07/24 05:59
BRIANERIC2: 連結到正道,清淨之道,慧光朗照 07/24 05:59
BRIANERIC2: 科學的理論可以幫助我們了解佛法,但是把心力投入科學 07/24 06:00
BRIANERIC2: 對當事人本身可能是一種妖道,這個各有緣份 07/24 06:01
BRIANERIC2: 愛因斯坦有沒有可能發現自己花了太多心力在這些事情上 07/24 06:02
BRIANERIC2: 就像錢學森晚年都不研發了,專心學氣功一樣,他發現某 07/24 06:03
BRIANERIC2: 種身心內在的能量,可能才是最高的正道,但是太晚了 07/24 06:03
BRIANERIC2: 他的最精純的能量被用光了,這個我們要有智慧去看懂XD 07/24 06:04
BRIANERIC2: 科學就是標準的「心外求法」,但是我們可以善用他們的 07/24 06:06
BRIANERIC2: 成果跟理論,回來「心內求法」,那就如虎添翼了 07/24 06:07
nmamtb: 阿彌陀佛,曾幾何時社會已經從"那年我們很窮只有快樂"轉變 07/24 10:51
nmamtb: 為"窮得只剩下錢"...這是荒廢了甚麼教育導致的?跟科技無關 07/24 10:52
gogolee0210: 的確身邊接觸到太多學佛的人是用逃避的心態進來的了 07/24 11:17
gogolee0210: 。很多人是在世間得不到滿足、覺得苦,將精神寄託在 07/24 11:17
gogolee0210: 淨土或是來世。 07/24 11:17
gogolee0210: 這樣的人往往沒有那個動力跟幹勁想要今生成就,正如 07/24 11:17
gogolee0210: 之前在世間的不圓滿一樣,牛牽到北京還是牛。 07/24 11:17
gogolee0210: 人在世間好修行啊!真覺得楞嚴經的六根圓通方法在世 07/24 11:17
gogolee0210: 間修行根本太好用了! 07/24 11:17
gogolee0210: 什麼煩惱、羞辱一來,直接觀意根觀爆他!不知不覺定 07/24 11:17
gogolee0210: 力也會煉出來咧~ 07/24 11:17
gogolee0210: 定性成了,慢慢的就會發現諸法的緣起及因緣和合性空 07/24 11:17
gogolee0210: 的本質,就容易證空性啦~ 07/24 11:18
gogolee0210: 哪有那麼神秘遙不可及,搞到年輕人都覺得一堆宗教仔 07/24 11:18
gogolee0210: 在怪力亂神了! 07/24 11:18
gogolee0210: 要說末法時期楞嚴經還真的是超級適合用來破諸天外道 07/24 11:18
gogolee0210: 的經書也不為過。 07/24 11:18
gogolee0210: 部分人修空性久了到後面很容易變得死氣沉沉,最好再 07/24 11:18
gogolee0210: 補上楞伽經、華嚴經的內涵。 07/24 11:18
gogolee0210: 哇!性一切者,是可以多麼的富貴堂皇啊!哪有什麼都 07/24 11:18
gogolee0210: 不要了~ 07/24 11:18
gogolee0210: 顯化這點也真的是佩服藏傳佛教,不止講空性、菩提心 07/24 11:24
gogolee0210: ,也有很多命體上的修法,算是相對完整的。 07/24 11:24
gogolee0210: 漢佛則是看到部分會走唐密天台止觀,或是跟比較偏修 07/24 11:24
gogolee0210: 內丹的道家結合,也是隨喜。 07/24 11:24
Mian1997: 貧窮真的是罪惡,尤其是心裡的貧窮,可以把一個好好的家 07/24 14:36
Mian1997: 庭搞到家破人亡,深有體會。 07/24 14:36
Mian1997: 窮人是沒有機會學佛的,縱使有好的慧根也會將生命在生活 07/24 14:42
Mian1997: 中活活耗盡,人生九成多的問題可以用金錢解決,亦即人生 07/24 14:42
Mian1997: 有九成多的時間全都在虛耗,文明的用處就是讓人不要將寶 07/24 14:42
Mian1997: 貴的生命虛耗在這些事情上。 07/24 14:42
Mian1997: 還在用屎桶的年代也沒那麼久遠,就上一代的事而已,連生 07/24 14:50
Mian1997: 病都沒去看醫生,就這麼躺在家裡死了。 07/24 14:50
fatalfeel2: 愛因斯坦 AK47之父 yolo創始人 都在後悔~~~ 07/24 16:25
khara: 貧窮是罪惡,所以尼古拉‧特斯拉真是個罪人(查他生平吧), 07/24 17:41
khara: 被功德無量的富豪奸商愛迪生欺負真是剛好。 07/24 17:42
khara: 馬斯克也不知哪根筋不對,用了這麼個罪人當招牌哪… 07/24 17:42
khara: (如果佛教要走成功神學的路, 07/24 17:42
khara: 那轉頭去投基督教或徹底世俗的伊斯蘭或猶太罷了 07/24 17:43
khara: 不反對財富,其實可以看到講苦行的印度耆那俗家也特有錢 07/24 17:43
khara: 耆那不殺生,他們俗家許多走財經有道,是成功少數 07/24 17:44
khara: 但在一個出世宗教講貧窮是罪惡, 07/24 17:44
khara: 那可是連人家希臘人的重科學都不如了。) 07/24 17:44
BRIANERIC2: 要這麼說佛教還真的是成功神學,你去查一堆佛經會告訴 07/24 18:00
BRIANERIC2: 你,如果你修行得法,護持正法,會保你財庫充足 07/24 18:01
BRIANERIC2: 當然那個前提是你求「智慧」,「財富」就會加持給你 07/24 18:01
BRIANERIC2: 一樣去看圓覺經中怎麼說,他討論你守護修持當中的法門 07/24 18:04
BRIANERIC2: 金剛界會保你「永無災障。疫病銷滅。財寶豐足常不乏」 07/24 18:05
BRIANERIC2: 不是說很有錢,但至少不匱乏,就是不貧窮 07/24 18:11
APttUser: 爾時,世尊復告曼殊室利童子言:『曼殊室利!有諸眾生, 07/24 18:45
APttUser: 不識善惡,惟懷貪吝,不知布施及施果報,愚痴無智,闕於 07/24 18:45
APttUser: 信根,多聚財寶,勤加守護;見乞者來,其心不喜,設不獲 07/24 18:46
APttUser: 已而行施時,如割身肉,深生痛惜。復有無量慳貪有情,積 07/24 18:46
APttUser: 集資財,於其自身尚不受用,何況能與父母、妻子、奴婢、 07/24 18:47
APttUser: 作使、及來乞者?彼諸有情,從此命終,生餓鬼界,或傍生 07/24 18:47
APttUser: 趣。由昔人間,曾得暫聞藥師琉璃光如來名故,今在惡趣, 07/24 18:48
APttUser: 暫得憶念彼如來名,即於念時,從彼處沒,還生人中。得宿 07/24 18:49
APttUser: 命念,畏惡趣苦,不樂欲樂,好行惠施,讚歎施者,一切所 07/24 18:49
APttUser: 有悉無貪惜,漸次尚能以頭目手足血肉身分,施來求者,況 07/24 18:49
APttUser: 餘財物!』 07/24 18:50
APttUser: 希望大家有足夠的資財受用,但也能夠對治慳吝的習氣。 07/24 19:02
Mian1997: 為了幾張衛生紙罵老婆打小孩,然後幫蓋廟印經書有在修, 07/24 19:02
Mian1997: 是修了什麼,晚年還得被外勞欺負搞到剩半條命,只能說你 07/24 19:03
Mian1997: 要是有錢這些事輪不到你遭罪,要是沒錢活該你遭罪。 07/24 19:03
Mian1997: 出世法修的就是斷緣法,什麼都不要了當然什麼都可以不在 07/24 19:09
Mian1997: 乎。 07/24 19:09
APttUser: 請問各位認同,提倡大家盡量吃素(包括用素食做普渡)嗎 07/24 19:30
APttUser: 不過,長期吃全素的人,也還是要注意維生素B12的攝取 07/24 19:31
APttUser: 我知道佛陀允許吃「三淨肉」,但問題是,現在的產業往往 07/24 19:31
APttUser: 豢養過多的禽畜作為屠宰的肉品。這與經濟發展又是兩難。 07/24 19:32
gogolee0210: 隨喜吃素,但建議看場合時機 07/24 19:35
gogolee0210: (ps:指的是「提倡」這件事) 07/24 19:44
gogolee0210: 自己本身也是吃素了幾年,通常是有人問到才講。太主 07/24 19:44
gogolee0210: 動去提很容易造成不必要的麻煩XD 07/24 19:44
creative88: 如果是家人 從健康素開始講 不能完全轉 先試著都不吃 07/24 19:50
creative88: 蛋奶 一天攝取一次淨肉 先習慣不能三餐吃 07/24 19:51
APttUser: 我目前要戒除蛋奶素還是有點困難,不好意思 07/24 20:20
APttUser: 不過,我可以嘗試減少攝取蛋品、乳製品 07/24 20:21
APttUser: 對了,聽說傳說中的「醍醐」可能是「藍紋乳酪」 07/24 20:24
APttUser: ㄜ…抱歉,我有可能說錯了。之前是在網路上有看到一篇 07/24 20:37
APttUser: 來自中國大陸的文章,好像有說醍醐是藍紋乳酪,但我現在 07/24 20:38
APttUser: 找不到那篇文章了囧。還是以其他比較專業的人士說的為 07/24 20:39
APttUser: 準吧。也許是我道聽塗說,sorry…! 07/24 20:39
creative88: 我也沒逼你XD 07/24 21:09
creative88: 健康素開始講是有好處的 首先大家都希望要健康 有一套 07/24 21:11
creative88: 飲食的方法可以講給長輩聽 他們會願意先聽聽看 07/24 21:12
creative88: 假設是完全還在吃肉習慣的人 我的標準就是先講到降到 07/24 21:12
creative88: 一天一次 蛋奶是強過敏原 對他們來說要先去掉也簡單 07/24 21:14
creative88: 生病習慣的人就標準拉高 要到SOS FREE PLANT BASED 07/24 21:14
creative88: 那健康素看似只顧自己可以是培養慈悲嗎? 07/24 21:15
creative88: 是可以的 我們查南傳法慈心祝福的頌文 慈悲的力量 07/24 21:15
creative88: 是要先願我的心理沒有痛苦 願我的身體沒有痛苦 07/24 21:16
creative88: 再到家人 師長 再一層一層往外 所以我對他們說 你們 07/24 21:16
creative88: 要願意好好照顧自己的飲食讓自己健康 其實就是在培養 07/24 21:17
creative88: 對自己的慈悲心了 這是最初的動力 再往外推 07/24 21:17
creative88: 因為飲食相對的是 愉快陷阱 用脂肪油鹽堆出來的 感官 07/24 21:18
creative88: 刺激 就是各種重油鹹糖的料理 要靠慈悲的力量推開 07/24 21:19
APttUser: 回應BR師兄,末學我不確定自己是否要從事農業相關的職業 07/25 00:09
APttUser: ,也許可能是台糖農業、農田水利會,或者公職、國營事業 07/25 00:10
APttUser: ,目前我也搞不清楚我究竟只是「興趣」,還是真的有熱忱 07/25 00:10
APttUser: 想要做點什麼? 但問題是我連自己的業障都不知道要如何補 07/25 00:12
APttUser: 救,更何況是大環境和農業發展趨勢、潛在/衍伸的問題呢? 07/25 00:13
APttUser: 還是我不該幻想自己有多偉大,自己也只不過是一個需要求 07/25 00:13
APttUser: 職謀生的小老百姓,先務實一些,把自己先打理好比較實際 07/25 00:14
APttUser: 吧...(只是我自言自語,BR師兄不用勉強回應) 07/25 00:16
APttUser: 我讀大學時,一位教授在課程投影片分享:"無論是原住民還 07/25 00:17
APttUser: 是漢人,傳統的生活方式,大多使用自然環境可以再生的資 07/25 00:18
APttUser: 源,而不破壞資源的再生能力。然而,隨著工商業的發展, 07/25 00:19
APttUser: 現代居民普遍使用不可再生的資源作為原料,生產不容易腐 07/25 00:19
APttUser: 化的金屬、塑膠等製品;農業生產也大量使用農藥,以提高 07/25 00:20
APttUser: 生產效率和作物產量;工業不斷增加產量,以價廉質優為號 07/25 00:21
APttUser: 召,鼓勵大量消費。這樣的發展趨勢,雖然使我們的生活愈 07/25 00:21
APttUser: 來愈方便,但是,卻也因為過度消耗環境的資源,而造成難 07/25 00:21
APttUser: 以解決的環境問題。 07/25 00:22
APttUser: 摩訶迦葉尊者和跋陀夫人是很有慈悲心的行者,他們願意體 07/25 00:27
APttUser: 諒下人、苦難眾生,願意節制物質的慾望。從小嬌生慣養、 07/25 00:29
APttUser: 不知民間疾苦的我,沒有資格去強迫大家都不準去吃到飽餐 07/25 00:29
APttUser: 廳消費,而且老實說,其實我偶爾還是私自在心裡想念小時 07/25 00:30
APttUser: 候偶爾的小確幸,餐廳裡的甜點和冰品,雖然不健康,但還 07/25 00:33
APttUser: 是感謝辛勤的農民、運貨司機、甜點師傅、服務生,還有諸 07/25 00:34
APttUser: 佛菩薩、護法龍天、苗稼神、土地神、等等,賜予這些作物 07/25 00:36
APttUser: 、水源和土地等等的資源/能源,有福報能夠受用,感恩。 07/25 00:38
APttUser: 但也有些歉意,要是小時候再多懂事一些、有學佛的善根, 07/25 00:39
APttUser: 也許可以節省這些福報,用來護持佛行事業,或是支持社會 07/25 00:40
APttUser: 供應,讓民間能量得以注入更多的活水,增強社會韌性,或 07/25 00:42
APttUser: 許我現在還能自豪一些,當初也就不用自討苦吃了。以前戒 07/25 00:43
APttUser: 斷時,心裡感覺到了「苦」。淨界法師說過,當初放縱慾望 07/25 00:44
APttUser: 有多少樂受,後來就有相對應的「苦」。(我當初還感傷, 07/25 00:47
APttUser: ,以後可能再也無法和家人這麼無憂無慮地度假放鬆。這是 07/25 00:48
APttUser: 我的貪嗔癡對自己造成的「苦受」。)陣痛期過後,現在也 07/25 00:50
APttUser: 沒那麼依賴冰棒、冰淇淋了。不過,大熱天還是會有點想喝 07/25 00:50
APttUser: 消暑的涼水、清湯或甜品,今天熬了酸梅湯、放涼後,家人 07/25 00:51
APttUser: 喝下而解渴消暑,看了之後有點欣慰。謝謝菩薩給予我們智 07/25 00:52
APttUser: 慧和善巧方便。希望大家都能有養生、消暑的飲品可以解渴 07/25 00:53
APttUser: ,也不用一直被「過度精緻化的外國品牌加工冰品」驅使慾 07/25 00:56
APttUser: 望,那種吃了一時痛快,慾望卻無法滿足,甚至還讓色身出 07/25 00:58
APttUser: 現或大或小的毛病,真是太可怕了囧(酒類也是,還好我有 07/25 00:59
APttUser: 看到聖嚴法師著作的〈律制生活:佛教的飲食規制〉,聖嚴 07/25 01:05
APttUser: 法師也算間接救了我。不可以亂賣酒、教別人喝,之前看到 07/25 01:08
APttUser: 新聞報導關山有一起車禍意外,苦主的手受傷,後來送醫, 07/25 01:10
APttUser: 我就想說,還是不要太輕忽因果。希望那位苦主的傷勢好轉 07/25 01:13
APttUser: ,雖然我也不確定這起意外是否與「佛弟子賣酒、教人飲酒 07/25 01:15
APttUser: 」的果報是否有相關性? 或許我想太多了... 07/25 01:17
APttUser: )。「中道」對我來說,也是不容易的修行。 07/25 01:21
APttUser: 我也承認,我對於「福報」還是難免有所執著,也害怕享盡 07/25 01:24
APttUser: 福德,如果有機會,還是會想要培福、種植福田。 07/25 01:25
nmamtb: 回BR菩薩某句提問,末學較喜歡靜靜地翻經書研讀,3C產品可 07/25 05:42
nmamtb: 以不碰就不碰。 07/25 05:42
ykkdc: 3c產品節制地用+1 少欲無為清淨自在 07/25 08:11
ykkdc: to AP:之前沒注意你的留言,您是身體出了狀況在養生嗎? 07/25 08:12
ykkdc: 如果要給長輩建議,要建議肌少症的問題,老年人需要多攝取 07/25 08:13
ykkdc: 蛋白質,避免肌肉流失,光靠飲食控制不夠,還要加上運動 07/25 08:14
ykkdc: 除了有氧運動保持心肺功能,也要有阻力訓練維持肌力 07/25 08:15
APttUser: 末學我的身體目前還沒有太重大、緊急的傷病,不過從小到 07/25 12:20
APttUser: 大積累的老毛病,倒是有一些。例如過敏性鼻炎、牙齦流血 07/25 12:20
APttUser: 、腸躁症(時好時壞),而我的肌肉也偏少,特別是近年來 07/25 12:22
APttUser: 減少攝取肉類,在飲食中又沒有很均衡地攝取營養,而且有 07/25 12:23
APttUser: 時還是難免貪饞一些甜食(含有精緻糖),這可能也不利於 07/25 12:24
APttUser: 維持適量的肌肉支撐骨骼、身體。 07/25 12:27
APttUser: 不過,早上我笨手笨腳,洗漱完要出廁所門,腳趾踢到牆壁 07/25 12:28
APttUser: 的轉角,指甲有稍微流血。我想起小時候有一日和家人外出 07/25 12:29
APttUser: 吃晚餐,在騎樓的通道中,我不小心踩到母親的腳趾,她穿 07/25 12:30
APttUser: 的是沒有包覆腳部的拖鞋/涼鞋,因此腳指甲脫落,過了一 07/25 12:32
APttUser: 段時日之後,她的腳傷才復原好轉。原本我沒印象,長大後 07/25 12:33
APttUser: 家人提醒,我才知道原來有這件事,那時我也真是不小心。 07/25 12:34
creative88: 其實...那些要把蛋奶拿掉 過敏性鼻炎 牙齦腫 腸躁 07/25 13:39
creative88: 植物油也是 飲食優化才可以把這種慢性發炎拿掉 07/25 13:40
creative88: 持續放入有發炎性的食物 就繼續了 但是健康的素食是要 07/25 13:41
creative88: 花時間學習跟練習如何準備的 熟練後準備時間會變短 07/25 13:41
creative88: 不用油鹽糖的(或非常少 中式炒菜一定算多的) 07/25 13:42
creative88: 非常少是指微微用橄欖油沾一下鍋底讓他不沾 不能一層 07/25 13:44
creative88: 主食 飯類地瓜 燙一大盤蔬菜 豆類 水果 補充B12 07/25 13:45
creative88: 少量堅果 07/25 13:46
creative88: 另外是福報... 所以相對會推薦聽淨界法師 因為他從因 07/25 13:48
creative88: 果業力開始講 照顧好了福報 再開始談佛教的各種空觀 07/25 13:48
creative88: 他有次地要先修福報的 不是說直接看相對直講空性或 07/25 13:49
creative88: 心性的經典 好像直接跟空性合 前面的福報不用培養 07/25 13:50
creative88: 何況如果這輩子沒有涅槃或是往生 要入三界流轉都是要 07/25 13:51
creative88: 靠這世培養的福報力跟親近三寶的願力來讓自己投生 07/25 13:51
creative88: 所以福報是一定要修的 說不執著 是再往上對空性的理解 07/25 13:52
creative88: 不是說不用修福報 福報是很重要的 六波羅蜜 佈施為先 07/25 13:52
gogolee0210: 看你的病灶像是身體內的水土問題啊,建議看中醫長期 07/25 14:17
gogolee0210: 調理、健康的作息、陽光、空氣、水當作住緣,然後練 07/25 14:17
gogolee0210: 習攝六根,減少向外漏。 07/25 14:17
gogolee0210: 楞嚴經:攝心即是戒,因戒生定,因定發慧。 07/25 14:17
gogolee0210: 像是眼睛向外看時,將眼神向內看。耳朵像外聽時,耳 07/25 14:17
gogolee0210: 神向內聽。六根的道理都一樣。 07/25 14:17
gogolee0210: 舉個例:可以試試當眼睛向前輕輕的看時,這時候保持 07/25 14:17
gogolee0210: 眼睛不動但是將眼神看向你的掌心,會感覺到掌心有氣 07/25 14:18
gogolee0210: 感、漲感、養感...等,就是心到意到氣到而產生的作 07/25 14:18
gogolee0210: 用了。 07/25 14:18
gogolee0210: 這沒什麼了不起,一般人都能做到。將這種感覺記下, 07/25 14:18
gogolee0210: 練習將六根收攝起來並落實在生活中,慢慢的定性會成 07/25 14:18
gogolee0210: ,定性成了智慧就容易開了。 07/25 14:18
gogolee0210: 不用一次六根全煉,選一根你方便的就可以了。像是小 07/25 14:18
gogolee0210: 弟就是選意根入。 07/25 14:18
gogolee0210: 直到發現六根本來是一,是這一心的「相」、「用」, 07/25 14:18
gogolee0210: 自然六根的道理就都通了。 07/25 14:19
gogolee0210: (可參考楞嚴經一條絲巾六個結的比喻) 07/25 14:19
gogolee0210: 但是後面六根也都還是要用,這樣才有根力,只是「六 07/25 14:19
gogolee0210: 根雖有見聞覺知。不染萬境」,自然會從八識中出離。 07/25 14:19
gogolee0210: 楞嚴經裡面教的六根圓通也是從這些基礎開始入的,是 07/25 14:19
gogolee0210: 真實要落實在生活中修的,不是知見上以為懂了就好了 07/25 14:19
gogolee0210: 的。 07/25 14:19
gogolee0210: 不斷的練習攝心就像健身一樣,煉久了一定會長肌肉( 07/25 14:19
gogolee0210: 開慧)在自己身上,這是騙不了人的,身心外覓菩提是 07/25 14:19
gogolee0210: 人行邪道啊~ 07/25 14:20
gogolee0210: 直到圓成一心,才是各經典中講的「圓覺明體」、「三 07/25 14:20
gogolee0210: 摩地菩提心」,這時候才是真修真煉的開始,前面全都 07/25 14:20
gogolee0210: 是前行。 07/25 14:20
gogolee0210: 當然如果你有那個大福報可以直接從唐密天台止觀開始 07/25 14:21
gogolee0210: 修(月輪觀),可以省掉很多步驟。 07/25 14:21
gogolee0210: 金剛頂宗菩提心論: 07/25 14:23
gogolee0210: 第三言三摩地者,真言行人如是觀已,云何能證無上菩 07/25 14:23
gogolee0210: 提?當知法爾應住普賢大菩提心。一切眾生本有薩埵, 07/25 14:23
gogolee0210: 為貪瞋癡煩惱之所縛故。諸佛大悲,以善巧智說此甚深 07/25 14:23
gogolee0210: 祕密瑜伽,令修行者於內心中觀白月輪。由作此觀,照 07/25 14:23
gogolee0210: 見本心湛然清淨,猶如滿月光遍虛空無所分別,亦名覺 07/25 14:23
gogolee0210: 了,亦名淨法界,亦名實相般若波羅蜜海,能含種種無 07/25 14:23
gogolee0210: 量珍寶三摩地,猶如滿月潔白分明。 07/25 14:23
gogolee0210: 何者?為一切有情悉含普賢之心,我見自心形如月輪。 07/25 15:03
gogolee0210: 何故以月輪為喻?謂滿月圓明體,則與菩提心相類。 07/25 15:03
Mian1997: 家樂福有一包分離豌豆蛋白粉,在藥品區那邊,腸道發炎的 07/25 18:30
Mian1997: 人可以喝(一定要豌豆的),不過還是牛奶製的水解乳清蛋白 07/25 18:30
Mian1997: 粉長肌肉效果更好,但喝了有時候會拉。 07/25 18:30
Mian1997: 用冬瓜茶取代水喝也可以減少拉肚子的機率,但糖分高,牙 07/25 18:36
Mian1997: 齦的問題要注意。 07/25 18:36
Mian1997: 全聯有一瓶丹麥無乳糖牛奶,那個也可以喝,但頗貴(100多 07/25 18:58
Mian1997: ),只有大瓶的,貨少,要多找幾家。 07/25 18:58
APttUser: BRIANERIC2和Mian1997都有提到「貧窮是罪惡」,淨界法師 07/28 15:44
APttUser: 也有引用《八大人覺經》,菩薩要修福德。歡迎nmamtb參考 07/28 15:45
APttUser: 可是在這部影片的5分17秒開始,淨界法師也講道,在貧窮 07/28 15:53
APttUser: 當中,反而不可能做出太出格的事情;一個人一生當中會造 07/28 15:53
APttUser: 重大的罪業,都是在福報現前時,因為你有自在力。怎麼辦 07/28 15:53
APttUser: 呢?你要不斷地增上,不斷地研究教理,加強你心中的光明 07/28 15:54
APttUser: ,調伏 跟引導。 07/28 15:54
APttUser: 「若人見聞佛真理,清淨身心萬事知。」佛法真理很殊勝, 07/28 16:04
APttUser: 但大部分人很少有智慧光明。佛言:「夫見道者,譬如持炬 07/28 16:05
APttUser: ,入冥室中,其冥即滅,而明獨存。學道見諦,無明即滅, 07/28 16:05
APttUser: 而明常存矣。」學佛修行是人生最重要的事情,依止佛法的 07/28 16:05
APttUser: 力量可以讓人遠離災厄,感得幸福安樂,可惜有智慧了解的 07/28 16:06
APttUser: 人太少了。 07/28 16:07
APttUser: 《薩班教言》數劫苦修般若行,施捨身首手足功,師道剎那 07/28 16:31
APttUser: 間圓滿,樂修供奉 上師行。金剛乘可能是末法時代中,佛 07/28 16:32
APttUser: 弟子、佛教徒的希望。以前我看到釋迦牟尼佛在過去生身為 07/28 16:34
APttUser: 菩薩,甚至要做捨身餵虎,這種布施的功德,才能成就六度 07/28 16:35
APttUser: 般若波羅蜜。我也曾聽過淨界法師分享,生死輪迴的過患, 07/28 16:36
APttUser: 可能會遇到惡因緣。像是劉如意遇到呂后這個冤家,下墮至 07/28 16:41
APttUser: 畜生道(龍身),所幸曾與釋迦牟尼佛有緣,聽說後來承蒙 07/28 16:42
APttUser: 釋迦牟尼佛悲憫、示現來渡祂,祂才脫離龍身。還有舍利弗 07/28 16:43
APttUser: 尊者也是在過去生遇到「向他要求布施眼睛」的外道,導致 07/28 16:45
APttUser: 舍利弗尊者(的過去生)從大乘菩提道退轉為小乘的發心, 07/28 16:47
APttUser: 所幸後來在釋迦牟尼佛講《法華經》的法會上,被授記成佛 07/28 16:48
APttUser: ,也迴「小」向「大」了。不過,我之前很苦惱,在這個五 07/28 16:49
APttUser: 濁惡世、末法時代,我們自己也有業障,也可能有惡因緣, 07/28 16:50
APttUser: 是否只好選擇聲聞、緣覺乘來修行,不容易修菩提道? 不過 07/28 16:52
APttUser: ,了解到現在還有蓮花生大師傳承的金剛乘法門,或許對我 07/28 16:53
APttUser: 們這些福德淺薄、帶有業障的罪苦眾生而言,也是一種希望 07/28 16:54
APttUser: 。雖說如此,我還是常常杞人憂天、自尋煩惱。 07/28 16:58
APttUser: 淨土教觀學苑也已經請了專業的法師,開始誦《法華經》 07/28 17:06
APttUser: 菩提達摩的師父(般若波羅尊者)交代他,在般若多羅滅度 07/28 17:43
APttUser: 後67年,要到震旦地區(中土)來傳承佛法。也說,東方的 07/28 17:45
APttUser: 震旦(中原地區)與佛法緣。釋迦牟尼佛出世時,那時代的 07/28 17:48
APttUser: 東方有孔子、孟子、...等聖人。雖然他們提倡的學派、信 07/28 17:50
APttUser: 仰,與佛教不盡相同,但他們的文化裡,也有仁慈、行善、 07/28 17:52
APttUser: 博愛、等等精神,因此讓達摩到東土來弘法。唐朝那時候, 07/28 17:55
APttUser: 也有太平盛世,吐蕃地區也有蓮花生大師、赤松德贊、等人 07/28 18:00
APttUser: 為藏人帶來佛法。唐朝時有太平盛世,大約是像法時期。 07/28 18:02
APttUser: 這本書不是一定要看啦。只是剛好有介紹當時的社會文化。 07/28 18:04
APttUser: 菩薩「五明」:聲明、因明、內明、醫方明、工巧明。 07/28 18:06
APttUser: 科技、文明也與「五明」有相關吧 07/28 18:08
APttUser: 淨空老和尚也曾分享,「六和敬」的僧團功德很大。一個地 07/28 18:11
APttUser: 區如果有能夠做到「六和敬」的僧團,這個地方不遭災難。 07/28 18:11
APttUser: 見和同解(在思想上,建立共識) 07/28 18:13
APttUser: 戒和同修(在法制上,人人平等) 07/28 18:13
APttUser: 身和同住(在行為上,不侵犯人) 07/28 18:13
APttUser: 口和無諍(在言語上,和諧無諍) 07/28 18:14
APttUser: 意和同悅(在精神上,志同道合) 07/28 18:14
APttUser: 利和同均(在經濟上,均衡分配) 07/28 18:14
APttUser: 「人間淨土」的理想,或許也與六和敬相關吧。極樂淨土, 07/28 18:19
APttUser: 彼國土有諸「上善人」俱會一處。 07/28 18:25
nmamtb: 阿彌陀佛,感恩AP菩薩分享,末學盡量只看一位法師的講經 07/28 21:03
nmamtb: 教學,其餘大多只看文字。影音的影響力量較強,而且時間會 07/28 21:03
nmamtb: 被綁住,個人資質鈍劣還是按照自己的步調學習。插題一下, 07/28 21:04
nmamtb: 最近在回顧三個佛板的……興衰?……有種浪濤盡千古風流人 07/28 21:04
nmamtb: 物,觀PTT不笑是癡人的感慨……說真的,當年拍鄉民的正義 07/28 21:04
nmamtb: 時,我剛戒掉花花世界影音娛樂沒多久,假如把佛板的風風雨 07/28 21:04
nmamtb: 雨拍成電影,我會開緣再進電影院看一看……好啦,有些老 07/28 21:05
nmamtb: 骨灰可能已經耳朵很癢了,就先醬。 07/28 21:05
APttUser: 沒關係,隨喜nm師兄。我也覺得自己太過於依賴3C產品,有 07/28 22:38
APttUser: 時難免會浪費時間在手機、電腦上,而耽誤修行或其他正事 07/28 22:39
APttUser: 。而且我長期久坐在電腦桌前、當低頭族,容易駝背、精神 07/28 22:40
APttUser: 不濟。作息也沒有很規律、晚睡,身心不夠健康 (欸...) 07/28 22:43
APttUser: 我正好是電視兒童的那個時代之一,《鄉民的正義》大約是 07/28 22:44
APttUser: 10年前的作品了。但末學我覺得佛板的風風雨雨應該不太可 07/28 22:45
APttUser: 能會有人來花費自己的時間、資源來拍成電影呢 (笑) 07/28 22:46
APttUser: 《佛陀》(印度電視劇)、《釋迦牟尼佛傳》(香港電影)、 07/28 22:49
APttUser: 《本來面目》(台灣電影)、《了凡四訓》(淨空法師指導) 07/28 22:50
APttUser: 能夠被做出來,讓末法時代的緣眾觀看,也算不容易了。 07/28 22:51
APttUser: 怕讀者誤會,我澄清一下。我在樓上留言"以前我看到釋迦 07/28 22:53
APttUser: 世尊在菩薩的因位修行布施",意思是我在網路上看到其他 07/28 22:54
APttUser: 法師或佛友分享這些公案,不是我親眼看到,我沒有這種宿 07/28 22:57
APttUser: 命通,也不確定過去生是否與釋迦世尊有緣相遇。 07/28 22:58
nmamtb: 是阿,時代在變越來越快,大概只有老鄉民會捧場了........ 07/29 11:32
nmamtb: 突然覺得眼前有...沙灘? T_T 07/29 11:34
APttUser: 「善業」和「善根」是有差別的,追求「善業」是重視人世 07/29 15:53
APttUser: 間的枝枝末末,初學者的感應可能會特別快,就像小草很容 07/29 15:53
APttUser: 易得到成長。追求「善根」則是真正地回歸到真如本性,就 07/29 15:53
APttUser: 像要種植百年大樹之前,要先做長遠的布局、栽培善根。 07/29 15:53
APttUser: 今天假如你受持《法華經》,你是為了成就佛道(變成大 07/29 15:54
APttUser: 樹的成長速度比較慢),你不是追求那些感應神通的小草。 07/29 15:54
APttUser: 影片的5分15秒開始,提及:"世俗以「家和」興萬事,佛門 08/03 11:47
APttUser: 以「無事」為貴,但所謂「無事」並非無所事事,而是和合 08/03 11:48
APttUser: 無諍。一群來自不同環境、不同背景的和合僧,以「身和同 08/03 11:49
APttUser: 住,口和無諍,意和同悅,戒和同修,見和同解,利和同均 08/03 11:50
APttUser: 」的"六和敬"為共同依止的生活規範。在叢林中,同穿一件 08/03 11:51
APttUser: 衣、同吃一缽飯,執事無有高下,以盡責為有功,不覆藏己 08/03 11:53
APttUser: 過,不談論人非。人人發同心,行同願,身心清淨似琉璃, 08/03 11:53
APttUser: 這份大眾薰修的功德,殊勝不可思議,能報四重恩、濟三塗 08/03 11:55
APttUser: 苦、破地獄業。 08/03 11:55
APttUser: 淨空法師說過,「六和敬」的功德很大,一個地區如果有僧 08/03 11:57
APttUser: 團能夠實踐「六和敬」的精神,這個地方不遭災難。 08/03 1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