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dh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再讀楞伽經筆記(九) 原文 …(前略)…復次大慧。菩薩摩訶薩若欲了知能取所取分別境界。皆是自心之所現者。當離 憒閙昏滯睡眠。初中後夜勤加修習。遠離曾聞外道邪論及二乘法。通達自心分別之相。復 次大慧。菩薩摩訶薩住智慧心所住相已。於上聖智三相當勤修學。何者為三。所謂無影像 相。一切諸佛願持相。自證聖智所趣相。諸修行者獲此相已。即捨跛驢智慧心相。入菩薩 第八地。於此三相修行不捨。 翻譯 其次,大慧,大菩薩如果想要瞭解「能執取的人和所執取的事物這些分別的境界,都是自 心所顯現的」,應該遠離吵鬧、昏沉、睡眠,在初夜、中夜、後夜精進的修習,遠離曾經 聽聞的外道錯誤論點和小乘的修行方法,通達自心分別的相。其次,大慧,大菩薩安住在 智慧心所安住的相之後,應該勤於修習上等的神聖智慧三相,哪三種相?就是所謂的「沒 有影像相」、「一切諸佛願意保持相」和「親自證得神聖智慧所到的相」;修行的人得到 這些相之後,就捨棄了跛驢智慧心,進入菩薩的第八個階位,對這三種相持續修行而不捨 棄。 原文 大慧。無影像相者。謂由慣習一切二乘外道相故。而得生起。一切諸佛願持相者。謂由諸 佛自本願力所加持故。而得生起。自證聖智所趣相者。謂由不取一切法相。成就如幻諸三 昧身。趣佛地智故。而得生起。大慧。是名上聖智三種相。若得此相。即到自證聖智所行 之處。汝及諸菩薩摩訶薩應勤修學。...... 翻譯 大慧,「沒有影像相」就是因為習慣一切小乘、外道的相,而得以生起;「一切諸佛願意 保持相」就是因為諸佛自己本願的力量加持,而得以生起;「親自證得神聖智慧所到的相 」就是因為不執取一切法相,成就如幻的諸禪定之身,趣向佛境界的智慧,而得以生起。 大慧,這就稱為上等的神聖智慧三種相,如果得到這些相,就到達了「親自證得神聖智慧 所行」的境界,你和諸大菩薩應該精進修習。 思考 .末學個人意見:「無影像相」應是指無念、無識的境界,即二乘和外道所修「寂靜」的 境界,比較接近南傳佛教;「自證聖智所趣相」應是指「不可得的般若空性」的境界,與 調和空有的「中道」結合後,因為明白諸法虛幻不實,所以能不取一切法相,得到如幻三 昧,比較接近漢傳佛教;「一切諸佛願持相」則應是指「如來藏境界」比較接近藏傳佛教 。 如果和圓覺經對照著看,「無影像相」是由修奢摩他(止)而得,「自證聖智所趣相」是由 修禪那證悟空性而得的,「一切諸佛願持相」是由修習三摩鉢提(假觀、如來藏)而得。這 裡所說的三種相都成就,能到達「親自證得神聖智慧所行」的境界,而圓覺經上也說:如 果要得到圓覺,必須藉由奢摩他(止)、三摩鉢提(假觀)和禪那(空性、中道)三種法門。 (待續)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61.223.90.102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uddha/M.1710466865.A.716.html
devil0915: 隨喜!另外補充一下,圓覺經是說要入圓覺可從奢摩他、 03/15 12:27
devil0915: 三摩缽提、禪那這3種方法則一而修,或者兼修皆可。唯 03/15 12:27
devil0915: 一的條件就是一定要依淨覺心(真心本性)起修。要如何依 03/15 12:27
devil0915: ?最最重點就是觀一切相皆是虛妄的幻相。 03/15 12:27
proton63: 在初夜、中夜、後夜精進的修習. 原來是效法宰予晝寢? 03/15 13:13
gogolee0210: 奢摩他煉到第九住心一境性後,就連在夢中都沒差了, 03/15 15:38
gogolee0210: 也就不用分什麼前夜、後夜的這麼麻煩了。 03/15 15:38
gogolee0210: 就是在平常隨時隨地都自我要求去這麼做,自然就會變 03/15 15:38
gogolee0210: 成這樣了啦~ 03/15 15:38
gogolee0210: 三摩缽提跟禪那就已經是證三摩地菩提心後,用那個空 03/15 15:39
gogolee0210: 性圓覺明體在做事的了。 03/15 15:39
gogolee0210: 三摩缽提就是神通法門的妙用了,不知是勝義上的意思 03/15 15:42
gogolee0210: ,一定會牽扯到物質上的東西,有材料才能拿來顯化、 03/15 15:42
gogolee0210: 化變,只是這個物質不是單指肉眼可見的那種物質就是 03/15 15:42
gogolee0210: 了。 03/15 15:42
gogolee0210: *不止是勝義上的意思 03/15 15:43
gogolee0210: *講反了,九住心修到心一境性,自然隨時安住在這個 03/15 17:31
gogolee0210: 狀態,就是奢摩他了。 03/15 17:31
gogolee0210: 而正奢摩他還要身心輕安,所以報身、氣脈等物質上相 03/15 17:31
gogolee0210: 關的東西一定要重視。 03/15 17:32
proton63: agama.buddhason.org/book/as/as084.htm 二十億耳的精進 03/15 19:09
creative88: 善男子。若諸菩薩悟淨圓覺。以淨覺心。取靜為行。 03/15 19:48
creative88: 由澄諸念。覺識煩動。靜慧發生。身心客塵從此永滅。 03/15 19:48
creative88: 便能內發寂靜輕安。由寂靜故十方世界諸如來心於中顯現 03/15 19:49
creative88: 。如鏡中像。此方便者名奢摩他。 03/15 19:49
adampolo: 宰予也是孔子十大弟子。更何況這只是儒家要求而已。儒 03/15 20:43
adampolo: 家修的再好,也是不能解脫。 03/15 2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