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dh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我有一個應用題 (? 假設過去你與某人的關係中曾經存在讓對方委曲求全的某種狀況, 現在換過來,變成你在與對方的關係中有委屈求全的情況, 重點是,即使你自己不介意, 但這個委曲的情況與你今生對自己的設定的某些規則或戒律是有衝突的, 而且可能會影響到第三人, 請問,你會怎麼從佛法的智慧中來處理這件事? 1.這種情況在感情上的體現可能是介入別人關係, 在工作上可能是老闆讓你違反自己的某些職業操守, 在家庭上則可能是父母讓你不當地遵守他的期望與規定等等。 2.假設此處的「戒律」只是自己對自己的某些規定或要求, 換言之,不是佛教意義上的戒律,沒有基於他力的強制力。 一般有幾種常見的做法, 一,沒有意識,隨波逐流,消完一個算一個。 二,認因果為空, 即使這些關係過往的情形與現今狀況如此,仍以戒律為師, 用懺悔與消業等種種方式去處理這個不平衡,靜待時間解決一切。 三,認為需要把握機會,在現今這個新的關係中修補過去並重新回到平衡, 即使發生一些在當下看起來影響戒律的事情也盡量保持心態明正, 比如不讓父母煩惱而暫時遵守他們的期望等等, 或者即使做了但沒有真實惡心, 另一方面再用其他方式去彌補自己覺得受了影響的戒律。 四,以上都可以也都不可以,因為每個人的情況都是不同的, 謙卑求取虛空的幫助,盡量以純淨的心或智慧相應並妥善解決。 我現在想做的是第四點,所以我發文。 也就是說,我不是真的要問某個特定的方式去解決某個特定的狀況, 而是我想知道大家是怎麼看待這個情況的。 又,你的心這樣想,那你的行為真的也是這樣去執行的嗎?或是有什麼特別的情況? 特別溫馨提醒我們不要掉書袋好嗎XDDD 掉書袋跟真實體會過後講出來的聖賢語是不同的,雖然看起來可能一模一樣, 如果可以的話,非常希望是你真實體驗過的心得或聖賢語。 最後吃一下觀音豆腐, 觀音節日剛過,祝大家乘觀音悲願之力都能早日離苦得樂。:)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94.190.204.223 (荷蘭)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uddha/M.1711820947.A.4CE.html
gogolee0210: 覺得吧,止觀真的太好用了。觀察起心動念,並且看怎 03/31 02:07
gogolee0210: 麼做是最圓滿的做法。 03/31 02:07
gogolee0210: 如能不結怨又能把事情給辦好,那是最好的了。 03/31 02:07
gogolee0210: 甚至在必要的時候,能因公而放下自己。 03/31 02:07
gogolee0210: 這麼說不是在矯情作態,而是因為用不徇私的角度切入 03/31 02:07
gogolee0210: ,更能讓人以公司、團體...等的立場來看待每一件事 03/31 02:07
gogolee0210: ,就像是同理心一樣。 03/31 02:08
gogolee0210: 例如歷史上曾經有人因公為了立法,又要能取信於人、 03/31 02:08
gogolee0210: 服人,最後也不惜革除自己,而被後人責作法自斃。 03/31 02:08
gogolee0210: 但是換另一個角度來看,也可以說是不徇私枉法。 03/31 02:08
gogolee0210: 當然,每個人智慧不同,展現出來的深度、廣度、圓滿 03/31 02:18
gogolee0210: 的程度也就不同了。就只能透過練習隨順時空背景去因 03/31 02:18
gogolee0210: 地制宜,逐步修正、成長了。 03/31 02:18
gogolee0210: 我認為這也是菩薩之所以智慧、方便有別於羅漢的地方 03/31 02:18
gogolee0210: ,因為一直與眾生站在一起。 03/31 02:19
gogolee0210: 假設滿足父母期待這題好了,如果我們很直線的思考, 03/31 02:48
gogolee0210: 就會目標導向的照著對方明確的目標去做。 03/31 02:48
gogolee0210: 但是如果我們懂得變通,換個角度去想,父母對孩子期 03/31 02:48
gogolee0210: 待的初因是什麼? 03/31 02:48
gogolee0210: 是為了滿足自己做不到的遺憾? 03/31 02:48
gogolee0210: 還是希望自己離開後,孩子能獨立、強壯的生存下去? 03/31 02:49
gogolee0210: 如果知道了動機,其實我們是可以創造需求給他們的。 03/31 02:49
gogolee0210: 讓他們知道,即使不是照他們指定的目標做,也是可以 03/31 02:49
gogolee0210: 用不同的成果來滿足他們初始的需求,最終還是能滿足 03/31 02:49
gogolee0210: 他們的期待。 03/31 02:49
gogolee0210: 掌握人性的話,調整成是你希望的方式來達成目的就不 03/31 02:54
gogolee0210: 是難事了。 03/31 02:54
所以g大的方法是, 1. 提升觀察力。 2. 繞道而行,滿足客戶期望。 3. 「繞道而行」指在不違反自己戒律的情況下實行2。這一點是我推估的雖然你沒有這麼講XD 換言之,本質是在一個暫時還不健康的關係中善巧滿足對方的索取以重新取得平衡, 這個方法有個條件,就是要有能力正確地給予,以及有資源能夠給予。 這是需要一些累積的過程的,成功率也跟互動對象的狀態有關係, 比如我想很少人可以滿足普丁XDDDD 我有看到另一個奏效的方式,是那種「願意給予對方的誠意」, 這或許更可能是一般人在能力還不足以的時候能重新取得平衡關係的關鍵。
restinpeace: 你的第二點——》假設此處的「戒律」只是自己對自己 03/31 02:56
restinpeace: 的某些規定或要求, 03/31 02:56
restinpeace: 換言之,不是佛教意義上的戒律 03/31 02:57
restinpeace: 說明了沒有違犯戒律,那就表示只是需要滿足別人見取 03/31 02:58
restinpeace: 與戒禁取的邪見,或是滿足自己的見取戒禁取這樣? 03/31 02:58
restinpeace: 如果是的話,既然沒有違犯戒律(這裏以五戒為主)那 03/31 03:00
restinpeace: 還有啥好討論的?做得到就隨順唄。 03/31 03:00
雖然我看不太懂XD 不過我有個想法可能差異跟您蠻大的。 對我來說,一個遵守自己戒律跟守五戒的人,前者是更難的, 因為你沒有一個團體在長時間的資源挹注下形成的穩固規則來幫助你度過一些艱難的選擇, 你主要依靠的是自己的信念與精神力,你缺乏一個有力的善巧。 比方說,闖紅燈不犯法只傷害社會道德的時候還會不會闖紅燈? 這種情況下還不闖紅燈的人,本質上可能是比守法的人更清楚明白為什麼不能闖紅燈的。 所以對我來說,打破自己的戒律並沒有比打破五戒來得無關緊要, 它唯一的好處可能是我破戒時不會因此覺得對團體有責任或有愧疚感。 因此沒有佛教戒律的規範其實沒有讓這個問題變得比較簡單, 相反,有了反而不需要討論。
gogolee0210: 所以,隨順眾生的人性,因才施教,甚至能提升他們原 03/31 03:32
gogolee0210: 本需求的層次。 03/31 03:32
gogolee0210: 就像沙漠口渴的人跟你要水喝,你給他們仙人掌汁也可 03/31 08:03
gogolee0210: 以解決問題一樣。 03/31 08:03
gogolee0210: 又像是前方有口受污染的水井(五毒),你指出旁邊被 03/31 08:22
gogolee0210: 毒死的屍體警告他們別喝(因果),並摘下旁邊樹上的 03/31 08:22
gogolee0210: 果子(正見)給他們解渴。 03/31 08:22
gogolee0210: 作種種方便、善巧言說開引。 03/31 08:24
chihnan: cinss大早安 03/31 09:23
chihnan: 先祝您一切安好。 03/31 09:24
chihnan大好 :D 感謝你的祝福讓我安好,你也一切都好!
chihnan: 我本來在家當閒雲野鶴一陣子,最近又開始進入紅塵了XD 03/31 09:27
chihnan: 但是不管再怎麼忙,還是要回答這題應用題。 03/31 09:27
chihnan: 1,先講『優先順序』這個想法。 03/31 09:30
chihnan: 我自己做事,會有個優先順序,這個順序不是別人要求的 03/31 09:31
chihnan: 是我自己思考後,知道我想要的人生方向, 03/31 09:32
chihnan: 進而建立起的優先順序, 03/31 09:33
chihnan: 也就是說,當我在往我的方向前進時,我是專注在我的方向 03/31 09:34
chihnan: 遇到事情時,也是以這個人生方向優先順序來思考。 03/31 09:35
chihnan: 舉個例子來做說明,在生意場合上,可能會常遇到的情況 03/31 09:37
chihnan: 合作對象(或者是自己的老闆),要求做出違反職業良知的 03/31 09:39
chihnan: 事,先不管這個合作對象是否曾經幫助過我, 03/31 09:39
chihnan: 也先不管回應之後,老闆會產生怎樣的想法, 03/31 09:41
chihnan: 重點始終是放在,我的「優先順序」是什麼。 03/31 09:42
chihnan: 以這個為基礎,再往前進行推展。 03/31 09:42
chihnan: 我自己的優先順序,是修行,就算我現在進入紅塵賺錢, 03/31 09:45
chihnan: 我還是以修行為優先。 03/31 09:47
chihnan: 行為是否違反職業良知,重點就不在合作對象是否幫過我, 03/31 09:49
chihnan: 而是違反了職業良知,會否影響內心的平靜(修行)。 03/31 09:50
chihnan: 2,探究「人際關係與回應」這件事 03/31 09:55
chihnan: 活在現代社會當中,人際關係要比以往複雜很多, 03/31 09:56
chihnan: 除非找個地方隱居,不然多數時間都在處理「與人互動」 03/31 09:57
chihnan: 可是這樣的互動,很容易讓人陷入「境」中,心隨境轉, 03/31 09:58
chihnan: 也就是忙著「對應」環境,自己就把自己帶入了「相」中 03/31 10:00
chihnan: 我在想,比較好的方式,可能還是要回到1,自己的優先順序 03/31 10:01
chihnan: 心不隨境轉 03/31 10:02
chihnan: 這個「環境」不是真的,卻也不是假的 03/31 10:02
chihnan: 重點始終不是在環境,而是自己的方向。 03/31 10:04
chihnan: 說真的,看到cinss大的文字就有種開心的感覺, 03/31 10:07
chihnan: 但即便如此,我還是得要去吃早餐,等等要做家事XD 03/31 10:08
chihnan: 不管外境有怎樣吸引我們注意力的人事物,時常保持內觀 03/31 10:11
chihnan: 先這樣。 03/31 10:12
謝謝你的分享 :D 我想抓兩個關鍵概念,一個是原則,一個是中心化。 我對以上方法的理解是, 原則基礎上是為了快速汰除可能的選項,也就是刪去法, 好處是可以快速推進,減少決策所消耗的資源。 把中心立焦在自己身上也有相同的味道, 而這些節約下來的資源如果被有效利用,拿來提升自己, 就能提高處理問題的品質,與處理更複雜問題的能力。 能堅持原則是很不容易的,特別是如果遇到我文內提到的狀況, 對我來說像是拿著精神力去跟某些業力對撞XDDDD
sleepyrat: 歡喜做,甘願受,就不會有委曲求全的感覺。 03/31 10:38
sleepyrat: 換句話說,拎北若不爽,給錢也不幹,但是給錢還是會收~ 03/31 11:14
devil0915: 金剛經最後的偈語「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 03/31 11:36
devil0915: 電,應作如是觀」大日經教我們觀十緣生句,一切法如「 03/31 11:36
devil0915: 幻、夢、影、陽焰、乾闥婆城(海市蜃樓)、響、水中月、 03/31 11:37
devil0915: 浮泡、虛空花、旋火輪」除此之外,還有一大堆大乘經典 03/31 11:37
devil0915: 都在講同樣的內容。總歸一句話,觀世界上所有物質、精 03/31 11:37
devil0915: 神的一切都是幻相。這是佛陀教所教最根本的一個方法, 03/31 11:37
devil0915: 建議原po平常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做如是觀,很多問題自然 03/31 11:37
devil0915: 就沒有了。 03/31 11:37
proton63: 戒是為了得定,定是為了得慧。如果戒只是自己高興, 03/31 13:27
proton63: 只是說明你走錯方向了。莫忘親近善士。 03/31 13:28
BRIANERIC2: 掉書袋的來了XDDD 03/31 15:24
BR大我幫你改一個字因為我原本的字也寫錯XDDDDD 講真,掉書袋在我心裡跟妄語是同一件事, 這是我為什麼特別在文內這樣說的原因 @@
gogolee0210: 類似,有時看似是繞道而行,實際上卻恰好是最圓滿的 03/31 17:22
gogolee0210: 辦法。 03/31 17:22
gogolee0210: 以因果的角度來看,有些人還很貪玩,沒辦法接受即生 03/31 17:22
gogolee0210: 成就、當下即是的東西,甚至會產生驚懼、反彈(例如 03/31 17:23
gogolee0210: 法華經一堆阿羅漢離席的案例),那我們能做的至少是 03/31 17:23
gogolee0210: 讓他不要偏離這條道路太遠,示現他們需要的相。 03/31 17:23
gogolee0210: 不然心裡有一顆遺憾的種子,未來有一天可能又會爆發 03/31 17:23
gogolee0210: 。不如待他經歷了、玩膩了,如果還記得我們當初在八 03/31 17:23
gogolee0210: 識下的種子,就自己會走回來了。 03/31 17:23
gogolee0210: 至於普丁的案子,我覺得吧,要看我們有多少談判的籌 03/31 17:23
gogolee0210: 碼,有沒有那個名分跟他交流,那個緣不一定在我們身 03/31 17:23
gogolee0210: 上。 03/31 17:23
gogolee0210: 就像當初釋迦牟尼離開後,也沒辦法阻止釋迦族因過去 03/31 17:27
gogolee0210: 業力而帶來的滅亡一樣。 03/31 17:27
我知道你沒有什麼自尊問題,所以想比較直接回應你XD 1. 其實繞道而行對我來說並沒有比較差,在我的回覆中它反而代表一種聰明的作法。 2. 普丁的比喻是指面對一個遠超出自己目前處理能力範圍之外的果報或情況。 3. 你有注意到你的內容很常把「他們」區隔出來,以及出現「拯救」這種上對下的感覺嗎@@好明顯,想給你參考一下XD
gogolee0210: 是啊,凸顯出需要修、調整的過程,哈哈 03/31 18:19
gogolee0210: 像金剛經說:「如來說有我者,即非有我,而凡夫之人 03/31 18:30
gogolee0210: 以為有我;凡夫者,如來說即非凡夫,是名凡夫。」 03/31 18:30
gogolee0210: 有時候用社會有共識的名詞在交流,的確會被當做執著 03/31 18:30
gogolee0210: 名相。 03/31 18:30
gogolee0210: 說有他們,即非有他們,是名他們。 03/31 18:30
gogolee0210: 對於這些感受我是覺得要自己覺照,細細去體會、感受 03/31 18:30
gogolee0210: ,就不予置評了。 03/31 18:30
不知為何想到你分享過的你父親說過的話,玩笑發自內心。 人類的溝通確實太侷限了,我說的也確實只是我自己的感受,不用太當真。XDDD 關於本文,我之所以提出這個問題,有一部分是檢討自己過往輕易地簡化了一些難題,應 該更謙卑地去看待問題。 最近因為緣分關係,我有機會比較清楚地看到跟某些人需要平衡回來的關係, 這種平衡會違反我給自己的戒律, 如果選擇遵守原則,那我等於把這個平衡的機會往後擺, 意思是,等我以後更有能力時再來處理,以拖待變,不知在何時,不知哪一世, 但屆時可能依然會讓我有違反戒律的問題,得看我自己怎麼造作。 我也因此感受到,業力來的時候心會如何不受控制, 有的時候觀察到了就破除了, 有的時候即使有能力觀察到也不一定能解決,因為小於業力。 我曾經無來由的非常討厭一個僧侶,他講什麼我都想反駁, 但我心裡又覺得很奇怪,因為他講的話沒什麼特別的,就是一個普通的僧侶, 為什麼我就是那麼不喜歡他? 某次禪修過後我突然知道了, 原來我們過去世似乎有過非常嚴重的衝突。 這種感受讓我有點猶豫是否該跟對方聊聊, 但又擔心這只是一種無來由的感覺,沒有任何證據,實在唐突。 說也奇怪,當天下午,我意外有了一個可以跟對方私下溝通的機會, 而當我鼓起勇氣跟對方提到我的感覺時,竟然不自主地難過到哭了。 我向對方好好的道了歉,縱使心裡隱約知道當時並不是單方面的問題, 但過去的我們沒有機會好好相處而結了這種惡緣,無論如何,我都覺得很遺憾。 就在我跟對方道歉並且得到彼此的理解時, 你知道嗎,我那種討厭對方的感覺從此消失了, 他對我來說,真正成為了一個普通的僧侶,只有普通的印象。 因為這種經驗,我知道這一次遇到的情況應該也不是自己的幻想, 只是這一次似乎並不是講開了就可以解決的事情, 那種受到業力與願力影響而被大幅擾亂的身心, 或者即使看到了被擾亂的身心也依然沒有辦法的身心, 又一次讓我覺得在層層疊疊的記憶與業力之下,人之渺小, 還是謙卑一點好,因為究其根本,我根本什麼都不懂。 但跟文內提到的一樣,我知道這問題只有我自己能解, 因此我並不是要尋求一個特定的方法來解決困難, 只是深感佛法不難,難的是佛法應用題, 因為那才驗證自己心中所謂的佛法到底是否真實有用,而不只是一種書袋。 佛經俯拾即是時,我就能解絲毫真實義了嗎? 相似的狀況是, 我在與以前相比可以比較細微的觀察, 而因此感受得到人際相處之間的善意惡意或者無意義時, 就出現了人際疏離的輕微狀況。 換言之,我幾乎傾向只跟自己覺得舒服的人來往, 而這在現實生活中並不是一個聰明的作法, 也確實為我自己帶來了無必要的困境, 畢竟我還是生活在社會中的一個普通人。 就目前狀況來講,NO,我還沒有很好的讓法潤透身內乃至心外, 才因此有這樣的不圓滿。 分享一下自己目前辛苦(?)的作題情況作個階段性的小結, 修正自己真不簡單啊,感謝一切善法護佑。 接下來要更專注的感受,好好處理這些暫時還不圓滿的狀態了。 祝福大家在圓滿的路上道心長住。:)
gogolee0210: 另一方面,在感受產生的當下,捫心自問是否依義不依 03/31 19:51
gogolee0210: 文、依法不依人了。 03/31 19:51
gogolee0210: 不然很容易就會掉到人性、感受上的循環裡,那看到的 03/31 19:52
gogolee0210: 世界就很容易有二了。 03/31 19:52
cinss: 嗯,你講的沒錯喔XD 03/31 20:01
cinss: 感受常也只是一個騙人的玩意,我能管好自己就謝天謝地了XD 03/31 20:03
gogolee0210: 我覺得吧,你參考看看,在那個情境產生並被你覺察到 03/31 20:10
gogolee0210: 的當下,就是了緣的時候。 03/31 20:10
gogolee0210: 並不是特地等到什麼能力足了以後再來處理。 03/31 20:10
gogolee0210: 像是我只是一個路人,如果有那麼兆分之一的機率讓我 03/31 20:10
gogolee0210: 遇上普丁,無論我多麼人微言輕,他是否會採信,能遇 03/31 20:10
gogolee0210: 上即是具足諸緣了。 03/31 20:10
gogolee0210: 如待時間推移,等到我認為我具足名分、智慧時,可能 03/31 20:10
gogolee0210: 就碰不上當初的時空背景了。 03/31 20:10
gogolee0210: 所以也只能把握每一個當下。 03/31 20:10
cinss: 應該是我表達能力不好,其實我文內已經說了,不過就先這樣 03/31 20:20
cinss: 好了XD 感謝你~ 03/31 20:21
gogolee0210: 舉個跟女友之間的例子好了。 03/31 20:24
gogolee0210: 剛交往沒多久,女友有時會因為一些事情而生氣。 03/31 20:24
gogolee0210: 在他生氣的當下,我提醒他這個時候練習去觀察這個生 03/31 20:24
gogolee0210: 氣的感覺,以及為什麼生氣的原因。 03/31 20:24
gogolee0210: 一開始他只覺得我在講幹話,就真的很生氣,什麼狗屁 03/31 20:24
gogolee0210: 空性、因緣和合。 03/31 20:24
gogolee0210: 但是多幾次後,慢慢發現在觀察的當下,好像比較不會 03/31 20:24
gogolee0210: 被生氣的感覺牽著走了。 03/31 20:25
gogolee0210: 這時候我打鐵趁熱,捏了他一把,她當時愣住了幾秒, 03/31 20:25
gogolee0210: 然後突然又對我罵說幹嘛捏她? 03/31 20:25
gogolee0210: 我跟她說,我剛剛捏你你愣住的時候,你原本的生氣跑 03/31 20:25
gogolee0210: 哪裡去了? 03/31 20:25
gogolee0210: 你現在因為被捏生氣,你剛剛的愣住及生氣又跑到哪裏 03/31 20:25
gogolee0210: 去了? 03/31 20:25
gogolee0210: 這個生氣、愣住的相非恆常不變的,是因緣和合的,所 03/31 20:25
gogolee0210: 以說是空性、是幻。 03/31 20:25
gogolee0210: 然後慢慢引導去思考生氣的起因,觀想是心緣在自己建 03/31 20:26
gogolee0210: 立的一套價值觀上,所以才產生出生氣的相,並且把這 03/31 20:26
gogolee0210: 種感覺執著的當成是真實的東西。 03/31 20:26
gogolee0210: 能覺察到這些,並觸動到自心,都是在當下產生作用, 03/31 20:26
gogolee0210: 而彰顯出來的。 03/31 20:26
gogolee0210: 而那個當下即具足了諸緣。 03/31 20:26
gogolee0210: 因為心產生作用就是在當下,沒有一個過去或是未來的 03/31 20:27
gogolee0210: 心的作用可得,甚至當下也是。 03/31 20:27
gogolee0210: 沒事,藉由你的案例跟板上網友交流也是好事。 03/31 20:28
gogolee0210: 而前面幾次生氣,雖然覺得夠了別再說了、是幹話、是 03/31 20:42
gogolee0210: 屁,其實也具足諸緣了,並不是只在愣住那次才具足諸 03/31 20:42
gogolee0210: 緣。 03/31 20:42
gogolee0210: 只是最後那次他終於選擇認真面對自心了。 03/31 20:42
gogolee0210: 真正能改變一個人的只有自己。 03/31 20:43
gogolee0210: 不在於我們多麼能說善道。 03/31 20:49
gogolee0210: 不然釋迦牟尼佛都這麼厲害了,他老人家在世時,就應 03/31 20:49
gogolee0210: 該要能降伏所有外道了。 03/31 20:49
gogolee0210: 但事實並不是如此,他兒子也跟著提婆答多跑了。 03/31 20:50
gogolee0210: 難不成連釋迦牟尼佛也要等能力具足才來處理這些問題 03/31 20:51
gogolee0210: 嗎? 03/31 20:52
gogolee0210: 並不是,原因同上,真正能改變一個人的只有自己。 03/31 20:52
gogolee0210: 當中也利用了前面提到過的隨順眾生的人性,像是利用 03/31 21:17
gogolee0210: 女友的生氣及愣住。 03/31 21:17
gogolee0210: 釋迦牟尼佛當初拐自己堂弟出家,也是利用他好女色帶 03/31 21:17
gogolee0210: 他上天看仙女,再利用恐懼帶他看執著會下地獄,不也 03/31 21:17
gogolee0210: 是利用了人性嗎,哈哈! 03/31 21:18
proton63: agama.buddhason.org/book/as/as017.htm 非時通達 03/31 21:36
proton63: 七個通往漏盡涅槃的修信次第:信.慚.愧.多聞.精進.念.慧 03/31 21:37
BRIANERIC2: 吊書袋又來了,問東答西,達聞西喔 03/31 22:22
chihnan: 回cinss大,我也說我自己的經驗。 04/01 01:20
chihnan: 業力之大,某些時候,用意志力也很難對抗。 04/01 01:20
chihnan: 這些年,越是靜下心來,越能觀察到業力之顯現。 04/01 01:20
chihnan: 以前心沒有靜下來的時候,把業力的聲音,當成是自己的聲 04/01 01:21
chihnan: 現在心越是靜下來,越能發現,業力聲音跟自己聲音, 04/01 01:21
chihnan: 甚至漸漸能夠發現一點點的區別, 04/01 01:21
chihnan: 但是很難一直保持這樣的清醒狀態, 04/01 01:22
chihnan: 所以真正業力一來,有些時候還是被推著跑。 04/01 01:22
chihnan: 可是也知道,並非每件事都是業力,人還是有很大的自由成 04/01 01:22
chihnan: 長空間。 04/01 01:22
chihnan: 平衡的機會,如果能夠往後放,則不一定非要當下去平衡, 04/01 01:23
chihnan: 因為時空都不一樣了,而且如何平衡, 04/01 01:23
chihnan: 可能也不是我們當下能夠認定的, 04/01 01:23
chihnan: 就像是感情,如果某A曾讓對方委曲求全了, 04/01 01:23
chihnan: 平衡的方式,可能是某A失去這段感情, 04/01 01:24
chihnan: 而不一定是某年某月某日,換成對方讓某A委曲求全。 04/01 01:24
chihnan: 也就是說,當某A失去這段感情之後,其實可能就已經平衡 04/01 01:24
chihnan: 後續的對方讓某A委曲求全這件事,也許又是另外的一件事 04/01 01:24
chihnan: 可是如果某A一直惦記著曾讓對方委曲求全, 04/01 01:25
chihnan: 誤以為現在要換成自己委曲求全才能平衡,那就是另一種的 04/01 01:25
chihnan: 執著。 04/01 01:25
chihnan: 但也不是逃避平衡,也不是欠債不還,而是當下的順其自然 04/01 01:25
chihnan: 說起來,我好像也是無來由的對你有好感XD 04/01 01:27
chihnan: 與男女之間無關,就是單純的好感, 04/01 01:27
chihnan: 這也可能是某種程度的業力,我熬夜花點時間多打幾個字, 04/01 01:27
chihnan: 說出來之後,也許以後大家就變成茫茫人海的路人甲, 04/01 01:27
chihnan: 其實也很好。 04/01 01:28
chihnan: 牽掛的越少,越好修行。 04/01 01:28
chihnan: 各自安好。 04/01 01:28
謝謝chihnan大的分享,可惡我還想說應該是我很幽默XDDD 有個善緣在遠方的感覺真好,各自安好。:))
khara: 有個我的情況 或許不盡合原PO 是個較小的格局 04/01 04:24
khara: 我為了減肥 現在盡可能實行早午兩餐 晚上不吃 04/01 04:24
khara: (也不算高尚的過午不食 那麼神聖的目的 04/01 04:25
khara: 就單純減肥這種渺小自私的目的:我易肥 04/01 04:25
khara: 順帶提最近又有人說168會生病 但研究變來變去 04/01 04:25
khara: 什麼新研究的我都不管 就做我自己而已) 04/01 04:25
khara: 可是有時候中午或晚上出去與朋友見面 04/01 04:25
khara: 就會吃到或喝到有熱量的東西 也沒辦法只能這樣 04/01 04:26
khara: 但我易肥 吃或喝的也是扎扎實實的熱量 04/01 04:26
khara: (其實光過年多買些糖吃我就發現肥化得減回來) 04/01 04:26
khara: 但也沒辦法 幼稚的想法也不必多說 也就放縱一下 04/01 04:26
khara: 可自吃承擔後果(熱量實實在在入了肚皮) 04/01 04:26
dreeqwens: 以我來說,持戒也得懂破戒,非為持而守,是知道為何而 04/01 10:59
dreeqwens: 持,也願意主動破戒後再以相關事負責,再次漸修。或許 04/01 11:00
dreeqwens: 佛法能告訴人們一種理想的狀態,但人生不只有佛法,理 04/01 11:00
dreeqwens: 想也不是現實,圓滿也是種理想,但要圓滿的時間跨度與 04/01 11:00
dreeqwens: 因緣也非常人能洞悉。以你的應用,應是要做出取捨,無 04/01 11:00
dreeqwens: 法在當下同時滿足所有念頭、期望、後顧之憂,只要有所 04/01 11:00
dreeqwens: 先後順序,必然在當下產生因果缺漏,你能做的或只有調 04/01 11:00
dreeqwens: 和其中的架構與安排,理清一件一件事情帶來與彼此間的 04/01 11:00
dreeqwens: 影響。做出選擇、想好對策、承擔責任、負重前行,好以 04/01 11:00
dreeqwens: 趨於內心所嚮往圓滿 04/01 11:00
gogolee0210: 總之,重點不是在於覺得自己準備好了沒,而是有沒有 04/02 00:46
gogolee0210: 踏出那一步。 04/02 00:46
gogolee0210: 女友愣住的時候不會知道自己準備好了沒,只是在那個 04/02 00:47
gogolee0210: 當下藉由這個強烈的煩惱,直面它。 04/02 00:47
gogolee0210: 不然提婆達多跟釋迦牟尼的兒子都精通三藏、四禪八定 04/02 00:47
gogolee0210: 了,依然還沒準備好嗎? 04/02 00:47
gogolee0210: 如果玩一堆心裡小劇場、躲在各種藉口後面,永遠不會 04/02 00:47
gogolee0210: 有準備好的時候。 04/02 00:47
「我也不會否定您批評我的點,因為在每個人眼裡都只能看到自己看到的事情。」
gogolee0210: 事實上發菩提心也是這樣,在煩惱產生的當下當體即空 04/02 00:47
gogolee0210: ,在空中產生智慧去煉金。 04/02 00:47
gogolee0210: 我也不會否定您批評我的點,因為在每個人眼裡都只能 04/02 00:47
gogolee0210: 看到自己看到的事情。 04/02 00:47
gogolee0210: 我也只能透過這個煉金的行為,不斷地在做中學、錯中 04/02 00:48
gogolee0210: 修正,跟著身邊所有有緣一起成長。 04/02 00:48
gogolee0210: 這個發菩提心煉金的過程,就是翻轉世界、扭轉乾坤的 04/02 00:49
gogolee0210: 力量。 04/02 00:49
先謝謝大家的回覆。:D 為什麼我文章會一直強調希望大家是分享自己的真實經驗, 也一再強調我並不是要尋求一個特定的解方, 是因為我知道得到的回應會有這樣的情況, 什麼情況,以佛法的角度給我乃至他人許多看起來都很正確的建議, 但可能缺乏經驗的厚度, 或者這麼說, 你對自己的經驗有百分之百的理解都尚且在以佛法進行應用解析時遇到困難, 你對他人經驗的理解如果只有百分之三的話, 除非對方邀請你,除非你有足夠的證量, 否則為什麼會覺得自己可以用佛法直指要點? 在這種情況下,分享自己的經驗,不是相對可行的一件事嗎? 但我也可以理解為什麼大多數人還是會傾向前者, 因為指點別人要比檢驗自己簡單太多了, 不是在版上而已,這是絕大多數人的習慣。 而像我們這樣的普通人單講佛法時是很難判斷到底有沒有道理的, 因為道理一定有,那本來就出自聖賢之語,三歲孩童照章讀句你也會說這非常有道理。 但你看一個人用什麼經驗去佐證自己的佛法,就會知道他的理解與實踐到底長什麼樣子。 舉例來說,前面我對g大所使用的方法有提到我認為那個方法的其中一個條件是必須能正確地給予, 但g大其實是沒有辦法讓我覺得他真的能將這件方法實踐得很好的, 原因就在那個普丁的例子。 即使我都把為什麼提到普丁例子的用意講得非常明白了, 從g大幾次的回覆中,我明白他其實不真的理解意思, 而是在這個錯誤的理解上闡述許多他覺得合適的道理。 比如,「普丁的比喻是指面對一個遠超出自己目前處理能力範圍之外的果報或情況。」 既然已經是面對自己的果報,怎麼會有有沒有緣分遇到的問題? 簡單的前提理解已是其一,又者,結合上下文脈絡, 我提普丁主要想表達「成功率也跟互動對象的狀態有關係」, 意思是,有時候來的業力遠大於當事人目前所能處理的範圍的時候, 他可能也只能承受, 或者我可以用一個更直觀的例子, 921大地震的業力這麼大,能否說我們遇上的時候就「具足諸緣」了, 一定是自己可以處理的,可以去抵抗這個地震業力的? 會不會那種處理,也就是承受與了緣而已? 我在心裡覺得人定勝天,就可以打敗颱風地震或者大猩猩了? 講得這麼細節,不曉得是不是比較清楚了? 所以關於g大回應的普丁的內容以及相關的闡述,對我來說其實都很難產生特別的共鳴。 g大最新的推文也出現幾個點, 一,強調我覺得自己沒準備好的這種心理小劇場沒有必要,包含前面的推文,已經反覆出現幾次。 二,認為我在「批評」他。我有點震驚,原來g大認為我在批評他 @@ 三,覺得還沒把話講完,即使我完全沒有回應,又繼續回來推文,把自己的水倒乾淨。 四,「我也不會否定您批評我的點,因為在每個人眼裡都只能看到自己看到的事情。」 我在上文用g大的話回覆他的推文,有沒有發現好像也是很適用? 如果我中文尚可的話,「玩一堆心裡小劇場、躲在各種藉口後面」應該比較稱得上是批評? 以上四點代表的意思我可能就不一一說明了。 所以我會不會相信g大真的能把自己的方法實踐得很好呢, 可能單從這次的互動中,我不那樣覺得, 也或許可以說,不論g大對佛法的造詣如何, 我對g大的佛法應用與佛法對他的真實薰陶,目前並不真的受到什麼感動, 但他積極回覆的這種熱忱與活力還是非常不錯的一件事。 但我要說我可能還是有點對g大的自尊太有信心,這個是我的問題,我要向你道歉。 你覺得我在批評你而不是給予對你有意義的回饋,我也向你道歉。 最後,用你當例子講了這麼多實話來表達為什麼我會在意佛法應用、真實經驗,以及希望討論的大家不要掉書袋的原因,我再向你道歉。 憑良心說我還是對g大的素養十分有信心的所以敢寫這麼一大堆XD 不然因此跟你結怨我也是很害怕,我一點都不想增加將來解脫的惡緣XDDDD 而說老實話,我的看法對你來說其實一點都不重要,我根本一點都不了解你, 你可以完全不用在意,它就是一個帶有個人經驗偏見與各種預設的組成而已。 重要的是,大家從我們的例子就可以看到,其實一個人講什麼都是可以有道理的, 畢竟聖賢語怎麼說都是對的, 世界上有無數的取材與例子可以佐證各式各樣的論點,對吧? 但即使佐證了,即使有道理了,對你對我,到底有什麼用? 這麼講可能有些人會誤會我在倡導不用讀經論,貶斥學術派, 真的誤會,這也是長久以來我覺得很困惑的地方。 假設某A理論程度十分,應用程度一分, 某B理論三分,應用三分, 某C理論八分,應用五分, 我這樣的人所希望的,只是某A講他應用的那一分,某B講三分,某C講五分, 是某ABC如何體現理論與應用的平衡, 從來就與他們理論上的程度無關,怎麼會變成我這種希望不要掉書袋的想法, 是希望某ABC不要去精進理論? 過往很少在版上把話講得這麼直白,這兩天突然這麼惹人厭(?),可能是覺得自己該時候往下一步走了。 真的很感謝版上一直以來發生的種種給我的啟發與資源, 所以也很真心地發文與回覆, 修正自己真的不容易,希望大家都能夠遇到很好的善緣,早日圓滿成就。 至於我目前遇到的狀況,如果有人為我擔心的話,還請安心。:) 我心裡其實知道該怎麼做,雖然我目前還不知道該怎麼做, 那種感覺是,你知道在過程中會出現一些目前的自己還無法知道到底是什麼的想法,而因此知道該怎麼往下走, 我也做好了不管怎麼樣都會是我能做到的最好結果的心理準備, 沒那麼好,我就繼續學習,有那麼好,我感謝法界護佑。 雖然業力來時令人身心不安, 但我十分感謝我有這個機會可以好好處理, 且是在一種相對知其所以的情況下好好處理, 這是我的福報。 所以請不用為我擔心,雖然仍是苦惱,但我更多是感恩。 感謝我所具足的一切。祝福一切眾生圓滿,平安,快樂,不虞匱乏。:) ※ 編輯: cinss (213.124.222.2 荷蘭), 04/02/2024 03:52:52
gogolee0210: 覺得吧,你想要的比較像是「人法應用的例子」,或是 04/02 04:39
gogolee0210: 「你認為的佛法應用的例子」 04/02 04:39
gogolee0210: 。 04/02 04:40
gogolee0210: 因為我覺得你所謂「正確的給予」比較像是完美主義者 04/02 04:40
......(攤手)
gogolee0210: 的內心小劇場,所以才舉「難道連佛陀的證量都無法正 04/02 04:40
gogolee0210: 確的給予嗎?」作為例子。 04/02 04:40
gogolee0210: 以及提婆答多跟釋迦牟尼的兒子著相,是一種躲在自己 04/02 04:40
gogolee0210: 產生的高大上的憧憬背後,不願意面對自己著相的藉口 04/02 04:40
gogolee0210: 。 04/02 04:40
gogolee0210: 我覺得跟你的狀況的原理是一樣的,所以才這麼舉例。 04/02 04:40
gogolee0210: 當然這些都是我自己覺得啦,因為我眼裡也只能看到自 04/02 04:40
gogolee0210: 己看到的事情。 04/02 04:40
gogolee0210: 就看你給多少線索,並藉由這些線索跟板上網友交流看 04/02 04:41
gogolee0210: 法。 04/02 04:41
gogolee0210: 啊如果哪邊說的不如法,或是有更好的看法,也歡迎指 04/02 04:41
gogolee0210: 教。 04/02 04:41
gogolee0210: 只是要有一個立論點,如經典或技術方法,再配上例子 04/02 04:41
gogolee0210: ,應該對我來說會比較有佛法應用的感覺啦~ 04/02 04:41
gogolee0210: 對了,普丁那個例子,我的意思是說,不管有沒有正確 04/02 04:57
gogolee0210: 給予,或是什麼成功率的互動,即便沒有達成心中原本 04/02 04:57
gogolee0210: 設想的目的,遇上即是具足諸緣。 04/02 04:57
gogolee0210: 不管你或他準備好了沒,或是有沒有超出能力之外,都 04/02 04:57
gogolee0210: 是具足諸緣。 04/02 04:57
gogolee0210: 所以才又舉了釋迦牟尼佛與他那兩位徒弟的例子,即便 04/02 04:58
gogolee0210: 是連佛陀老人家都沒辦法做到,我們又何必奢求「完美 04/02 04:58
gogolee0210: 」咧? 04/02 04:58
gogolee0210: 因為心長在他們身上,能改變的只有他們自己。我們只 04/02 04:58
gogolee0210: 能從自己開始做起,所以就從做中學、錯中成長囉~ 04/02 04:58
gogolee0210: 啊還是同上,如果哪邊說的不如法,或是有更好的看法 04/02 04:59
gogolee0210: ,歡迎分享看法指教。 04/02 04:59
gogolee0210: 至於921那個,的確是這樣啊。所以前面舉了即使釋迦 04/02 05:11
gogolee0210: 牟尼也沒辦法阻止釋迦族因業力被滅族的例子。 04/02 05:12
gogolee0210: 連釋迦牟尼佛老人家自己也示現承擔業力,藉由毒蘑菇 04/02 05:12
gogolee0210: 湯離開。 04/02 05:12
gogolee0210: 連他的神通第一弟子要保護一群人,用神通罩在缽裡, 04/02 05:12
gogolee0210: 結果那群人也是在缽裡化為血水。 04/02 05:12
gogolee0210: 連佛陀本人跟神通第一阿羅漢也都只能承受、了緣,啊 04/02 05:12
gogolee0210: 我們還能怎麼幹咧? 04/02 05:12
gogolee0210: 硬要違反因果跟因果對著幹,那是魔法,不是佛法欸! 04/02 05:12
gogolee0210: 我是覺得你在批評我沒錯,我也的確是在批評你沒錯啊 04/02 05:14
gogolee0210: ,就大家互相交流指教成長很好啊XD 04/02 05:14
gogolee0210: 基於以上幾點,所以我覺得你要的比較像是「人法應用 04/02 05:17
gogolee0210: 的例子」。 04/02 05:17
gogolee0210: 啊有喇,盂蘭盆節超渡大法會這種可以啦,但那也是不 04/02 05:23
gogolee0210: 違背因果去和解、還債。 04/02 05:23
gogolee0210: 不然就是多做一些功德福報什麼的迴向給冤親債主。 04/02 05:23
gogolee0210: 後面還是要靠自修才有辦法從根本上解決。 04/02 05:23
gogolee0210: 普丁的例子之所以難有共鳴,我覺得是因為我用不同的 04/02 05:49
gogolee0210: 角度來看你對普丁例子的看法,甚至直接推翻。 04/02 05:49
gogolee0210: 你認為會受條件上的限制,我則相反,我認為能遇到即 04/02 05:49
gogolee0210: 是能力具足。 04/02 05:49
gogolee0210: 又或者是說,生活中所有遇到的事情,即是已具備處理 04/02 05:49
gogolee0210: 能力了,即是具足諸緣了,不會有沒辦法處理的事情這 04/02 05:49
gogolee0210: 種情況。 04/02 05:49
gogolee0210: 會認為有沒辦法處理的事情,是心裡的小劇場使然。 04/02 05:49
gogolee0210: ps:不用特地道歉啦,我們只是在對彼此的論點提出質 04/02 06:01
gogolee0210: 疑與回覆而已,就像良性的批評一樣。 04/02 06:01
gogolee0210: 啊921還有啦,除了了緣,還可以藉機教空性、無常、 04/02 06:25
gogolee0210: 出離...等等,也算是利用人性呀 04/02 06:25
gogolee0210: 既然是「『佛法』應用」,那當然是針對「佛法」講有 04/02 08:05
gogolee0210: 別於人法的部分,凸顯嘛! 04/02 08:06
gogolee0210: 當然我也只能講我認為、我理解的部分,有更好的都歡 04/02 08:06
gogolee0210: 迎提出大家交流囉 04/02 08:06
gogolee0210: 畢竟我又不是你,當然沒辦法講你認為的佛法啊XD 04/02 08:31
gogolee0210: 我也不是釋迦牟尼,當然也講不出他認為的佛法。 04/02 08:38
gogolee0210: 那就只好大家交流,互相扶持成長囉 04/02 08:39
gogolee0210: 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我都是用經典中的例子以及技術 04/02 09:36
gogolee0210: 方法,邏輯的在比喻、類比,探討當中的共通性。 04/02 09:36
gogolee0210: 你一直都把重心放在對我用詞的感受上,這樣就丟失了 04/02 09:36
gogolee0210: 月跟標月指,就太可惜啦~ 04/02 09:36
gogolee0210: 所以前面才建議依義不依文、依法不依人。 04/02 09:41
gogolee0210: 之所以說普丁的事情,不會有超出能力無法處理的狀況 04/02 10:10
gogolee0210: ,理由如下: 04/02 10:10
gogolee0210: 1.理論:六祖壇經的「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能 04/02 10:10
gogolee0210: 生萬法」 04/02 10:10
gogolee0210: 2.技術:發菩提心,將原本的相化空,從空中產生智慧 04/02 10:10
gogolee0210: ,將金性彰顯出來。 04/02 10:10
gogolee0210: 3.例子(應用):女友的例子、在板上跟網友交流的經 04/02 10:10
gogolee0210: 驗,以及現在進行式。 04/02 10:11
gogolee0210: 不敢說自己程度多好,但因為跟網友交流的經驗多了, 04/02 10:11
gogolee0210: 不斷去修煩惱即菩提,經過洗煉後,人性上的煩惱比以 04/02 10:11
gogolee0210: 前少很多,也比以前更會舉例。 04/02 10:11
gogolee0210: 應該吧?哈哈哈~ 04/02 10:11
不好意思我沒有辦法逐一回應你,只能挑幾個重點回了。 1. 普丁的例子難有共鳴可能不是你想的那些複雜原因,而是最簡單的一件事情: 當你基本句意理解錯誤時,後面那些對我來說其實就已經全部模糊化了。 基礎不穩固時蓋的樓,我實在沒有太多力氣去看二樓房間擺設的那幅畫漂不漂亮。 2.即使你認為我也還是要說,我沒有在批評你,我只是在回饋你, 我非常注意不要有負面意涵的用字。 什麼是負面的用字?就是你說的「玩一堆心理小劇場,躲在藉口後面」。 差別在哪?批評有負面意思,回饋沒有。 這對我來說是重要的名相, 就跟我不會稱呼一個阿嬤「老太婆」而會稱呼她「阿嬤」一樣, 說我分別或在意用字也不要緊,是的,我在意。 3. 我不知道啥是「人法應用的例子」, 但如果我理解沒錯的話, 我文內應該是一開始就說了「非常希望是你真實體驗過的心得」? 這個「你」是指人類沒錯喔XD 4. 如我前文所提,「世界上有無數的取材與例子可以佐證各式各樣的論點,對吧?但即使佐證了,即使有道理了,對你對我,到底有什麼用?」 所以對於你的例子或在你的框架下驗證的所有內容, 即使全部都很有道理, 現在對我來說也並不重要。 我在乎的只有兩點, 一,一個人怎麼建地基,還有,他怎麼面對沒建好的地基。 比方說,是會不好意思地基沒建好,還是直接忽略,繼續說我房間很漂亮、廚房也大方? 二,一個人在行為背後反映出來的(被我認知)的品質在此時此刻與我的相應。 5. 你是不是很需要交流佛法的朋友XDDDDD 我覺得BR大說得對,你快去找FH大喝咖啡,他肯定可以跟你聊很久XDDDD
gogolee0210: https://i.imgur.com/3o3Gzse.jpg 04/02 14:15
gogolee0210: 如上所說,現在進行的也是例子。 04/02 14:21
gogolee0210: 當然你應該認為現在的我沒有辦法正確的給予。 04/02 14:21
gogolee0210: 所以以結果論上看起來是沒有成功的。 04/02 14:21
gogolee0210: 即便是這樣的情況也是具足諸緣了。 04/02 14:21
※ 編輯: cinss (213.124.222.2 荷蘭), 04/02/2024 14:22:14
gogolee0210: 也是佛法的應用了。 04/02 14:26
gogolee0210: 唉呀,的確是有點想念這位老朋友了。雖然常常看法相 04/02 20:43
gogolee0210: 左,但至少書讀得多、講得出個道理。不得不承認,透 04/02 20:43
gogolee0210: 過跟她交流獲益不少。 04/02 20:43
gogolee0210: 不像我言之無物,還整天大呼小叫的,哈哈哈! 04/02 20:45
Mian1997: 自己的原則能堅持就堅持堅持不了就放棄了,你的所謂原則 04/03 10:49
Mian1997: 其實也沒人會在乎,這個社會就是比爛而已,爛人最能生存 04/03 10:49
Mian1997: ,生存才是第一,你的能力夠強是可以強迫別人遵守你的原 04/03 10:50
Mian1997: 則的,你要是能把事情做好你原則再多你的老闆也不會管你 04/03 10:50
Mian1997: ,這就是特權,你要是做不好你就沒有發言權,你就只是弱 04/03 10:50
Mian1997: 勢而已,還談什麼原則,做生意也一樣,你能提供的利益夠 04/03 10:50
Mian1997: 大別人就會讓你,你要是不爽生意可以不要談,沒有的話就 04/03 10:50
Mian1997: 是你求別人讓你賺這筆錢,最後反被對方吸干抹淨也不在少 04/03 10:50
Mian1997: 數,委屈從來就求不了全,當然你要破罐破摔也可以,大不 04/03 10:50
Mian1997: 了我離職了,大不了我不賺這筆錢了,老子不缺錢,不幹的 04/03 10:50
Mian1997: 最大,那也是你的本事,如果是缺錢還想怎麼樣就怎麼樣那 04/03 10:50
Mian1997: 就自己承擔後果,學業也一樣,多的是到處玩爛的老師父母 04/03 10:50
Mian1997: 也沒去管的人,人家沒複習沒補習考試就能拿到高分也能考 04/03 10:50
Mian1997: 到好學校,雖然很不公平讓人很不爽但這就是現實。 04/03 10:51
gogolee0210: 唉呀 , 天佑台灣。 04/03 13:07
gogolee0210: 希望大家平安, 一個地震更感無常啊! 04/03 13:07
gogolee0210: 無論過去有甚麼紛爭,還願早日放下,找到心中的平靜 04/03 13:07
gogolee0210: , 阿彌陀佛。 04/03 1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