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dh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再讀楞伽經筆記(十七) 原文 ……復次大慧。有五種種性。何等為五。謂聲聞乘種性。緣覺乘種性。如來乘種性。不定 種性。無種性。大慧。云何知是聲聞乘種性。謂若聞說於蘊界處自相共相。若知若證。舉 身毛竪心樂修習。於緣起相不樂觀察。應知此是聲聞乘種性。彼於自乘見所證已。於五六 地斷煩惱結。不斷煩惱習。住不思議死。正師子吼言。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 後有。修習人無我。乃至生於得涅槃覺。 翻譯 其次,大慧,(眾生)有五種根性,哪五種?就是聲聞乘根性、緣覺乘根性、如來乘根性、 不定根性、無根性。大慧,如何知道(某眾生)是聲聞乘根性?如果聽人解說五蘊、十八界 、十二處各自的相、共同的相,不論是產生瞭解或者得到證悟,全身的毛會豎起,心喜歡 修習,對於緣起不喜歡觀察,應該知道,這個人是聲聞乘根性,他在聲聞乘中看見所證的 境界以後,在菩薩的第五第六個境界斷除了煩惱的繫縛,但還未斷除煩惱的習氣,安住在 不可思議的生死中,準確地發出獅子吼般的言說:「我的輪迴生死已經到達盡頭,清淨的 修行已經建立,所應該做的事都已完成,不會再受有將來的存在」;他修習「人無我」的 法門,乃至於產生「已經獲得涅槃」的覺受。 原文 大慧。復有眾生求證涅槃。言能覺知我、人、眾生、養者、取者。此是涅槃。復有說言。 見一切法因作者有。此是涅槃。大慧。彼無解脫。以未能見法無我故。此是聲聞乘及外道 種性。於未出中生出離想。應勤修習捨此惡見。大慧。云何知是緣覺乘種性。謂若聞說緣 覺乘法。舉身毛竪悲泣流淚。離憒閙緣無所染著。有時聞說現種種身或聚或散神通變化。 其心信受無所違逆。當知此是緣覺乘種性。應為其說緣覺乘法。 翻譯 大慧,又有眾生追求證得涅槃,說(如果)能覺悟了知「我、別人、眾生、生命」和能執取 的主體,就是涅槃;又有眾生說「看見一切事物因為造物者而存在」,就是涅槃。大慧, 他們沒有解脫,因為他們尚未看見「方法沒有主宰性」(法無我);這些人是聲聞乘和外道 的根性,在尚未出離生死的境界中,產生已經出離的想法。你應該勤於修習,捨棄這種錯 誤的見解。大慧,如何知道(某眾生)是緣覺乘根性?如果他聽到有人解說緣覺乘的法門, 全身的毛豎起來,悲傷的哭泣流淚;喜歡遠離昏亂吵鬧的因緣,沒有染污執著;有時聽到 有人解說變現各種身,不論是(多身)聚集,還是分散(多身)的神通變化,他的心相信、接 受,沒有違背反對,你應當知道這就是緣覺乘的根性,應該為他解說緣覺乘的法門。 原文 大慧。如來乘種性所證法有三種。所謂自性無自性法。內身自證聖智法。外諸佛剎廣大法 。大慧。若有聞說此一一法及自心所現身財建立阿賴耶識不思議境。不驚不怖不畏。當知 此是如來乘性。大慧。不定種性者。謂聞說彼三種法時。隨生信解而順修學。大慧。為初 治地人而說種性。欲令其入無影像地。作此建立。大慧。彼住三昧樂聲聞。若能證知自所 依識。見法無我。淨煩惱習。畢竟當得如來之身。...... 翻譯 大慧,如來乘根性所證悟的法有三種,就是「自性並沒有自性法」、「向身內親自證得神 聖智慧法」、「向外的諸佛國土廣大法」。大慧,如果有人聽到他人解說其中一法或「( 一切)由自己的心所顯現、自身和世間事物之建立、阿賴耶識的不可思議境界」,而不會 驚訝、不會害怕、不會畏懼,你應該知道這就是如來乘的根性。大慧,不定根性的人,就 是聽到有人解說前面的這三種法門後,隨著(聽到的法門)產生信心和理解,而隨順(聽到 的法)來修行、學習。大慧,我為初入菩薩境界的人而解說「根性」,是希望能使他們進 入無影像境界而建立這樣的分類。大慧,那些安住在禪定之樂的聲聞修行者,如果能證明 、了知自己所依賴的(第八)識、看見「方法沒有主宰性」、淨化煩惱的習氣,最後就會得 到如來之身。 思考 .聲聞乘的最高境界是阿羅漢,如果阿羅漢能證得法無我,一樣可以成佛,所以佛陀在法 華經中為諸阿羅漢授記成佛。但是阿羅漢已證「人無我」,死後會入有餘涅槃,那成佛是 誰在成佛呢?阿羅漢雖已斷分段生死,但尚有變易生死,所以還沒完全解脫,如能回小向 大,最後也會成佛。 .聲聞乘的阿羅漢因為聽聞佛所說「四聖諦」、「無常、苦、空、無我」,並依此修行而 證人無我,死後入有餘涅槃;緣覺乘成就者修「十二因緣法」而悟道,死後也入有餘涅槃 ;如來乘修行者則是修大乘佛法,大乘佛法亦包括一部分的小乘法,並非完全沒有交集, 如來乘修行者也修人無我、十二因緣法,但是最重要的是:大乘修行者修習「法無我」, 藉由確定「空性」「中道」「唯心」「如來藏」等理論,最後能破無明,證悟十二因緣, 入無餘涅槃。 (待續)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61.223.105.151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uddha/M.1712882338.A.E5A.html
gogolee0210: 之前之所以故意舉小(阿羅漢)通過菩薩乘來成就大( 04/12 09:35
gogolee0210: 佛)也是跟這個有關。 04/12 09:35
gogolee0210: 一者是不想營造菩薩乘優於二乘。 04/12 09:36
gogolee0210: 二者是只拿佛跟羅漢比。 04/12 09:36
gogolee0210: 只是你們把重點搞成大要不要繼續學習,這就失焦了。 04/12 09:36
gogolee0210: 二乘人:小 (羅漢)--(菩薩乘)-->大(佛果) 04/12 09:36
gogolee0210: 一佛乘:--(一佛乘)-->大(佛果) 04/12 09:36
gogolee0210: 中間的箭頭就是指這個通道,二乘人迴小向大,一佛乘 04/12 09:36
gogolee0210: 不需要通過小,而是一路向大。 04/12 09:36
gogolee0210: 按法華經所說,本來便實無二乘,只有一佛乘,但是二 04/12 09:36
gogolee0210: 乘人沒辦法相信,因為他們把痛苦煩惱當成是真實的, 04/12 09:36
gogolee0210: 需要先解脫才能利他,或是才能搞裝備。 04/12 09:37
gogolee0210: 所以沒辦法理解即心即佛、當下即淨土、得無所離。 04/12 09:37
gogolee0210: 也就是說一佛乘根本也不用分小跟大,一開始就是志求 04/12 09:37
gogolee0210: 佛果,更像是「我全都要」,只是在相上對於二乘人或 04/12 09:37
gogolee0210: 是世間,看起來像是菩薩乘而已。 04/12 09:37
gogolee0210: 所以啊,法華會一開始,才會有那四眾怕自己無法理解 04/12 09:37
gogolee0210: 、退道,作禮而退。 04/12 09:37
gogolee0210: 當中甚至也有阿羅漢。 04/12 09:37
gogolee0210: 更是說明這個一佛乘的難信難行。 04/12 09:37
gogolee0210: 如能信解受持,必然是累世就已經種下許多的善根因緣 04/12 09:38
gogolee0210: 了。 04/12 09:38
gogolee0210: 這個一佛乘才是真大乘,而不是二乘人的菩薩乘。 04/12 09:41
gogolee0210: 另外,之所以覺得以經解經重要,是因為更能幫助自己 04/12 09:51
gogolee0210: 與佛知見相應,而不是用自己的角度來解。 04/12 09:52
gogolee0210: 不然有時候看似對某部經的觀點很合理,但是這個觀點 04/12 09:52
gogolee0210: 套用到其他經典卻矛盾了,那必然是有不圓通之處。 04/12 09:52
gogolee0210: ps:一佛乘與菩薩乘本質上是一樣的,是二乘人自己的 04/12 10:13
gogolee0210: 問題造成有二。 04/12 10:13
ykkdc: 一佛乘說的是究竟一乘,不是說中間不需要通過小,如果是大 04/12 12:15
ykkdc: 乘種性決定的,邁向佛道中途沒有退心,自然是一路向大成佛 04/12 12:15
ykkdc: 但有的不是大乘種性決定,先是二乘發心後再迴小向大成佛。 04/12 12:16
ykkdc: 「究竟一乘(一佛乘)」和「究竟三乘」,這兩種主張,是佛教 04/12 12:18
ykkdc: 宗義的不同主張。佛教內道宗義,都是承許三乘道:聲聞道、 04/12 12:19
ykkdc: 獨覺道、大乘道,然而,這三乘道,是究竟一乘or究竟三乘? 04/12 12:20
ykkdc: 有不同主張,主張究竟三乘者認為,聲聞道、獨覺道各自獲證 04/12 12:21
ykkdc: 無餘涅槃後,各自的意識續流就已斷滅,所以無法再迴小向大 04/12 12:22
ykkdc: 亦即聲聞、獨覺各自入無餘涅槃已達各自究竟,故是究竟三乘 04/12 12:23
ykkdc: 三乘道各自達成各自的究竟,持這種主張者,包括小乘宗義的 04/12 12:24
ykkdc: 毗婆沙宗、經部宗以及大乘宗義當中主張阿賴耶識的唯識宗。 04/12 12:25
ykkdc: 主張究竟一乘(一佛乘)者則認為,聲聞、獨覺、大乘的三乘道 04/12 12:27
ykkdc: 最終就會究竟成佛,也就是,即使聲聞道、獨覺道入無餘涅槃 04/12 12:28
ykkdc: 後意識續流也不會斷滅,所以入無餘涅槃的聲聞、獨覺將來也 04/12 12:28
ykkdc: 會迴小向大,最終會發心走向大乘道,究竟成就佛果一切種智 04/12 12:30
ykkdc: 持這種主張者,包括大乘宗義當中不承許阿賴耶識的唯識宗以 04/12 12:30
ykkdc: 及中觀自續派、中觀應成派,他們主張三乘最終究竟都會成佛 04/12 12:31
ykkdc: 所以,不是說沒有三乘道,眾生有種種不同根器,聲聞種性、 04/12 12:33
ykkdc: 獨覺種性、大乘種性的三乘道是有的,但是,對於三乘行者, 04/12 12:34
ykkdc: 最後是究竟三乘(二乘無法迴小向大究竟成佛)or究竟一乘(二乘 04/12 12:36
ykkdc: 能迴小向大究竟成佛),就有不同主張,以上略作說明,相關的 04/12 12:38
ykkdc: 另個ID cool810十多年前已佛版po過,也有po過格西相關教授 04/12 12:39
gogolee0210: 一佛乘說的實無二乘並不是在否定三乘啊,而是告訴你 04/12 12:44
gogolee0210: 都可以,但是分三就是為了眾生根基方便作的啊 04/12 12:44
ykkdc: 一佛乘說究竟一乘,就是說三乘道最終都會走向成佛之道,亦 04/12 12:49
ykkdc: 即二乘不是究竟的,因為二乘人最後究竟也會成佛,何以故? 04/12 12:49
ykkdc: 理由上面已說,即主張究竟一乘的一佛乘者認為,二乘入無餘 04/12 12:51
ykkdc: 涅槃後意識續流不會斷滅,所以將來能夠再迴小向大,發心走 04/12 12:52
gogolee0210: 上面說的不需要通過小,比較準確的說法是不需要先以 04/12 12:52
gogolee0210: 小為目標,達成了以後才大。不需要刻意分大小,直接 04/12 12:52
gogolee0210: 追求大。而在這個過程中自然會經過二乘人所謂的小, 04/12 12:52
gogolee0210: 是重疊的、可同時進行的。 04/12 12:52
ykkdc: 向大乘道,最後成佛,成佛就是最後意識成就一切種智的正覺 04/12 12:53
ykkdc: 如果是大乘種性決定的行者,他一開始入道就是大乘道了,自 04/12 12:54
ykkdc: 然不是先以證小乘阿羅漢為目標,然後再迴小向大,不走這樣 04/12 12:55
ykkdc: (否定究竟一乘的一佛乘者,主張究竟三乘,就認為小乘無法 04/12 12:56
ykkdc: 迴小向大了,理由上面也已說,此處不再贅述。) 04/12 12:57
gogolee0210: 了解,感謝分享 04/12 12:58
ykkdc: (大乘種性決定的行者,一開始就入大乘道,中間的五道十地都 04/12 13:02
gogolee0210: 但感覺究竟三乘的主張貌似與法華的內容衝突啊。 04/12 13:02
ykkdc: 沒有退心的話,是不會有什麼自然經過二乘人所謂的小,如果 04/12 13:03
ykkdc: 這樣已經不是大乘而是已經退心墮入小乘了,所以不是不刻意 04/12 13:03
ykkdc: 分大小乘,大小乘的劃分一定是有的,有發起欲求佛果的發心 04/12 13:04
ykkdc: 就是大乘道,沒有欲求佛果的發心只求自了漢就是小乘發心, 04/12 13:05
gogolee0210: 是啊,對於大乘種性是沒有這個小,但是對於二乘人看 04/12 13:06
gogolee0210: 起來的相是小啊 04/12 13:06
gogolee0210: 是這個意思 04/12 13:06
ykkdc: 法華經是主張究竟一乘的,其主張二乘非究竟,二乘究竟成佛 04/12 13:06
ykkdc: 究竟三乘是主張二乘無法迴小向大,這是兩種相違的主張。) 04/12 13:07
ykkdc: (二乘的小,所謂小乘的小,是說不欲求成佛而只欲求自了漢) 04/12 13:08
gogolee0210: 是啊,同一個意思 04/12 13:09
ykkdc: (小乘發心是不想成佛度眾生的,小乘發心是求一己之解脫,故 04/12 13:12
ykkdc: 說自了漢,大乘發心以利他為主,為利他而發心成佛度眾生。) 04/12 13:13
gogolee0210: 唉呀,這麼說好了,大乘種性兼修,沒有在分大小,也 04/12 13:15
gogolee0210: 沒退心的情況下,二乘人看他的行為依然是有大小。因 04/12 13:15
gogolee0210: 為二乘人就是用二乘的角度在看世界,所以他的視角就 04/12 13:15
gogolee0210: 有小,是這個意思。 04/12 13:15
gogolee0210: 當然不是說心分別的作用刻意去不分別大小,而是說都 04/12 13:17
gogolee0210: 可以兼修啊 04/12 13:17
ykkdc: 佛教說發心的大小,是指發心目標,發心目標若希求大菩提(即 04/12 13:17
ykkdc: 佛果)_,就是大乘道,反之就是小乘道,是這個意思。 04/12 13:18
gogolee0210: 同意啊,我是說二乘人的視角啊!就像以小人之心度君 04/12 13:19
gogolee0210: 子之腹的道理一樣。 04/12 13:19
gogolee0210: 因為在他們眼裡就是這樣啊XD 04/12 13:19
ykkdc: 你說是二乘人看大乘人的視角,二乘人看大乘人就是行菩薩道 04/12 13:21
ykkdc: 追求大菩提(走成佛之道)啊,小乘人當然也知道大乘人的目標 04/12 13:22
ykkdc: 但是小乘人自己不欲成佛,小乘人發心只求自己解脫的阿羅漢 04/12 13:23
ykkdc: 像是南傳也有說到菩薩道,但南傳修行者不是以菩薩道為主流 04/12 13:24
gogolee0210: 那為了讓二乘人知道大乘人也有自修的部分,就拿他視 04/12 13:24
gogolee0210: 角裡面的東西跟他交流嘛。 04/12 13:24
gogolee0210: 不然不是還有人說菩薩道比聲聞乘簡單?那就讓他們看 04/12 13:24
gogolee0210: 到有交集的地方,並告訴二乘你要可以這麼做啊 04/12 13:25
gogolee0210: *也可以這麼做 04/12 13:25
ykkdc: 修行者自己的修行當然是自修啊,菩薩修行當然是自修啊,證 04/12 13:25
ykkdc: 量是在自心相續上生起的,怎麼會菩薩沒有自修,沒有自修要 04/12 13:26
ykkdc: 在哪裡修行,當是在自己的身語意上修行的啊,菩薩也是自心 04/12 13:27
ykkdc: 相續當中圓滿地斷除了煩惱障及所知障而於自心相續獲證究竟 04/12 13:28
gogolee0210: 噗,感覺有點陷入死循環了,總之就是跟對方站在一起 04/12 13:29
gogolee0210: 看一樣的世界、用一樣的語言跟他交流這樣,所以說「 04/12 13:29
gogolee0210: 二乘人的小」。 04/12 13:29
ykkdc: 圓滿的滅諦涅槃,才讓自心成就一切種智的正等覺而成佛的, 04/12 13:29
ykkdc: 怎麼沒有自修,菩薩就是完善自己圓滿斷除煩惱障及所知障而 04/12 13:30
ykkdc: 成佛的,所以說菩薩成佛是自利圓滿,阿羅漢何以尚未自利圓 04/12 13:30
ykkdc: 滿,因為阿羅漢自己心續當中只斷除了煩惱障尚未斷除所知障 04/12 13:31
ykkdc: 而菩薩自己心續當中,不僅要圓滿斷除煩惱障進一步要斷除煩 04/12 13:32
ykkdc: 惱留下的習氣即所知障,才能讓自心圓滿成就一切種智的正覺 04/12 13:32
ykkdc: 所以說菩薩成佛是自利圓滿(完善自己的內心圓滿斷障成就一切 04/12 13:33
ykkdc: 種智),因為意識成就一切種智的正遍知,所以才有究竟圓滿的 04/12 13:34
ykkdc: 能力,所以成佛的果位,又稱作自利利他圓滿的果位,不僅獲 04/12 13:35
ykkdc: 證自利圓滿(自心獲證究竟涅槃而圓滿成就一切種智的正等覺) 04/12 13:36
ykkdc: 也獲證利他圓滿(獲證一切種智的正遍知有究竟圓滿利他能力) 04/12 13:37
gogolee0210: 唉呀,你說的都沒錯,但上面語意脈絡不是這樣。就像 04/12 13:50
gogolee0210: 你說的究竟一佛乘者,就算他知道實無二乘,卻主張二 04/12 13:50
gogolee0210: 乘究竟成佛,也是利用二乘人眼中世界的二來開引迴小 04/12 13:50
gogolee0210: 向大。 04/12 13:50
gogolee0210: 所以才說二乘人的小呀 04/12 13:51
ykkdc: 以上個人推文主要是釐清"究竟三乘"和"究竟一乘"的差別 04/12 14:15
ykkdc: 究竟一乘的實無二乘,不是說沒有二乘,究竟一乘同樣也說三 04/12 14:16
ykkdc: 乘道,但主張三乘道最終同樣都會成佛,故認為二乘並非究竟 04/12 14:17
ykkdc: 相反的,究竟三乘認為二乘是究竟了,認為二乘不會究竟成佛 04/12 14:18
devil0915: 台灣佛教傳承過來的是北傳(大乘),我們直接學大乘(心 04/12 14:18
devil0915: 法)就可以了,因為我們有這樣的根器、因緣才會出世在 04/12 14:18
devil0915: 台灣。 04/12 14:18
gogolee0210: 噗 又跑到認為沒有二乘的循環again XD 04/12 14:19
ykkdc: (主張究竟一乘者,主張眾生皆有佛性究竟成佛,所以主張究竟 04/12 14:20
ykkdc: 一乘者鼓勵修行者一開始就發大心,一開始就走大乘菩提道。) 04/12 14:21
ykkdc: (g網友請勿自我罣礙,我的推文不是針對誰,不會對號入座, 04/12 14:21
ykkdc: 那只是在解釋經文時自然說到而帶出後面的敘述,不是啥循環 04/12 14:23
ykkdc: 不需要一直卡在上面跳針,重點是要說究竟一乘者主張三乘道 04/12 14:23
ykkdc: 的眾生究竟都會成佛,既然認為成佛為究竟,自然尚未成佛的 04/12 14:24
ykkdc: 二乘尚未究竟,反之究竟三乘者不如此主張,這是要說的重點) 04/12 14:25
gogolee0210: ok,了解。總之究竟實無二乘,是因緣設施所以也不否 04/12 14:26
gogolee0210: 定N乘。 04/12 14:26
gogolee0210: 究竟三乘者可能就另外討論這樣,哈 04/12 14:26
ykkdc: 究竟一乘是相對究竟三乘而說的,所以也要了解究竟三乘,相 04/12 14:33
gogolee0210: 另外,非自我罣礙,是針對你說的「不會自然經過二乘 04/12 14:35
ykkdc: 對才能了解究竟一乘,所以思惟究竟一乘時也要對照究竟三乘 04/12 14:35
gogolee0210: 人所謂的小」,而舉你說的「二乘究竟成佛」為例。 04/12 14:35
ykkdc: 如果大乘會經過二乘,在般若經稱為大乘發心墮入二乘,就是 04/12 14:36
ykkdc: 說當一位大乘發起菩提心希求成佛的欲求退失了,他的菩提心 04/12 14:37
gogolee0210: 唉呀,你又來,都說了是二乘人眼中的二,引二乘人迴 04/12 14:37
gogolee0210: 小向大也是利用他們的二啊。 04/12 14:37
ykkdc: 退轉墮入小乘。小乘道的分類有二種:聲聞道、獨覺道,墮入 04/12 14:38
ykkdc: 小乘道當中,若不是墮入聲聞道,就是墮入獨覺道,這二種道 04/12 14:39
ykkdc: 聲聞道、獨覺道這兩種道,稱作二乘道,不是說相對一說的二 04/12 14:39
ykkdc: 而是說聲聞、獨覺、大乘,這三種類型的道當中,大乘這一種 04/12 14:40
creative88: y大在講說有不同宗義 跟其他宗義的人講話要客氣啦… 04/12 14:40
creative88: 法華其實也不同意就放開四處講 要找到機會的聽眾才說 04/12 14:40
ykkdc: 道屬於大乘發心就不用說了,其餘二種,聲聞道、獨覺道屬於 04/12 14:41
ykkdc: 小乘發心(不欲求成佛),所以聲聞、獨覺這二種道屬於小乘道 04/12 14:42
gogolee0210: 我知道有不同宗義,也感謝分享啊。 04/12 14:42
gogolee0210: 但是對於小乘人,這兩種道是不是很頂了? 04/12 14:42
gogolee0210: 那就利用你的頂,告訴你一頂還有一頂頂,頂上加頂。 04/12 14:42
gogolee0210: 是這個意思。 04/12 14:42
creative88: 我只是來堆y大的解釋的XD 04/12 14:43
gogolee0210: 啊y一直在講大乘的小,我是在說二乘的小,就是站在 04/12 14:44
gogolee0210: 不同角度切入,所以才說二乘人的小啊 04/12 14:44
ykkdc: 三乘道當中,只有大乘道這一道的發心是希求成佛又稱菩薩道 04/12 14:45
ykkdc: 其餘兩個不稱為菩薩道,因為沒有希求成佛所以稱為小乘道。 04/12 14:45
gogolee0210: 是啊,所以才引二乘人迴小向大,不衝突啊 04/12 14:46
ykkdc: 知道意思就好了 04/12 14:46
ykkdc: 是的,究竟一乘者主張,聲聞道、獨覺道這兩種類型的人,入 04/12 14:47
ykkdc: 無餘涅槃後,他的意識續流不會斷滅,所以將來他會迴小向大 04/12 14:48
ykkdc: 究竟三乘則主張,聲聞道、獨覺道這兩類人在此生圓寂入無餘 04/12 14:49
ykkdc: 涅槃後,他的色身不僅壞滅就連意識的續流也會斷滅,究竟了 04/12 14:50
ykkdc: 所以再無迴小向大的可能,二乘人已經究竟了,這是以上差別 04/12 14:50
ykkdc: 以上說了個人推文著重在"究竟一乘"和"究竟三乘"兩種主張的 04/12 14:51
ykkdc: 差異。至於g網友想要表達其他的,就不在以上個人側重的重點 04/12 14:52
gogolee0210: 感謝分享,單純就質疑的部分提出見解來交流而已啦~ 04/12 14:55
gogolee0210: 總之,因為二乘究竟成佛,二乘是因緣設施,所以說經 04/12 14:55
gogolee0210: 過「二乘人的小」就是利用他眼中世界的小,並引迴小 04/12 14:56
gogolee0210: 向大,就是這意思咧。 04/12 14:56
gogolee0210: 剛好應到的緣,應緣交流就是個人側重的點。 04/12 14:56
ykkdc: 大乘也是因緣施設啊,就算佛的法身也是因緣施設啊,不會只 04/12 15:01
ykkdc: 有說二乘是因緣施設,佛法說一切法都是因緣施設的。可能有 04/12 15:01
ykkdc: 人把有時候經典提到的方便說,等同於因緣施設,不是這個意 04/12 15:02
ykkdc: 思,有時候方便和究竟是相對而說,這時候的方便解作並非究 04/12 15:04
ykkdc: 竟,但以因緣施設而言,方便和究竟都是屬於因緣施設。 04/12 15:05
gogolee0210: 是啊,您說的這點我也很是認同。 04/12 15:06
ykkdc: 知道意思就好,以上想推文的大概都說了,沒事了 04/12 15:06
gogolee0210: 唉呀,真是隨喜,多麼好的一次交流 04/12 15:08
ykkdc: (最後提一點回應自己推文的總結,因為究竟一乘和究竟三乘是 04/12 15:10
ykkdc: 相對而說的,所以如果不納入究竟三乘對照來看,只孤立的看 04/12 15:11
ykkdc: 究竟一乘會錯解其意,所以在推文中才會兩兩互參的對照著看) 04/12 15:12
ykkdc: (順道一提,隔壁版有系列文:"菩提心是具二希求的發心",兩 04/12 15:40
ykkdc: 種希求是:希求利他、希求成佛,大乘發心具有這二種希求, 04/12 15:41
ykkdc: 就是說,以希求利他為因,而引生希求成佛(希求大菩提),希 04/12 15:42
ykkdc: 求利他指的是大悲心,意思是說,由大悲心的希求利他,而引 04/12 15:42
ykkdc: 生希求成佛(希求大菩提)成就佛果來利益有情眾生,這是大乘 04/12 15:43
ykkdc: 的發心具此二希求,由大悲希求利他為因,由希求成佛度眾生 04/12 15:44
ykkdc: 小乘的發心為什麼沒有希求成佛利生?因為沒有希求利他,就 04/12 15:45
ykkdc: 是說小乘的發心缺乏大悲心,缺乏大悲心希求利他,因為缺少 04/12 15:46
ykkdc: 這項因素,所以沒有以大悲心為因引生希求成就佛果菩提,所 04/12 15:47
ykkdc: 以當說到小乘迴小向大,並不是說利用小乘的發心,沒辦法利 04/12 15:48
ykkdc: 用小乘的發心來引發希求成佛,因為小乘發心是缺乏大悲心只 04/12 15:49
ykkdc: 求自了漢,並不能利用只求自了漢的發心來引發希求利他成佛 04/12 15:50
ykkdc: 相反的,小乘迴小向大的,意思是小乘行者要放棄小乘發心, 04/12 15:50
ykkdc: 迴遮、遮除棄捨小乘只求自了漢的發心,轉向思惟以利他為主 04/12 15:52
ykkdc: 的發心,亦即發起希求利他的大悲心,在經典稱作大乘種性覺 04/12 15:53
ykkdc: 醒,自心當中生起希求利他的大悲心的大乘種性覺醒,如此才 04/12 15:54
ykkdc: 會進而引生希求成佛的發心,走向大乘成佛之道成就佛果利生 04/12 15:55
ykkdc: 以上相關可參見隔壁版系列文:"菩提心是具有二希求之發心") 04/12 15:56
ykkdc: (補充隔壁版另有<地道建立>系列文講述聲聞乘、獨覺乘、大乘 04/12 16:33
ykkdc: 三乘,其中聲聞乘、獨覺乘這二乘,就是一般說二乘人的小乘) 04/12 16:34
gogolee0210: 唉呀,不是說利用小乘的發心,是說他之前修學的不用 04/12 16:39
gogolee0210: 丟(自證的部分),但是發心可以更大,以趣無上佛道 04/12 16:39
gogolee0210: ,頂上加頂啊! 04/12 16:39
gogolee0210: 這個發心的大就是相對於二乘人的小呀! 04/12 16:40
ykkdc: (究竟一乘主張聲聞、獨覺這二乘最終會走向大乘這一乘而成佛 04/12 16:41
ykkdc: 當然,大乘的發心希求成佛,是相對小乘發心不欲求成佛而說) 04/12 16:42
gogolee0210: 是囉~ 04/12 16:45
ykkdc: (究竟三乘主張聲聞、獨覺這二乘究竟了再無法迴小向大成佛) 04/12 16:47
ykkdc: (迴小向大,原本不欲求成佛,迴心轉意了,放棄原本的想法, 04/12 16:50
ykkdc: 轉向為欲求成佛,打個比方,原本某某人不想參選,後來經過 04/12 16:51
ykkdc: 他人相勸,迴心轉意,放棄不打算參選的想法,轉而願意參選) 04/12 16:52
ykkdc: (類似的,入無餘涅槃的阿羅漢,後來經過佛的勸請,迴心轉意 04/12 16:54
ykkdc: 棄捨小乘發心,發起大悲心轉向大乘道,這是究竟一乘的主張 04/12 16:55
ykkdc: 若主張究竟三乘者認為這是不可能的,以上重複推文說過的。) 04/12 16:56
gogolee0210: https://i.imgur.com/khbT2jD.jpg 04/12 17:01
ykkdc: (主張究竟三乘者認為,聲聞入無餘涅槃就到聲聞的究竟了、獨 04/12 17:03
ykkdc: 覺入無餘涅槃就到獨覺的究竟了,三乘道的各乘,各自究竟。 04/12 17:05
ykkdc: 聲聞已達聲聞究竟不會再迴小向大、獨覺已達獨覺究竟也不會 04/12 17:06
ykkdc: 再迴小向大,不主張聲聞、獨覺二乘終究會走向大乘成佛之道) 04/12 17:07
ykkdc: (究竟一乘則主張聲聞、獨覺二乘終究會走向大乘這一乘成佛) 04/12 1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