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dh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buddhalearn (學佛者)》之銘言: : 各位前輩同修安 : 我是budalearning因為帳號有點問題,故用了新帳號 : 請問,目前在禪修 : 我禪修的時候,會顯現一團白光在轉,會隨著禪修時間越來越大 : 請問這是禪修有進展的現象嗎? : 還是? : 謝謝各位前輩同修 這個禪相是想蘊在作用,這之後要有這方面經驗的老師帶才不會走錯路,那跟禪定不同方向 https://buddhaspace.org/main/modules/dokuwiki/agama2:%E7%A0%94%E8%A8%8E_%E5%AE%9A%E4%B8%AD%E7%9A%84%E5%85%89%E6%98%8E%E7%A6%AA%E7%9B%B8 「禪相」是在南傳的修定法門中很普遍的一個方便,例如打坐練習定力到一個程度後,出現了光明,接下來可以這光明為所緣來修定。這光明並不是聖境,只是想陰的一種呈現,因為可以很穩定,而可作所緣修定用。在南傳的不同派別中,對這個方法有很多的發揚,而北傳的觀想法或是真言法也有很多相通的方法,例如《觀無量壽佛經》的日輪觀,或是《楞嚴經》提到「若目明朗,十方洞開無復幽黯,名色陰盡,是人則能超越劫濁。觀其所由,堅固妄想以為其本」 * 從經中的原理來看,禪相甚至不一定是光明或是形色,也可以「喜」作禪相(因為初禪、二禪有喜支),例如很多打坐的人不會生起光明,但會生起「喜」。只是對於禪修指導老師來說,學生以「光明」為禪相比較容易指導,因為這是很容易描述的;學生以「喜」為禪相就比較難指導,因為較難描述,要夠經驗的老師。 -------------------------- 帕奧體系也是認為不要去試圖操控 http://www.dhammarain.org.tw/books/paauk-3/11paauk-3.htm (一)遍作相:自然的呼吸就是一種遍作相。註釋中提到鼻孔相(nasika-nimitta)與上唇相(mukha-nimitta)也都是初學者的遍作相。當定力稍微增強時,通常在鼻孔出口處附近會出現灰色或煙霧色,它稱為遍作相;此時的定力稱為遍作定;此時的修行稱為遍作修。在這個階段,禪相不一定只是煙樣的灰色,也可能出現為其他顏色。 (二)取相:當前面這種定力增強有力之後,煙樣的灰色通常轉變成如棉花似的白色。不過,依照心中「想」的改變,禪相也可能變成其他顏色與形狀。如果禪相的顏色與形狀經常改變,定力將會逐漸下跌,這是因為禪修者的想經常改變的緣故。因此,禪修者不應注意禪相的顏色與形狀,而應只是一心專注於它。這是第二種禪相。這種專注於取相的定力也是遍作定,這種修行也是遍作修。 (三)似相:當定力變得更強而有力時,取相會變成似相。通常似相是清澈、明亮與發光的,猶如晨星一般。在此也是一樣的道理,如果想改變,禪相也會改變:若禪修者想要禪相變長,禪相就會變長;想要它變短,它就會變短;想要它變成紅寶石色,它就會變成紅寶石色。《清淨道論》提到禪修者不應如此做。若如此做,即使很深的定力也會逐漸變弱。由於他生起不同的想,從而也就分散注意力到不同的對象。所以禪修者不應玩弄禪相,否則將無法達到禪那。 專注於似相最初階段的定也是遍作定,其修行也是遍作修。然而,接近禪那的定則稱為近行定,該修行稱為近行修。當安止定生起時,所專注的禪相依然是似相,但是該定是安止定,該修行是安止修。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2.72.242.130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uddha/M.1715410180.A.1E5.html
buddhalearn: 感謝M大指導引路 我會仔細閱讀 05/12 0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