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hvariables (Speculative Male)》之銘言: 其他自吹自擂的話我就不管了。 反正自讚毀他也是各宗派常事, 看你也沒多少優秀的解脫法可說,只會到處追低級新聞講些戲論。 (我承認我沒好哪去。咱們都是未解脫的東西哈哈!) 至於考證,憑你那三腳貓功夫也甭提了。我懶得打泥巴仗。 只講個音譯問題:mahārs.i。 這詞被不明究理地翻譯成「馬哈希」(另外這是個普通常見名), 實在很不佳。 (以下我混淆了梵語的兩種sh,是為了方便PTT顯示) 如果今天這些傢伙要拿希字來對應shi 那麼以下這些字(這些都是google上找得到的) mahahilla mahahita mahahima 裡面的 hi 該怎麼辦?也是希?那就混淆不清了! 也許有人說,阿反正就不會混淆啊,馬哈希就那個名字啊! 好,那麼準此而言,以下的名字呢? mahashila mahashita mahasima mahashilin 這些該怎辦?是不是就只能混淆? (題外話,梵印語言的音譯,目前我還是較愛改良的玄奘系統。  官話是有些麻煩,但至少《同文韻統》系統也還好些。  很多現代人根本是只看拉丁字母就照英語亂讀而譯漢又亂用字!) 當然,有人會回答: 「音譯哪有不混淆的?全世界那麼多奇奇怪怪的音,  哪可能都翻得出來啊?  不說別的,英語的 s- 和 th- 你就區別不了啊。  還有你自己剛剛也說了,梵語有兩種sh,你音譯也分不出啊。」 這麼說,是沒錯,但不免太極端。 某些在特定語言裡太特殊的音確實沒辦法在音譯上體現, 可是至少ㄍㄧ、ㄎㄧ、ㄏㄧ類與ㄐㄧ、ㄑㄧ、ㄒㄧ類, 這個類別真的太大了,太多語言裡有分別了! 而且漢語本來應該可以能分別出來的。 但如果完全不管, 這樣所造成的混淆真的太大了。 在這個立場上, 我相信至少給ㄍㄧ、ㄎㄧ、ㄏㄧ保留一個類別是好的。 玄奘以來諸多大師對音譯相當講求,如今卻被差不多先生亂搞, 豈是一個可惜而已? 這詞尾巴的 s. (梵語該是個捲舌的ㄕ,當然,野雞化的巴利語簡化成ㄙ), 傳統就有音譯,整個作「摩訶利師」, 就算依官話音新譯,區分尖團也該作「馬哈爾西」之類的。 (r也不應去除,r.s.i 是個重要字根「歌者、賢人」) 被你亂搞亂譯,實在可惜。 當然啦看你這可笑樣大概也無所謂了,說不定______(自帶主格尾)還更好些。 (應 minpanda 大要求,屏蔽原文部份內容。) -- Repetitio est mater studiorum.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37.227.205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uddhism/M.1639961960.A.599.html
creative88 : 朋友馬哈爾西就算了 真的不要開諧音玩笑 累積仇恨值 12/20 09:02
watanmila : 這裡的"馬哈希",應該是從緬文轉寫mahasi來的,意 12/20 15:24
watanmila : 思是大的鼓,不知是不是魏善韜當初看英文作品翻的 12/20 15:24
看來是如此。 不過基本上把 si 音譯成「希」仍然是很糟糕的事。 雖說緬甸語有牙音顎化的情況發生(/kj/→/tʃj/), 不過這種音譯畢竟對漢語音譯體系造成損害。 漢語音譯的體系化看來還是有段路要走。 ※ 編輯: khara (114.37.230.36 臺灣), 12/20/2021 17:4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