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CM38th17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台北縣立十三行博物館 開館嘉年華 活動時間、地點: 1. 十三行開館二場嘉年華活動: ■第一場 時間:92年4月26日(六)~ 4月27日(日) AM10:00 ~ PM5:00 地點:十三行博物館 / 陽光廣場 ■第二場 時間:92年5月3日(六)~ 5月4日(日) AM10:00 ~ PM5:00 地點:十三行博物館 / 陽光廣場 2.『山與海的對話:陽光Cafe』: 92年4月26日(六)~ 4月27日(日) AM10:00 ~ PM5:00 92年5月3日(六)~ 5月4日(日) AM10:00 ~ PM5:00 創意表現: 一、『開館嘉年華』之「十三行體驗營」 「十三行人體驗營」闖關活動說明 1.領取導覽手冊: 民眾於凡購票進入館內參觀,即可領取導覽手冊,限每人換取一張,導覽手冊DM內容 包括「十三行人體驗營」遊戲說明及現場環境介紹。 《建議: 導覽手冊之發放只限於入館參觀始可領取》 2. 「十三行人體驗營」闖關體驗開始: 民眾於領取導覽手冊,即可開始前往戶外陽光廣場之十三個關卡進行闖關體驗。 主要關卡包括: 十三行文化層、煉鐵掏砂、十三行人製陶、人面陶罐、人形陶偶、 青銅錢幣、珠飾、魚拓、植物拓印、貝塚、墓葬習俗、凸洞遊戲、十三行人面具, 各關卡皆設有過關戳印,供過關者透過體驗受收集戳印。 3. 「2003體驗證書」發贈 凡於導覽手冊蓋滿十三個過關戳印標記,即可至大會服務台換贈「2003體驗證書」乙式, 證明闖關體驗完成以茲獎勵。 《證書上一律蓋十三行博物館之鋼印以示標記》 「十三行體驗營」攤位規劃: 關卡 活動名稱 內 容 第一關 十三行文化層 活動概念:十三行遺址發現了人類生活所形成的地層堆積, 共分為四個主要的地層,第一層表土層、第二層近代漢人文 化層、第三層十三行文化層、第四層生土層;藉由地層堆積 說明讓參與者體驗當初發掘十三行的經過及介紹。 執行作法:將各地層運用拼圖的形態表現,並巧妙的製作一 些關於各地層的出土遺物,請參與者透過選擇並插置在各地 層中,相關各地層出土遺物如下:第一層表土層:現代塑膠 殘件、鐵器、玻璃碎片等第二層近代漢人文化層:青花瓷片 、磚瓦等第三層十三行文化層:陶片、骨器、貝殼等第四層 生土層 第二關 煉鐵掏砂 活動概念:煉鐵是十三行最值得驕傲的技術,十三行人煉鐵 所用的材料來自台灣西北的磁鐵礦礦砂,藉此概念我們藉由 砂堆堆積的方式,並提供篩選網請參與者來過濾珠飾、小骨 頭、銅、鋁片等,最後留下來的是鐵器。 執行作法: 透過砂堆和穿插一些珠飾、小骨頭、銅、錫等 ,請參與者雙手持篩選網,撈起一推沙推,進行來回篩選動 作,最後留下來的是鐵器,讓參與者在互動體驗之餘,更可 充份瞭解到一千多年前的煉鐵掏砂由來。 第三關 十三行人製陶 活動概念:十三行人是一個擅長工藝技術的族群,特別是所 製陶器的精緻技術完備,藉此重現體驗當初製陶的工序及技 術,也透過手擠陶老師傅製陶示範,重溫傳統陶褻的製做過 程與其作品展現出來的古樸美感。 執行作法:聘請陶藝教授老師,並擺置拉坯機及陶土的提供 ,現場帶領民眾製作十三行陶器等相關作品,並在現場安排 一些現成的幾何形的花紋、方格紋、圈點紋、魚骨紋等,讓 參與者完成作品後即可做加紋處理。 第四關 人面陶罐 活動概念:『人面陶罐』是十三行遺址最具特色的出土文物 ,我們透過益智遊戲拼圖方塊,請參與者拼出完整的『人面 陶罐』圖騰,讓參與民眾更加瞭解陶罐腹部生動的人面造型 ,也同時訓練孩童組織能力。 執行作法:提供『人面陶罐』的大型拼圖區塊版,讓參與者 透過拼圖的方式,將十三行遺址出土代表性文物之『人面陶 罐』拼湊成原本圖騰。 第五關 人形陶偶 活動概念:透過『人形陶偶』的製作,請參與者透過陶土製 作各式小陶偶。 執行作法:聘請教授老師及陶土的提供,民眾可在此處完成 人形陶偶創作品,或是造型可愛的豬頭和公雞等小陶偶作品 第六關 青銅錢幣 活動概念:將製作多樣十三行人史前的交易貨幣等,請參與 者一一置入九方格遊戲方格中,讓參與者更加體驗出當初十 三行人史前的交易情境。 執行作法:透過九方格的遊戲方式呈現,請參與者將屬於十 三行人史前的交易貨幣,一一置入即闖關完成。 第七關 珠飾 活動概念:十三行遺址中最多是各式各樣的珠子,總數高達 兩萬餘顆,大部份都是玻璃質的,顏色有綠、藍、紅、黃等 色,請參與者透過各式各樣的珠飾串連在一起,作成手環或 臂環等飾物,體驗十三行人的史前生活。 執行作法:現場提供大小不一多種色彩的珠飾教材,並搭配 專人進行教學及技法教授,當作品完成後給與參與者帶回家 留作紀念。 第八關 魚拓 活動概念:十三行遺址中挖掘出不少之魚骨遺骸,魚類也是 十三行之重要食物來源,於是將提供魚骨的石拓,提供墨水 和文宣紙,供民眾在此拓印,並提供毛筆供民眾提字留念。 執行作法:透過陶土做成魚骨的拓版,請民眾在拓版上著墨 ,將文宣紙覆蓋在拓版上,最後將紙掀開,繪上魚的眼睛, 題上文字.蓋上大會提供的紀念印章,即大功告成。 第九關 植物拓印 活動概念:透種自然創作的方式與形態,表現繪畫的多樣創 作。 執行作法:色彩拓印/先挑選出植物葉脈較鮮明的葉子,將選 定的顏色以廣告原料或水彩調在調色盤內,將葉片放置調色 盤內沾染顏色將沾染顏色的葉片平壓至紙上,即完成。鉛筆 拓印/先挑選出植物葉脈較明的葉子將葉子襯於紙張之下,平 壓及壓緊後,以鉛筆沿著葉子的輪廓描出。 第十關 貝塚 活動概念:所謂『貝塚』就是以貝殼為主的垃圾堆,古代人 食完貝殼將其外殼連同其它的食物殘留或垃圾丟棄到附近的 垃圾堆中,在十三行遺址中,貝塚主要出現居住區附近常活 動的地方,我們以十三行人的貝類生態為延伸,透過趣味性 的互動遊戲表現。 執行作法:運用散堆的貝殼,請參與者運用長筷將貝殼一一 夾起成堆,即算闖關完成。 第十一關 墓葬習俗 活動概念:請參與民眾將當初十三行人陪葬品,一一的選擇 及置入陶罐中,如珠飾、銅錢、玻璃手環等物品;透過釣魚 線及磁鐵小道具的方式置入陶罐中。 執行作法:運用珍珠板及圖騰構成陪葬品小道具,提供釣魚 線及磁鐵小道具的方式,請參與者置入陶罐中,即大功告成 第十二關 凸洞遊戲 活動概念: 擬設計十三行人相關QA,請參加者回答。 執行作法:戳破紙洞,回答洞中之十三行系列相關問題,即 算闖關完成 第十三關 十三行人面具 活動概念:十三行人是生活在距今500年以前的人類,初步分 析頭形較長、高而狹、顱高特高、面部寬額…,請參與者以 現成的面具紙卡進行彩繪,最後繫上繩子即大功告成。 執行作法:現場將提供現成的面具紙卡、繪筆及繩子等道具 ,及相關史前十三行圖騰之參考,邀請現場民眾製作十三行 人面具。 分分分分分分分分分分分分隔隔隔隔隔隔隔隔隔隔隔隔線線線線線線線線線線線線線 星期六5/3苔子跟我要去 在關渡捷運站 在轉車就到了 苔子說她寂寞很久了 趕快來陪陪她喔~~嘿嘿  人多才好玩啊 要去的趕快回文章說一下吧^^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sie.ntu.edu.tw) ◆ From: 218.166.40.202 ※ 編輯: Penril 來自: 218.166.40.202 (05/01 02:30)
o2noka:我有問題~~~那個13行博物館是在關渡附近嗎 推 61.224.158.169 05/01
o2noka:那個博物館是室內的吧??我會怕ㄟ~ 推 61.224.158.169 05/01
ccgirl:好像很好玩ㄝ 我喜歡闖關!!! 推 219.91.32.167 05/01
o2noka:我~~夢鴻要去了!! 推 61.224.158.169 05/01
supererika:我5/4會跟大學朋友去ㄝ 推 218.160.17.177 05/02
supererika:你們晚一天去啦...嗚... 推 218.160.17.177 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