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Chan_Mou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NDark (溺於黑暗)》之銘言: : 羅馬方陣的擲矛都故意設計丟出去一定會斷掉,避免敵人直接撿了丟回來 : 不管中外小兵最適合的武器就是長槍,然後是朔/戈. : 小兵緊密排列的軍事思想,要到一戰炮擊慢慢普遍之後才開始被挑戰.變成小隊分散移動. : 歐洲會出現重槌這種兵器就是因應重盔護甲而生,直接敲,敲不開也讓裡面的人內傷. : 小兵發展到最後有名的也只是希臘方陣(長~~槍)與羅馬方陣(擲矛,短劍) : 這種很簡單的武器 : 中國古代軍人就是職業軍人,平時就是訓練/種田, : 作戰也因為較重視謀略,重機動性. : 軍隊數量相對多,平均下來 小兵的裝備堪用即可, : 即便是大將也很少穿重甲(因為求其機動性).所以武器較少配槌. : 有研究的人可以補充.歹勢離題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 From: 140.96.77.176 : → NDark:羅馬軍陣就是 丟矛 丟矛 丟矛 ,然後軍團退後換其他軍團上 03/09 13:52 : → NDark:退後的就補充長矛跟休息,用數量跟車輪戰來取勝 03/09 13:54 歹勢,現在才看到這篇,因為對古羅馬陸軍有興趣,所以有些意見與問題。 首先,你提到的丟矛是羅馬統一義大利期間逐漸發展出來的戰術,整套戰術是 士兵在近距離擲出重標槍,然後拔出短劍配合方盾衝向敵人展開近戰,並不是重標 槍一直丟個不停。而且,依凱撒留下來的記載,當羅馬軍隊在高盧作戰時,曾發生 高盧士兵勇敢地徒手跳起接住還在空中飛行的重標槍再回擲。 另外,士兵緊密隊形早在伯羅奔尼撒戰爭時就已經不再是常例,像是斯巴達為了應付 輕步兵的威脅,曾經把部份重步兵從希臘方陣中調出,以疏散隊形與輕步兵對抗。這 種方式後來經過馬其頓改良,成立了所謂的近衛步兵隊,整隊都是重步兵但使用疏散 隊形與輕步兵或騎兵聯合作戰,而另一個例子就是羅馬軍團,羅馬重步兵可以使用類 似輕步兵的疏散隊形快速移動,當與敵人接戰時則能夠迅速收攏以密集隊形作戰。 況且,希臘方陣與羅馬軍團僅是希臘或羅馬軍事體系的基本單位之一,如果再加上各 式騎兵與步兵單位,那麼最後我們可以看到多兵種聯合作戰~~即將不同作戰特性的部 隊相互配合作戰。 這種方式其實在東漢軍隊也可以看到,也因此,就我個人的推論,古代東西方的軍事 發展就廣意來說其實算殊途同歸。 故,我想問的問題就是,你對於西方與東方的比較看法是參考那些資料而得到的? -- 當旗幟飄揚的時候,所有的理由都在喇叭聲中。 烏克蘭俗諺,摘自《戰爭心理學》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45.180.242
newest:火哥也會接住對方丟的槍 看那精美的赤壁 04/01 01:52
tenweli:不過接槍是特例中的特例.... 04/01 01:56
nevr:典韋也是利用敵人的槍,回殺敵人....... 04/01 02:17
kizz:所以孫策也是...... 04/01 02:24
tbpfs:我猜是世紀帝國!! 04/01 08:03
pkivaca:哪來這麼多茅可以丟... 04/01 09:01
pkivaca: 矛 04/01 09:01
ff860:應勇士擲出去的可以回收~~~而且有輔助發射器~~~~ 04/01 10:50
ff860:雖然我是世紀帝國打太多~~~~不過是真的~~~ 04/01 10:51
ff860:鷹勇士 打錯字 阿茲特克的那一隻 04/01 10:52
shields5566:火哥會接住對方丟的槍 然後長傳本壘刺殺跑者(?) 04/01 12:20
langrisser:姜維曾經以矛當箭,射死魏國大將徐質(忘記是不是他) 04/01 12:28
violing613:姜維是接箭還射 苦主郭淮 當時應該是個快半百老頭了 04/01 18:38
wwwjkl174:接箭還射...又是老羅胡扯的橋段XD 04/01 19:08
NDark:我只是半調子,我的工作就是引出玉. 04/01 20:47
PANZER:我說N大,就算自認拋磚引玉,磚總有個來源吧? 04/02 02:47
tenka92417:郭淮跟曹真都是神化諸葛下的犧牲者.演義里一整個雜毛化 04/02 12:39
nonk4:請問在西元150~250年間 當曹軍的步兵碰上西歐國家的步兵 哪 04/07 23:10
nonk4:邊會勝 (不考慮使用戰略) 04/07 23:11
PANZER:To nonk4:我也不知道。 04/10 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