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Chin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http://tinyurl.com/4ekbq 中國時報 A13/兩岸三地新聞 2005/03/11 EPI:中國龍將吸乾全球物資 【白德華/台北報導】   華府環境研究權威機構「地球政策研究所」(EPI)九日指出,中國大陸對全球 主要基本物資和其他日漸枯竭資源「無法滿足」的需求,使得西方世界消費型態建立的 經濟發展模型備受挑戰,並面臨調整的必要。   EPI警告說,中國在穀類、肉類、煤礦、鋼鐵等四大基本物資消費方面,已取代 美國成為世界第一消費國。目前,大陸個人平均所得雖然僅五千三百美元(按購買力評 價計算),但以年均經濟成長率八%計算,到二○三一年,就會追上美國在二○○四年 三萬八千美元的水準,屆時,這種「資源枯症候群」的病兆將更嚴重。   EPI預估,如果屆時大陸消耗能源情形和目前的美國一樣多,則穀類的消費量將 是目前全球生產量的三分之二,石油使用量更將達一天九千九百萬桶,遠超過目前全球 日產量的七千九百萬桶。   不僅如此,屆時中國用掉的鋼鐵,還會比整個西方工業國家目前的總用量大,連肉 類食用量都接近目前全球產量的五分之四。   EPI所長布朗說,進行這項預估的目的,並非在於責備中國消耗了多少資源,而 是要清楚,當一大部分人在全球經濟階梯往上攀爬時,世界會發生什麼事。他說,「我 們了解的是,在西方演化出的經濟模型─以石化燃料為基礎、以汽車為中心、用過即棄 的經濟模型─對中國似乎完全不適用,因為資源根本不夠。」   一九九四年提出「誰來養活中國」的布朗表示,全球必須趕在石油、穀類和原物料 匱乏等地緣政治問題引發新政治衝突,及導致經濟賴以發展的社會秩序瓦解前,迅即採 取「替代計畫」。   布朗建議,尋找新能源時,風力氣象學家可取代石油地質學家,而能源建築學家在 參與設計建築時也可作主。在新經濟中,以大眾運輸系統取代私家汽車看來也是必要的。   布朗指出,如果目前全球經濟模型不適用中國大陸,那麼這模型也不適用於印度。 印度的經濟成長率每年達七%,預計人口也將在二○ 三○年超越中國大陸。   他說,這樣的全球經濟模型,對於在開發中國家的三十億人口,或目前在富裕工業 社會裡的十二億人口來說,同樣不適用。布朗最後稱,越早體認西方經濟發展模型無法 應付當前經濟發展的現實,對全球越有好處。 -- 雖然你可能會說你是用「腦袋」在思考的... 但是在思考之前,你的「身體」就已經做出結論了。 「腦袋」只不過是事後承認這結論而已。但是...說不定... 真的有少數人能以覺醒的意識來認知這個世界與自己...並且做出真正的選擇。 我的招式對那種人是沒有用的...而我這一生也一直在期待這日子的來臨。 ~by 卡耶拉魯‧桑格維斯 《銃夢Ⅱ Last Order》Vol.6 p.80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04.230.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