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Chin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浮現的中華恐怖主義 https://reurl.cc/vdpdNy 台美人對無差別的槍擊案件並不陌生,雖然每一件都令人揪心,但槍枝問題的討論在美國 像個無窮迴圈,永無解答,就像多數美國民眾,多少都已麻痺了。所以當5月15日午後南 加州爾灣一處教堂傳來1死5傷的槍擊案件時,多數台美人或許只是輕嘆一聲,不幸又發生 了?甚至可能認為勇敢的群眾制伏了槍手,沒有造成更大的傷亡,已是萬幸。相較於其他 的槍擊慘案,這可能只是一日新聞。其實就在一天前,5月14日,紐約水牛城10死3傷的槍 擊慘案,無疑是更大的新聞焦點,也更直接挑動美國種族仇恨的神經。 但幾小時後,隨著警方公布的資訊,這起槍殺案立刻震驚太平洋兩岸的台灣人,也引起美 國輿論與檢調的高度關注。這是第一起有政治動機,仇視台灣人的無差別恐怖攻擊,為美 國仇恨犯罪再添一個典型。兇案現場是加州拉古納伍茲(Laguna Woods)台灣人長老教會 教堂的餐廳,星期天做完禮拜後的午餐時間,多數為年邁的長者。根據警方的說明,汽油 彈與槍械彈藥的準備驚人,非情緒失控者的行為,行兇對象是無差別的台灣人,兇手先將 出口堵死,有置全部人於死地的企圖,手段兇殘,令人髮指。要不是教友鄭達志醫師捨命 抵抗,讓其他教友有機會奮勇制伏兇手,後果不堪設想。 這是一場「惡魔籌畫的屠殺行動」 美國警方以魔鬼來形容兇手,認定這是一場「惡魔籌畫的屠殺行動」(diabolical plan to massacre),仇恨罪必然成立。但警方對兇手周文偉的初步揭露並不完整,只在其車 內找到手寫的筆記,記載仇視台灣人的文字。於是在沒有仔細查證的情況下,宣布兇手是 生於中國的移民。這個錯誤不難理解,這幾年來美國社會日漸看清中國併吞台灣的野心, 也對中國玩火般的民族主義不陌生,美國朝野對中國武嚇台灣,頻頻以戰機挑釁台海和平 的底線,無不感到憂心忡忡。在這樣的氛圍下,對美國人而言,這位喪心病狂的移民來自 中國是比較能理解的假設,但台灣所處的正是一個正常社會無法理解的現實。經我國駐外 單位的證實,這個自稱「滅獨天使」的魔鬼是生長於台灣的中國人。 周文偉的「台僑」身分被證實後,美國媒體對周文偉中國人的自我認同仍感違和,使用上 並不一致。中國官媒則一反大家都是中國人的標準說法,極力撇清,說這事與中國人無關 。據英國《衛報》報導,微博上的討論焦點是周文偉到底是中國人、台灣人、還是美國人 ?結論是,他已歸化為美國人,若這件事代表些什麼,那就是美國人對台灣當局的不滿, 真是神邏輯。此外半島電台 (Al Jazeera)的記者把已無法翻譯的「外省人」「本省人 」直接譯音成waishengren與benshengren,不失為一個好辦法,讓讀者有自行研究理解的 空間,以免望文生義。 敵人不是「外省第二代」而是急統派 來自台灣的國人做出如此恐怖行為,或許超過所有台灣人的想像,但周文偉的出生背景與 政治態度,我們再熟悉不過。當美國警方還在揣測周文偉的人際網路與犯案動機時,台灣 人社群立刻查出周文偉是「外省第二代」,「統促會」會員、理事,韓國瑜的熱烈支持者 ,但這個發現沒有人感到意外。新仇舊恨,台派的憤怒可想而知,但憤怒當然不是指向「 外省第二代」,而是指向被台美兩個民主社會容忍的「統促黨」、「統促會」等,這些長 時被縱容的中共外圍組織與其份子。台灣人公共事務協會(FAPA)便直接呼籲美國政府, 將「統促會」列為恐怖組織。 我們也不必否認,「外省第二代」這個詞在台灣仍是令多數人不悅的標籤,許多意見領袖 在這個事件的論中公開呼籲不要再使用這個詞。經過多年的命運共同體,這個標籤的確已 不具政治、道德、與文化鑑別的意義,但有了這個標籤,再觀察一點細微的言行,我們幾 可判定一個人的政治傾向。這並不符合民主社會的理想,但卻是現實,缺乏這條敏感神經 ,美國社會便無法瞭解台灣內部如此細微、深層的族群矛盾與國家認同。 韓國瑜的聲明蓄意混淆視聽 檢警在說明兇手背景的記者會中,有一段描述,說周文偉出自被迫流亡至台灣的家庭,是 中國難民之後,對台灣人的恨意來自他在台灣的成長經驗,He was not well-received, 意思是說周文偉因為他的出身,讓他在台灣沒有得到應有的對待與尊重。這樣的描述雖然 沒有製造同情凶手的意思,但很自然會讓人以為周文偉的仇恨來自長期的失意與壓抑,他 自認是族群壓迫的受害者,再自我強化為替其族類(中國人)行道的烈士。果不期然,韓 國瑜在看似四平八穩的譴責聲明中加了一句:「也有報導指出這名槍手曾被台灣人欺負, 因此針對台灣人進行報復」。韓國瑜不是美國人,對台灣族群關係不會不清楚,他是蓄意 混淆視聽,把周文偉打成一般的恐怖分子,就是要凸顯他的可憐之處,被迫以恐怖行動讓 壓迫他們的敵人付出代價。 是這樣嗎?周文偉被台灣人欺負嗎?當然不是。周文偉的家庭或許不是高級外省人,但他 所屬的族群就是統治者,支配者,文化優越者。他出自台中一中,可算相當優秀,1971年 考上逢甲大學,雖不特別出眾,但在那個年代,擠入聯考窄門並不容易。更要注意的是, 1971年有能力念私立大學的,台灣人中百不及一。除非無兵役問題讀夜間部,半工半讀, 一般台灣人家庭連提供小孩念公立大學都很勉強,就算是學霸,師範大學可能是唯一選擇 。多數會念書的孩子也未必能讀升學取向的高中,他們的首選是師專、工專、商專。簡單 講,周文偉不是弱勢,家庭沒有被排擠,求學也不算有挫折。他並無博士學歷,但也不需 要,便能長年在學院有一席之地,著作等身,專長是鑑賞美酒佳餚,這是何等的特權?幾 個台灣人能這樣? 真要說not well-received,他回台時自承在美混得悽慘,做牛、做馬、做奴隸,還被房 客打成重傷,欺負他的是美國人,那他為何鎖定台灣人出氣?他要置台灣人於死地的邏輯 在哪裡?其實在美國的不如意,往往讓這類人回頭探望在台灣的美好日子,但台灣已不是 過去的台灣。他的惆悵完全來自台灣的民主化,特權身分的消失,台灣人意識的解放,國 民黨與統派的式微。這一切都是主張獨立的民進黨所害,而在他看來,台灣長老教會就是 台獨的外圍組織。韓粉、小粉紅、統促黨的言論、中國的戰機與叫囂,全是合理化周文偉 恐怖行動的元素,而這起令人髮指的恐怖攻擊,就是周文偉的政治宣言。然而不同於一般 恐怖分子的是,恐怖行動是要壓迫族人的敵人付出代價,而周文偉的恐怖行動是要台灣人 為民主進步付出代價。 讓人想起林家血案 台灣人面對這樣的暴力當然不是第一次,我們無法不想起42年前的林宅血案。兩件血案的 政治動機有驚人的相似之處,令人不寒而慄。42年前的周文偉26歲,年輕的他看到林宅血 案在想什麼?與朋友擊掌歡呼嗎?42年後,當他在籌畫這場謀殺時,他有想到林宅血案嗎 ?他有被鼓勵嗎?他只是在模仿一件正義的事嗎?台灣社會的震驚相似嗎?現在的促統會 、統促黨和當年的疾風等團體,對這兩起屠殺起了多大的催化作用?這群人互相擊掌歡呼 嗎? 林宅的屠殺發生在戒嚴的台灣,我們只能哭泣,教堂的屠殺發生在民主法治的美國,美國 的法律會幫我們制裁,促統會會被調查,但在台灣的同路人呢?民主化已三十年的台灣, 林宅血案仍只是一個我們一起哭泣的記憶。促轉會月底就要打烊了,但一個這座島嶼養育 長大的人,卻在太平洋的彼岸發動恐怖攻擊,把族群的仇恨飆到最高點,何等諷刺?不禁 要想,若林宅血案的兇手受到制裁,懺悔,周文偉會不會多想一下? 仇恨必須抑制,我們也相信絕大多數的在美、在台華人都是善良的、和平的,不可能同意 周文偉的暴行,就算他們主張統一。就像伊斯蘭恐怖份子在美國施暴,真正的伊斯蘭教徒 必定發表聲明譴責,並劃清界線,我們幾乎可確定類似的聲明很快也會出現自華人社團, 我們當然表示歡迎,但這些聲明是普世價值的宣示,還是此地無銀三百兩?我們必須觀察 的是,如果不明確譴責中國武統台灣的企圖與軍事挑釁,聲明就是一只謊言,因為沒有人 可以同時譴責恐怖份子又支持恐怖主義,毫無含糊的空間。若同意中國的擴張主義與天朝 的藍圖,周文偉就該被視為愛國人士。 這次不幸的事件只是再一次證明,單方面的寬容,要求社會不標籤化極端仇恨台灣人的言 行並不實際,長期縱容仇台言論也不符合言論自由所能帶來的利益。世界更不能不正視這 起恐攻所浮現的凶兆:中國恐怖主義不會留情,「留島不留人」已不是修辭,是指令。而 我們也要告訴世界,但即使台灣人手無寸鐵,全無出路,台灣人也不會坐以待斃,必將奮 死抵抗,這是捨命取義的鄭達志醫師留給台灣人的精神遺產。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3.200.122.19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hina/M.1653361598.A.31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