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Coffe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only479 (企鵝)》之銘言: : 最近用gaggia espresso dose半自動咖啡機沖煮一批深培豆 : 怎麼煮都有苦澀味 : 沖煮都用重填壓 先釐清是否豆子本身就烘焙到焦苦味出來 若豆子本身就焦苦,煮出來也難避免 尤其義式煮法會把所有細節都一股腦煮出來 : 磨豆機用Tiamo 600N : 刻度從2.0到2.5之間都用過 : 除2.5味道還OK其餘都有不好 : 但刻度2.5磨出來的顆粒有些粗有明顯顆粒感 : 喝起來的味道也只是還可以 600N(鷹、馬)這個等級對義式機來說是稍嫌不足 但不只是粗細顆粒大小問題,重要是粗細不均勻,造成萃取味道混雜 不過你的問題主要應不在此 義式煮法,靠的是高壓高溫水通過咖啡粉餅,將乳化後咖啡液萃取出來 所以ESP要好喝,重點是 1.乳化。所以咖啡豆種、烘焙、新鮮度有影響 2.水的溫度與壓力。均勻的溫度與穩定的壓力,對於萃取ESP的均勻有很大幫助 這就是為什麼義式機價差如此大的原因。 水溫過高,則萃取過度,是會把一堆不想要喝到的東西都萃出來。 3.水通過咖啡粉餅的均勻度與阻力。所以磨粉均勻度、粗細度與填壓力道有影響 尤其是後兩者會互相影響,愈細,自然水通過阻力大,填壓愈緊實,阻力也大 基本要求是萃取25秒產生30cc咖啡液,但這只是參考 對咖啡手而言,流速、流動感覺與body才是判斷咖啡OK的依據 : 想到會不會是水溫設定比較高 : 所以怎麼煮都有苦澀味 : 在網路上看到有人用電子溫度計測gaggia家用機沖煮頭水溫為95度 : 不知是否這水溫太高 95度是稍高,但倒也還好 試著調低2度試試看(gaggia應該可以調溫度吧?我沒用過,對不起) : 賣我機器的老闆和網路上許多影片在沖煮前都會先放掉一些水 : 然後才將手把扣上再開始沖煮 : 這個動作是在降溫嗎? 放一些水應該是提高沖煮頭溫度,讓沖煮頭趕快達到設定溫度 以我使用家用機,開機後連把手、杯子都一起空煮一次(不放粉,跑一次) 讓沖煮頭、把手與杯子都趕快升溫 然後會先放粉煮第一次,判斷流速、流量與body,決定今天磨粉粗細與填壓力道 若第一次還OK,就這樣喝(我是比較不挑啦!) 若第一次不OK,就倒掉煮第二次、第三次 若真的想喝很OK的咖啡,我大概第一次50%都倒掉 (套一句網友大大的話:倒掉是尊敬) : 放水的同時冷水會打入鍋爐內使溫度略微下降 : 還是只是溫熱沖煮頭避免萃取水溫不足 我沒用過gaggia,但這個等級義式機應該都有水溫達到設定後才放水的功能吧?! 所以理論上應該鍋爐內的水都能達到設定的水溫才對(嗯......?!) 放水原因應該是你說的第二個,理由同上所述 : 另外想請教有沒有人用過Tiamo 600N磨豆機 : 家用幫浦機的建議的刻度大約是多少? : 還是其實600N本來就不適合義式? 每一台有各別些許差異,但刻度應該在2以下 若不換磨豆機,可以 1.換磨盤 2.磨粉2次 以增進均勻度 -- 本著作依據 創用CC-Creative Commons 之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授權條款為授權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nc-sa/2.0/tw/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80.177.68.20
only479:感謝m大的回應 07/17 17:22
sltovrey:不建議換磨盤跟磨粉兩次水溫從86~94都是可以嘗試的範圍 07/17 21:38
sltovrey:如果豆子還很新鮮 建議水溫87~90就好 粗顆粒 重填 07/17 21:39
only479:溫度無法調控,只能靠沖煮前排掉一些水,鍋爐再進冷水降溫 07/17 22:46
義式咖啡沖煮,我個人的意見,細磨比粗磨好(萃取細節會比較出來) 不過新機器、新豆子總有一段調整期,例如我現在的設備 剛來時也一直抓不到好的設定(包括磨豆粗細與填壓力道、水溫、時間) 但現在以磨豆機901N來說,大概都可以以2.4以下磨粉,出來的body都還可以接受 所以建議剛開始以『25秒出30CC』為標準,嘗試各種設定 當抓到OK的設定後,再試著把粗細度往細的方向嘗試看看 (細,則填壓輕,粉量也需適度調整) 一段時間得心應手後,就著重在流速與body感覺,不需太在意25秒出30cc這個標準 (當然這還是一個可儘量遵循的一個方向) 豆子新鮮度很重要,烘焙也重要 我一個barista朋友就說:新鮮的豆子,crema怎麼煮都很厚 (當然他是講正常的烘焙與義式煮法) 原po沒有講到豆子,但我建議也檢視一下自己的豆子看看 ※ 編輯: mechtec 來自: 180.177.68.20 (07/18 2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