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Coffe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paulyung (來杯好咖啡,一天好心情)》之銘言: : 文章拖稿很久,SORRY~。而且CROCIS寫的太完整了,幾乎沒有 : 什麼可多寫的,就只好簡單描敘那次自己手沖的程序。 : 照片在此 : http://tinyurl.com/88n3bbm : 上次從版大那裡收到這隻咖啡豆,打開聞到甘草香。掰開咖啡 : 豆,雖說是一爆,但是剖面看起來內層已經炸開,算是接觸到 : 二爆。而且爆開的邊緣略帶焦黑,看到這個痕跡代表前段酸香 : 有損傷,大概是為了烘熟避免澀味。 感謝P大的分享 以下是小弟我在烘焙的經驗分享,不同之處歡迎大家交流討論 一爆跟二爆會發生的烘焙溫度點不同 從頗面內層判斷烘焙程度有點難度 有時候豆子看起來很黑,卻沒有一爆,操作上可能最大的問題就在於烘焙溫度不足 (如果拿的到色卡或是焦糖化判定的機器,可以發現豆表與豆粉數值差異很大) 有些豆子二爆的時候豆子顏色還是很淺,這應該與豆性有關 也就是生豆內容物質有關 好的衣索比亞、肯亞AA Top級,很容易有一爆時,豆子很黑的現象 通常伴隨的就是甜度很高、水果風味十足 按照以往烘焙的經驗來看 通常豆心與豆表間產生黑色與空隙變大,會在甜度表現上相當好 尤其Probat 5kg級的機器烘焙出來的豆子很容易到達焦糖化現象 請教一下P大 前段的酸香有損傷是代表酸味跟香氣同時減少嗎? 爆開的邊緣略帶焦黑,可以請教P大在烘焙上如何避免, 另外對口感跟香氣有何影響? : http://tinyurl.com/7ta4hd6 : 用hario msc-1, 重新拆開清洗磨蕊晒乾,轉一圈半,磨出來 : 大概比二砂黃糖略細。再用粉篩過濾細粉,原本20G,篩去2克 : 細粉,其實篩出來還是大小不均勻。 : 這點在新版或舊版京瓷就好很多,顆粒大小鈞衡度好很多,可 : 能磨蕊大小決定了差異。 : 左邊大杯中滿滿的細粉,其實稱秤重才2克,右邊過濾後粉重17.9G : http://tinyurl.com/7mnxlxd : 2克,細粉真的很輕。 : http://tinyurl.com/6pvq58h : 仔細看磨出咖啡顆粒,偏向不規則長方形片狀。 : http://tinyurl.com/6t7phv3 : 用85度水沖泡,悶蒸沒有很久,充出200 ML咖啡。顏色略帶透明 : ,烘焙熟度脫水算乾淨了。如果顏色更淺但是有渾濁,就是脫水 : 沒脫乾淨,口中澀味會很強烈,而且代表黃麴毒素可能沒殺乾淨 : ,所以很多人喝淺焙喝完會身體不舒服。 : http://tinyurl.com/7ar8e2z 關於黃麴毒素的部份 剛有認真的用關鍵字查詢一下 基本上會發生在堅果類 咖啡比較少見 按照以往看到的資料,通常會在生豆狀況時就會發現 例如生豆呈現黑色、生豆變黃的真菌感染,或者是產生黴菌 另外黃麴毒素要到了280℃才會分解 可能豆子已經進入了三爆階段 (這我不敢嘗試,聽說是變成火燒豆! 很威) 澀味部份,如果是黑豆或者是真菌感染的豆子,就一定會出現 通常在樣品烘焙規範內,乾粉有異味,杯測時口感會產生澀味 才可能是黑豆、真菌感染 也就是無法被定義為精品豆 除此之外,澀味產生就是烘焙問題 : 先是小口啜吸,口腔中很濃的水果酸跟仙草香氣,沿著舌面中段 : 展開濃厚( 這個厚實不是中美研展度寬的厚實,而是舌面上黏著 : 那種厚實,沒有跨過舌兩側) 。 : 嚥下之後喉嚨有股輕柔藥草香,同時舌尖才回酸( 入口舌尖並沒 : 有酸味,應該是接觸到二爆,爆開地方有燒焦顏色所伴隨的,最 : 前段的醛酮燒掉不少。) 迅速由舌尖滑至舌下生津回甜。喝完之 : 後舌面沒有持續的味道,三五分鐘後喉嚨的淡淡藥草才爬上來。 : 大口含入口中時候,口腔中就有如含著一顆紅肉李的飽滿。其餘 : 跟啜吸差不多。 想請教P大,"醛酮燒掉不少"發生的原因與咖啡口感或香氣有何影響? 謝謝 -- 【咖啡嗜者 Jerry】 CQI Q Grader 國際杯測師 咖啡嗜者品牌創始人 Yahoo部落格:http://tw.myblog.yahoo.com/cafetaster/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0.101.14.201
crocis:發爐之後抗議的鄰居比那鍋豆子更恐怖ˊ_>ˋ 05/14 15:33
TWCHIEN:赭麴毒素更可怕 05/15 12:54
paulyung:由季節香老板的回答:前段脫水不夠,為了去澀,很多人用尾 05/17 08:14
paulyung:段急拉,這時候豆心就容易有焦黑,會損傷香氣酸味。 05/17 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