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CyberFormul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orangelolly (我戀橘蘿莉^.<~)》之銘言: : 風見的過彎加速/加速過彎...其實就是甩尾麻...! : double one 時在預賽/排位賽頭次施展出來的時候 : 主撥有提到.. "在閃電霹靂車賽中看到這種技巧..." : 大概也是因為是有電腦輔佐的關係吧... 之前都很少看到有甩尾.. : 就像F1車賽中絕對不可能出現甩尾這種事情... 我在猜大概是這樣:以較高的速度進彎,在入彎的對手減速的時候 超越對方,同時開始甩尾(側滑),這時在彎頂點的速度會比對手慢 但是對手被阿斯拉關門(擋住),沒辦法反超,等到出彎時 利用六輪傳動(CF中印象中全部車輛都是AWD,至少阿斯拉是) 爆炸性加速出彎(某版本的翻譯,正確性不明) 然後被關門剪線的苦主只能看著阿斯拉揚長而去 類似1986年F1這個經典的超車 http://youtu.be/IYcc6PXNmcE
可以注意到Senna的Lotus(黑車)在彎中和出彎其實是比 late braking又甩尾Piquet快的,但是路線被擋住了 而CF與F1不同的在於F1只有兩輪驅動,在出彎時輪胎能夠傳遞的動力 遠較AWD的CF少,因此在動畫中出彎會比正常跑法較快(現實中不知道) 畢竟現在除了大卡車以外沒有什麼6x6的車種...所以沒得實驗 其實這種暴力開法最早的確源於rally 當初Audi Quattro以四輪傳動在80年代初大殺四方 Stig Blomqvist這種甩入彎後利用4WD的牽引力 一路大腳油門側滑出彎的跑法,可以說是quattro的一大招牌 http://youtu.be/7AQmgeMoM0A
至於當今F1甩尾不可行其實有很多因素 1.空氣動力學 現在的F1彎中的抓地力大部份都來自空氣動力學產生的下壓力, 而側滑的時候氣流不會照預定的設計流動,換在飛機上就是失速啦XD 不穩定的下壓力會直接導致失控...去看早年F1的影片就知道 尾翼一出問題車子就出去了(又是senna): http://youtu.be/Ni6b-BuRgmU
CF的flap system(電腦控制的可動空力套件)應該可以改善 不過還是太理想化了.... 2.後輪驅動 早年的確有人嘗試將F1 AWD化,可是隨著輪胎/空氣動力學的改善 AWD F1重量重(傳動軸,前/中差速器),重心高(傳動軸) 靈活度差(不會轉彎,早年可沒有電子控制, 可以即時改變四輪扭力分配/鎖定比例的差速器) 再加上FIA一直在打壓引擎出力, 從1500cc渦輪增壓排位賽可以榨出1200~1400hp 到3000cc V10的近千匹,再到現在2400cc V8的七百多匹 AWD弊大於利,所以也就消聲匿跡了 看看CF動不動就2000hp起跳(AKF-11),連最鳥的GSX都有1200hp 動力大於輪胎能提供的grip,自然要AWD化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26.174.68
owenkuo:3. CF世界的車胎無視抓地力和磨損 04/12 00:01
owenkuo:11的時候一開始還會顧忌這個,ZERO也還有一點點,到後面 04/12 00:02
owenkuo:就完全無視了,這才造就了阿斯拉達兩大絕招無人能擋的奇蹟 04/12 00:02
owenkuo:真要講還有4. 無視空氣力學的神奇下壓力 & 神奇的小風扇竟 04/12 00:04
owenkuo:然能撐得起車身。這都是設定裡比較超現實的。 04/12 00:04
owenkuo:看了原po文和推文,硬要用現實面聊其實就沒意思了,CF很多 04/12 00:05
owenkuo:熱血都是建立在超現實上面,更不用說兩澤或早期的星山博之 04/12 00:05
owenkuo:真的對賽車技術和賽場規則(特別是方程式賽車)有多麼正確的 04/12 00:06
owenkuo:認識了。(記得以前在陽光沙灘的專板就有大大笑過這件事XD) 04/12 00:06
owenkuo:但笑歸笑,建立在超現實的認識上,無損CF它熱血的一面。 04/12 00:07
RASSIS:CF的輪胎還是有磨損啦 只是對LT來講是無視的XDD 04/12 00:21
dididog:推影片...那個overtake真的超熱血的.. 04/12 09:27
dididog:現在F1很少這種激烈的近戰格鬥了 XD 04/12 09:27
ecknair:這影片應該就是我想像中風見的跑法XD 只是阿斯拉加速更快 04/12 20:03
ForceEdge:如果不想放senna你可以放kimi XD 04/12 20:10
jtorngl:LT無視,開booster有視啊,二段加速那輪胎承受的磨擦力 04/12 21:10
twflanker:在那麼高速下能以甩尾跑法跑幾十圈,胎的材質本身就很神. 04/12 21:42
twflanker:再加映少見的六輪賽車-超級阿斯...阿不是,是tyrrell P34 04/12 21:52
twflanker:http://youtu.be/jV97olty6lI 04/12 21:52
twflanker:以前的F1比較能看到刺激的側滑 twflanker:http://youtu.be/7RvLyYqgGqU
※ 編輯: twflanker 來自: 111.253.76.4 (04/12 22:00)
twflanker:Formula D1.... http://youtu.be/cq9XW8tKDYE 04/12 22:16
REDBLUEr:肯德基大納言紅豆輪胎 04/13 02:06
DarthWilliam:近年比較有印象的F1測滑 http://goo.gl/wukjV 04/13 04:30
s9011626:http://i.imgur.com/q64sQ.gif Lifting turn! (誤) 04/13 09:13
liuned:其實本來就不一定比較快啊 04/15 17:11
liuned:在預賽時風見會先比較各個彎道用不用甩尾的速度,才決定用 04/15 17:13
liuned:哪種跑法,這在Double One裡有提到吧 04/15 17:14
RASSIS:找出用慣性滑行最有效率的彎道 減少輪胎的損耗 04/16 12:14
RASSIS:這設定之後就=無視了 反正LT是無視物理定律的產物啊XD 04/16 12:15
twflanker:今天的輪胎,沒有極限!(誤) 04/16 16:15
ecknair:DoubleOne那時應該是說每個彎道都用固然會快 但輪胎損耗大 04/17 14:29
ecknair:所以正賽時就挑幾個明顯有效的彎道使用就好 04/17 14:29
ecknair:預賽時可以說是能用就用 才追得上當時修馬赫的圈速 04/17 14:31
twflanker:而且沒記錯在排位賽就直接上硬胎了 04/17 1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