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Detectiv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這本書並不算推理小說,而是以推小小說作者為主角,透過誇飾到荒謬程度的手法諷刺一 些現今推理小說界逐漸浮現或是一直存在的弊病。雖然書本身非常好笑,讓我笑得肚子很 痛,可是背後的含意還是值得我們深思。對一些看得夠多的推理小說書迷,這本「超殺人 事件」應該跟另一本諷刺推理小說的「名偵探的守則」一樣,會更有共鳴。 【以下描述牽涉到劇情,但不涉及結局,請斟酌服用。】 【超稅金對策殺人事件】 因收入暴增而繳稅金額也跟著大增的推理作家,為了銷帳,無所不用其極的把各式名目收 據寫入自己以北海道為背景的連載的小說當中。從夏威夷觀光旅行、高爾夫球具、女用 大衣,到牛肉、蔥,和豆腐... 第一篇就讓我驚喜萬分,也是我第二喜歡的篇章。這篇的笑點在看作家如何把一些毫不相 干的東西硬是插進連載作品當中,像是本來解開暗號後的謎底在北海道的旭川,後來卻被 一百八十度大轉彎拐到夏威夷去。為了寫進高爾夫球具,而出現了:「來到夏威夷,他不 可能不去打球。」「如果只是向球場員工打聽,恐怕也不會有什麼收穫。」「也只好每個 高爾夫球場都實際打打看了。」 另外對於稅金稽查人員,書中也有很生動的描述:「稅務署的人員定是群將自己快樂建築 在別人身上的傢伙。」「他們會優先採用有虐待傾向的人。」「什麼東西都有公式可算 喔!」讓人不禁懷疑,這根本是東野老師的親身體驗吧... 【超理科殺人事件】 一名國中理科教師無意間發現一本叫做「超理科殺人事件」的推理小說,自詡為"理科人" 的他,好奇之下買回去仔細翻閱,發現書中內容複雜晦澀,充滿專業術語,偏離推理很遠 很遠...因為身懷理科人的的驕傲,他還是繼續看下去,不過卻發現一個驚人的事實!! 我最喜歡的篇章! 除了結局太讓我訝異以外,是因為這篇我真的深有同感。現在很多推理 小說喜歡在書中夾雜大量的知識,不管相關或不相關,這樣是可以增加文章的華麗度,也 可以顯示作者的學問,可是看多了我會懷疑,要是扣除資訊,小說本身還剩下什麼呢? 如 果可以兼具推理精彩度和資訊量那我也沒話說,不過要是前者遠低於後者,那它還能夠稱 為推理小說嗎? 以開創妖怪推理的京極夏彥作品: 京極堂系列的第一集「姑獲鳥之夏」來說,那個結局真 是超令我傻眼的。我也看過其他人評論說: 要不是那是京極夏彥的書,換成其他作者他一 定撕書而且從此把這作者列為黑名單,我十分同意。京極堂系列中的知識姑且都還算跟劇 情有關,像是另一本日本推理四大奇書之一: 匣中的失樂 裡面的炫學真是又多又紛雜, 不能否認這本書華麗又精采,但其實它本身的詭計設計我個人覺得並沒有獨到之處。 本篇章中提到:「小說中角色突然談起與劇情無關的專業話題,令我不知所措。」「我完 全無法理解這些角色為什麼有這種舉動,或者說我不懂作者這樣寫的理由。」某種程度上 可說是說中我的心聲。 最後,容我小小的好奇一下: 有哪位讀者是有被結局婊到的? 我承認我就是…(淚 【超猜兇手殺人事件】 某位推理大師四處欠稿,最後他找來四名不同出版社的編輯,告訴他們: 誰能夠最先找出 他寫的作品之「問題篇」裡的兇手,那麼他最新的長篇大作就給那家出版社出版。於是四 名編輯開始各自鴨子划水,用自己的方式努力找兇手。 這篇採一層又一層的虛實交錯方式寫成,一開始以為這是現實世界,最後才發現原來我們 一直陷在小說的結界裡。往後一跳以為跳脫虛幻,但最後才知道還困在另一層結界。 這篇主要是描述編輯和作家之間的關係,另外也用到了"敘述性詭計 “,我只能說,每次 看到敘述性詭計,我都有種被耍的感覺,不管設計好或壞。(攤手 【超高齡化社會殺人事件】 高齡九十歲的推理大師雖然已屆人瑞,但仍不能安養天年,必須繼續寫出新作以嘉惠讀者 和出版社。但已是曾祖父級的大師罹患了阿茲海默症,記憶力衰退,導致寫出來的原稿謬 誤百出,只能依靠編輯幫忙修改,… 現在看書的人愈來愈少,出版業日漸不景氣,也愈來愈少年輕人願意投入作家這一行,如 同內文:「新讀者完全沒有增加」「舊讀者只願意看自己偏愛的作家寫的書。」因此出版 社不敢創新,只願意找那些資深、有固定讀者的暢銷作家寫書,以穩住那固定的、忠實的 客層。然而,隨著時間過去,作家和舊讀者都一起上了年紀,便演變成老作家和老讀者的 景況了。 這篇也是滿滿的諷刺意味,但仔細探究卻會覺得很淒涼,的確,現在看書的人愈來愈少了 ,肯花錢買書的人更少,至少我身邊的親友有買書習慣的大概不超過5個人。另外,要是 沒有新人作家投入文壇,也是一件很恐怖的事,難道等30年後我還只能看東野老師和宮部 老師的書嗎? 最後結尾:「真不敢相信,這種東西真的可以出版嗎?」「反正讀者也不記得前作內容了, 畢竟讀者的平均年齡是七十六歲。」 【超預告小說殺人事件】 一名無名推理作家雖然實力不錯,卻一直沒有暢銷的機運,因此急著尋求解套的方式。直 到某一天,社會上出現了按照他連載作品的犯罪手法來殺人的連續事件,他的書也跟著一 炮而紅。 結局令我非常的不意外,翻了前面就知道怎麼回事。本篇描述小牌作家搏出頭的心酸過程 ,應該也是東野老師的心路歷程吧,畢竟老師的出道過程也是一過一番寒徹骨,才有今日 撲鼻香。 【超長篇小說殺人事件】 現今推理文壇流行厚如磚塊的超長篇”巨作” (完全是自面上的意思),讀者才有耗時費 力、磅礡可期的感覺。因此編輯便強迫旗下的作家將原本構思為中篇幅度的新作灌水變成 三千張稿紙的超長篇大作。但是同時另一家出版社的推理作家也完成了另一部大作,為了 競爭,兩方人馬開始了「看誰的書比較厚」的競賽…而作家也眼睜睜看著自己的作品被改 到面目全非。 同樣是諷刺讀者買書風氣的篇章,我也必須承認我也比較喜歡厚重的書,像是模仿犯或是 達文西密碼之類。文中作者為了增加書的字數,使用很多冗言贅字和浮誇的形容詞,還增 加一大堆無意義的對話,這樣編輯還是嫌不夠,又加入大量的資訊和知識。等文字增加到 極限,就把腦筋動到紙張材質上,但還是不夠,編輯最後的絕招…實在很妙! 這篇一次婊到很多人,不管是浮誇的形容詞、龐大的資訊量、很慢的節奏,以及最根本的 書的厚度,感覺都可以聯想到好幾個作家。(汗 【魔風館殺人事件】 想不出結局,被逼到窮途末路的推理作家,就算絞盡腦汁…還是想不出結局! 但離結尾只 剩下五張稿紙了! 它的結局真的令我大笑! 雖然篇幅很短,只有五頁,而且作者os占了一半以上,但硬要排 名的話,它是我心中的第三名,因為作者os有太多太婊的句子了。「都是他要我寫密是殺 人的題材,可是我根本沒想出最重要的密室機關該怎麼解決。」「還有那個以血寫成的死 前留言,我只是為了營造緊張氣氛才故佈疑陣…(略)…有什麼特別意義我哪曉得啊。」「 編輯大森曾建議,反正到了尾聲,只要讓跌破讀者眼鏡的角色成為兇手就可以了。」「那 座鐘塔的鐘面有個洞,兇手就是巧妙利用這點逃脫…」 尤其最後一句,密室的破解是牆面有個洞…怎麼看都很硬凹,太妙了。(啥 【超讀書機器殺人事件】 推理小說評論家有看不完的小說,為此感到苦惱之際,有人上門推銷了”自動寫評論機” ,也就是可以自動閱讀書籍,代替人類寫出評論的機器。很快的自動評論機就在好幾個評 論家和評審委員之間流行開來。此時同一個推銷員找上另一位無名作家,對他推銷了另一 台”自動評論機殺手”,也就是教導作者寫出完全符合自動評論機喜好的機器,使寫出的 作品可以讓自動評論機評為高分。 篇章中呈現了一個荒唐的世界,作家不再寫書,評審委員也不再看書,通通只靠機器撰寫 ,讓機器評分。那麼到底是誰在看書呢? 讀者又是根據什麼來選擇呢? 「現在幾乎沒有真 正喜歡讀書的人了。」「如今根本沒有人有閒功夫好整以暇的看書。」「他們追求的只是 讀書數量的累積罷了。」 最後一段寫著:「這真是個奇怪的時代,不太看書卻想成為作家的人增加了,賣得不怎麼 樣的書卻擠進排行榜前十名。」做為一篇壓軸,除了也帶有滿滿的反諷,也有一股難以言 喻的沉重感覺。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9.81.200.169
maydayyy:推!這本小說真的超經典! 06/03 18:01
mpmp:你會被抓走喔 (理科 06/03 22:32
letni:和名偵探的守則一樣 這二本是東野的經典 06/03 23:04
ZMTL:我學的講硬ㄠ名偵探守則有一篇才真的扯XD 06/04 06:01
mizunonana:這本超級超級超級超級有趣的XD 06/04 12:00
※ 編輯: kenshin078 來自: 219.80.136.240 (06/04 15:19)
night365:理科那篇在我發現完全讀不懂之後就放棄了XD 06/05 23:13
river2:這本真的超好笑的 06/06 18:28
dakota:巨大的骰子!!! 06/07 06:12
Posaune:牆上有個洞那裡 我看到整個笑了 06/07 13:40
cashko:這本真的超好笑XDDDDD 07/17 20:47
acerfp563:這本真的超好笑! 尤其是"蛋、牛肉、豆腐、蒟蒻絲"XD 08/21 0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