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Detectiv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網誌版:http://jinqyun.blogspot.tw/2012/08/blog-post_7.html 舞一曲復仇的探戈──《以我為名的變奏曲》 作者:連城三紀彥 出版日期:2012年08月27日(預定) 閱讀日期:2012年08月06日 入手方式:試讀活動(感謝皇冠文化與李小姐) 世界知名的美豔名模美織玲子,被人發現陳屍在家中,有七個人擁有殺害她的動機,而且 他們也都認為自己就是真兇。 光是上面短短的這一段話,就足以讓人引發對於《以我為名的變奏曲》的足夠好奇心了。 更別說翻開了第一頁,就看到被害人死前的內心剖白──原來她早已有厭世之意,只是藉 由設計好的行動,營造出一個完美的環境,引導並引誘出兇手的殺機,藉由兇手之手達到 自殺的目的。 但是,她為什麼要自殺呢?又為什麼要藉由他人之手完成自殺呢?正如她在自述中所說, 是為了「復仇」。但新的疑問又來了,為什麼復仇要拿自己的命去賠?又是什麼樣的仇恨 ,讓她要用如此激烈的方式復仇?而隨著她的屍體被發現,作者拋出越來越多的疑問,讓 人百思不得其解──為什麼擁有動機的七個人,都會認為自己就是兇手?而這七個人,又 是因為什麼樣的動機而下手? 讀推理小說的時候,我時常會想,撇開衝動殺人和意外致死,究竟人們要恨一個人恨到什 麼程度,才會真正下手扼殺一條活生生的人命?但我錯了,人類畢竟是複雜的生物,可能 會因為不同的情緒而產生殺意──比如愛,比如恐懼。而在本書裡,七名嫌疑者的殺機起 因(把柄)雖然五花八門,但讓他們成為美織玲子手中操線人偶的,卻都是「恐懼」── 恐懼自己的把柄被公諸於世、恐懼自己會身敗名裂,失去名利地位。 人類真是一種貪心的生物,得到了之後,就會想要得到更多,同時卻又極度害怕失去,為 了不失去自己所擁有的一切,再怎樣可怕的事都能夠做得出來(當然不僅僅只是殺人)。 在連城三紀彥的筆下,七種相異卻又相似的人性逐漸浮上檯面,讓人或憤慨、或悲嘆、或 可憐、或同情、或輕視,更情不自禁地為作者洗鍊的文筆而驚豔。 令人意外的是,查了資料我才知道,本書竟是連城三紀彥於1984年出版的早期作品,除了 謎題本身有幾點令人疑惑的細節之外,居然感覺不出青澀之味,根本就是很成熟、完成度 極高的作品。不曉得本書的版本是否有經過修訂?若答案是否,或者修訂改動不大的話, 那這位作者就實在真的太令人佩服了。 不過話說回來,我一直對美織玲子的復仇理由,在情感上感到不太能接受。七個人裡,由 愛生恨的那一位倒是還好,可以理解,但其他六位嘛……雖然他們都各有可惡之處,但當 初也是妳自己同意這樣的「利益交換」,拿這個來作為仇恨源頭,未免有些遷怒之意(妳 自己不滿意自己的生活,不先去反思自己做的選擇哪邊有問題,反倒去怪罪這些人?果然 是自私自利的女人)。雖然可惡之人必有可憐之處,但我真的沒辦法喜歡這位「被害人」 。 至於那幾點令人疑惑的細節,因為和謎底有關,就不貼過來了, 請至網誌中反白閱讀,謝謝~ 個人喜愛度:★★★★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26.37.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