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EarthScienc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shancko (文書小木馬)》之銘言: : ※ 引述《Waitingchen (不做愛哭鬼..)》之銘言: : : 以前在高中學"地球科學"時 就對"地質"佔了絕大多數的教學重點感到不解 這是一個好問題。我也覺得很怪。於是我開始猜想: 看看編輯者是誰,應該就會比較知道為什麼了.. 大部分的編者都是地質學者出生,於是有降子的狀況。 近年來海洋學門日漸受重視,因為我們總算有錢可以出海研究了。 天文的部分,因為吸引很多人,所以篇幅也略大,但說真的,應與物理連結。 至於氣象,大部分跟生活相關的,就是氣候報導等等.. 其它主要研究的東西都是模擬為主,與流體的運動有關。 而地質學中的地史,橫貫古今的海洋、氣象..所以感覺上好像更多內容。 : 對於地球科學的外行人來說 會把"地球科學"直接聯想到"地質學"的其實是微乎其微的 : 因為沒幾個人聽過"地質學" 沒錯。不過相較於數學,地球科學的印象也不是很深。因為那是新興學科。 : 只不過以前的地球科學教育是以固體地球為主要的目標 也就是以研究固體地球為出發點 : : 總覺得 台灣科學界把各學門的界線看得太嚴格 : 真正的科學家都沒有這樣去區分喔! 沒錯。 : : 我理想中的"地球科學" : : 是一個以研究地球上各個系統(一般會稱地圈 氣圈 水圈 生物圈等) : : 還有地球外天文因子等 之間的交互作用和變化 : : 具有整合性 包容性 跨領域性的學門 : : 但是針對目前地球環境所面臨的各種問題 : : 的確是需要考慮到各系統的反應才能得到徹底解決的 不可能單靠一個學門的力量 我非常贊同喔!:) : 科學本來就是需要知識的統合 :D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twbbs.org) ◆ From: g1pc1n14.g1.ntu.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