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Ecophili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環保署今(3)日召開專家會議,打算修改「集水區需環評項目」規範 ,放寬第二類水庫周邊開發行為不需環評,為此,台灣水資源保育聯 盟、綠色陣線協會等多個環保團體上午前往環保署抗議。環團表示,如 果放寬規範,未來像工廠、爐渣再利用等污染性開發案,都可不經環評 就設置於自來水保護區,將是台灣水資源的一大浩劫,呼籲專家不要同 意修法。 環保署上午召開「開發行為位於水庫集水區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規定」 專家會議的延續會議,討論針對水庫、攔河堰、集水區定義及修正相關 的環評認定標準,由於環保團體擔心將放寬集水區的環評標準,因此上 午集結環保署大門進行抗議,他們高喊「保護水資源、集水區要環評」 等口號,希望環保署不要修法放寬標準。 據了解,草案內容準備將水庫分成第一類及第二類,第一類水庫集水區 周遭的開發行為仍需辦理環境影響評估,但第二類則大幅放寬免辦理環 評的開發項目,環保署將全台目前96座大小水庫中,蓄水規模較大、定 期辦理水質監測的25座水庫公告為第一類水庫,其他歸為第二類。 環境律師詹順貴指出,目前台灣所有在水庫周邊的開發案都須依規定辦 理環評,不過環保署計畫放寬環評項目,修法後部份「水庫集水區」內 的開發行為,包括開設工廠、道路等都可能不需要經過環評,這會嚴重 威脅集水區周邊的環境生態。 台灣水資源保育聯盟發言人陳椒華痛批,環保署明知台灣各地許多河川 嚴重汙染,還要透過修法放寬環評限制,讓更多河川遭殃。她也舉高雄 的義大世界為例,因為部分道路和高架橋未經環評就開發,造成高屏溪 水質惡化,如果集水區內可以設置爐渣再利用工廠,那大家將喝有毒遭 汙染的水。 綠色陣線協會常務理事林長茂直言,台灣各地水庫河川的污染與優養化 情況非常嚴重,如果修法讓開發行為更長驅直入集水區,其結果恐怕將 完全摧毀台灣的飲用水水質。他還說,各水庫集水區的崩塌、水庫淤積 量的25%以上都是道路開發所造成,如果這些都不需環評、沒有管制,那 台灣將面臨無水可用的窘境。 對於環保團體的質疑,環保署綜計處處長葉俊宏解釋,之所以召開今天 的專家會議,主要是南投縣政府、屏東縣政府等地方政府認為水庫集水 區範圍面積過大,導致土地開發處處受限,因而向環保署提出修法的構 想,環保署目前召開專家會議討論可行性,對於是否放寬標準並無預設 任何立場。 來源網址:http://ppt.cc/C5HT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2.123.163.238
z27wi:腦筋動到這來了 有沒有搞錯阿 07/04 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