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Employe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http://www.coolloud.org.tw/node/52058 2010年05月13日蘋果日報 五月四日,宏達電宣布新的智慧型手機,但學生團體「高科技冷血青年」到場抗議 ,抗議宏達電的代工廠洋華,剝削勞工、打壓工會,而宏達電執行長周永明一副事 不關己的回應,「抗議要找對對象。」 五月四日,香港師生反商業劣跡組織(SACOM) 發表一份調查報告「蘋果欠勞工與 大眾一個公道:台商勝華蘇州廠毒害事件」,批評品牌公司對於供應商監督不周。 面對外界對於蘋果供應商的指控質疑,蘋果公司以發表《供貨商社會責任報告》來 回應。看來,台灣的企業對於「企業倫理」的課程,需要重修。 反血汗工廠運動,在歐美已經發展了將近20年。1992年,一群美國大學生去抗議耐 吉工廠,因為其代工廠在第三世界使用童工、違反當地勞動法、支付當地員工低於 生活水準的工資。當時耐吉公司的回應是:「你們抗議找錯對象了,那是代工廠的 問題,跟我無關。」 股東質疑影響業績 這惹火了廣大的消費者,因為他們不願意自己的消費而沾染滿手血腥的產品,使得 反血汗工廠運動如燎原之勢,一發不可收拾。耐吉不僅面對輿論的批評,也有股東 質疑,這樣事不關己的作法,是否會變成公司經營的風險因子,進而影響公司業績。 此事件後,耐吉開始制訂供應商的生產守則,要求所有供應商必須達到此要求標準 ,才肯下定單。影響所及,目前幾乎所有的西方品牌公司,都會定期出版報告,提 供大眾有關其全球供應商的勞動、環保狀況。 除了個別品牌公司自己對於供應商的要求外,個別的產業界也開始訂定產業生產守 則,例如美國電子產業制訂了EICC(電子產業公民聯盟)準則,要求全球IT產業的 供應商必須遵守這些勞動與環保規定。歐盟則制訂了BSCI準則(符合商業社會規範 準則),要求歐洲的貿易商或零售商監督其在他國的供應商生產行為。 對公司最大的影響,則來自於每個國家的投資基金所購買的股票所造成的股價波動 。澳洲國會在2001年通過財務服務改革修正案,裡頭規定退休信託基金的管理機構 在進行投資的時候,必須告訴投資者,當他們的基金在進行投資時,對於社會責任 的考量程度如何。 這裡的社會責任是指當信託基金在投資某公司時,他們到底考量了多少勞動、環境 、社會與倫理的標準。台灣的勞退基金也有類似的規定。 我相信,所有在海外的電子業或鞋業台商,都知道有這些生產準則的規定,因為他 們的品牌客戶,會定期或不定期的進行環境與勞動檢查(連富士康集團,因為幫蘋 果代工,都需出面幫蘋果澄清勞動剝削的指控),而且這台商大廠,也至少會設立 聊備一格的勞動人權專員來應付品牌客戶的檢查。 但是宏達電作為全世界知名品牌HTC的廠商,竟然可以大言不慚的說「抗議找錯對象 」,不知道是這位執行長無知,還是故意把台灣民眾當白癡? 勞資關係才是考驗 目前台灣企業所重視的永續經營,都放在看得見的環保、社區經營或慈善事業上, 但那不是企業社會責任。資本主義裡面最難以撼動的勞資關係問題,才是企業社會 責任的最大考驗。 作者為中山大學社會學研究所教授兼所長 -- 存在主義與馬克斯主義的目標是同一個,但後者把人吸收在理念中 ,前者則在他所在的所有地方,即在他工作的地方、在他家裡、在 街上尋找他。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0.251.218.203
faths:某方面來說台灣老闆都是鬥爭上去的...懂個屁 05/15 1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