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Folklor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pipimars (屁屁馬)》之銘言: : 推 fruit1231: 依目前的說法是 土城聖母廟 鹿耳門天后宮 兩間廟都擁有 04/22 19:12 : → fruit1231: 古早被沖毀的天后宮 媽祖的神像 04/22 19:12 : → fruit1231: 土城擁有古天后宮的鎮殿媽祖 鹿耳門天后宮則是有開基媽 04/22 19:14 : → fruit1231: 總之 兩邊都有擁護者 04/22 19:14 : 土城撿到王船後 : 1916年民國五年保安宮落成 : <<引用>> : 海安宮修建洽請媽祖宮村落接回寄祀在該宮鹿耳門鎮殿媽祖及其他神像,但因當時 : 媽祖宮莊尚未重建媽祖宮廟致無法照辦,海安宮轉洽土城人士同意接去與觀音並祀於 : 保安宮後殿(係屬附祀,亦屬寄祀)。 : 截取於臺灣風物第31卷第4期(捏改古匾及篡改廟名攷證/盧嘉興)之部分內容 : 簡單來說媽宮就是窮庄 : 窮到大水沖毀媽祖廟後,只留小尊的開基媽祖和其他小神像在村莊輪祀 : 其他鎮殿等大型神像就淪落到水仙宮 後到海安宮 : 因此讓人有機可趁將其他神明迎請到他們那邊 這說法邏輯有點怪怪 當時並未有正統之爭,如顯宮為古祖廟之繼承者,何以任海安宮將原屬神尊轉移至他人之手 海安宮豈如此草率? 有一說法是海安宮當時也不知道古廟之下落,亦不知徵詢何方,首先洽詢顯宮,經顯宮否認並指導其向土城問 故才由土城迎回鹿耳門媽 窮庄之說,下面我一併提出我的看法 : <<引用>> : 「玉勅慶安宮往土城仔請媽祖時期」 :   迨至民國廿九年(1940),已頗為龐大的「西港仔香」,因鹿耳門溪的請水交通相當 : 不方便,適時溪北的土城仔方面表示歡迎,乃決議改往土城仔保安宮進香,易「請水」為 : 「請媽祖」,迎請土城仔媽祖回西港鑑醮看熱鬧,進入第六階段「玉勅慶安宮往土城仔請 : 媽祖時期」 : 前後只有七科,民國四十七年(1958)的「戊戌香科」結束 : 請水交通不方便是一個藉口, : 民國初年土城加入土城72庄的香境 : 而土城有過去舊鹿耳門時期的鎮殿媽祖 : 加上慶安宮媽祖分靈至舊鹿耳門媽祖廟 : 才會跑去土城請媽祖 : 那...為什麼不去顯宮的爐主家請媽祖呢? : 簡單來說就是窮... : 一間大廟跑去窮庄的爐主家迎請媽祖多沒面子 : 就像...東門大人廟落魄成這樣 : 保西代天府(歸仁大人廟)現在不認為它是其分靈廟 : 甚至自稱是三老爺開臺祖廟 : 龍泉井廟自稱最早的清水祖師廟若是為真 : 且台南「清水寺」、「四鯤身龍山寺」以及「三峽祖師廟」皆是從此分香出去的 : 現在不也是不回去謁祖 : 各自為開基祖廟 說西港因顯宮小而改去土城之說,這西港人會有意見吧.... 如果查人口數來說,土城區域內的土城仔庄及青草崙庄明治45年時(1912) ,兩庄人口合計僅2084人,與鄰近的安順寮庄(3216人)及和順寮庄(3151人) 相較並不算大,可謂地廣人稀,迎五王上山後所建之廟宇(1915年)亦非現今的巍峨大廟 而僅是一普通廟宇之規模 至於沒面子一說,早期之請水, 通常只有西港五角頭出轎出陣, 規模較小且儀式較為簡單. 而從土城請媽祖時代開始, 參與迎請媽祖的陣頭越來越多, 因此在1988年之香科, 廟方遂將遶境正式併入迎媽祖的行程. 從那時開始, 迎媽祖遶境之規模, 已直追正式刈香之遶境.(引自西港說法) 顯見本非全境參與,而是僅為西港五角頭之活動,況且如顧慮面子為真 那原本覺得沒面子,土城退出後反而不會覺得沒面子? 還變成媽祖壓後?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61.227.154.224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Folklore/M.1524455596.A.F09.html
cliff880528: 我再補充一點 我姨婆就是道地顯宮人 以我爸的回憶 去 04/23 12:21
cliff880528: 找我姨婆時 當時只是一個為了捕魚方便而生的小聚落 04/23 12:21
cliff880528: 沒有一個恰當的地名 而他們所現在所稱的開基鹿耳門 04/23 12:21
cliff880528: 媽(我姨婆他們稱四媽祖 這部分我回鄉有機會再問詳細 04/23 12:21
cliff880528: 點) 是放在一間類似活動中心的一樓平房 並非像他們 04/23 12:21
cliff880528: 所說的爐主輪祀 04/23 12:21
gn01223489: 有看過說法是公厝 04/23 12:25
gn01223489: 之前顯宮沿革好像有寫過 04/23 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