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GreenParty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06.03.2008 德國之聲 聯邦議院中的那抹綠 前外長菲舍爾高呼:“機會是綠色的!” 今天,當綠黨人自己看到他們25年前的電視圖像時,肯定會忍俊不禁,甚至有些還能發現 自己當年剛踏進聯邦議院時四處張望的面孔。 1983年的3月6日,28名綠党議員進入了當時還設在波恩的德國聯邦議院。而這一刻也標誌 著這個"生態黨"在聯邦層面上的誕生。整個議院像煮開了鍋的沸水,儘管保守黨對剛來得 這些"嫩頭青"嗤之以鼻,但 "綠色"議員們依舊喜形於色,歡慶他們的勝利。電視上的他們 ,留著大鬍子,身著工作褲和套頭棉衫,手抱前來祝賀的大捧向日葵。這,就是當時德國 政壇發生的一次"中級地震"。在此前的西德大選中,綠黨贏得了5.6%的選票,從而獲得了 進入德國政治核心區-聯邦議院的入場券。當年,時值赫爾穆特‧科爾剛剛接替其前任赫爾 穆特‧施密特當選為西德的新總理,而德國的統一,似乎依舊是遙遙無期。此後,綠黨迅 速成為了80年代西德政壇最具吸引力的亮點。這支在抗議運動基礎上發展起來並日益壯大 的政黨,吸引的不僅僅是年輕選民。成立後才三年,它就得以進入了政壇中心體系,讓影 響西德政局的政黨由原先的三個增加到四個。 就在它入駐聯邦議院的第一天,這支政黨就讓人 印象深刻。約施卡‧菲舍爾,這位日後的 德國聯邦外長,在當時還只不過是一個腳踏運動鞋,身著牛仔服的小青年,拖著一棵被酸 雨腐蝕過的冷杉入場。雖然日後他稱,這種造聲勢的做法,他在當時就恨得牙癢癢,但通 過這樣的宣傳,早期綠黨的政治意圖也顯而易見,即保護世界免遭生態災難。正是為了實 現這一目標,他們才要求在聯邦議院中有自己的獨立代表權。 "綠色政治"剛拉開序幕時,綠黨主要將自己的注意力放在當時籠罩全球的"世界末日"的氛 圍上,他們擔憂核戰爭的爆發和資本主義的無度擴張對生態環境造成無窮禍害。而今,他 們的政治主張已經不僅僅局限於生態,環保,綠黨已經從一個純粹的反對黨成為了一支"地 地道道"的黨派,促成德國的統一和與東德志同道合者"聯盟90"的聯合正是眾多事例之一。 一方面,綠黨早期關注的議題,諸如如何消除暴力和如何提高政府的行政能力此類,已經 隨著時代的發展逐漸喪失了其顯著的獨特性。而另一方面,綠黨中的現實主義派,即所謂 的"勒阿羅斯"(Realos)與生態社會主義派,即"楓迪斯"(Fundis)博弈的結果是,前者 在黨內獲得了越來越多的話語權,成為主流派別。這種派別之爭導致,在上個世紀80年代 ,許多左翼分子即"楓迪斯"脫離綠黨另尋出路。 與此同時,綠黨自己也漸漸偏離了那些被奉為"金科玉律"的教條,例如,在立法議會任期 中期,綠黨議員就應由新的議員來代替,以避免一群職業政客的出現。但這,只是一個空 中樓閣般的原則,不久就被放棄了。然而,綠党從來都不缺乏自信。在進入聯邦議院的頭 幾年,這支政黨自然也顯示出自己桀驁不馴的一面。但這一時期已成為遙遠的歷史。今天 ,這支黨早已變得成熟。自1998年綠黨中徹頭徹尾的現實主義者約施卡‧菲舍爾以聯邦外 長身份進駐德國前總理格哈特‧施羅德的內閣時,在人們眼中,這支政黨儼然已成為德國 政黨體系中的一個不可或缺的支柱。現在,因為第五支黨派-德國左翼黨的崛起,這個體系 正在經歷著變化。正如當年的綠黨一樣,這支政黨也打算在聯邦以及各州能長期有所作為 。此外,與上個世紀80年代初的綠黨極為類似的是,左翼黨現在也被貼上"反對黨"的標籤 ,而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又被重新擺到了桌面上,即是否可以與這支羽翼漸豐的政黨結成 聯盟。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17.19.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