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Headphon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wenthome (檻外人不見外)》之銘言: : 一點LKK的看法以及對高價耳機的意見,如有冒犯,請見諒。 : 從成本的角度來看,高價耳機算是暴利,不管用多好的材料, : 高價或低價耳機的成本相差不大。 這邊應該主要是指物料成本 : 舉個例子,手機附送的耳塞式耳機,隨便送的, : 手機廠跟耳機廠買的成本在1塊美金以下, : 強調音質的,也不會超過5~6塊美金。 : 耳機用料這麼少,組裝難度也不高,其實應該要很便宜的。 組裝難度有差,純以結構而論我相信K3003的組裝難度比apple的earpod還來得高 : 高價耳機最貴的不會是單體,而是耳機的罩子、頭帶這些需要開模具製造的東西。 : 因為量不大,一套十幾萬台幣的模具攤提下來,也是滿嚇人的。 嚴格來講不只模具,還有整條生產器具、人員訓練包在內的生產線 : 高價耳機跟低價耳機的單體成本差異跟售價完全不成比例, : 音膜好一點跟爛一點,都是個位數美金的差異而已, : 磁鐵型號,磁力強一點跟弱一點,廠商買銣鐵錋磁鐵是算噸的! : 一個單體也才用幾公克......能貴到哪裡去? : 磁鐵設計,單磁或多磁,以及一些所謂做工,工站會有差,多一站多一個工人, : 一個工人一個月3000 RMB,一個工廠一個月可以做多少量? : 一天都是幾K的在算,攤下來每一台多一站的成本是0.X美金而已。 你忘了一個很重要的前提,高價耳機的銷量相對低很多 KK賣了十多年,編號才到兩萬出頭..... : 線圈,漆包線沒多少錢,有自動繞線機的話大概一兩秒繞一個線圈吧。 : 大耳機這種圓形大單體超好做,良率也比手機那種小不拉磯的方形單體高。 : 高價耳機的存在,純粹是為了賺更多錢的Marketing手段。 承上,也因此高價耳機本身並不賺錢,真正獲利的大宗是中低階耳機 要說是營造品牌形象的手段我倒是同意 : 耳機廠最厲害的是他們可以調出不同等級的聲音,然後賣不一樣的價錢,越好的越貴。 : 如果只出一款平價、聲音又好的耳機,廠商就賺不到這麼多錢了 我想耳機廠並不單純是像調什麼一樣 調出 "不同等級的聲音" 其實是像車廠那樣,有普羅大宗開的消費用車,有也有概念車或者參賽的賽車/跑車那樣 也不需要那麼去特意忖度什麼,事實就是這麼單純 : ──所以這只有在社會主義或共產國家才會發生。 : 有人用過B&K的人頭測耳機嗎? : 我測過我自己的HD-600跟SR-325i,我相信沒有一隻耳機的頻率響應是平的! : 耳機要好聽,必須參考Loudness contour,以及調一些味精, : SR-325i在高頻2KHz以上起伏非常大,100Hz以下掉太快(這很可能是聽起來近場的主因)。 : HD-600有偷拉3KHz。但兩隻都是有特色、聲音OK的耳機。 : 對耳機來說,只有聽起來精準,但其實都是調音。 耳機頻響的問題以前好像就有不少討論了...可以往前找找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70.192.18 ※ 編輯: takase 來自: 1.170.192.18 (01/06 01:56)
louis0407:我覺得他有點被害妄想 值不值得 有沒有差 跟客觀成本 01/06 02:04
louis0407:差距應該分開來看 否則照他這講法 高級房車也都是一樣 01/06 02:05
louis0407:更別說精品產業.....反而老實說It產業比較像他講得 01/06 02:06
louis0407:所以我懷疑他待的是IT產業 用那裡面的邏輯在猜測 01/06 02:06
chun0629:搞了半天 感覺他只是對鐵三角有意見 01/06 02:21
chun0629:當初的原po如果買聲海 愛科 拜耳搞不好就沒問題了 01/06 02:22
ivanxx0633:還有廣告成本吧!看看鐵三角 01/06 12:03
Pony5566:廣告成本應該看某b吧 01/06 17:34
mothertime:他那種成本概念的確是IT產業的思維 01/07 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