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Headphon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takase (............)》之銘言: : 隨便聊聊,先聊搭配設備的部分 : 其實廠商恐怕沒那麼"講究",或者講究的地方跟一般燒友不太一樣 : 幾年前HD800剛放出消息的時候,德國的耳機討論區有組織過一次 : 森海賽爾原廠之行,那時候的展示配備是......T+A CD機配Lehman Linear : 上市前夕的慕尼黑電子展(快忘了,應該是吧)用的展示設備是....DAC1耳機輸出 : 近年就慢慢學壞了 XD,上次慕尼黑音響展搭配HDVD800的訊源就用上了黑膠唱盤 : 從這點來講,大概跟一般燒友的印象或期望有落差,很多燒友會想像 : 原廠自己私藏什麼超強的參考用耳擴原型機之類 : 然而....就我所知,大奧的耳擴部分是Audio Note代工,K1000的搭配耳擴則是 : 一間德國小廠SAC代工,也許這些耳機廠們比我們想像的還不重視耳擴些(?) : Grado的參考配備是黑膠唱盤搭上自家唱頭搭上melos sha-1 : 不過我也有印象Grado老頭嫌melos sha-1太過"華麗" : 再來談調音,有一定規模體制的廠商就我所知大概是紙上作業優先, : 先決定概念,整體架構,生出原型機,再慢慢測量/調整 : 以前沒有電腦輔助運算時要靠紙筆,要靠自己的直覺去抓一個大概的range : 有了電腦輔助運算/各種新式測量工具後,這方面就比較單純了 : 而以前的那種"不精確"除了造成了各種各樣"不精確的趣味",廠商在各種參數 : 的取捨與偏好也會反映在後來的作品上 : 換言之,有點類似相機鏡頭各廠牌之爭 : 一些作坊型的廠商,則傾向外包主要原件,並在既定的基礎上調整性能 : Grado就是個好例子,當年head-fi有在聊Grado的單體其實是向一間 : 新加坡廠商訂做的 : 而Grado老頭則是在這些訂作單體的基礎上重繞高純度的音圈、調整阻尼、腔體形狀 : 外殼材質等等,這種類型可能就比較接近一些DIYer的"調音" : 然而....一般DIYer也不太可能有那個美國時間去一一試聽數十種木殼材質 : 那種比較"好聽",這就是人家的know-how 高純度音圈應該是唬爛的,銅線純度不是問題,問題是怎麼繞音圈。 Dynaudio有很變態的做法。 調整阻尼基本就是懸邊的軟硬以及後音腔大小跟形狀。 外殼材質基本不要產生共振就OK。 比較困難的點可能是選定複合膜的材質,膜片要輕且硬,懸邊要軟, 磁力強所以線圈會比較重(違反膜片要輕),磁鐵要厚衝程大。 其實到這個level的用料,料件成本差不多,差別在於有沒有認真去調音而已。 -- Con intimissimo sentimento(用最親密的感情) ~Ludwig van Beethoven, op.132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01.12.31.131
hoshiyomi:現代Grado從sr60到rs1看csd都鈴振的亂七八糟 01/26 10:04
hoshiyomi:會把這樣的東西商品化只能說那是聽了喜歡那樣的調音才 01/26 10:10
hoshiyomi:這樣做的吧? 01/26 10:10
hoshiyomi:倒是有停產的前代老Grado把共振控制很好的,所以絕對不 01/26 10:12
hoshiyomi:做不到 01/26 10:12
gameguy:閱 沒購買ATH、Grado、Sony、Ultrasone任何型號耳機的人 01/26 12:06
gameguy:旁邊路過留 01/26 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