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Headphon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耳機版惠我良多,此坑一掘一望無底只感地心溫熱 固飲水思源,希望跌落無窮深坑時有伴可以陪著慘叫。 特來分享拜耳動力的隨身三寶感想 爬文後發現DT1350心得不少,但T70p和T5p卻少得可憐,所以興起分享念頭。 聆聽感想基礎: 音樂:Indie-Pop/Shoegaze/Brit-Pop/Post-Punk/Trip-Hop/C86 訊源:iPod Touch 5 64G + Fostex HP-P1 + 滿滿的Apple Lossless 器材選擇說明和聆聽癖好: 原本是用iPod Classic 160G,但用了HP-P1以後iPod就只剩數位轉盤功能 固貪圖介面方便和Genius功能,所以就改用了Touch,反正160G也不夠我用 橫豎勤勞點時時更新內容,倒也有一番樂趣。 我個人的聆聽癖好非常機掰偏執,首先討厭十分肥大過量的低音,也討厭音色偏暗 的聲底,喜歡光亮的音色,接著嗜聽人聲,所以人聲一定要靠前,但討厭女毒男毒 類過於渲染的人聲,喜歡中音頻強大讓人聲與吉他近乎於英雄主義地躍於耳前,而 由於兼寫些見不得人的樂評,以致於喜歡暴力式的解析,越多細節越好越爽,然而 常聽的還是搖滾類,所以速度感也不能太差。 由於聆聽主力是二聲道,所聽耳機時只有在辦公室/通勤/高鐵/怕吵家人和女友/時 使用,固封閉耳罩是唯一的選擇,基於上述噁心龜毛的癖好就挑到DT1350 接著坑越來越深,等到T5p聽了一段時間才發現自己幹嘛收了三隻使用時間都重疊 的耳機(囧興),不過卻也比較出自己真正喜歡的聲音。 選擇HP-P1而不用磚是著眼於死不悔改、鑽牛角尖的聆聽感,解析/中高頻/清澈是 HP-P1的特點,碰巧也是這三隻耳機的特點,所以我完全沒有想過要矯正他們癖性 弱點的意思,反而是抱著爽就要爽到底,爛就要爛到死的番顛下去調音。 適合的音樂: 基本上我認為除了DT1350以外,T70p和T5p都是相當偏門的耳機,除了高昂的售價外 真正適合這兩隻耳機的音樂其實不多,而新時代Tesla技術的拜耳動力,我認為好聽 的標準(也就是能發揮耳機特長)是建立在「良好錄音品質」的優質訊源上,所以 大部分流行音樂跟ACG宅樂很有可能杯具,而聆聽古典音樂會因為低頻的匱乏造成 三頻不均衡而不適合(需要濃郁低音的爵士樂更不用說了),然而Tesla的速度感 可能會讓人有適合聽Hard-Rock/Metal的錯覺,但實際的表現上卻是十分娘泡秀麗 ,所以是真的很"高拐"的耳機們。 所幸我喜歡聽的音樂既容易取得高品質的訊源,這些樂團錄音的品質也十分讓人滿意 我既需要搖滾的速度感,卻也不用達到硬蕊式的力道,如果你和我聽音樂光譜相似 (但我懷疑會有多少?)這三隻耳機也許是你找尋的目標。 配戴感和攜帶性: 出乎意料地最舒服的是T70p,徹底修正DT系列壓到頭上痛到快要長角的缺點,頭帶 既不會黏也不會塌陷,耳罩支撐力和伏貼性也很夠,簡單說就是家用懶惰改隨身 的舒爽度,不過缺點就是悶熱到夏天完全不會想碰它。 T5p雖然是同一個架構但因為皮質耳罩有點薄所以讓它比較緊也比較夾頭,比起T70p 的耳罩內有舒服的綿布貼耳,可直視單體的單元反有點刮耳。(本人頭已經就夠小了) 至於DT1350就難以擺脫小耳罩的宿命,那就是壓耳,配上他那良好的隔音效果,除非 你用DT48經過專業的刑具訓練,不然帶上一兩個小時肯定耳殼痛到靠北,衛生紙盒 撐開法可以增加一點舒適度,但同時也會喪失一點隔音性。 既然講隨身就不可不提便攜性,小巧的DT1350雖然不可摺疊但好用的攜帶包卻讓人 可以輕易地塞進公事/電腦包,然而收起來像沱March的T5p軟包卻意外地好用,以為 會很容易壓傷但正反面都是耳機最堅固的地方,除了不可改變的巨大體積之外, T5p很容易收進背包/旅行帶/男用托特包中,而T70p在攜帶上就是完全的悲劇,我不 相信真的會有人提著那個便當袋啪啪走,隨身系統已經夠像土製炸彈了,再提個像 定時炸彈的盒子還像話嘛? 附帶一提,隔音性是 T70p > T5p > DT1350 T5p 和 DT1350 會有些許的漏音,可能跟皮質/假皮耳罩不夠伏貼之故 除非期末在肅殺氣氛十足的圖書館,不然都不會影響到他人。 聲音特色: DT1350: DT1350的特色就是直接和刺激,因為小耳罩又是封閉式的關係,他的音場頗小, 橫向和縱深十分不足,雖然聲音都擠在一起,但因為它的解析力很好,樂器的定位 也頗為不錯,所以聽感並不會狹窄,配上靠前的人聲和突出的中音頻,以及下潛 快速的低音,足以讓它應付除了大編制古典和爵士以外的樂風。 然而高音有些黯淡(視訊源或尖銳)延伸性不夠雖然瑕不掩瑜,但DT1350的次低音 (Sub-bass)的孱弱才是它最大的缺點,甚至快速下潛且具備力道的低音聽起來如 此俐落清晰也是因為次低音的缺席而造成的,嗜聽Bassline的搖滾頭可能會抱怨, 而有大提琴串場的後搖滾團也讓DT1350舉步蹣跚。 不過DT1350是有趣的男毒女不毒,諸如Jeff Buckley的空靈和Anthony Reynolds的 滄桑都有很棒的表現,女聲來說則是乾淨卻乏淫蕩,但這和冷調的Trip-Hop頗搭 (當然還有下潛快速的低音),而人聲與中音的光亮特性讓聆聽英搖(Brit-Pop) 的樂趣十足,透過它我第一次覺得Stone Roses裡猴王跟Squire兩個人是可以搭的XD 結論就是DT1350對我來說是便攜小耳罩的王者。 T70p: 換到大耳罩T70p後,第一個感覺就是音場突然開闊了(比較級),以封閉式來說T70p 的音場營造的確是不俗的(特別是橫向),原本黏在一起的聲音開始有分離度和層次 ,解析和高音的延伸順滑比起DT1350更加精進,人聲甚至更加靠前,幾乎已經讓你有 人聲統治這個耳機的錯覺。 而T70p最大的特色就是置身舞台中央的英雄主義感,你會感覺大鼓就在身後六點鐘位置 而人聲除了在前方十二點鐘外更是迴盪整個空間,吉他與提琴處於十點或二點鐘位置 光亮地建構牆壁(空間),而Bass則是躲在七點或五點鐘位置有些害羞,如果你擔任 過一個樂團的主唱,這樣的聲音配置就在也熟悉不過。 許多人認為T70/T70p是低音虛弱(Bass-Shy)的耳機,倘若你要與DT990或HD650這種 低音凶器比較確實不足,但我認為只是他中高頻太過突出而被掩蓋了,許多人還會覺得 DT1350的招牌低音怎麼到了T70p就沒麼爽?其實T70p比DT1350下潛的更快更深,只是 因為T70p的次低音不若DT1350杯具,所以才沒那麼明顯,聆聽搖滾時該有的線條感以及 打底基礎都頗為稱職,作為噁心中頻的陪襯,已經足夠。 T70p在聆聽瞪鞋(Shoegaze)最具爽感,靠前人聲讓夢幻囈語不再是含滷蛋,強大的 解析和中高頻徹底重現白色音牆的層次感,讓你體會到MBV其實是個很暴力的樂團XD 而樂團編制的花草樂(Indie-Pop)更是明亮到愛不釋手,素人主唱笨的可愛, 對我來說T70p比DT1350還要雜食。 結論是如果你要一個人聲極度靠前卻不願意放棄樂器表現的耳機,T70p絕對是首選 之一,但它也比DT1350更會凸顯出錄音品質和訊源檔案的差勁。 T5p: 隨身旗艦機如其名不用懷疑,多還要更多的解析,更漂亮的高音處理,更細膩的人聲, 更加開闊的音場,和更精準的樂器定位,這當然都是跟T70p比較,如果你要跟T1比較 那真的是完全會被同門兄弟打趴,賣同樣價錢的T5p的CP值受人詬病不是沒有原因。 (不過別忘了T1可怕的錢端隕石坑) 與T1相同的斜置單體提供了比T70p更多一點的橫向音場,還有宛若全新體驗多更多的 縱向音場,甚至聆聽大編制古典樂也不覺得少了些什麼,(儘管跟開放式相比音場 仍是差距頗大)而雖然人聲仍是最大賣點,但不像前兩個隻那樣病態地靠前,反而是 走秀麗清亮風格,如絲綢般柔順也讓T5p是三隻當中女聲最毒的。 溫柔宛約卻身手矯健是T5p的個性也是矛盾點,它速度感很快,瞬態反應更是讓T70p 望其項背,低音下沉速度和質更是深不可測(即便用HP-P1去扭曲它),但是T5p的 次低音卻比T70p只好一點點,所以搭配起來的低音聽感居然與DT1350相似,對比T1 全方位的表現,自然T5p的低音又是被嫌惡之處,再加上可以把重金屬團都變成 蘇打綠的秀麗特色,T5p難搞的不是系統不聲音,而是該用來聽什麼音樂? 純聽女聲不若鐵家毒,若論古典也輸深海家,ACG音樂ED8比較爽,搖滾有Grado霸佔 著,T5p似乎唯一的賣點就是旗艦封閉式的隨身大耳罩(雖然ED8也是啦),但對我來 說它根本就是聽緩飆(Slow-Core)和Dream-Pop與Guitar-Pop的神器!!! 我從未喜歡的Galaxie 500在T5p的詮釋下居然也變得如此動聽,吉他撥弦充滿空氣感 包圍卻整體又不失速度,The Church跟The House Of Love更是好聽到讓人噴淚, 我只有在開放式又醜陋又難帶又不能啪啪走的Grado RS1i上聽過更好聽的吉他。 結論:能在高鐵上給我那麼好聽的The Smiths,T5p根本就是CP值爆表的高~ (有愛無敵的意思)但實際上它是很隻處境很尷尬的耳機。 潛力和容易處理的程度: DT1350在HP-P1上需要最多的刻度才能發出與T70p/T5p差不多的音量(反應它的阻抗) 但實際上它很好推,甚至是iPhone都能推的有模有樣,而只要五千塊左右等級的 隨身擴就可以拉開它和HD25的差距,接了磚頭後的類比味道也頗有另一番滋味, 實是新手入門居家旅行的良伴。 而T70p我覺得配HP-P1是最搭的,所以優點和缺點都放大了一圈,也不會有推力不足 的問題,與處理得宜的T70相比差距算是小(比起T1和T5p),不過配上黑磚後會喪失 一定的銳利度和人聲味道,好聽與否見仁見智,但若要修正癖性還是推薦Sony PHA-1 ,而配上萬元以下的隨身擴會老實不客氣的把細節都吃光。 而T5p配上HP-P1則是未發揮100%的潛力,因為接上Macbook Pro + Amarra + Audioquest Dragonfly的差距嚇人的明顯,試過iBasso R10跟iRiver AK100都不覺得 好聽,很有可能T5p本來就是定位成Laptop型的隨身耳機,那這樣又讓它更尷尬 不上不下了XD 外觀做工細節其他: 三隻都是很粗勇型的拜耳風格,千萬別再把它們比成正妹了,明明都是德國大叔。 DT1350看似脆弱但實際上頗耐操,以隨身小耳罩來說,它的線算粗的,假皮耳罩似乎 不來個三、四年是不會破掉,不愧是原廠定義為監聽用途的,個人認為它蠻有型的 在一派必恥塑膠風裡面走Old School鋁合金黑色工業風相當不錯。 而T70p的特殊金屬塗層一看就很容易會刮傷,但其實使用倒也無虞,不過比較掉漆 的是T70p的金屬坎嵌文字會自動脫落,我的T70p已經自動丟了p改當T70了XD 不過我覺得T70p外型相當帥氣,特殊金屬塗層的反光很漂亮,女友將它形容成 古早味的Mercedes感覺,不知是褒失貶?:P 至於旗艦T5p我覺得是看起來最沒旗艦架勢的,可能跟拜耳血統耳罩外緣的金屬烤漆 被改成消光黑有關係,得細細把玩才會發覺它皮質的細緻和做工的細膩均勝前二者 只是對比Ultrasone ED8的精品風格,T5p確實是可以買來騙父母女友老婆說是五千塊 耳機的好物? 附帶一提Run In的過程和時數,我雖不才沒有達到GG大口中的10000小時,但三隻幾乎 都累積了3000小時以上的里程數,Run In的過程中,T70p是最不用跑的,大概約莫 3、400小時聲音就差不多了,而DT1350則是要到6、700小時筒音才會消失,低音慢慢才 出來,1000個小時聲音才穩定,最難Run的當然是旗艦T5p,雖然開聲不會慘不忍聽, 但我覺得在1200小時左右音場的開闊度才定型,不過這也都是個人印象派,僅供參考。 結語: 每當我向人推薦這三隻耳機時,都不期望對方會一下就喜歡,因為我覺得或許只有跟 我聽差不多音樂的人才會體會醍醐味?偏偏性嗜Indie的聽眾還是少數。 若以一般人來說我最推薦的是DT1350,甚至你要隨身找小耳罩都該去聽聽它,最不推薦 的當然就是四倍DT1350身價的T5p,這個價錢似乎應該用在建構一套家用系統上。 而我最喜歡的居然是T70p,除了它夠雜食以及舒適度之外,人聲方面的表現恰好正中 我老年人喜歡聽歌謠不愛冒險的癖好,特別是配上HP-P1後更是極端變態到惹人憐愛。 尤其是水貨的T70/T70p只要一萬左右台票情況下,原本CP值很低缺點被修正了, (玩耳機還講什麼CP值XD)就差一個收納袋,就可以成就一個其他德日奧中都沒有 的中高階隨身大耳罩,或許這種定位是Beyerdynamic原廠也沒想過的吧?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36.233.41.63
qazxswptt:我有預感見到拜耳 GG大會愛你愛到不停的路過 07/17 00:59
werrty:T1和DT990是召喚GG大的咒語 而我也漸漸地由深海轉向拜耳 07/17 01:09
qazxswptt:不用GG大呼喚 他還沒出現時 我早就肯定拜耳了 07/17 01:19
purplesky911:推好文~ 07/17 01:20
qazxswptt:某三X老闆還跟我說過 拜耳有段時間變很難賣是他的功勞 07/17 01:21
qazxswptt:當時因為他 拜耳變得黑黑的XD 07/17 01:21
jcellery:是因為跟123的決鬥吧 07/17 01:22
qazxswptt:那是後來的事 123出現才幾年... 07/17 01:23
qazxswptt:不過這些都太八卦啦 我單純覺得是拜耳這代新產品隔太久 07/17 01:25
killseven:...為何這篇有種莫名的傷感 07/17 01:26
qv5pn7:推很詳細~ 07/17 01:26
hotcom:推~ 07/17 01:32
lwecloud:拜耳推 07/17 09:32
jamddt:T70用家推~ 07/17 09:52
yuro1470:880p還有Dragonfly用家推~ 07/17 10:16
stone40licks:推 十分詳細' 07/17 12:32
gameguy:閱 正宗中的正宗 台灣第一個使用hifiman hm-801接敗耳 07/17 13:54
gameguy:動力T5p的人旁邊路過留 台灣正宗,over(有聽過所以我才 07/17 13:55
gameguy:才不想買T5p) 07/17 13:55
phantomeric:同樣Indie愛好者推~ 07/17 14:51
asop88:推好文, 03/22 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