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Headphon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最近終於下定決心入手一隻K712的人路過留 我試聽比較的範圍也大概是20k以下次旗艦 & 10k左右上一代旗艦 剛好可以分享一下我長期試聽的心得 ※ 引述《stevenao992 (柚)》之銘言: : Shure : SRH1540 : SRH1840 SRH1540聽起來就是明顯偏低音的耳機 低頻量非常充沛 音場大小、定位明確在封閉式耳機應屬上乘了 乍聽之下音色給我的感覺是"很像HD650" 同屬低頻量多 樂器形體大 高音不突出類型 但在ambient氛圍上仍略有不同 HD650雖然個體樂器形體豐厚 但空間氛圍非常澄澈 推得好的話空間迴響不拖泥帶水 SRH1540則是樂器肥厚 整體...就是肥厚的類型 也許低音控會很愛 Beyerdynamic T70 也有短暫試聽過 心得不多 這兩隻頂級封閉式耳機在音響性上T70可能略勝一籌 但這有可能是音色走向造成的加乘效果 因1540是濃厚型 T70是清亮型 1540較不合我胃口 SRH1840則是我第一次會用"無聊"來形容的一支耳機 一聽之下覺得音響性好像"還可以" 但聽不出個所以然 於是我心有不甘 覺得這麼貴的耳機應該有甚麼特別之處 所以捨不得太快拿下 經過一番掙扎後 覺得... 還是聽不出個所以然 音色沒有特別突出的頻段 但好像也稱不上中性真實 總之就是個讓我寫不出心得的耳機= = 勉強要說的話... 就是dull sound : HD650 這隻曾經被隨身擴誤導 有著非常不好的第一印象 但它的確是需要一點推力才能聽得出所以然的耳機 (但其實不需要用上甚麼神兵利器 Essence STU推出來的效果就足以讓我改觀了) 上一段有描述了一下 個體樂器形體雖然豐厚 整體氛圍仍保持澄澈 甚至在高音表現也不俗 拔的敲擊清脆而不鋒利 但整體音色不合我的胃口 以我的標準仍然是嫌肥了一點 另外 音場雖大 但屬傳統耳機的側面音場 正面稍嫌空洞 HD600也聽過 的確比HD650來得瘦一點 但宏觀的光譜上來看也不過就是"稍微不那麼向HD650靠攏的森海賽爾"... : Grado PS500 : 初聽到這隻的聲音,也是非常的驚豔。這隻耳機的音色、定位,其實都非常的棒。各種音 : 樂類型上都會有很棒的表現。 : 不過很可惜的地方有兩點: : (1)配戴感不佳:他其實非常的貼近耳朵,所以根本無法久戴; : (2)音場較小:在聽一些由兩名歌手合唱的曲子時,會感覺到兩個人站的位置會在同一點上 : 面,我這會讓我感到有些不適應。 Grado我也聽過PS500, 125, 325 簡單呼應原po: 配戴感out 音場out 另外我個人覺得 音色明顯偏頗 (明顯引戰的意味 o'_'o) 有種極為"復古"的風格 我不知道該怎麼講 有點像躺在搖椅聽老式收音機的感覺 跟真實的聲音完全摸不著邊 有點映射到淺意識中卡通/默片裡黑膠唱盤會唱出來的聲音 也許這是他對某些人而言的迷人之處吧 : Beyerdynamic DT880 Pro (歐姆數不明,我忘記問了) : 該說真不愧是拜爾家吧,這隻耳機上機的聲音非常之均衡,整體的表現就是什麼都有, : 但也什麼都不突出。在各種音樂類型、三頻的表現上,都有一定程度打到我的喜好。 : 他可以很清楚的顯示出該出來的聲音與設備的基礎聲底。就是餵什麼就出什麼的小照妖鏡 這支在上一代旗艦中算是各頻段表現最不"互搶鋒頭"的一隻 若要說均衡應該不會有太多人反對 因為他不像HD650那麼森海味 又不像K701那麼AKG味 總之就是無法被歸類到光譜極端的音色 但是他的整體氛圍比較不通透 同樣是空氣感豐厚,跟T90比起來完全是另一種表現 另外我也聽過T90 音色是跟DT880完全不同 非常活潑 明顯偏高頻 高頻不只是整體頻段的比例分配問題 而是形體感很浮凸 很近 尤其三角鐵的敲擊會讓你感覺好像鐵棒直接"彈"在你額頭上 T90跟DT880有一個共同之處 就是形體偏大 尤其是鼓面 但是難得的是 跟板上takase大大講過的一樣 "大而不重" 鼓的音源表現方式非常"大面" 感覺音壓是整個振膜"吹"出來的 輕鬆的空氣感充塞整個空間 音場非常完整 而T90跟DT880另一不一樣之處在弦樂表現 非常犀利光亮 當初差點決定入手T90 直到我試聽過K712... 因為T90的高音真的容易過亮過衝 聽銅管多的音樂 像布魯克納的交響曲 這個缺點更是被明顯放大 曾經用Essence STU試聽過 高音一整個毛躁 用Essence One才感覺能駕馭它的銅管 明顯毛刺減少 柔順很多 (我不知道在這兩台機器上的情況 是音色還是音響性的問題) : AKG K712 Pro 先不跟其他廠牌的耳機比較 在AKG 7系列中 我會用"最圓融"、"成熟"來形容這隻耳機 但我不會說這是AKG建立在7系列基礎上的"登峰造極" 因為方向有點不同 也沒有在任何方面表現極端 對於老7的愛好者來講 可能是一種"妥協"的聲音 就像喜歡HD650的人再去聽HD600大概是一樣的感覺 但是對於光譜極端的偏頗半愛半恨的人 可以說是彌補了以往的缺憾 首先是低音 量明顯變多 也許對於低音控來講還是偏少 但聽古典則是恰到好處 且維持AKG低音部分一貫的重質不重量 低音是偏Q彈的 點音源的 這點跟T90是明顯的對比 但是保持低音凝聚的前提下 空氣感一點也不輸T90 只是表現的形式不同 T90的空氣感更"均質"一點 而K712在木管/弦樂/小編制音樂 可說是保持原7系列的清麗 感覺是以樂器為中心 向外擴散 非常有甜味 但是在大場面 定音鼓, horn, tuba可以說是一點也不腳軟 此時的空氣感帶有一點酥麻的"顆粒感" tuba的表現很棒 而高音則是不像K701或T90那樣容易過亮 很好相處的感覺 再來是音場 這隻的正面音場可以說相當完整 但我覺得跟斜置單體比起來 算是不夠完美 HD800的強項就是它的正面音場是不需要"腦補"的 就跟喇叭一樣理所當然 但次旗艦耳機的音場我覺得是用空氣感去彌補的... 就是讓你覺得聲音好像是從中間發出來 但側面的形體還是比較浮凸 正面比較飄渺 最後 T90跟K712的抉擇 T90乍聽之下非常有"Wow effect" 但是越聽越讓我皺眉深思 這是不是我可以長期相處的聲音? 而K712則是剛聽覺得很均衡 不突出 沒有懾人之勢 甚至K701/702剛聽都會比較驚豔 但是聽越久 越多東西浮現出來 想要的感覺都一一到齊 毫無斧鑿之痕 另外補充一下 HD800的短暫試聽心得 為什麼這麼好的耳機只有短暫試聽呢? 因為太自然 太理所當然 太完美了 聽太久怕胃口養壞 一萬多的耳機會聽不下去 試聽的感覺跟K712有點像 聽感第一印象沒有售價那麼懾人 但該有的東西沒有一項有缺的 在不用腦補的情況下你可以聽到所有東西 一時之間要講出優點 好像就是... 各方面都很好 但是要講缺點... 會讓我鎖眉深思 並不是猶豫 而是明白了 K712已經很好 但談退燒還太早 over --
gameguy:不清處,只路過 地球拆開與修改m2tech hiface TWO 全鋰電03/12 23:36
foxjolin:磁砲03/12 23:37
gameguy:池化 使用超優tcxo、脈衝變壓器 純銀導線 純銀WBT次世代03/12 23:37
foxjolin:鋼彈03/12 23:37
gameguy:同軸接頭 地球第一個修改也是唯一一個TEAC UD-H01的人旁y03/12 23:37
foxjolin:邊路過犁田留03/12 23:38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8.169.43.235 ※ 文章網址: http://www.ptt.cc/bbs/Headphone/M.1408879624.A.41D.html
stevenao992: 推t90試聽心得,我所在的地區完全沒機會聽到家用系 08/24 19:32
stevenao992: 列的Beyer 08/24 19:32
stevenao992: 補推 08/24 19:35
yuugen2: 有心得有推 我都不知道我手頭上的712能被你形容成這樣... 08/24 22:11
yuugen2: 那你真該聽聽換線後的聲音 08/24 22:12
yuugen2: 沒換線前我給60分 換完線我給80分吧...但還是不算滿意 08/24 22:16
之前看板上一篇文章是說K712換線差別很小= =? 您是用哪一條線呢? 之後可以考慮看看
terryeg: 同樣聽同等級耳機最後選別隻的人路過(不再討論名單裡) 08/24 22:18
terryeg: 但K712也是我最終比較的對象 08/24 22:18
您最後選了哪一隻? ⊙o⊙
s7024546: 最後我選了T5p(來亂XD 08/24 22:29
leonhung97: 之前712和1840比較也是選了712 08/24 22:36
gameguy: 哈哈,地球動圈出敗耳,其他廠牌動圈可以直接無視,over 08/24 22:42
leonhung97: 英丸兄又做新線啦? 之前不是說換線差異很小嗎0.0? 08/24 22:44
查了一下 原來那篇說換線沒差異的文就是yuugen2大大發的阿 所以現在是找到換了有差的線0.0 真好奇
stevenao992: 好奇最後究竟是換了哪一條線+1 08/24 23:02
yuugen2: 還是那條 後來是RUN開了吧 我有修改一下內文 有比較好聽 08/24 23:23
yuugen2: 說差別不大是和denon換線效果比較一開始聽差異沒我想的大 08/24 23:24
yuugen2: 你要聽 在台北的話 我就直接拿給你 畢竟也不便宜 呵呵 08/24 23:26
lead0722: 感覺是前端不太搭?T90應該不會過亮才是 DT990就真的很亮 08/25 02:00
lead0722: 近來的AKG調音比較"圓融"了早期的都要RUN很久... 08/25 02:01
gameguy: 使用華碩音效設備,這篇沒有任何參考的價值,over 08/25 08:14
挖! gg大居然路過兩次⊙﹏⊙ 不過我要澄清一下 這篇文是"很多次"在不同店家試聽的綜合心得 所以同一支耳機不只有用華碩的前端噢 只是我想藉由T90的一次試聽經驗講一下那兩台機器的差別 還有T90不管用哪一台機器推 聲底都差不多是我講的那樣
ka22: 推推 感謝分享 08/25 09:05
ted10: K712改雙邊出線平衡後音響性大增 聽得很開心中 08/25 09:21
whydan: STU會覺得毛噪跟聲底有關 E1沒那麼解析所以不會那麼刺激 08/25 11:12
有可能是聲底 但我懷疑E1若全換OP是否有辦法調成STU的聲底? or vice versa? 因為這其中可能是硬體架構的根本不同 有可能是 Switching power? 耳擴? 音量控制VR? ... ... 之類的原因
Sirine: 對於1840 自然沒壓力的聽感才是醍醐味 08/25 12:46
s90071s90071: GG大來了XDD 華碩怨念 08/25 12:55
chiangwei: K712跟T90都是好耳機XD 08/25 13:56
※ 編輯: delaluna (118.169.43.235), 08/25/2014 15:28:21
whydan: E1可以改的比STU更尖 I/V LPF BUFFER換49720HA 乾到有剩XD 08/25 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