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Headphon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坦白說,我對盲測一點興趣都沒有 音響的變因那麼多,而且差異其實都很輕微,一時聽不出來很可能阿 我認為,音響迷追求就是那些5% 10%的差異,其實是經過多年的訓練,良好的條件下 才可能分辨的出那些細微的差異的 不然你以為hifiman跟audez真的儀測的出差異嗎? 人耳比儀器靈敏多了,不然就不用雜誌了,全部都公布所有儀測 照公布的數據買就好了嗎.............事實證明,根本不是這樣嘛............ 年輕人,不要太衝動.............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39.66.206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eadphone/M.1468511144.A.62A.html ※ 編輯: yamatai (36.239.66.206), 07/14/2016 23:46:34
evadodoya: 你不懂 數據派會說理由一堆不敢測啦 07/14 23:48
luwatercolor: 你這樣講,一堆DAC都賣不出去啦QQ 07/14 23:51
坦白說,我是重視轉盤大於dac那一派的...........
JoKouBe: 數據只是基本 耳聽為憑 07/14 23:52
耳聽也要你每天聽阿,聽個一個月每個人都聽的出差異啦 自家的系統就是這樣阿 ※ 編輯: yamatai (36.239.66.206), 07/14/2016 23:55:57
ohlong: 一般硬碟直流馬達驅動時有極小的電震正常啊 玩變頻器都知 07/15 00:04
ohlong: 道要有回饋電阻了 會影響耳機不覺得有很意外 07/15 00:04
ilgnit: 原來人的器官比儀器精確 07/15 00:10
廢話,不然你以為相機比人眼厲害嗎?助聽器比人耳厲害嗎? ※ 編輯: yamatai (36.239.66.206), 07/15/2016 00:11:33
ilgnit: 所以實驗室的機台都應該撤掉 07/15 00:11
ilgnit: 換成人力囉 07/15 00:11
你們是啥實驗室要不要說明一下? ※ 編輯: yamatai (36.239.66.206), 07/15/2016 00:14:24
ilgnit: 分析 07/15 00:14
ilgnit: 我們應該把溫度計丟掉改用手測量? 07/15 00:15
工具是為了目的而產生的,如果無法完成目的的工具是應該丟去阿 如果溫度計很有用應該留下。如果儀器可以代替人耳,那雜誌應該受唾棄 ※ 編輯: yamatai (36.239.66.206), 07/15/2016 00:19:52
soem: DAC才不會賣不出去XD 電腦主機裡面電源那麼髒,插上去好很多 07/15 00:17
soem: 君不見最近熱門話題: 顯卡超抽電,一堆供電用電沒照spec做的 07/15 00:18
ddik32: 系列文到這篇要開始改戰人耳跟儀器了嗎 越來越精彩了 07/15 00:18
ilgnit: 對惹 天秤也應該丟掉QQ 07/15 00:20
ohlong: 基本上還是要回歸到阻抗跟電容效應分析啦 如果hdd ssd都另 07/15 00:20
ohlong: 外供電 data bus都過光耦合傳送 完全隔離掉試才準 07/15 00:20
工具是人發明用來"鑑定某種特性"的,不準確當然應該丟棄 請問你看過可以拿來代替音響的儀器嗎?沒有的話去洗洗睡吧 ※ 編輯: yamatai (36.239.66.206), 07/15/2016 00:21:46
ilgnit: 我是覺得喇 手比溫度計精準多惹 不然手剁掉就好啦 07/15 00:22
ilgnit: 你看過誰的耳朵可以描繪出波形 07/15 00:24
那你要不要說,汽車跑的比人快,人都把腳砍掉算了........... ※ 編輯: yamatai (36.239.66.206), 07/15/2016 00:25:18
soem: 隔離儲存?啊不就資料中心在用的Fibre Channel,買得到呀~ 07/15 00:25
NNAA: 沒辦法 人體感受不精確 做不得準 07/15 00:25
hydeless: 搞不好就跟考試一樣,有些人就不擅長盲測啊,他對盲測 07/15 00:27
ilgnit: 所以人的感覺和儀器是相輔的 07/15 00:27
hydeless: 無法,但一路走來一直AB Test累積的聽感跟經驗難道是假 07/15 00:27
hydeless: 的? 07/15 00:28
ilgnit: 沒有啥人耳比儀器還準這鬼東西 07/15 00:28
儀器可以鑑定某種特定"特性",但是自然界的現象包含非常多種特性 不是單一儀器可以完全詮釋的。所以我才提出相機跟人眼的例子 ※ 編輯: yamatai (36.239.66.206), 07/15/2016 00:30:15
ilgnit: 話說能代替音響的儀器是啥啊 07/15 00:29
ilgnit: 你是想說描述聽感的儀器還是… 07/15 00:30
現在存在的東西就是頻率,動態/音量,頻率以及失真(特定幾種)這些的儀器 但是這些不代表這些數據好出來會好聽。不然數據為主的音響品牌早就統一世界了 ※ 編輯: yamatai (36.239.66.206), 07/15/2016 00:32:34
soem: 代替音響的儀器?可能是NERvGear吧…如果發明了應該可以替代 07/15 00:32
ilgnit: 你都說不是單一儀器可以詮釋 所以可以光憑感覺詮釋? 07/15 00:32
感覺到這個世界有某種現象,然後我們去研究這個現象,這不是學問的開始嗎? 我沒有說我感覺的某個現象是很精準的,但是說他是存在的,並不是很爭議的事情 ※ 編輯: yamatai (36.239.66.206), 07/15/2016 00:35:31
soem: 相機應該可以比人眼厲害吧……但因為價格的關係,好的相機都 07/15 00:34
soem: 在天上……像是氣象衛星、間諜衛星之類的 07/15 00:34
※ 編輯: yamatai (36.239.66.206), 07/15/2016 00:35:50
soem: 你的論點混淆了兩個觀點:"聲音有差異"跟"聲音好聽" 07/15 00:38
問題是數據派的是說,數據沒差異等於聲音沒差阿......... 事實上數據好都不等於好聽了,那變數不是更多 ※ 編輯: yamatai (36.239.66.206), 07/15/2016 00:40:11
soem: 儀測出差異說不定可以;但是好聽是感受,然後影響購買。 07/15 00:40
ddik32: 他只是想要戰[人耳比儀器靈敏]這句話吧 我也挺好奇這句話 07/15 00:40
soem: 如果儀測出聲音沒有差異,可能是1.儀器精確度不夠2.一樣好聽 07/15 00:41
※ 編輯: yamatai (36.239.66.206), 07/15/2016 00:41:25
soem: 「照公布的數據買就好了嗎」 <- 所以你想表達甚麼? 07/15 00:41
max8201: 到底是怎樣的觀念覺得人眼比CCD..等影像分析觀測儀器厲害 07/15 00:42
jakkx: 精確、靈敏和有效範圍意思都不太一樣… 07/15 00:42
max8201: 你能觀察出小於1/17 sec的變化嗎? 你能看超出800 nm的光? 07/15 00:43
人眼看不出來所以可以發明可以的儀器阿。但是相機不是這個目的吧 應該是你搞錯了 ※ 編輯: yamatai (36.239.66.206), 07/15/2016 00:45:08
ilgnit: 一公斤的現象是怎樣? 07/15 00:44
soem: 數據沒差異等於聲音沒差 <-我也是這麼認為,但還要看儀器誤差 07/15 00:44
Dopin: 光是相機不可能 全彩 跟 全像點 就輸人眼了 但這不代表不能 07/15 00:47
yamatai: 我累了............坦白說這類的論戰,幾百年前就吵過了 07/15 00:47
ilgnit: 數據的東西怎麼用現象表示 07/15 00:47
max8201: 那請問你所使用的相機的目的是什麼? 07/15 00:47
Dopin: 拍出好照片 :) 07/15 00:47
newkuo: 進過實驗室?摸過業界的儀器?還是全憑你自己的想像? 07/15 00:47
yamatai: 我今天是喝醉了,跟聽音樂聽嗨了才下來吵的........ 07/15 00:47
tadashi1024: 數據沒差異等於聲音沒差+1 精確度夠高的前提下 07/15 00:48
yamatai: 網路上是不可能說服彼此的。大家早點睡覺吧 07/15 00:48
max8201: 怎樣算好的照片? 07/15 00:48
Dopin: 怎樣算好 ... 這又是個弔詭的問題了 傳真 VS 失真 XDDDD 07/15 00:49
newkuo: 簡單的說就是一個喝醉酒的消費者 用嘴來證明就是 07/15 00:50
max8201: 因為用人的定義相機才會輸,用客觀的定義可不見得 07/15 00:50
ddik32: 理論派跟聽感派的戰爭可以一直戰到人類滅亡為止永遠沒定論 07/15 00:51
jakkx: 相機的究極目地本來就是要拍出跟人眼看到一樣的東西啊… 07/15 00:52
newkuo: 既然比的是嘴遁 去翻火影忍者比較快 07/15 00:52
jakkx: 用儀器可以拍出紅外線紫外線但那不是相機的目地吧… 07/15 00:53
max8201: 其實相機應該能輕鬆拍到跟人眼看到一樣的東西吧 07/15 00:54
max8201: 只是你不會覺得那個是好的照片 07/15 00:55
andy14: 我保證你撥的每首歌都不一樣 但你聽起來都是同一首歌 07/15 00:55
jakkx: ?,很難吧,有人可以拍出相片是跟當初看到的東西一模一樣 07/15 00:55
jakkx: 的嗎?當然藍天是藍天白雲是白雲…有時候拍夕陽都會覺得夕 07/15 00:56
jakkx: 陽不一樣大不一樣亮 07/15 00:56
joshuachina: 人眼的動態範圍比相機大多了,舉例來說,去看夕陽、 07/15 00:57
joshuachina: 日出,人眼+人腦就比相機HDR強了 07/15 00:57
max8201: 那只是因為你用的相機沒有辦法內件曝光值回饋調整 07/15 00:58
ddik32: 相機要跟人眼比性能還是早點去洗洗睡吧 相機只是消費性產 07/15 00:59
jackal998: 在戰奇怪的東西了哈哈哈,科技是會進步的 07/15 00:59
soem: 要看你要的是甚麼相機呀,有些相機放在間諜衛星跟太空望遠鏡 07/15 00:59
ddik32: 品,要比也要拿實驗室儀器出來 相機就真的不用講了 07/15 01:00
soem: 性能就很好。難道他們不能被稱為相機嗎?QQ 07/15 01:00
joshuachina: 人眼的動態範圍約20EV,相機那一台有到20EV的? 07/15 01:00
max8201: 誰在跟你講平常使用的相機了? 不是在講儀器嗎? 07/15 01:00
andy14: 不要再人眼人耳了....其實頗廢~~ 07/15 01:01
jakkx: …對不起,我真的看文以為說相機,還講到照片… 07/15 01:01
ddik32: 你自己一直在那邊相機相機的講 要講儀器請打中文字的儀器 07/15 01:02
max8201: 說到照片有什麼奇怪的? 很多實驗也以照片作影像分析 07/15 01:02
soem: Google了一下發現現在的相機就有20EV了呀 07/15 01:03
soem: 誰規定相機一定要是消費級的?還是我們討論前先定好價格上限 07/15 01:03
jakkx: 要講有效範圍,人的器官一定比特別用途的儀器來的小啊… 07/15 01:06
ddik32: 夜深了嘴砲時間結束了 明天睡醒又是溫馨的耳機版 來睏~ 07/15 01:06
joshuachina: 晚上睡不著聊聊天啊XD 07/15 01:07
ZivMMXV: 這例子太爛了吧 如果真男人跟audeze儀器測不出差異 難道 07/15 01:18
ZivMMXV: 這些數據都假的嗎? LCD4 http://goo.gl/O14voe 07/15 01:18
ZivMMXV: HE1000 http://goo.gl/M7yRxO 07/15 01:19
newkuo: 反正就是嘴遁阿 豪小之術 也不需要證明是金耳還是鑽石耳 07/15 01:19
soem: 假的! 哎呀!我的眼睛業障重啊! 07/15 01:20
newkuo: 誰講的贏就是你的 ptt不就是這種地方? 07/15 01:20
odanaga: 哇 玄之又玄 07/15 01:42
SigmaLIU: 原來人比儀器強?手動作一顆14奈米的晶片給我看看 07/15 07:45
greg7575: 懂的懂,不懂的你戰他也沒用啊。施主。業障 07/15 08:55
pythianego: 也許是類似幽靈的東西吧,科學無法證明,但多數人說有 07/15 09:05
lwecloud: 真的~有很多儀器測不出的~~例如上帝的存在 07/15 09:07
nakaru: 有像聞香師這樣的職業 07/15 09:09
superfo: 人耳才不靈敏,還會被種種因素干擾,最可怕的是腦補功能 07/15 09:09
superfo: ,很多聽感其實是心理因素大於生理因素 07/15 09:09
nakaru: 人類是綜合感官的,再加上大腦的特殊運作模式,這個應該沒 07/15 09:11
nakaru: 有儀器可以模仿 07/15 09:11
nakaru: 儀器可以針對特定領域偵測並給予相對的數據供參考跟解讀, 07/15 09:12
nakaru: 但是那跟人類的感官還差很多 07/15 09:12
nakaru: 比如喇叭的低頻除了耳朵聽到外,身體也會感受到音波跟環 07/15 09:14
nakaru: 境震動,然後產生更多的感觸,這些感性的反應儀器是做不 07/15 09:14
nakaru: 到的 07/15 09:14
sinnx: 3人耳限制....比機器多太多。最多是人可以描述聲音 形容聲 07/15 09:17
sinnx: 機器不行 人耳並沒有比機器厲害 07/15 09:17
lwecloud: 我覺得人耳比較厲害,因為大腦會補得天花亂墜 07/15 09:18
nakaru: 應該要說,人類聽覺不只是單純耳朵這個受器,不應該切割 07/15 09:18
nakaru: 來論人類的聽力如何 07/15 09:18
yamana: 回山上好了,有個yama的夥伴(咦 07/15 09:31
dancehotdog: 奇怪 怎麼沒看到電腦戰人類五子棋 07/15 10:22
x930111: 人耳怎麼可能比儀器靈敏… 那你一堆專業量測儀器要幹嘛 07/15 11:34
x930111: 的? 叫幾個人去當人形儀器就好啦 07/15 11:34
greg7575: 女人心都不可測了,儀器有用嗎? QQ 07/15 11:49
me356500: 呵呵 07/15 12:53
andysamlee: 儀器可以測出人類聽不到的頻率 你說人耳聽得到嗎? 07/15 13:29
ja881213: 你聽的每首歌在任何時間都不一樣,但你分不出來喔 呵呵 07/15 14:02
water2333: 你是不是搞錯了? 相機拍出來也是人眼在看 助聽器也是人 07/15 14:32
water2333: 耳在聽啊? 07/15 14:32
water2333: 你真的弄出一個人造"眼睛"或"耳朵"可以裝在人體身上 07/15 14:33
water2333: 不如原先的眼睛或耳朵 你才能說儀器不如人耳 07/15 14:34
water2333: 不然你瞎了相機跟現實差異多少根本沒差 助聽器同理 07/15 14:34
water2333: 事實上就是儀器對於量化部分的確比人體要精確多了 07/15 14:35
water2333: 你說的不公不儀測只是因為讀者不可能把數據轉換成聲音 07/15 14:36
water2333: 看儀測數據是無從比較人耳聽到的舒適度的 07/15 14:37
water2333: 更何況還有主觀因素 07/15 14:37
water2333: 但對於兩個聲音相不相同 絕對是儀器比人耳精確 07/15 14:38
water2333: 我相信再怎麼理論派的人也不可能對於一張音波圖呈現出 07/15 14:40
water2333: 來的聲音是什麼 能夠描述 07/15 14:41
water2333: 但你說人耳>儀器 我只能說不可能 07/15 14:42
water2333: 就樂器的調音而言 人耳對於頻率的敏感度再怎麼樣也不可 07/15 14:43
water2333: 能超越儀器所測量到的 07/15 14:43
vincehuang: 呵呵,人比機器強,金耳朵到這種鬼扯的程度我也是醉了 07/15 15:29
pepsilee: 廢話,當然沒興趣呀,不然臉一定很腫呀 07/15 15:35
FantasyNova: 自己催眠自己最厲害才是真的 07/15 15:49
oscar1234562: 這讓我想到系上教授噴說請調音師幹麻 用儀器調就好 07/15 16:25
death06: 完全合理 以後心得全放頻譜圖即可 聽感只是幻覺 07/15 16:30
hellscythe: 都是假的,您業障重啊 07/15 16:50
k5648550577: 一堆然直接拿"Tools"出來戰,真是太精采了(爆米花 07/15 18:11
k5648550577: Tools終究是人做出來的,推文實在是太精彩了(捧腹笑 07/15 18:13
k5648550577: 沒錯,以後心得放頻譜圖出來就好,買耳機看技術規格 07/15 18:20
k5648550577: 就好,非常合理,然後耳機版也可以改名成耳機科學版 07/15 18:20
k5648550577: 這樣就皆大歡喜!!太贊了!! 07/15 18:20
water2333: 樓上戰力0分 只有嘲諷滿點而已XD 07/15 19:45
water2333: 論點都打在上面了 你沒打算反駁我看也是沒什麼好討論的 07/15 19:46
howard83715: 現在的命題不是波型如果完全相同代不代表聲音相同 07/15 20:36
howard83715: 怎麼看到一堆人扯心得放頻譜圖,買耳機看數據 07/15 20:38
water2333: 樓上正解 從頭到尾問題都只有辨別相同的聲音是人還是儀 07/15 20:50
water2333: 器準而已 我從來沒說機器可以判斷出一個聲音好不好聽 07/15 20:50
death06: 嗯嗯 波型相同=聽感相同 頻譜一樣兩隻耳機有87%像 07/15 20:51
death06: 風向不要一直變啦 矜持點 07/15 20:52
water2333: 誰跟你講耳機了XDD 原PO說人耳比儀器靈敏 關耳機什麼事 07/15 21:07
water2333: 邏輯0分 07/15 21:07
water2333: 從頭到尾都在講人耳跟儀器對相同聲音辨別的靈敏度 07/15 21:09
water2333: 從這個扯到兩個不同耳機的差別上面去才是自嗨吧? 07/15 21:10
death06: 中文0分 為啥有這問題看清楚 笑惹XDD +u 07/15 21:13
water2333: 相同耳機輸出 由儀器跟人耳分辨 有什麼問題嗎? 07/15 21:23
water2333: 就說同個聲音了還在講耳機 我不會回了 繼續人耳辨別相 07/15 21:24
water2333: 同聲音靈敏度>耳機吧 你自認為站的住腳我無話可說了 07/15 21:25
water2333:       >儀器 錯字 07/15 21:26
death06: 真的醉了 你完全不懂我在說啥 完全0交集 07/15 21:28
water2333: 反正我想你也不打算嘗試了解別人的論述 不是嗎? 07/15 21:28
death06: 波形依樣 聽感大家會依樣? 洗洗睡吧 07/15 21:28
water2333: 打住吧 07/15 21:28
death06: 今天你們口口聲聲喊 不然用儀器量阿 阿所以量完有差就會 07/15 21:29
death06: 買嗎? 以後看到波形依樣就是依樣聽感 就買了嗎? 07/15 21:29
death06: 聲音是感性的 可以用最科學的方式達到 但是最後評比還是 07/15 21:29
death06: 依舊在感性上面 07/15 21:30
water2333: 就說相同聲音 誰跟你講不同耳機輸出 07/15 21:30
death06: 你還卡在你的小世界裡面繞 真是不簡單XDD 07/15 21:31
death06: 你可以拿科學去分析一個感性的東西 但是卻無法體會出感性 07/15 21:31
water2333: 唉 我的論點就沒在管"不同輸出"的問題 我有反駁過不同 07/15 21:32
water2333: 耳機聽起來不一樣嗎? 07/15 21:32
water2333: 對於兩個聲音是否相同 儀器辨別靈敏度比人耳高 有什麼 07/15 21:33
water2333: 問題嗎 07/15 21:33
water2333: 我的問題只在樓主說人耳比儀器靈敏 就這樣 07/15 21:33
water2333: 我看跟你講理也是浪費時間對嗎? 不知道在開什麼嘲諷 07/15 21:34
water2333: 讓人感覺不好並不會顯得你講得比較有道理 07/15 21:34
Dopin: 有人問我就 Z 兄提供的圖 HEK 跟 LCD4 哪個好 我只能說 就 07/15 21:37
Dopin: 他的實驗方法與做樣本的耳機來看 LCD4 "明顯" 勝過 HEK 07/15 21:37
Dopin: 請注意我的但書 但是看圖說話就是這樣 總不用在寫一篇怎麼 07/15 21:38
Dopin: 看圖吧 之前 golden ear 有點寫過了 還有人補充 :) 07/15 21:38
yeahbo: 要是真的有量得出差別的設備,有人買得起借得到嗎? XD 07/15 21:39
Dopin: 樓上你點出了不能說的秘密 XDDDDD 就算借的到 公開也可能會 07/15 21:42
Dopin: 會變成消波塊 XDDD 07/15 21:42
yeahbo: 就像前面有人提到,存在有動態範圍超過人眼的"相機",問題 07/15 21:45
yeahbo: 是這種機器有人摸得到借得到嗎? XDDDDD 07/15 21:45
death06: 說的到也要做得到阿 有人能借出設備 我來建立資料庫 07/15 21:45
yeahbo: 又像是有人很喜歡提示波器,抱歉魯蛇我孤陋寡聞,還沒看過 07/15 21:46
death06: 以後大家買音響看數據 分組分群 直接推薦系統就幫你做到 07/15 21:46
yeahbo: 電壓解析度12bit以上的示波器...可是CD規格就有16bit了耶~ 07/15 21:46
death06: 演算法我也來寫 這麼愛數據 是數據機嗎XDD 07/15 21:46
ddik32: 沒想到還沒吵完 QQ 儀器是否比人耳靈敏這個議題對[聽音樂] 07/15 21:47
yeahbo: 不會啊... 科學方法就是建立在數據化上啊~ 07/15 21:48
Dopin: 就有人以為 20ev 就是人眼的極限 /.\;;; 07/15 21:48
ddik32: 來說根本沒什麼意義,只能說儀器可以比人耳精準 但是對耳 07/15 21:48
yeahbo: 但是沒有數據就只會說儀器比較好... 這不是科學,是科學教 07/15 21:48
ddik32: 機/喇叭用戶來說最後還是要用聽的 誰管你什麼量測數據 07/15 21:50
ddik32: 數據不等於聽感,這樣儀器量測的數據最後也只是參考而已 07/15 21:51
ddik32: 在這邊爭儀器可以比人精準只是科學議題 不該在這邊討論啊 07/15 21:53
Dopin: 死六大 我是覺得建立一個有公信的數據資料庫是不錯 現在的 07/15 22:02
Dopin: 音響數據資料都太少 當然 較精確的儀測很燒錢我也懂 Orz 07/15 22:03
Dopin: 只是我真的覺得不該再看到打個 1K 的 THD 了 ... 太多耳機 07/15 22:03
Dopin: 都針對這個頻段做手腳 /.\;;; 07/15 22:04
Dopin: 只 07/15 22:04
chenszhanx: 但是要如果SSD可以改變人感受到的聽感,至少會 07/15 22:56
chenszhanx: 是儀器可以測出來的吧? 這是我一開始的想法 07/15 22:56
chenszhanx: 不過後來變成人機大戰了? 07/15 22:57
evadodoya: 我總覺得很多東西有變化儀器不一定測得出來w 07/15 23:42
yeahbo: 要先知道那些被影響到聽感是對應到那些物理參數,才有辦法 07/16 01:42
yeahbo: 找儀器去量測,沒有機器可以量到所有範圍所有特性的 07/16 01:42
max8201: 有些變化儀器是真的測不出來,因為根本不知道變化的是什 07/16 01:57
max8201: 麼,話說回來耳朵靈敏性,可能小弟木耳吧,有時候連vol 07/16 01:58
max8201: 減個1dB也不太輕易分出呢 07/16 01:58
jackzheng: 不是應該先證明變化不是來自心理因素嗎? 07/16 04:50
volkov: 儀器是拿來測量的,又不是拿來取代耳朵的 07/16 06:52
volkov: 人耳朵要精確幹嘛?到底在想什麼?測量能取代五感? 07/16 06:54
volkov: 這樣比很蠢 07/16 06:54
f9999: 儀器測量也有個限度,你單一儀器能測出一切特性? 07/16 07:17
f9999: 如果說你弄台AP測說沒有差異也就罷了 07/16 07:17
f9999: 連台Ap都開不起在那邊說沒有差異? 07/16 07:18
f9999: PC audio大致上 就是EMI 震動 jitter error PSRR 07/16 07:20
f9999: 這幾個東西在作怪, 會讓聲音有變化也就是這些因素 07/16 07:21
steve1012: 還是盲測最快 就知道是不是純心裡因素了 07/16 07:37
ohlong: 換了東西"有沒有影響",一定有!"聽不聽得出來"則見仁見 07/16 09:16
ohlong: 智 07/16 09:16
ohlong: 不用在吵是不是真的看得出來,就像有人願意用鉅額買抽象畫 07/16 09:21
ohlong: 一樣,自己爽最重要 07/16 09:21
ZivMMXV: 看數據買音響和看數據辨好壞是假議題吧 我貼頻譜圖只要想 07/16 09:51
ZivMMXV: 說原po舉例有問題而已 明顯與事實不符 07/16 09:51
chenszhanx: 突然覺得愛因斯坦一定很欣慰 07/16 10:01
chenszhanx: 愛因斯坦隱變數理論在耳機板終於找到惹 07/16 10:01
ErnestKou: 儀器數據好看不代表聲音就好聽啊 07/16 11:39
Dopin: 我沒有質疑 z 兄怎樣啦 單純解說數據 有三人寄信問的 :) 07/16 11:40
x52013: 本板應該拆分成耳機玄學板和耳機科學板才對 07/16 11:49
vcjim15: 你也別太衝動 07/16 12:03
t1329kimo: 所以才說來盲測一下嘛 各位金耳朵大師們^^ 07/16 12:33
t1329kimo: 聞香師品酒師品油師都會有這類的認證要通過不是嗎XD 07/16 12:35
ultimatevic: 做科學的連儀器都沒摸過居然可以把儀測講那麼大聲 07/16 12:56
ultimatevic: 我也是醉了 重點不是人機大戰...而是你要用儀器去模 07/16 12:57
ultimatevic: 擬腦部如何解讀聲音訊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07/16 12:57
ultimatevic: To 某樓 07/16 12:59
ultimatevic: 也不用拖愛因斯坦出來坦... 07/16 13:03
f9999: 光要儀器作AD轉換就很吃力了,AD晶片性能還行,麥克風是瓶頸 07/16 13:54
k5648550577: 所以"音色"這東西科學機器也能分辨出來太棒了 07/16 14:36
yeahbo: 要分析聽感可是跨領域的大題目喔~ 從醫學、生物 到物理、 07/16 15:07
yeahbo: 機械、電機 到心理學 全都包含到了喔~ XD 07/16 15:08
x52013: 你忘了說玄學 07/16 18:22
hsparrot: 人耳有那麼強的話,醫生早就單靠聽診器就能打遍江湖了, 07/17 00:45
hsparrot: 多年的專業訓練,又是事業上的必要工具,醫生的耳朵還不 07/17 00:45
hsparrot: 夠金嗎 07/17 00:45
hsparrot: 好像在吵宗教一樣,科學無法證明上帝的存在,信科學的說 07/17 00:46
hsparrot: 那只能先當上帝不存在,信神的說這正證明了上帝的存在 07/17 00:46
hsparrot: 到了音響就更玄,就算是有實驗證明人耳沒那麼靈,到了玄 07/17 00:54
hsparrot: 學家,就被解讀為是科學無法測出人耳極限。連AB盲測都能 07/17 00:55
hsparrot: 被砲轟說是測試會給人壓力,讓大師們無法發揮聽力水準 07/17 00:55
yeahbo: 不要小看醫生,台灣玩音響最有名的其中幾個就是醫生啊~ XD 07/17 01:35
evadodoya: 醫生也有會發廢文跟真的厲害的 07/17 08:15
lll156k1529: 樓上不要偷酸喔XDDDD 07/17 11:31
evadodoya: (︶^︶) 07/17 12:12
shcjosh: 問題在於前面說差很多,結果後面....態度大不同啊... 07/17 13:31
Davidm45: 廢文醫生王 07/17 13:52
nnkj: 要不要討論一下硬碟播放seagate hitachi toshiba 有何差異 07/18 07:28
skybird0414: 樓上的早就有人討論過了... 07/18 09:28
nnkj: 看到了看到了 seagate較佳 07/18 10:54
tk95162: 聽音樂就是自我滿足 07/25 00:52
dammmit: 聽感真的是訓練出來的...會越聽越靈敏!!! 就跟腦一樣... 07/25 04:33
dammmit: 建議il大多多跑音響店or耳機店 親自體驗過一遍再去看數據 07/25 04:35
dammmit: 就會發現數據一樣的東西 聽起來還是會有差 07/25 04:36
topic: 感性就是1. 這圖真好,藍好美麗。 2.這圖真好,但破爛藍。 07/26 06:06
topic: 說個好笑的,用麥錄兩次樂器單音,頻譜相位不同,多少人聽 07/26 06:08
topic: 的出來? 07/26 06:08
topic: 說一堆無法量測耳朵靈敏聽感,錄起來數據不同多少人還不知 07/26 06:09
topic: 道。 07/26 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