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I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國際刑事法院檢察官撤回對肯亞當選總統競選夥伴穆薩烏拉的指控 2013-03-11/聯合國 國際刑事法院檢察官班索達3月11日宣佈撤回對肯亞前內閣部長、當選總統甘耶達的競 選夥伴穆薩烏拉的指控。班索達表示,她相信這一「經過慎重考慮」的決定是正確的。 國際刑事法院檢察官法圖‧班索達(Fatou Bensouda)11日發表聲明稱,她已於當天 向法官提交了一份通知,撤回對穆薩烏拉的指控。 班索達表示,檢察官辦公室做出撤訴決定的原因在於,首先,一些可能就針對穆薩烏 拉指控提供證據的人已經去世,而目前仍然在世的一些人則由於過度恐懼不敢為控方作 證;其次,肯亞政府未能配合檢察官辦公室的工作,以提供重要證據並使其訪問能夠協 助查明案情的重要證人。 班索達說:「此舉是在在對目前所擁有的所有證據進行了仔細考慮後做出的。我的職 責是在認為案件經審判後有一個合理的定罪機會的情況下繼續相關工作,否則,作為檢 察官,我有責任撤回起訴。」 班索達說,在一名重要證人撤回針對穆薩烏拉指控的一個關鍵區段的證據,並承認自 己接受了賄賂後,檢察官辦公室已決定不再採用這名證人的證詞。 班索達強調,撤訴決定完全是在基於穆薩烏拉案件的具體事實、而不是任何其他考慮 的情況下做出的。 「正如我一向所強調的,國際刑事法院是一個司法機構。因此,儘管我們都知道肯亞 的政治發展,但這些情況對於我作為國際刑事法院檢察官做出的決定完全沒有影響。」 班索達說。 國際刑事法院於2012年1月對在肯亞2007年大選後製造了族裔間暴力流血事件的責任人 提出起訴,指控副總理兼財政部長甘耶達、民事部門負責人穆薩烏拉等四人犯下了違反 人類罪。相關案件的審理原定於今年4月啟動,已在上周舉行的總統選舉中當選的甘耶達 因此可能成為繼蘇丹總統巴席爾、利比亞總統格達費之後,另一名遭到國際刑事法院起 訴的國家元首。 2007年12月,肯亞舉行總統大選,時任總統、民族團結黨領導人齊貝吉獲得連任;反 對黨橙色民主運動認為選舉過程存在舞弊並要求重新計票,由此引發大規模暴力活動, 導致上千人死亡,近60萬人被迫流離失所http://www.un.org/chinese/News/story.asp?newsID=19421 (2013-03-12/聯合國) ── 嗯,ICC否認因為穆薩烏拉勝選才撤回起訴。 ── 以下舊聞,是2011年底的一篇專欄,由嚴震生所撰: 國際刑事法院人事新局 非洲戰犯會減少嗎? 2011-12-15/聯合新聞網 嚴震生 今年十一月底,來自甘比亞的國際刑事法院(International Criminal Court,ICC) 女性副首席檢察官班索達(Fatou Bensouda),才與阿根廷籍首席檢察官歐坎波(Luis Moreno Ocampo)抵達的黎波里(Tripoli)與利比亞的國家過渡委員會(National Transitional Council)討論強人格達費(Muammar Gaddafi)之子在ICC受審的可能性。 三週之後,羅馬規約(Rome Statute)締約國大會(Assembly of State Parties)已經 無異議通過她的任命,明年將由班索達接替任滿的歐坎波,成為ICC史上第二位首席檢察 官。 國際刑事法院是根據羅馬規約(Rome Statute of the International Court)成立於 2002年,歐坎波在次年就出任首席檢察官,九年任期即將結束。他行事大膽,作風高調, 時常引發國際爭議,也招致許多批評。外界對歐坎波最大的批判是 ICC 設立以來所有起 訴或是通緝的對象皆來自非洲國家,其中烏干達、剛果和中非共和國是由此三國本身提 出,蘇丹和利比亞則是有聯合國安理會的授權,肯亞和象牙海岸是歐坎波主動展開調查 後起訴者。 剛果的盧班加(Thomas Lubanga)是ICC第一個起訴的戰爭罪犯,他是剛果內戰(1998 ─2003)中一支叛軍的領導人,罪名是「大規模族群屠殺、謀殺、酷刑、強暴、殘害、 及強徵兒童兵」(ethnic massacres, murder, torture, rape and mutilation, as well as the recruitment of child soldiers);中非共和國的起訴對象則是2002─ 2003年間對平民犯下強暴等性犯罪(sexual crime)的鄰國剛果另一支叛軍領導人班巴 (Jean-Pierre Bemba Gombo);烏干達的叛軍─上帝抵抗軍(Lord’s Resistance Army,LRA)領導人孔尼(Joseph Kony)和其幾位黨羽則是因違反人類罪行(crime against humanity)及強行徵召兒童兵等三十三項罪名遭到歐坎波的通緝。 這三個案子都是由這些國家的政府提出者,前兩者多少是政府藉由外力來懲治叛軍, 盧班加是先遭ICC通緝、再被政府逮捕,則是因其在中非共和國犯下的罪行遭ICC通緝, 再被比利時政府逮捕移交。後者同樣是由烏干達政府提出,但即使美國在今年十月派了 百人的作戰部隊協助捉拿孔尼,但截自目前為止,仍無法將其緝捕送審。 2008年歐坎波對因在達佛地區犯下種族滅絕(genocide)及戰爭罪行(war crime) 的蘇丹總統巴席爾(Omar al Bashir),發出逮捕令(arrest warrant),巴席爾也曾 為首位受此屈辱的在任總統。儘管歐坎波的獨斷行動遭到質疑,但至少他還獲得北約 (NATO)及國際特赦組織(Amnesty International)等的支持,聯合國安理會的1593號 決議亦要求蘇丹政府與ICC合作。巴席爾當然不會將自己交給ICC,阿拉伯聯盟(Arabic League)和非洲聯盟(African Union)都拒絕接受歐坎波的主張,因此當巴席爾到卡達 和埃及訪問時,地主國並未將其逮捕,交給ICC。繼巴席爾後,ICC在二月獲得聯合國安 理會的授權調查,於六月對另一位在任領導人─利比亞強人格達費(Muammar Gaddafi) 發出通緝令,但因他在今年十月已死在戰場,因此未來的起訴對象將是他的兒子和其他 政府官員。 以上五個案例或是由衝突受害國家本身提出要求,或是獲得聯合國安理會授權,還能 為非洲國家所接受,但肯亞和象牙海岸的通緝則是來自於歐坎波的「勇於任事」。肯亞 2007─2008年的總統大選引發爭議,導致族群衝突及殘殺無辜,造成一千五百人死亡。 沒有來自肯亞政府的要求、亦缺乏聯合國安理會的授權,但歐坎波還是在去年底提出六 個嫌犯的名單,包括肯亞國父肯亞塔(Jomo Kenyatta)之子、現任副總理暨財政部長 的烏胡魯‧肯亞塔(Uhuru Muigai Kenyatta),此六位遭起訴者統稱「歐坎波六人組」 (The Ocampo Six)。在他們接受審判後,判決結果最遲將於明年初公佈。 ICC在十月展開對象牙海岸去年底至今年四月因選舉結果爭議引發內戰中的各項刑事責 任,去年選舉落敗但拒絕下台的前總統巴博(Laurent Gbagbo)在內戰中失利後,原先 已被軟禁,但歐坎波決定以違反人類罪行等四項罪名將其起訴,並於十一月底逮捕巴博 送往海牙受審。 由於這七個案例都是非洲的政府領導人或叛軍領袖,讓非洲國家質疑ICC的公理是否僅 針對非洲而來。非洲聯盟委員會主席讓平(Jean Ping)直接表示:「非洲大陸不反對 ICC的正義,但我們反對歐坎波的(正義)。」,並舉例許多違反國際人道的事件並不發 生在非洲,但ICC從未起訴像緬甸等國家的官員與元首。過去九年ICC讓非洲在國際的形 象受到嚴重損害。未來幾年,ICC還有象牙海岸、蘇丹、利比亞、烏干達、與肯亞的重要 案件要處理,新一任ICC的首席檢察官身分對國際人道法在非洲的接受程度,勢必有深遠 影響。 非洲聯盟在今年十二月國際刑事法院締約國大會前就公開支持來自非洲的首席檢察官 候選人。雖然非洲本次在候選人名單中還有坦尚尼亞的法務部長,但班索達擁有盧安達 國際刑事法庭(International Criminal Tribunal for Rwanda,ICTR)服務的經驗, 從2004年至今起更於ICC擔任歐坎波的副手,也更受到各個羅馬規約締約國的支持。在新 任首席檢察長人選的競逐中,能夠擊敗五十一位競爭對手,獲得一百一十九個成員國的 共識與支持,為實至名歸。南非媒體 Daily Maverick 甚至稱她為:「能在非洲拯救ICC 的女性」。 另一個重點是班索達在甘比亞的國內政治背景,她是甘比亞第一位國際海洋法的專家。 在進入ICC和ICTR以前,更在商業銀行擔任總經理,資歷豐富。一九九八年,她擔任過 1994年經軍事政變奪權成功的甘比亞總統賈梅(Yahya Jammeh)民選政府的法務部長, 直到2000年被賈梅開除。 賈梅在位的十七年間,不斷鎮壓與騷擾反對勢力和媒體。未來班索達在ICC擔任首席檢 察官時,是否會回頭懲處賈梅的罪行?或者一旦賈梅遭起訴,時任政府職位的班索達也 會有連帶責任?明年一月歐坎波正式卸任後,這些都相當值得觀察。 http://mag.udn.com/mag/world/storypage.jsp?f_ART_ID=360794#ixzz2NL6qTlVq -- 甘耶達即後文的肯亞塔(Uhuru Muigai Kenyatta)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1.255.22.26 ※ 編輯: ipfu 來自: 111.255.22.26 (03/13 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