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Ind-travel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本文轉錄自 travel 看板 #1Ka2jVkq ] 作者: iioouu (小萍) 看板: travel 標題: [遊記] 波士頓:隨處散策☆自由之路與雜景 時間: Tue Dec 16 20:53:38 2014 地點:自由之路(Freedom Trail) 旅遊日期:2012/8 地址:16個景點皆有不同 --- 網誌圖文版:http://anrine910070.pixnet.net/blog/post/191047758 --- 本來想以乾草市場(Haymarket)做結尾的, 因為自由之路(Freedom Trail)我們只有踩幾個點而已, 且那些都只在外面看看而已,並未買票進入參觀,所以內容不是很豐富。 但翻開資料夾又覺得威哥拍的照片都很棒(頭號粉絲的小小崇拜), 所以決定還是記錄一下,順便寫些我們在旅程中看到的景色, 與大家分享這個城市的美麗~ 自由步道(Freedom Trail),波士頓重要的精神象徵, 不少觀光客都喜歡循著這16個重要景點逐一探訪, 只可惜有點地方對我們太遠了,所以作罷。 只能把有去的地方列出來, 第一站是:全美第一座公園☆Boston Common,裡面的青蛙相當可愛。 第二站:麻州議會大廈(Massachusetts State House), 完工於1798年1月在當時廣受矚目。 最初的圓頂是木頭製的,直到1874年才第一次被改成金光閃閃的23K圓頂, 但二戰期間為了防止炸彈襲擊又被漆成灰色,再變回金色已經是1997年的事了。 第三站:公園街教堂(Park Street Church)創立於1809年, 附近有全美第一座地鐵站:Park Street。 1829年威廉洛伊德蓋瑞森(William Lloyd Garrison)在這裡發表第一場反奴隸制演說。 官網:http://www.parkstreet.org/ 當天有開放,我們稍微看了一下才出來~ 第四站:穀倉墓地(Granary Burying Ground),建於1660年是波士頓第三老舊的墓地。 麻州州長、牧師、市長、美國獨立宣言簽名者和其他愛國者都長眠於此。 當天門口有人在發簡介,白紙上的墓碑清楚標示幾位知名的人物, 其中山姆亞當斯(Samuel Adams)、約翰史考克(John Hancock)和 羅伯特崔特(Robert Treat Paine)便是獨立宣言的簽署者。 這是約翰史考克( John Hancock)的墓碑,上面還插著美國國旗。 這裡只有大概2,300個墓碑,但事實上約有5,000千人葬於此處。 放點街景喘口氣吧~ 每次看到墓地心情都會忍不住沉重起來,實在很佩服那些拋頭顱灑熱血的先賢, 沒有他們的努力,哪有今日的得來不易的自由民主。 第五站:老街角書店(Old Corner Bookstore),建於1712年波士最古老的建築之一, 由藥劑師Thomas Crease建造後做為商店、住家和辦公室之用。 開始被當成書店是Timothy Harrington接手後的事了, 許多膾炙人口的書籍開始由這裡出版, 像是霍桑(Nathaniel Hawthorne)的《紅字》(The Scarlet Letter) 以及梭羅(Henry David Thoreau)的《湖濱散記》(Walden)。 如今這裡又成了墨西哥餐廳(Chipotle Mexican Grill)。 書店得附近還有愛爾蘭饑荒紀念雕像(Irish Famine Memorial), 這裡不是自由之路的一環, 只是因為我走累了在這些休息,所以才看到的。 既然都談到街景了,那就順便提我看到的7-11吧,哈哈~ 這跟我在台灣看的的小七標誌差不多,但下面那張圖就不一樣啦。 小小的觀察,也不知道有沒有特別的意義XD 第六站:老南聚會所(Old South Meeting House), 建於1729年,最早做為清教徒開會之用, 1773年12月16日發生波士頓茶黨事件(Boston Tea Party)。 該事是促成美國獨立戰爭爆發的關鍵一環,因此這裡是自由之路重要的一環。 官網:http://www.oldsouthmeetinghouse.org/ 第七站:老州議會大廈(Old State House), 完竣於1713年,代表波士頓自由精神已逾300年,最初供英國殖民政府使用, 1776年美國獨立宣言首次在此宣讀,話說黃澄澄的獅子與老鷹還真有氣勢。 官網:http://www.revolutionaryboston.org/ 前往我們的最後一站范威爾廳前, 先抵達了新英格蘭水族館(New England Aquarium)。 本來想進去看看,但可能是當天天氣太好, 大家都跑出來玩耍,眾多人潮讓我們打退堂鼓。 只好改成看看港邊的船隻,吹吹涼風放鬆一下,哈哈~ 第八站:范威爾廳(Faneuil Hall), 自由之路16個景點我們走到的8個,也是最後一個。 1742年開始被做為市場和會議廳之用, 由富商彼得范威爾(Peter Faneuil)出資建造。 1806年Charles Bulfinch出資擴建,現階段一樓做為購物市集,二樓則為會議廳。 順道提一下小插曲, 拍攝建築外觀的過程中遇到冒出一個兇惡的外國女生,生氣的表示不准拍她。 我的天阿,整個想太多好嗎......誰要拍她阿...... 像這樣的公共場所眾人各站一方拍照留影,根本沒辦法完全避開人群, 這已經是我們此行碰過第二個這樣的人了,對於他們的過度敏感有時真覺得無奈。 離去前我們還造訪了旁邊的新英格蘭大屠殺紀念碑, 有六根玻璃長柱,底下是可穿越的方穴,參觀者經過時會升起模擬毒氣室的白煙, 每座玻璃住代表著一百萬個在二戰被殺害的猶太人,緬懷過去那段悲傷。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0.129.82.82 ※ 文章網址: http://www.ptt.cc/bbs/travel/M.1418734431.A.BB4.html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轉錄者: iioouu (220.129.82.82), 12/16/2014 20:5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