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MRT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hicker: https://www.sendspace.com/file/bk0ph7 相關報告書09/04 13:21
hicker這份報告書讀完可以回答很多問題 我截一張圖: http://imgur.com/Tnkfs6T 圖上右邊的「地下箱涵」是捷運站興建時預先做好的,也就是說目前這座通道已經蓋到忠 孝東路的人行道邊緣 Q1: 有一種「管冪工法」可以不用動到地上的樹,對吧? A1: 是沒錯,上圖就是管冪工法的評估, 但圖上也能看到,這個管冪工法的施作範圍並不深, 這一做下去勢必傷到樹根,也就是雖然不需遷移白千層,但是樹根會受傷。 Q2: 為什麼不能蓋深一點? 這樣就能避過樹了 A2: 蓋捷運時順便蓋好的部分(「地下箱涵」),它的深度就是這樣。 Q3: 現在有什麼可能的方法可以不動到樹? A3: 我想到幾個: (1) 把出口建在目前人行道的位置,不過人行道目前也有樹(只是比較小顆,楓香), 這方案須增加人行道的楓香的遷移數量。 (2) 縮減忠孝東路車道寬度,直接把出口建在目前外車道的位置, 不過縮減忠孝東路帶來的交通衝擊可能不會被接受。 (3) 管冪工法以更深的深度通過白千層下方, 但管冪工法隧道的高程將與既有通道不同,這個高度差如何銜接會是個問題, 這個銜接段會具有坡道或樓梯以彌補高度差, 且有可能需要在忠孝東路外車道架設圍籬進行明挖覆蓋。 (4) 開放大家想 : 推 aa4live: 這篇基本上跟捷運沒啥關係吧 09/04 : → Lsamia: @aa4live:這標案主辦的就是捷運局阿 09/04 目前已完成的部分為捷運興建時一併施作, 所以現在也是捷運局接手繼續做。 : → Chjung: 有個疑問...連通道不是原本就有的嗎 09/04 : → Chjung: 但是如依照新聞內容...護樹志工似乎認為要開挖蓋新的? 09/04 : → wanghong: 樹砍掉真的很可惜,不能蓋深一點嗎... 09/04 : → Lsamia: 深或淺都是得開挖的吧 除非用工作井潛盾機挖地下街 09/04 : → Lsamia: 那就會變成超越兩萬元垃圾桶的最貴地下街(?) 09/04 : → chewie: 地下道不必用潛盾啦 地下推進工法有很多種 但都不便宜就是 09/04 : 北市府都市設計審議大會今審查大巨蛋與國父紀念館間地下連通道案,此案將移除國父紀 : 念館忠孝東路側數十株樹木,包括樹齡逾40年的白千層老樹;此外,連通道原規劃為大巨 : 蛋的緊急疏散通道,建商卻提出將該通道設置為地下街商場,護樹團體早上前往市府抗議 : ,以口號「郝龍斌不要霸凌孫中山」表達訴求。 受影響的白千層有16顆,諸位可以去現場看看, 這麼大顆的樹要移走確實很可惜,未來補植也不可能回復原來面貌, 國父紀念館本來後面一整排樹,這工程一做就凹一塊。 所以應該考慮這個「出入口工程」有沒有其他可能的設計,不會影響樹的設計。 : 松菸護樹志工團指出, 北市府讓10.2公頃的大巨蛋基地充滿商業設施,導致未保留足夠 : 疏散空間。後來遠雄提出防災計畫,決定興建1座80米地下連通道,連接大巨蛋與國父紀 : 念館,使國父紀念館廣場成為2萬人的緊急疏散空間,不過於此同時,該連通道卻又將成 : 為商場地下街,「想錢想瘋了嗎?」 目前已完成的通道為捷運興建時一併施作, 當時松山菸廠尚非巨蛋預定地,而是中山學園預定地, 中山學園欲與國父紀念館以地下通廊連接, 於是捷運興建時一併施作這個通廊,通廊下方的這段捷運隧道自然也是明挖覆蓋法。 這個通道不知為什麼規劃了80米的寬度,很可能是為了造景, 一般道路(含所有車道)也才寬40米,80米寬的人行道顯然是過剩, 而且除非國父紀念館端的出口也做到超級寬(目前只做4部電扶梯+兩座樓梯,合計15米寬) 否則徒有中間段80米是無法發揮80米的疏散能力。 至於對捷運局來說,通道做到80米寬也不錯,至少當年可以減少土方回填量。 這個通道目前規畫只使用20米寬度, 再劃20米作為機房與廁所, 那剩下的40米要幹嘛? 這空間大約400坪, 與其閒置,如果能劃成商場出租,對市庫當然比較好,不過聽起來比較敏感是吧? : 松菸護樹志工團還表示,當初捷運板南線興建時,並不知道會蓋大巨蛋與地下連通道。因 : 此高度5米的捷運箱涵距地面僅3米,若貿然建置連通道,是否會有安全疑慮,希望市府與 : 建商能夠謹慎考量。 圖上的連通道是捷運南港線興建時一併建好的,不是現在才要做, 因此不構成影響捷運隧道安全的問題。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40.112.46.172 ※ 文章網址: http://www.ptt.cc/bbs/MRT/M.1409824211.A.B07.html
shinkon: 不管啦,人家要護樹,遠雄就是邪惡財團啦xd 09/04 18:12
Lsamia: 4.不要蓋 大家拉倒(誤 09/04 18:12
chewie: 可能考慮比較先進的移樹方式 減少斷根斷枝 提高存活率... 09/04 18:16
Lsamia: 我猜現實結果會是去找一個小時候的華盛頓來 09/04 18:36
xen2003: 樹再種就有了(樹木銀行多的是),每棵樹還真尊貴到不能動? 09/04 19:17
edison: 樹真的沒有珍貴到每顆都不能動 09/04 19:25
aaronbest: 那些護樹團體就跟IS一樣只是想顛覆國家政權 樹死了再 09/04 19:38
aaronbest: 種就好了 而且全世界有數十億棵樹 就在那邊鬧 阻礙台灣 09/04 19:38
aaronbest: 的經濟發展 政府應該把他們抓去關讓他們永遠閉嘴!! 09/04 19:39
aaronbest: 看到那些護樹團體就一肚子氣 連南北線也被他們搞的遙 09/04 19:39
aaronbest: 遙無期 慘~ 09/04 19:39
ciswww: 不認同樓上的觀念 09/04 19:40
cosmic: 今天有新聞說,都審會把商業空間刪了 09/04 19:42
shiz: GJ,然後那個在喊拼經濟的,最好砍幾棵樹就能帶來發展撲吃。 09/04 19:55
a27281591: 樹死了再種? 一棵大樹要種幾年? 09/04 20:05
xen2003: 看樹種,不是每棵樹都要那麼久,信義路都可以植新樹了 09/04 20:43
xen2003: 況且由樹木銀行移植,也不用從幼苗開始種 09/04 20:45
ek252: 樹再重就好了 誰規定非要老樹不可...反正現在再種 幾百年後 09/04 20:50
ek252: 還不是一樣就變老樹了 台北市又不是沒樹 09/04 20:51
ek252: 很多東西本來就是講求一種"平衡與拉鋸",在那邊"樹樹至上"什 09/04 20:52
ek252: 麼都不給協空間 那根本本末倒置 09/04 20:53
YellowWolf: 依樓上邏輯,把現有古蹟拆掉再用原公法在別處蓋一棟也 09/04 21:03
YellowWolf: 是正確的,反正新古蹟過了百年就是古蹟啦 09/04 21:03
YellowWolf: 無限期支持拆除總統府,新總統府蓋河濱喔 09/04 21:04
xen2003: 樹是樹,古蹟是古蹟,哪來邏輯 09/04 21:06
xen2003: 要比照古蹟,就用古蹟法把樹木標示不可破壞的古蹟 09/04 21:06
xen2003: 有古樹法再來說比照古蹟 09/04 21:07
chewie: 其實是有(臺北市樹木保護自治條例) 但那些不夠格 09/04 21:25
mooto: 雖然箱涵深度確定, 通道不能蓋斜的嗎? 09/04 21:55
hicker: 怎麼斜都會穿越人行道以及國父館周邊綠地.... 09/04 21:56
hicker: 現在這已經是移植最少樹的方案了 09/04 21:57
mooto: 我的意思是深度往巨蛋方向傾斜 09/04 21:58
hicker: ?? 09/04 21:59
wcc960: 拿樹跟古蹟比的確有點不倫不類,可取代性天差地遠 09/04 22:06
pcsh203: 重點在於移樹過程都是草率,造成樹木的死亡! 09/04 22:45
pcsh203: 並不是不可移樹而是要用專業角度提高樹的存活率 09/04 22:45
ek252: 拿古蹟來比喻是怎樣?總統府具有"獨特專一"的特性 那些樹有 09/04 23:12
ek252: 啥獨特專一?難不成是已經列入"瀕臨絕種的樹種"? 09/04 23:12
mybfgf: Yell大 如果世界上只剩台灣的這地方有白千層這種樹 我想你 09/04 23:16
mybfgf: 的古蹟比喻法會比較受人接受些.... 09/04 23:16
mybfgf: 同樣的古蹟是無法創造(就算有也只會被當成是"贗品") 但樹 09/04 23:17
mybfgf: 再種,人家不會說那是假樹..... 09/04 23:17
a27281591: 樹可以好好移走再移回來最好,但遠雄之前怎麼對待的 09/05 00:08
wanghong: 遠雄是可以再改進,但之前內湖一大塊私有地都是古樹。 09/05 01:15
wanghong: 全部都砍光光,政府應該管一下的。。。 09/05 01:15
wanghong: 護樹聯盟對這種的更應該管。。。 09/05 01:16
tomashsue: 大哥,你種過樹沒有,要長成大樹有多難你知道嗎? 09/05 03:38
tomashsue: 這些樹比捷運還老,這些大樹為什麼不是台北的驕傲 09/05 03:41
tomashsue: 而且不要把大巨蛋跟南北線比 09/05 03:43
tomashsue: 一個有沒有圖利廠商都不知道的建設,有何好為他辯護的 09/05 03:44
jago: 樓上 樹再覆種不行嗎?信義路上一堆樹覆種 請問大家生活有受 09/05 09:42
jago: 了什麼影響嗎?建設怎麼可能完全都偏重一方 現在的果園到農田 09/05 09:42
jago: 與菜園 那個不是砍樹整地來的 要護樹到"這種程度"都不管其它 09/05 09:43
jago: 生活需求了嗎?那你快點把你家電器通通拔光呀!因為台灣的電力 09/05 09:43
jago: 大部份都是燃煤/石油/天然氣來的~~通通都在製造廢氣 09/05 09:44
jago: 台北市現在所有的公設用地/道路/建地 幾乎也都是幾百年前慢 09/05 09:45
jago: 慢砍樹來的 沒有這些平衡與犧牲 是要大家都去住山洞嗎 09/05 09:46
kimchimars: 樓上徹底示範了滑坡推論的可能性,可以寫入教科書了 09/05 20:44
kimchimars: 。 09/05 20:44
kimchimars: 「不要砍光復北路的樹」,可以推論到關家電、住山洞 09/05 20:45
kimchimars: ,邏輯教育真的很需要被支持啊。 09/05 20:45
wcc960: 樓樓上是太極端沒錯,但有些護樹者也喜歡將樹木無限上綱 09/05 21:13
wcc960: 說穿了雙方半斤八兩,要上邏輯教育課的話兩邊都要上 09/05 2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