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MRT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高雄》捷運黃線動工 瓶頸路段將採交維措施 2024/05/16 05:30 〔記者葛祐豪/高雄報導〕貫穿市區的捷運黃線,去年十二月舉辦土建及全線軌道聯合動 土典禮,預計二○二八年完工通車。針對施工期間恐衝擊沿線交通,市長陳其邁昨表示, 有注意到三民區本館路、建工路瓶頸路段,屆時將採各項交維措施。 陳其邁:包括本館路、建工路 市議員黃香菽昨在議會總質詢指出,捷運黃線已經動工,過去有紅、橘兩線經驗,市府如 何減輕施工對交通的衝擊;此外,捷運黃線市府須自籌六○八億,市府寄望黃線的聯開計 畫,籌資是否順利。 陳其邁指出,過去紅、橘線沒有聯開計畫,他擔任市長後,推動多項捷運財務規劃的聯開 計畫,現在加緊進度。至於黃線施工沿線交通,陳其邁表示,市府有注意到幾個瓶頸路段 ,包括本館路、建工路,捷運施工時,道路同時拓寬也在計畫內。 各站體明挖施工 須審核交維計畫 捷運局說明,黃線主要為地下化中運量捷運,交通衝擊範圍為車站站體明挖施工,各車站 依現況道路條件,將妥善規劃施工方式,並提送交維計畫,通過交通局道安會報專業審核 後才動工。 捷運局說明,本館路、建工路施工路段尚在設計中,未來施工時將搭配各項交維措施、替 代道路、採半半施工、周邊架設CCTV即時監控車流量等各項配套措施,降低交通衝擊。 陳其邁並透露,市府同時將選定幾個捷運沿線周遭場站五百公尺範圍內的老舊建築,同步 進行策略性都更。 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1646213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01.9.184.20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RT/M.1715880804.A.708.html
Gavatzky: 台灣悲歌,高雄人就不搭捷運,還硬要蓋第三條 05/17 01:42
Gavatzky: 車廂掛不滿 不開冷氣 平均運輸量低到可憐 半吊子捷運 05/17 01:42
Gavatzky: 高雄人知道你們平均運輸量只有當初訂的目標的三分之一嗎 05/17 01:43
Gavatzky: 陳菊當初訂的目標是70萬 結果現在只有20多萬... 05/17 01:43
Gavatzky: 慘不忍睹 還可以分前瞻兩千億繼續蓋第三條 真的是敗家子 05/17 01:43
w320313: 樓上是反串引戰吧 05/17 02:44
tp610108: 最近怎麼就這個人一直出來吵 05/17 03:28
jeter17: 一樓悲憤仔掰囉 05/17 08:08
jeter17: 好氣喔笑死 05/17 08:09
jeter17: 那 05/17 08:32
mapabeyb: 鼓勵一樓努力當到交通部長,就可以否決高雄的所有建設了 05/17 08:44
keita2277: G真的話都不會講,這無法說服我們啊 05/17 09:29
Howard61313: 黃線這種深入市區的還是有必要的,不然一樓比較希望 05/17 09:33
Howard61313: 紫線蓋到佛光山嗎XD 05/17 09:33
ptk9811107: 話說黃線進度到底怎樣ㄌ 05/17 09:45
hostage911: 快點蓋比較重要 05/17 10:07
BraveCattle: 之前紅橘線動土後躺了1年才真的動工,不知道黃線去年 05/17 10:45
BraveCattle: 12月動土,會不會拖到今年12月才真的動工 05/17 10:45
cytochrome: 浪費納稅錢耶,笑死 05/17 12:51
siowan135: 陳菊選上都快通車了還訂目標勒 05/17 13:04
chenstar1234: 他就沒吃藥會定期發作 05/17 13:21
ELYC1x: 躺那一陣子是在做細部設計 05/17 18:06
kingof303: 可悲一樓 教育程度還好嗎 05/17 18:42
leonidass: 有沒有人拿台中綠線預估跟實際運量比較一下 05/17 19:44
cometfr: 柵欄又壞了啦 05/17 21:09
bus668: 我是認為黃線運量會比橘線多~因為黃線服務到去長庚看病的 05/18 00:37
bus668: 民眾~高科大和高雄高工~樹德家商~育英醫專等多所學校學生 05/18 00:39
bus668: 運量可以直逼紅線 05/18 00:39
YellowWolf: 版主為什麼都可以把一樓視而不見 05/18 00:44
leonidass: 看到了 台中預估八萬 實際三萬3X% 好像差不多啊 05/18 00:51
l861128: 綠線有4萬了啦 05/18 01:02
lc85301: 2028 不可能吧 05/18 17:43
moonrain: 2028鳥松通到衛武營這一段有機會 05/19 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