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MartialArts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傳統心意六合拳練習的四種核心功法 馬勝利 心意六合拳是「功夫拳」,講究「拳功一體,體用合一」,它的每一把拳勢都是一種功法 (俗稱「功架」、「弓架」),每一種功法都要求符合於實戰的運用。但是,在實際訓練 中,我們不可能將每一種功架都練到家,也不可能將有限的訓練時間平均地分配到每一個 功架上。一般來說,每一個拳種內部,都會有幾種綱領性的功法來統貫整個訓練體系,從 而構成該拳種的核心功法。心意六合拳也不例外,在它的整個訓練體系中,同樣存在著幾 種核心功法,它們是:「踩步搖閃把、鷹捉把、虎撲把、貓洗臉」等四個功架。這四個功 架的訓練目的是十分明確的,其中:「踩步搖閃把」練的是 「整」;「鷹捉把」練的是 「活」;「虎撲把」練的是「勢」;「貓洗臉」練的是「變」。 其具體意義如下: 1、「踩步搖閃把」練習時,下身練的是「踩雞步」,上身練的是「搖閃把」,通過「裹 、踐、躦」的身法、步法、手法巧妙調配,將上下左右的「十字開合力」(即起落、束展 )與內外呼應的「鼓蕩撐決力」融貫一體,鍛煉出「上下一體、內外合一」的整體的動力 構架來。所以,對於心意六合拳來說,所謂「整」,並不僅僅是指練出「整勁」來,而是 意味著意識、呼吸、動作、發力以及所有動力單元的呼應、聯絡與相互作用。這種「整」 不是想出來的,必須通過明家指教,掌握正確的方法,下功夫反復鍛煉求得的。 我們把「踩步搖閃把」比喻為一部機器的動力系統,這個系統包含若干個環節,每一個環 節都正常運行,整個系統的運行就正常,機器的運轉也就良好。而如果這個系統內部的任 何一個環節出問題,機器就會出現故障。要保證每一個環節都按照其合理的方式運行,從 而構成整體的合理動作,並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情。所以,每一個練習心意六合拳的人 ,都會感覺到這把拳難練。而所有練習心意六合拳的人,都必須將這把拳練習終身。可以 這麼說,「踩步搖閃把」是心意六合拳「基礎的基礎、核心的核心」,心意六合拳的全部 動作與技術都是這一把拳的延伸。因此,歷代拳師將它稱為心意六合拳的「母拳」,實在 不是過譽之辭。 「踩步搖閃把」是一個復合拳勢,包括所謂「三拳六法」的練習:所謂「三拳」,就是 「裹踐躦」三拳。但是,三拳不是指具體的拳法,而是整體的身法練習,是形成心意六合 拳「翻浪之勢」的根本法則與竅要。所謂「六法」,就是六種不同的練法,即「定步搖閃 、寸步搖閃、過步搖閃、剪步搖閃、調步搖閃、箭步搖閃」等等。在具體的訓練中,每一 個動作都必須進行拆解,每一個勁力都必須反復、細致地操作才能掌握。所以,以前老前 輩說:「入門先練三年『踩雞步』」,並不為過。因為這句話並不是一般人所理解的,就 一個「遛雞腿」跑上三年,實際上這三年是有豐富的訓練內容的。 學好了「踩步搖閃把」,便把握了心意六合拳的根本大法,「理會一本,形散萬殊」,就 可以悟透心意六合拳的全部內涵。所以古人說心意六合拳是「打遍天下老雞形」,即指此 而言。 2、「鷹捉把」練習時,兩臂交相纏繞、上搓下掛、調膀活胯、循環無端,將指力、臂力 、膀力、胯力貫穿一體,使身體的各部分勁力圓轉回環、靈活敏捷。尤其是兩手前臂的交 相搓掛,長期練習可以提高手臂的觸覺敏感性,增強實戰中的「聽勁」能力,讓對手感覺 到你勁活如水,難以捉摸。這把拳所講的「活」,實際上就是活化身體各個部分的勁力, 使通過「踩步搖閃把」求得的整體力充分動轉,便於快速地調發到「梢節」上來。同時, 通過其訓練而得到的「調膀活胯」的整體「變身」發力習慣(俗稱「調頭勁」),是保證 實戰中動態整勁爆發的前提。這種「調膀活胯」的發力動作,在實戰中活如游龍、驚蛇, 重如油錘、巨炮,令敵難以招架。 「鷹捉把」雖然表面上看是手上的動作,實際上用力的是身體,雙手臂的交相纏繞真正的 力源在身上,手臂上的絞動是由身體上的絞動帶動的。這在心意六合拳中稱為「摩勁」 (俗稱「絞身勁」),拳譜謂「摩出摩入,意氣響連聲」。這種勁意非常重要,其絞動的 活化鍛煉,可以增強身體各部分的筋膜、肌腱、肌肉的彈性與強度,強化其「閉五行」的 抗擊打能力與發力的彈性和穿透效果,其意義非同凡響。 「鷹捉把」也是一種復合拳勢,勁力構成也十分復雜,其中非但有「鷹捉」的頂勁、搓勁 與勾掛勁,還包括「熊膀」之勁。在心意六合拳中,「鷹」與「熊」是不可分的,其中, 「鷹」象征「陽」,「熊」象征「陰」,「陰陽相濟、陰陽互變」是心意六合拳的根本。 具體到「鷹捉把」的練法,當然也不能離開「熊膀」的配合,「鷹捉」注重梢節,「熊膀 」注重根節,梢節與根節合一,才能表現出整勁。所以,「鷹捉」需依靠「熊膀」「以固 其根」,「熊膀」需靠「鷹捉」「以合其用」,所以,人們習慣上將其稱為「鷹熊合演」 。順便說明一下,現在的形意拳的「十二形」中最後一形就是「鷹熊合演」,不過大部分 人並不知道其真義,只是理解為「鷹形」與「熊形」動作的組合,這就大錯特錯了。 「鷹捉把」在具體的練習中,需要將以上勁力一種一種分析、比較、琢磨、合成才能掌握 ,所以心意六合拳強調「把把不離鷹捉」,可見其重要作用。 3、「虎撲把」練的是「進身之勢、致用之力」,充分體現了心意六合拳「沖、猛、進」 的技擊特點。這把拳將所有的向前發力攻擊動作,概括為兩臂的前撐、撲擊,也就是說, 在練習這一把拳勢的同時,就已經練習了所有向前發力動作的勁力,其他動作只需在具體 的練習時稍加變化即可。所以,心意六合拳講究「勢勢不離虎撲」,就是每一個進攻動作 都必須帶有「虎撲」的勁意,也就是帶有「沖、猛、進」的風格。具體的說:「沖」就是 用步法帶動身法沖擊,帶有突然性和閃電般的速度,勢不可擋;「猛」就是發力猛烈,抖 身而出,力透敵背,不發則已,動輒崩翻;「進」就是近身攻擊,沾身縱力,所謂「打人 如親嘴」,即為此意。 「虎撲把」必須先從定步練習開始,先要將「胸背開合」的柔韌彈性練出來。因為「虎撲 把」外形上看似乎只是手臂的向前發力動作,但是心意六合拳的每一個動作都是落實的整 體力,也就是「上下一體、內外合一」的力,首先要用的就是胸背之力。如果胸前與後背 的大筋不能得到很好的鍛煉,使其強健、柔韌、富有彈性的話,是無論如何打不出整體的 彈性與穿透力量來的。所以我們通過「虎撲把」的這一部分訓練,首先將胸背之關(所謂 「勁過三關」,即「胸背關、腰胯關、頸項關」)練開,其他所有的拳法就同時具備了這 種彈性與穿透力量,真是一通百通。在練習這一部分功法時,有一個練習攻擊中「炸力不 斷」,連續爆發的秘傳法門,叫做「虎抖毛」,這是門內人都難得一見的秘密功法,練起 來很簡單,但是功效恢宏,讓人一試稱絕。 在「虎撲把」的具體練習當中,我們根據其不同的發力方向與步法配合,又可以構成許多 不同的練法,這主要是為了適合不同的拳法發力與實戰用途而設立的練習方法。從其發力 方向上來看,主要有:平直方向的「平撲發力」;由後下向前上的「撐挎發力」;由後上 向前下的「排按發力」等三種練法。其中,「平撲發力」練好了,所有直線性攻擊動作的 勁力就都具備了;「撐挎發力」練好了,所有由後下向前上的攻擊動作的發力就都具備了 ;「排按發力」練好了,所有由後上向前下的攻擊動作的發力就都具備了。 根據「虎撲把」應用時的不同的步法,我們將其練法分為「一步練法、二步練法、三步練 法」等三種。具體的就是「進步虎撲」(進一步)、「過步虎撲」(進兩步)與「踐步虎 撲」(進三步)等等。這三種練法一種比一種猛烈,一種比一種實用。同樣的,這三種 「虎撲」掌握了,各種進攻動作的步法基礎就具備了。無論遠近,能打善進,連續爆發, 頃刻致敵重傷倒地或凌空飛跌絕非虛言。 4、「貓洗臉」練的是實戰中的「變意」,即瞬間變化的能力。這一把拳在形意拳中叫 「虎洗臉」,不過其練法僅得「貓洗臉」之大概形態,視為普通之「顧法」,沒有什麼深 意。在「大成拳」中有「玉貓洗臉」之法,用法殊妙,與心意六合拳的「貓洗臉」的練法 、功用基本相似,可見其傳承是來自一脈的。 「貓洗臉」也分為「定步」和「活步」兩種練法,無論哪種練法,動作時都必須調膀活胯 ,尾骨內縮,以身體的總重心帶動雙臂在面前循環包裹、動轉不停。練習時必須肩、胯、 手、步同動,協調一致,兩手上下左右呼應,一上一下、一左一右(或者一右一左),連 環不斷,交搭互用,勁路含蓄、手法綿密。其要求「上過額頭,下顧及膝,前不貼面,後 摸對肩」,動作范圍大,防顧能力強,內含「掩手」、「龍甩尾」、「龍卷尾」、「蛇出 洞」等多種勁力。同時,該動作還帶有「抽身變走」的兩側「晃閃」之義,隨時都有偏引 對手勁力,「橫走正撞」對手的勁意。 久練「貓洗臉」,可以是雙手的同動呼應能力極大地提高,同時養成了「身動手隨、手動 身隨」的良好習慣,便於在實戰動態中整勁不失,也便於在與對手近身搭手時,以我方身 體的總重心調動、控制與發放對方,這是一種很寶貴的實戰感覺,不是一般人所具備的。 所謂「手搭手、不讓走」,指的就是這種勁感。 而且,在「貓洗臉」的動作過程中,身體(尤其是腹部)一直保持一種充實的「內轉」狀 態,可以增強身體的抗擊打能力,養成動態中的下意識自我防護習慣,這對於實戰技擊來 說,意義也是同樣巨大的。這種訓練傳統上稱為「晃丹田」。 值得說明的是,「貓洗臉」這把拳,與心意六合拳中的任何一動拳法都能夠銜接互用,相 輔相成,從而使心意六合拳拳法應用的靈活性通過「貓洗臉」得以無限地發揮。所以,練 習「貓洗臉」,體會其內含的各種「變意」,以及各種拳法與「貓洗臉」的銜接、變化, 是一個心意六合拳練習者「從練到用、從死到活、從單一到復雜、從初級到高級」的必經 之路。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sie.ntu.edu.tw) ◆ From: 61.58.2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