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MartialArts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薛顛的晃法 李仲軒講述 贈寬整理 晃法不是搖晃的晃(huang),而是虛晃一槍的晃(huang)。薛顛的象形術公開時,並沒 有引起非議,因為形意門承認它。作為形意拳的旁支,與形意拳的淵源,在拳架上表現得 最明顯的就是晃法。 形意拳看似單純,其實精細,有許多小動作,比如炮拳的落式兩臂一磕,不是砸胳膊,而 是一手的拳尖磕在另一手小臂的大筋上,劈拳的起式也要用指尖搓著這根大筋。對此,董 秀升為李存義整理的《岳氏形意拳五行精義》上畫得很清楚,雖然有的地方畫清楚了卻沒 寫,寫清楚了卻沒畫,但讀者隻要懂得以文索圖、以圖索文,就知道這本書將功架交了底 。 形意拳是屬蛇的,蛇就一塊肉,爬樹遊水,什麼都幹了,形意拳一個五行功架,什麼都練 到了,樁法、內功從裡出,打法、演法從裡出,唐維祿、傅昌榮、孫祿堂練形意拳甚至練 出輕功來了。五行拳是拳母,一輩子離不開,上手就受益。將五行拳的小動作都學到,方 能出形意的功夫。十二形就是從五行拳裡變出來的,而練象形術的人能變回五行拳,一練 起來,就知道兩者是一個脈。 以上說的是練武練通了以後的情況,但在練武的過程中,象形術作為一個可以標新立異的 拳學,有其特殊的教法。老輩人覺得薛顛法眼高,認為象形術將形意拳升華了一些,我揣 摩不是指象形術比形意拳出的功夫大,而是指這個教法能提拔人。尚雲祥的教法是經驗感 染,點滴之間就給出個整東西,唐維祿把同門師兄弟的好東西都摘進了自家門,要什麼有 什麼,作徒弟的玩成什麼樣,他都能把你推上道。 薛顛的教法是立了一個新的功架,但我的個人體會是,練象形術的功架反而對形意拳體會 更深,這立新架的教法很卓越,讓人自己摸出來。比如我年輕時在象形術上得了領悟,以 後練武卻只是集中在形意的崩拳、蛇形上,與人交手也就是崩拳和蛇形便夠了。但我的崩 拳一動,裡面就有象形術的飛雲搖晃旋含著,如果非要我用象形術打人,飛法一挑,形意 拳的劈崩鑽炮橫都動了。 隻用崩拳和蛇形,是我多年練武比武自然形成的。我的崩拳、蛇形都只是看似崩拳、蛇形 的東西,究竟是什麼東西我也不知道,順手就行了。學武得整個地學,練功夫的時候,一 個動作,什麼都練在裡頭,比武的時候也要整個地比,什麼都帶著,管它用的是崩拳還是 劈拳,一出手就是整個形意拳。 ──這是練武人最終必須達到的,而在習武之初,只用崩拳、蛇形,就是另一個說法了。 練形意的人是屬蛇的,因為形意拳打法的初步,先要作到“無處不蛇形”。首先形意拳是 “地行術”,蛇是肚皮不離地,一鼓肚皮就蜿蜒上了,形意拳是腳不離地,腳下一鼓就換 了身形。形意拳是一動就有步數,身形得換在點上,看著你的動靜,變得越快越好越小越 好,猶如好朋友見面一下就搭上了肩膀,得一下就近了敵身。 身形得靈活,身子靈活腦子就有靈性,古譜說:“寧在一絲進,不在一絲停。”猶如蛇在 地上盤來繞去,比武時不能想,步數不能斷,沒招也忙活,忙活來忙活去地就打了人了。 所謂“合身輾轉不停勢,舒展之下敵命亡”,比武不會換身形不行,蛇形就是練這個打 這個。 形意拳的身法不彎腰不抻腿,從不岔胯,從這個身形換成另一個身形,就是舒展。身形舒 展了勁也就舒展了,碰上就傷,所以形意拳練時怪模怪樣的,打時還怪模怪樣就不對了, 舒展是比武要訣。練得越難看,打得越漂亮,這才是形意拳。 形意的拳母是五行拳,而五行的拳母是橫拳,橫拳屬土,萬物歸於土,土含育萬物,生發 著劈崩鑽炮,所以橫拳是無形的,橫拳勁是形意拳最獨特的東西。薛顛在《象形術》上說 ,練拳既不是練重也不是練輕,而是練一個能輕能重的東西。比如象形術飛法輕靈,一挑 即撤,搖法沉厚,貼身摔人,但飛法一挑,碰上就是重創,從搖法裡可以打出很快的拳頭 。勉強說來,橫拳就是這個“能”。 橫拳是無形的,而有形的橫拳就是蛇形,一橫身子,就有了兜裹丟頂。我年輕時與人試手 (試手是試試,較量是拼命),一下把人打出去了,自己卻奇怪上了:“這是個什麼動作 ?”回味一下覺得像是蛇形,連帶著橫拳也明白了。 以練八卦出名的申劍俠有個侄子叫申萬林,隨唐維祿習武,一年初二給唐師拜年,唐師說 :“我也給人拜年,跟著我走吧。”唐師有個朋友是開鏢局的,一去拜年,知道一伙跤場 的人幾天前到鏢局打架,把鏢局弄得要停業。唐師就管鏢局要了三塊大洋,帶著申萬林去 了跤場,說:“一個跤三塊錢,賭不賭?” 形意拳的功夫在腳下,摔跤也是腳下功夫,繞著圈子跳跨,當時賭跤的規矩是“穿上搭練 ,摔死無論”。唐師和申萬林都是兩條大長腿,唐師手小,而申萬林是大手大腳,他不會 摔跤,下了跤場就跟人耍蛇形,走幾步就把人甩出去了。 跤場管事的人攔住他,說:“賭三十塊,再來一跤。”其實整個跤場也沒三十塊大洋,是 管事的人急了,請出個能手,申萬林一撞他,感到跟城牆似的,但換了幾次身形,還是用 蛇形勝了。唐師也沒要錢,把來意一說,跤場就表示不再找鏢局的麻煩了。 對於蛇形,薛顛說:“一動手,就是這事,沒旁的事。”象形術的搖法對練蛇形有啟發, 蛇形也對搖法有啟發。其實任何一個法都打不了人,打人的是以法練出來的功夫,有了功 夫人就活了,天地開闊,無所不是。 至於我所擅長的崩拳,也可以說是蛇形。郭雲深有“半套崩拳打遍天下”的名譽,他歸附 在一品官金祿門下,在滄州打死了人,縣官在監獄旁給他蓋了院子,關了兩年,算是償還 了人命。由於金祿總在光緒父親奕 面前說郭功夫高,出獄後,奕 就讓郭雲深教他,郭雲 深來時給王爺磕了頭,就說:“我這拳是拜師磕著頭學來的,我不能磕著頭教出去。”王 爺就免了郭雲深以後再磕頭。崩拳古傳有九法,郭雲深教形意的行勁,必然教到崩拳的旋 環崩(轉環崩),教到這就不願意教了,說:“您不用學那麼多,我包你半套崩拳打遍天 下。” 崩拳比武最方便,伸手就是,崩拳如箭,發中同時,這份利索是高東西, 沒法練,修為 到了才能有。我習崩拳的感悟在轉環崩上,轉環崩是槍法,槍法中有轉環槍,就是一槍刺 過去,被對方兵器架住,不用換動作,槍桿子一轉就勢紮過去。將這無形的大槍桿子旋起 來,就是轉環崩。轉環崩厲害了,等於耍大槍。這個轉環崩似乎是蛇形。 把直來直去的拳打轉了,把轉著的拳打直了,這是崩拳的練法。尚雲祥的崩拳如箭,我只 能作到耍大槍,尚師說:“練得多,還得知道的廣,最要緊得有個獨門的。”練拳得找機 緣,找出個怎麼練怎麼上癮的拳架,一猛子紮進去,練的時候一通百通,比武的時候也就 一通百通了,手伸在哪都降人。別人一站到你面前就覺得委屈,這才是形意拳。 “崩拳有九,鑽拳有六”, 鑽拳的六個變招中,學會了兩個就全有了。一個是前手壓住 對方,扯帶得後手攆錐子似地攆進去。另一個是,前手一晃,你就撞在他後手上了,變魔 術一般,不是障眼法,而是他換了身形。兩者的前後虛實不同。 整體說來,鑽拳不是鑽 拳頭,是鑽身子。舊時代北京很冷,冬天商店掛著沉甸甸的棉簾子,人進商店,前手一撩 門簾,身子就往裡鑽,身子一動,手上搭的份量就卸了,人進了門簾子也剛好落下,有道 縫就進了人。這是生活裡轉換虛實的現象,形意拳的“換影”也是這個。 象形術的晃法類似鑽拳的這一變。一晃即逝,讓人摸不著你的實在,說不實在,虛裡面隨 時出實在。捕住實在一較勁,實在又跑了,能跑在你前頭也就打了你。所以象形術的晃法 不是搖晃,而是虛晃一槍。 象形術的拳架沒形意拳精細,它就給出個大的動態趨勢,該練什麼自己玩去。這個基本的 動態,《象形術》一書中畫得很明白,至於它所引發的變化,就沒法一一畫了,否則讀者 無所適從,反而不利於自學,所以它的拳架一定是簡單得不能再簡單。薛顛寫書就是希望 不會武的讀者也能夠自學,強國強種。我覺得練形意拳人有可能自學成功,而沒練過形意 拳的人便不好說了。 先不管這個理想能否實現,明白了薛顛寫書是這麼個做法,對於揣摩此書會有幫助。而師 傅教徒弟,會和書面教授不同,所以我所學的晃法比書上的拳架略有不同,披露出來,希 望能對現在照書自學的人提供個參考。 薛顛傳我的晃法是,一個類似於鑽拳的動作,接一個類似於虎撲的動作,再接一個類似於 虎托的動作,周而復始。練的就是移形換影,跑實在。三個動作,變化無窮,虛實不定。 開始練時可以將實在“跑”在虎撲上,鑽拳一晃,兩手就撲上敵胸膛,要實在得能穿膛破 胸。虎托可以更實在,也可以將實在跑了,兩手一攪和,變撲為托,實在就不知道給兜到 哪去了。就著這個糊塗勁,又晃上了鑽拳。 注意,形意拳因為小動作多,所以練時越是一招一式越長功夫,而象形術不是一招一式的 ,晃法的三個動作是一個動態,鑽拳、虎撲、虎托都含在這一個動態裡。可以說它就是一 個虎撲,只不過虎撲的起手勢遊移了點,可以說它就是一個鑽拳,只不過鑽拳的落勢有點 托泥帶水,可以說它是虎托,只不過托得有點不著邊際。說它什麼都不對,勉強稱為晃法 。 以上講的是拳法,拳的根本是“舌頂上鄂,提肛,氣降丹田”,沒有這個,練拳等於瞎跑 趟,較上丹田有立竿見影之效,動手能增兩百斤力氣,不較丹田,比武要尋思怎麼動勁, 而較上丹田,不知不覺就動上了勁。 練拳有練悚了的,一練拳就害怕,這是不較丹田的緣故,練得自己中氣不足,憑空消耗。 較丹田還能治病,我五十幾歲得重病,兩個月低燒,渾身疼,就較丹田來止痛,跟抽鴉片 一樣上癮,哪裡痛就自然地調節上哪。 但手電筒不能總開著,丹田也不能總較著,該關就關。練拳是靈活的事,自己照顧自己。 尚師不站樁不推手,身子一動,劈崩鑽炮橫就有了。我向薛顛習武後,將薛顛教的都向尚 師作了匯報。尚師聽了我學的樁法,就說:“站完樁練練熊形合頁掌,有好處。”合頁就 是門開合的鐵片子。 這個熊形的動作就是兩手在腦門前來回盪悠,忽然向左右撐出去再縮回來,繼續盪悠。站 樁孕育有開合力,這個熊形能把站樁修得的功夫啟發出來。 尚師有言:“全會則精。”全都會了,自然就精明,精明了,隨便練點什麼就全都練上了 。不能融會貫通,就練不了形意拳,對於修習形意的人,象形術是個啟發。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sie.ntu.edu.tw) ◆ From: 61.58.2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