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Military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wahaha99 (此方不可長)》之銘言: 淹沒在烏克蘭文中的技術問題 就由我來拋磚引玉好了 這問題是大哉問,牽扯的技術和規劃超級廣 我能想到的就有 1.雷達間坐標系的轉換 2.訊號傳遞的延遲與傳遞的 protocol 3.雷達機動中操作的必要與困難 4.高層的規劃,那些雷達開機,那些關機,那些接手,防空通道 先說坐標系問題 基本上目前武器系統的座標都是極座標/球座標,通常以武器系統前方為0度起算 因為這樣做最直覺 所以在兩個不同地點,面對不同方向的雷達,即使都報出同樣方位角,距離,極角, 也代表不一樣的目標。兩具以上雷達要交換資訊,座標轉換先解決。即使現在有 GPS 了,這一樣是大問題,而且舊有系統這麼多,要更新很麻煩。 再來網路延遲問題。就以商用網路舉例,即使網路有通,一個封包要傳到目的地 也會有不等的延遲,玩連線遊戲就知道,PING值不是固定的,然而防空作戰時間以秒計, 一秒鐘目標可能就前進數百公尺,如何確保傳輸延遲或確定訊號所發時間? 民用有 IEEE1588 和 GPS 可以幫忙,我不清楚軍用有甚麼,不過可能是類似技術 即使以上解決了還是有問題。舉例來說,B 雷達要接手 A雷達。 A雷達偵測到了目標, 利用 GPS 和 WGS 把目標座標轉換,透過某種軍用加密傳輸協定傳給了 B雷達。 B 雷達和 A雷達已經建立時間同步,知道 A雷達的這情資是 0.9秒前建立的。 B雷達 依照目標速度和方位,預估0.9 秒後的現在目標位置,結果雷達一掃,預估位置沒東西, 反而是預估目標處偏了200 公尺有反應,那這是原目標機動了所以改變位置,是新目標? 還是 A目標原先是緊密編隊的兩架飛機,現在一分為二?那 A雷達偵測的原目標呢? 這些問題都很考驗演算法和雷達操作人員的經驗。這還是極端簡化的狀況,A/B 雷達 的模式甚至波段可能不同,空中目標很可能不只一個,再再都複雜了狀況。 第三點雷達機動運題比較容易說明:大部分的陸上防空雷達,不管是搜索或是火控是 無法機動中操作的。雷達拖車或載具在陸上移動時會有很大的震動,雷達元件零組件 未必可以在這樣的震動中運作,雷達的供電未必可以在機動時運作。此外,移動時上下坡 路面不平整等等,機動中雷達未必能保持水平,那此時雷達掃描的資訊就沒用。 海軍艦上的雷達可以在風大浪高,艦艇搖擺中運作是有額外機構保持雷達對海平面水平, 或者複雜的軟體補償,又或兩者都有的。 簡單說雷達要在移動中運作並非不可能,錢和重量,更多錢,更複雜更重的機構就有可能 先假設錢不是問題,但是重的機構就影響雷達的機動能力。結果就是只有少數野戰防空 系統,特別是少數前蘇聯體系要和裝甲洪流一起衝的野戰防空才能機動運作,西方大概 就是以前德國的獵豹防空砲車。其他大都多機動到某地,停下來展開,測地測水平 開始運作。 高層規畫這部分就是我亂猜的,畢竟草民外行不會知道機密 但是雷達之間的接手怎麼安排,接手後是不是能完整覆蓋之前雷達所需覆蓋的空域, 提供的防空飛彈走廊是否和原雷達與飛彈連相同,如果不同,空軍飛行聯隊是否清楚, 會不會造成友軍誤擊等等 回到原PO說的,我猜目前世界上沒人辦的到,我們的寰網應該還是整合各雷達站, 防空陣地與空軍各聯隊狀況,指揮管制攔截動作,未必能夠做到像原PO希望的這樣。 也許原PO可以多看看 FLAK 大臉書,之前提到的美帝陸軍野戰防空體系和指管規劃, 大概是打算做到原PO希望的 : 我在想一個問題, 以台灣的守方環境來說, : 最好是能有大量的機動雷達車, 與防空飛彈車; : 現在看起來弓三就有分體指揮的能力, : 但雷達怕反輻射攻擊, : 據說現在AESA雷達已經只需要幾秒鐘時間就能上線, : 那有沒有可能說, 以後雷達車跟弓三車全部分開跑, : 雷達車可能只要全部的 1/10 開機, : 而且每5到10分鐘, 就輪換開機與關機, : 然後所有的資訊在資料鏈上共享, : 後開機的雷達車, 可以立刻接手指揮這樣? : 這樣做的難度有多高, 或是說已經有人(美國?)在使用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19.91.30.51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ilitary/M.1645943255.A.13B.html
t72312 : 有啦 我記得老美有辦到 02/27 14:34
t72312 : 不過這很難是真的 02/27 14:35
wahaha99 : 讚,這就是我想的問題 02/27 14:36
wahaha99 : 我覺得以現在的技術,座標轉換跟通訊延遲應該都能被 02/27 14:36
wahaha99 : 解決,只是台灣好像沒自己的軍用通信衛星, 02/27 14:37
wahaha99 : 如果透過VHF/UHF,太容易被干擾了 02/27 14:37
t72312 : 恩 應該沒有 02/27 14:37
wahaha99 : 當然,這種程度的複雜可能要在系統規畫之初就考慮, 02/27 14:38
wahaha99 : 要對現有老系統做改裝可能比做新的還難 02/27 14:38
kauosong : 系統不相容。如何串連? 02/27 14:39
wahaha99 : 至於震動那個就是我知識不足了, 確實沒想過陸基對 02/27 14:40
wahaha99 : 震動會這麼敏感 02/27 14:40
wahaha99 : 記得中國還是誰, 有"號稱"用類似我說的模式, 02/27 14:41
wahaha99 : 組成一個大型的VHF雷達網,去抓隱形飛機, 02/27 14:41
wahaha99 : 但有沒有真正成功實作就不知道了 02/27 14:41
t72312 : 那個多基雷達抓匿蹤的研究一開始是西方做的 02/27 14:43
t72312 : 抓是抓得到 但有精確度問題 戰機跑得快 02/27 14:43
t72312 : 頂多只是大方向預警 02/27 14:43
wahaha99 : 中國就說他能做到初期聯合制導XDD 天知道 02/27 14:44
darksnow : 又不是只有VHF/UHF波段才能傳資料 02/27 14:45
daydream314 : 多基雷達操作時一樣是固定的 而且只是預警 02/27 14:46
darksnow : 1970年代開始運作的Link-11,用的是HF波段,所以 02/27 14:46
daydream314 : 震動很嚴重 還有測試標準 02/27 14:46
darksnow : 在距離問題上就相對可以克服,但是傳遞的封包量也少 02/27 14:47
daydream314 : 舉例來說,傳統馬達硬碟可以在晃動中運作? 02/27 14:47
darksnow : 這就只能靠封包傳遞資訊的選別以及壓縮去改善 02/27 14:47
daydream314 : 加固之後可以,但還是要看要求 02/27 14:48
tom282f3 : 裝SSD就沒有硬碟不耐震的問題了XD 02/27 14:48
daydream314 : 硬碟是開玩笑 雷達天線保持水平到真的是大問題 02/27 14:49
darksnow : 電子掃描雷達對於水平的檢測主要是靠軟體補正 02/27 14:52
darksnow : 因為目前國軍用的美系雷達硬體規格都是在1980年代 02/27 14:52
darksnow : 的架構,所以一些後來發展的套路還沒實裝 02/27 14:53
a8017700 : 終於有正常的軍武版文章了Orz 02/27 14:55
daydream314 : 如果已經現在天線對水平姿態,應該可以軟體補償 02/27 15:13
airforce1101: 您的問題實務上都不會是問題 02/27 1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