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Mongoli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目前中國境內的蒙古族還是書寫歷史遺留的蒙古文 但老蒙古文字母非常繁難,是豎著寫的,不利于文化的傳播 可以改為使用拉丁字母拼寫 http://qnck.cyol.com/gb/qnck/2005-02/23/content_1035708.htm 蒙古國“說話寫字”的尷尬 2005-02-23 00:02 章名豈 到底寫斯拉夫字母拼寫的蒙文,寫和中國內蒙古自治區一樣的老蒙文,還是電腦時 代用英文拉丁字母拼寫的蒙古文?學漢語,英語,還是俄語?   如今,對普通蒙古國老百姓來說,“說什么語,寫什么字”都面臨著蒙古國獨有的 尷尬選擇。   北緯46度以北俗稱外蒙古的“蒙古國”,被認為是“亞洲最西化的國家”。蒙古人 的平均收入遠低于中國許多城市的收入水平,但蒙古人衣著西化的程度,遠遠超過中國 內地的一般百姓。國際社會中的蒙古國,在全球化浪潮席卷而來時,經濟發展面臨抉擇 ,其語言文化更受到前所未有的沖擊。   蒙古歷史上的文字改革由來已久,平均每70年文字就更新一次。目前蒙古使用的文 字是前蘇聯模式下的、斯拉夫民族通用的西里爾文字(新蒙文),而中國內蒙古自治區 的蒙古族仍沿用豎体蒙文(老蒙文)。   1990年后,蒙古開始進行系列政治和經濟改革,強調民族獨立和一切向西方看齊的 思想漸漸抬頭。在20世紀90年代中期,蒙古也發出了文字改革的呼聲。2003年,蒙古政 府出台了《拉丁文字國家計划》,計划放棄正在使用的西里爾文字,改用世界通用的拉 丁文字。如果該計划得以順利實施,到2006年,蒙古全民將正式使用拉丁文字。   對于這項計划,蒙古國內的爭論十分激烈。有人認為,拉丁語是歐洲文明之父,掌 握了拉丁文字,就等于打開了与世界溝通的大門。一些專家學者則對文字改革持反對意 見。他們認為,現在蒙古的一切公文和作品都是用西里爾文字書寫的,改用拉丁文字會 帶來許多困難。   首先,進行文字改革的計划需要大量資金。其次,拉丁文字存在一些嚴重缺陷,比 如,蒙語中近10個字母的發音用拉丁文字無法表述。   有學者認為,在數次文字改革之后,作為蒙古民族文明精華的母語及文化正在被淡 忘,面臨著失傳的危險。甚至還有人主張,文字作為文化的載体,應更加突出民族特色 ,因此應該重新使用老蒙文。   蒙古目前的文字改革,体現了在文化上向西方靠攏的傾向。   上世紀90年代,蒙古開始了系列政治和經濟改革,由一党執政變為多党執政。蒙古 是亞洲第一個在政治上和經濟上順利轉制的國家,西方的文化和思想也隨之涌入。被認 為是“亞洲最西化國家”的蒙古,也掀起了學習英語的浪潮。盡管這一建議尚未得到廣 泛接受,但英語取代俄語成為蒙古第一外語的趨勢已勢不可擋。   近年來,美國頻繁与蒙古接触,加快了蒙古文化西化的步伐。去年10月,美國負責 東亞和太平洋事務的助理國務卿詹姆斯‧凱利訪問蒙古,受到了蒙古總統巴嘎班迪、國 家大呼拉爾(議會)主席恩赫巴亞爾和總理額勒貝格道爾吉等的分別接見。接待規格如 此之高,可以看出蒙古對美國存有各种期待。   有專家指出,蒙古的日趨西化造成了其文化認同上的迷惑,蒙古在老蒙文、新蒙文 、拉丁文字選擇上的搖擺不定,也凸顯了政治取向對文化塑造的影響,而俄語与英語爭 奪第一外語的較量更反映出世界大國在蒙古草原上的博弈。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94.9.58 ※ 編輯: ahamin 來自: 218.94.9.58 (09/27 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