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MountainClub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CH.9基本安全系統 攀登過程中,繩索是連接確保者和攀登者重要器具;在緊急情況(如fall、take)時確保攀 登者的人身安全。因此本章旨在於介紹安全系統的元件 確保系統包含:繩索](ropes) 繩結](knots) 岩盔](helmets) 吊帶](harnesses) 帶環](runners) 勾環](carabiners) 一.繩索 1.背景:早期的攀登活動乃是採用天然纖維所製成的繩索,其缺點: 僵硬、彈性過佳、 磨擦力過大。自二戰時期尼龍繩的的發展以來,現代正式攀登活中天然纖維已被取而代之 。和天然纖維的繩索相比,尼龍繩的特點有:質輕、載重強、延展性高(吸收大墜距fall 的力道)。 現在攀登所用的編織繩(kernmantle ropes)可避免搓製尼龍繩的缺點,Kern指 的是cord,mantel指的是sheath。這種編織法的繩索是上千條平行的繩芯所組成,而外皮 是用X型交叉編織法,裡面的繩芯是主要承受力量的部份。 2.、元素: 包含1.尼龍護套,以及2.由平行或編成辮狀的尼龍絲製成的繩芯。 3.、種類︰ a.動力繩: 優點: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延展性的意義在於:降低墜落產生的衝擊力道對攀登者、確保者 或固定點系統的影響)。 常用規格:運動攀登常用的彈性繩標準規格是直徑11mm,50m長、延展性約7-8%,不過近年 來60m 或70m的長繩也開始普遍。 PS.有些直徑小到約8mm的動力繩是專門用於雙繩系統的,切記一定要同時有兩條繩在作用 ,其延展性才能確保攀登安全。 b.靜力繩: 特性:受力較大→通常用於洞穴探險、救難、遠征隊攀登的固定繩。延展性低→只能用於 靜態確保。 4.繩子的選購與認可 繩子依用途與結構不同因此有不同標記:最常見的評等機構為歐陸(CEN)及美國(UIAA),在 選購時依用途可以-商標、UIAA或CEN等級、長度、直徑、延展衝擊力道、墜落係數作為挑 選参考。 5.繩子的顏色 有些主繩在護套上會出現不同的圖案和顏色,用以標示繩中、繩尾等需要注意的地方,方 便使用者找到。若攀登時會用到兩條主繩,則使用不同顏色的主繩在確保、垂降時也較方 便去辨識兩繩。 6.防水繩:其繩索外皮做加工處理,增加繩子在潮溼條件下的防水性 優點:因為增加繩子的防水性而較能避免因為主繩含水所產生的載重度下降及不易抓握、 繩重變重、結冰而難以控制的問題、耐磨性UP 缺點:價錢較高。 7.保養 <避免損傷主繩> 常見傷害如下,使用主繩時要儘量避免: a.踩繩:踩繩的風險除了可能直接損傷繩芯,也可能使尖銳的微粒嵌進繩中,當繩子使用 時會摩擦切斷繩芯纖維。 b.化學物質:主繩的材質為尼龍,因此舉凡會導致有機物變性的因子都可能損傷繩子。 <清洗與晾乾> a.各家品牌的主繩應依製造商的指示清理保養。 b.通常以溫水及溫和的肥皂清洗繩子;有些廠商不建議用清潔劑清洗防水繩,實則繩子的 防水可以售後服務補強。 c.清洗時可手在浴缸內刷洗,或用滾筒式洗衣機。(上開式洗衣機不宜,因為洗衣軸可能 會纏住繩子) d.洗淨的繩子應採用陰乾,切記不可直晒陽光。 <儲藏> 在不使用主繩時,應僅守下列原則: a.解開所有繩結,將繩子盤好。 b.置於乾爽,遠離曝曬、熱源、化學物質、石化產品或酸性物質的陰涼處。 <換新主繩> a.透過護套,可大概看出繩子是否須淘汰。時常檢查繩皮(特別是墜落之後)是否乾淨、有 無變軟或磨損,繩尾是否熔接完整、沒有磨損或散開。若發現有切痕,則應考慮是否要 更換主繩。 b.單憑表象很難去決定何時該換新繩。影響繩況的因素很多,包含使用頻率、保養方式、 承受過多少次墜落、使用時間等。 c.換繩的的基本原則: 每天使用的繩子應在一年內汰換。 每週使用的繩子約可用兩年。 偶爾使用的繩子應四年換一條。 d.除了護套,大fall也是考慮換繩的指標。主繩在經過大fall後應仔細檢查,考慮是否該 換。一般而言,一條經認證的新繩可承受5次UIAA等級的墜落。 8.收繩: (無論哪一種都要避免糾結) a.登山者繩圈 此收法會形成大繩圈,適用於放在背包上攜帶或扛在肩上。 b.蝴蝶盤圈 此收法較為繁複。會將主繩收成一個小包袱,方便沒有背包時背負。 上述兩種收法,解開時都要小心,減少繩子的糾結處。但不論如何,使用前都應確實理繩 。 9.繩袋與防水布 a.作為收繩的替代方法。(當然也可收繩後在放進去) b.兩者皆可在運送的過程中保護繩子,此外繩袋或防水布攤開時可做為地鋪,隔絕地面和 繩子的接處。 二.繩結 基本觀念 1.繩結可使繩索發揮多種用途,一種用途中或許有多種繩結打法可運用,端看使用者的習 慣和須求。 2.繩結以繩段平整、不扭曲為佳;要打緊並在活動端打單結作固定。此外應養成檢查繩結 的習慣。 3.繩結基本術語: 靜止端(standind end)-未使用的繩端。 活動端(loose end)-靜止端的令一端。 繩耳(bright)-繩子反折180度形成的繩圈。 套結(hitch)-必須繞在某物體上才發揮作用的繩結。 雙繩結(double knots)-由兩條繩子或同條繩子的兩繩段打成。 二.繩結介紹 <基本繩結> 1.單結(overhand knot):常用於打完繩結後活動端的固定。 2.雙單結(double overhand knot):用於結冰狀態下的垂降;另可在垂降收繩時用來接繩 ,因結形較小,較同樣用來接繩的雙漁人結、對穿的雙八字結等不會卡住岩角。 3.單結繩環(overhand loop): 用於製造繩環;常用在普魯式繩環上打出腿環,或雙繩、 傘帶打出繩環。 4.水結(water knot/ring bend):來連結平面的繩索,如皮帶、傘帶,時間久會變鬆,繩 尾至少要留5至7.5公分,經常檢查水結,若繩結已變鬆或繩尾留太短便須重打。 5.平結(square knot): 同樣可用於接繩,兩端繩尾皆需加上單結固定。 6.雙漁人結(double fisherman's knot)又稱葡萄藤結(grapevine knot):常用於接繩。 7.八字結環(figure eight on a bight):很強韌的繩結,受力後也很容易解開。 8.編式八字結(rewoven figure eight): 常用於連接主繩與吊帶、接繩或將繩子連接到 固定點上。 9.單稱人結(single bowline) 可在主繩繩尾打出一個不會滑動的繩圈,最後須打單節收 尾,用於穿過樹幹或其他固定點做為確保。 10.單稱人結+優勝美地收尾結(single bowline with a Yosemite finish) 與單稱人結大致相同,受力後也易解開,適合top rope使用。 11.雙稱人結(double bowline) 以繩中所打的稱人結,結尾用單節或有鎖固定。 12.蝴蝶結(butterfly knot): 在繩中做出繩圈,繩圈端與兩端繩皆可受力。 13.雙套結(clove hitch):很快把繩子扣入鉤環,或與固定點連接,易於調整確保者和固 定點間的距離。 14.豆漿結(girth hitch): 用來綁東西的簡單繩結。 15.單套結(overhand slipknot):用來綁東西的簡單繩結。 摩擦結:受力時會固定在主繩上不能移動,不受力時可自由在主繩上移動。 1.普魯士結(prusik knot) 普魯士繩直徑需小於主繩直徑,相差越大磨擦力越大,兩條普魯士繩環用普魯士結便可 沿主繩上升或下降。 2.巴克曼結(Bachmann knot) 纏繞于鉤環之上因此較普魯士結易於解開和滑動,反之也較具自我調控的特性。 3.克氏結(Klemheist knot):特色是除了普魯士繩外,也可利用其他輔助繩或扁帶來代替 。利於手握。 4.自鎖結(autoblock knot):常用於垂降時的自我確保,繩圈的ㄧ端以豆漿結扣住吊帶的 腿環,另ㄧ端則藉由鉤環扣住腿環,中間則在主繩上纏繞三圈以上。 5.義大利半扣(munter hitch) 可用來確保先鋒者或降下攀登者,但用於垂降時容易扭結繩子,需搭配大的梨形有鎖鉤環 。此繩結極適合先鋒確保及降下攀登者,因為他雙向皆可施力,並提供 足夠的制動力。但其缺點是容易扭繩。 三、岩盔 ㄧ類內由帶子組成,受到撞擊時可避免岩盔接觸頭部;另ㄧ類內為聚苯乙烯材質, 受 到撞擊時會因吸收外力而碎裂,碎裂後便需淘汰。需注意岩盔是否向後傾斜,若向後傾斜 則無法保護前額與前額葉*(必須保護前額)。 四、吊帶 1.背景: 在早期的攀爬過程中,是由繩圈和稱人結做成,目前已被視為不安全的裝備,理 由有兩: A.攀爬者被吊掛時,帶環可能會由腰部往上滑動,勒住肋骨而導致窒息。 B.長距離墜落會對背部和肋骨造成嚴重的衝擊。 而今日,攀爬者使用吊帶將fall的衝力分散至全身。位於繩尾的攀登者以編織式八字與稱 人結連接吊帶;位於中段者以雙編織八字或雙稱人連結吊帶。 2.種類 A坐式吊帶(seat harness) a.制式坐式吊帶(manufactured seat harness) 優點:腿環可調,可鬆開方便上廁所 腰帶扣設計在側邊:使扣環不會和繩子或鉤環等正在操做的器械相干擾。 工具環:便於外掛攀登用具。 使用:腰帶反扣,需留5至7.5公分的長度。且扣鎖偏在ㄧ側,避免和連接吊帶的繩結或有 鎖卡在ㄧ起。 b.簡易腰帶(swami belt) ㄧ種寬腰帶,常配合腿環搭配使用,分散力量以避免懸掛吊帶上滑影響呼吸。 B.胸式吊帶(chest harnesses) 特色:可在墜落後以及使用普魯士結或器械上升時,保持身體直立(頭上腳下)。 但胸部在fall時所承受的壓力會較坐式吊帶時盆骨所承受更大而更容易受到傷害因此通常 登山或攀岩時不建議將攀登繩扣入胸式吊帶。除非發生在冰河行進中,或掉入冰河裂隙時 才使用。 製作:除了市面上購買得的胸式吊帶外,也可以用一條長帶環自行製作。 請務必使用不同顏色的帶環製作,避免與其他系統搞混。 C.全身吊帶(body harnesses) 優點:包含胸式吊帶與坐式吊帶,除墜落時較不易發生上升往後傾的狀況外,亦可將墜 落的衝擊力充份分散到身體軀幹,較不易使下背受傷。 缺點:a.價錢昂貴。b.使用時不便衣物的穿脫。 使用:因上述缺點,全身吊帶的使用並不常見,除非需要相當的保障如背負重物攀登、橫 越冰河、或在較大的懸岩下進行人工攀登等狀況,常是搭配坐式吊帶使用。而兒童因為臀 部尚未發育完整,因此攀登時一律使用全身吊帶。 五.帶環 標準帶環(single runner) :長1.7公尺 中帶環(double-length runner):長2.9公尺 長帶環(triple0length runner):長4.6公尺 初學者ㄧ般約需要六條標準帶環,兩條中帶環與一條長帶環。 辨識:可以顏色為三種規格吊帶作區分。此外,自製帶環應在水結下標明製作日期,方便 識別帶環已被使用的時間,作為是否該淘汰的參考。 注意:帶環並不具有延展性,若無配合動力繩的使用,幾使僅是幾十公分的墜落也會對確 保系統與攀登者造成巨大的衝擊。 種類: A.縫製帶環(sewn) 有5cm, 10cm, 30cm, 60cm的長度,常見的寬度為1.5cm, 1.7cm, 2.5cm。 使用Spectra纖維製成的帶環通常是寬1.5cm的。 優點:較強韌、較輕、沒有繩結體積。 B.自製帶環(tied) 利用1.5至2.5cm寬的傘帶或8至9mm的合成纖維輔助繩結成繩圈,用水結或雙漁人結連結 兩端。 若是Spectra或其他例如Kevlar纖維則使用三漁人結連結。無論傘帶還是輔助繩,經裁 切的斷口需以小火燒熔,以免繩尾散開。 優點:成本低、可解開以環繞樹幹或天然岩器、或是連接成較長的帶環。 六.鉤環 種類 O型鉤環(oval) D型鉤環(D carabiner):較O型鉤環堅固,因為他將較多的衝擊力轉移到鉤環的長軸。 改良D型鉤環(offset D)  擁有D型鉤環的優點,且其開口可以開得較大,在困難處較容易扣入。 彎口鉤環(bent-gate carabiner)  較容易憑手觸摸找到開口處,需與帶環並用才能很容易地翻轉。 鐵線閘口鉤環(wire-gate carabiner)  重量較輕,當繩子很快地穿過鉤環時,較不容易發生開口顫動(gate fluttering) 的問題。 有鎖鉤環(locking carabiner) 降低開口意外開啟脫出的可能性,無論有沒有自動上鎖功能,使用時仍需檢查開口 是 否已經鎖上。 梨形有鎖鉤環(pear-shaped locking carabiners) 在開口端特別長,適合用來做義大利半扣的確保,較易於裝卸與控制連接在吊帶 固定 點的繩子、繩結、輔助繩與帶環。 p.s.可同時使用兩個開口方向相反的無鎖鉤環代替ㄧ個有鎖鉤環,同樣可避免鉤環不小心 被扯開而掉落,兩個無鎖鉤環壓開後的開口端應交叉,成X字型。 維護 a.應使鉤環的受力保持在長軸上,且開口端不應受力。 b.經常檢查鉤環的開口端,在負重的情況下也應該保持不變形且容易開啟。 c.潤滑或清潔應使用最輕的油類、檸檬酸溶劑或WD40。 d.摔過的鉤環應淘汰不再使用。 安全維護 不使用任何不清楚其過去使用歷史的攀登器材。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192.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