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NCHU-PP87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有健康的土地,才有健康的身心靈 序 雷久南 農業是一個文化興盛的關鍵,也是人民身心健康所依賴。中國文化能維持五千年,完全是 靠中國農人幾千年對土壤的愛護和尊重。然而,近五十年來中國受西方文化的侵略,特別 是美國文化,中國農人為了短暫的利益而使用化肥,也犧牲了土壤的健康。一旦土壤中毒 生病,人民身心也跟著生病,這是我們當下最嚴重的危機。 「繫鈴人也是解鈴人」,農業問題來自美國,解決的辦法自然也來自美國,因為美國深受 現代農業之害早於其他文化,有識之士也會另外設法解救。早在三十年前我就在大學中接 觸到「有機農耕」這個概念,這些推動有機農耕的人士往往向中國農人學習,他們非常敬 佩中國農人的智慧和愛心。反倒是現代中國農人已忘了自己的傳家之寶,可惜! 一九九三年,當我在台北做了一場演講之後,聽眾們再度反應他們無法買到無農藥污染的 蔬果。在我的經驗中,只有肥沃土壤種出的蔬果才有治病的效果,當時我頗有無奈之感, 因為繼續介紹買不到的天然蔬果,無非是浪費大家的時間和精力,因此決定同時介紹自然 有機農耕。 不久之後,我經朋友介紹認識了一位在北加州默默耕耘二十年的大自然農夫鮑伯‧肯那德 (BobCannard)先生,他在北加州頂有名氣,他所種的菜在市面上買不到,都提供給伯克 萊(Berkeley)最有名的餐廳——ChezPanisse,他也在大學裡教了近二十年的有機農耕 課,開始了北加州第一個農人市場,讓消費者能夠直接向耕種者買菜,一方面提高農人的 收入,一方面讓消費者買到便宜新鮮的菜。 他的學生也帶動了吃無農藥有機蔬果的風氣,今天去加州的農人市場,從北到南,不少攤 位都是提供「有機」的蔬果,在加州,標明「有機」是要向政府登記的,必須三年內都不 用農藥、化肥。加州也是美國最早有這標準的,其他州往往以加州的標準為標準。 肯那德先生的農場並沒有登記,因為知道他、吃過他的蔬果的人都知道那是超級「有機」 的,不是每年交八百美元註冊費,剛開始做的農人所能比的。 事實上,肯那德先生認為,當消費者與耕種者建立起友誼,直接溝通,則不需要靠第三者 來憑證,吃在口中自然明白。 肯那德先生多次在研習課程中分享他的心得分享,一九九五年第一次舉辦在農場實地學習 一星期的研習課。 能夠將資料整理成書,是經多方協助才完成的。將七天講課落實於文字的是 Ms.GwenQuigly,將之整理分類的則是Dr.ArthurHubbard,接著由嚴世芬女士翻譯成中文, 中間校稿的則是雷通明先生、王才義教授和蕭錦綿女士。終於可以在二年後與讀者見面。 肯那德先生給人印象最深的是他對大自然的關懷與尊重,以及對植物界的認識,他常半開 玩笑的說他不懂得與人相處,但對植物卻是相交甚深。他情願與植物為伴,他對植物的觀 察勝於常人,上千畝的美國大農場有蟲害時,就請他做顧問,他可以遠在一英里之外,僅 看菜色就知道問題所在,有學生興致勃勃地將自己的成果送給他看,他看了看,說:「這 棵大頭菜主要是靠耕種者的愛心種的,但堆肥還不夠成熟,水分稍多,味道不夠濃。」 他也懂得不同植物的治病效果。他的小弟罹患白血病,在他的農場住了六個月之後完全康 復。 土壤生病時也需要土壤醫生。肯那德先生所分享的是預防和治療土壤的病,即土壤保健之 道,他所提供的是土壤身心靈整體之道,連沙漠都可起死回生,我們如果要健康,也要依 靠健康的大地。 讓我們共同祝福、關懷我們的命根——土壤。 目錄 【序言】 有健康的土地, 才有健康的身心靈 1 雷久南 永續 6 從未被耕種過的土地,已經很不容易找到了…… 養地 8 只要土壤生命能得到滋養,植物生命自然得以滋長, 人類與動物才能進一步獲得滋育……. 平衡供給植物所需 8 土壤的改良與分享 11 製作堆肥 12 岩石與岩石粉 14 測試土壤的含水量 15 生長 16 植物以根、莖、葉、花、果實、種子的生長情形,向我們溝通。 我們應該以照顧自己孩子的心情,來照顧我們的作物…… 植物健康的指標 17 觀察植物的反應 17 與植物溝通的方法 19 蟲害 20 換個角度,重新定義「蟲害」,把蟲害的存在, 當成植物衰弱、養分失調的提醒。 這樣,我們才可能從錯誤和不幸中解放…… 土撥鼠與鹿 21 植物上的蚜蟲 21 種子 23 所有野生的、當地的、以及改良土壤用的植物,我都親自采種。 給植物一個承諾,讓種子能夠回到土壤 繁衍生命是很重要的…… 如何買種子 23 自己交配種子 24 種植 25 大自然是最親密、準確的時鐘,蔬果自有它自己的季節。 縱使可以用許多方法來操縱自然使蔬果日日不缺、年年不斷, 但那並非真正的食物,那只不過是被商業肥料餵飽的「物品」…… 播種 26 移植 27 盆栽植物 28 伴植 29 灌概 30 現代農耕大都採用大量灌溉的方式。 桃子多澆水,水分含量會比較多,但礦物質和營養成份卻被水沖淡了…… 澆多少水才夠? 30 你的腳步是田地最好的資糧 32 工具 33 每分鐘轉速1000次的耕耘機,毫無疑問將殺死所有的蚯蚓。 拖拉機的大規模耕犁,實際上是在傷害土壤、破壞它維護生命的能力…… 慎用拖拉機松土 33 鏟子與播種機 34 借助動物好幫手 35 修剪 36 我們應該讓樹有一個漫長而愉快的童年, 讓他以自己的步調慢慢長大,不要急著讓它早早開花結果…… 更新植物 36 漸進切除 37 能量傳遞 39 園丁與園圃的距離愈大,也就愈難與植物溝通。 我們必須走到屋外,到田地間坐下來把心念放在週遭的環境…… 心念傳遞也是養分 39 日光、月光都是能量 40 草本植物 41 種藥用植物,要盡量保持它的野生環境。 愈是原始,它的效果會愈好。。。 藥用植物 41 配製藥草 41 蔬菜乾制 42 野外見習 43 絕大多數我們所受到的訓練,凡是與大自然有關的,幾乎是百分之百的錯誤。 所以,當人們叫你去挖個溝,你就應該去填住洞…… 發掘野生植物的特質 43 密林、溪流、砂礫、碎石 44 枯木的貢獻 45 為植物泡茶 45 自然的溪床 46 森林邊緣的覆盆子 46 學習大自然的草原 48 疏林要緩和 48 樹木傳遞的訊息 49 給地球的回饋 50 【附錄】 參考資料 51 務農之要 53 要怎麼收穫, 就怎麼栽 58 有機農耕 問答專欄 61 永續 從未被耕種過的土地,已經很不容易找到了…… 近代史顯示,由於人們漠視大自然,使得動物與植物都飽受饑荒,甚至引起各種疾病與流 行病毒的感染。當人類長期受饑荒之苦而忍無可忍時,就會引起戰爭,使靈性墮落,道德 沉淪。同樣的,當植物長期無法攝取到它所需要的養分時,自然容易招致病蟲害。人們總 以為這些昆蟲是農作物的敵人,不斷地以錯誤的方式消減它,企圖控制大自然的生態。殊 不知這種做法,只會增加更多的難題與障礙。 當前最適當的策略,必須先改變農業操作的方式,突破目前日趨困難的逆境,改以自然農 耕為主的生產方式,才能使土壤更肥沃,植物更健康,收成更豐盛。 人類的自大與傲慢,從某個角度來看,要歸罪於整個地球資源的富足。世世代代以來,人 們都以能夠「征服大自然」為傲,認為那是成功的標記,並且不斷地想再去征服另一塊土 地。在發展出一套與大自然和諧共處的農耕系統之前,想要發展永續農業是相當困難的。 一旦能與大自然和諧相處後,原本想要支配一切的傲慢企圖,自然會消失。如果我們希望 擁有健全的田園,讓收穫潛能有最大發揮,就應該以平等條件來對待大自然,不要與它對 立引起衝突,這才是最根本的策略。只要我們在耕種技巧上稍作調整,就能克服土壤的貧 瘠與荒蕪,也不至於因為耕耘而破壞農地。讓我們確實來維護大自然,共同為土地生命力 的延續而努力。 由於我們對大自然採取敵對的態度,如今很少人願意親自耕種蔬果,可以稱得上是農夫的 幾乎已沒有幾位。事實上以敵對態度來對待大自然,對自己一點好處也沒有! 種植時,如果擔憂收成好壞,就不可能種出好蔬果。你必須對大自然的生長力,保持單純 無疑的信念,好比你從不擔心下一口氣怎麼吸怎麼呼一樣,自在無疑。擔心植物,對它能 不能長好沒有半點幫助。如果它病了,就給它適當的照顧和養分,這麼簡單的事又何必掛 心呢?培養土壤就好比耕種作物一般,你必須親自去做,不要去買。好的土壤是買不來的 ,如果每個人都在盆子裡種菜,只買土,用過就將它丟棄,要不了多久,土壤裡所有的養 分就會用盡,再也沒有多餘的土壤可以使用。 栽培蔬果並不需要去瞭解每個植物的化學組成元素或新陳代謝的過程。許多科學家對於植 物的生理習性瞭若指掌,但是要他親自種植蔬果,卻未必成功。由於我們和植物之間的聯 繫幾乎都已經失去,才會想到要對它們做一番科學研究,以便有好的成果。在某些小島上 ,人們投入相當於一卡路里的工作量,可以換取二卡路里的食物,以這種方式來從事耕種 才可以持續而長久。西方的耕種方式,平均三百卡路里的能量,僅僅換來一卡路里的食物 ,這只是食物生產的花費,運輸、行銷等都還沒有計算在內。這樣的做法是不可能長久的 ,這也正是為什麼現在會有沙漠出現的原因。 美國這個高度文明發展的地方,請人來工作是相當不容易的。當我們付錢請人的同時,還 要付給政府三成的稅額,如果去買一台拖拉機幫忙耕種,反倒可以得到稅額寬減的優惠。 所以政府設立的經濟制度,並不鼓勵永續農業的發展,這是相當可悲的。 養地 只要土壤生命能得到滋養,植物生命自然得以滋長, 人類與動物才能進一步獲得滋育…… 植物依賴週遭環境中的養分而成長,並發揮它們應有的功能。所有的植物都是在環境條件 的限制下,經過物競天擇,逐漸地演變進化而生存下來。而且,大多數植物新陳代謝過程 都極為類似。 這些共同的新陳代謝過程,得仰賴以下四種滋養萬物的環境資源。 空氣:它是水、碳、氮與其它元素的來源。 岩石:多種礦物質來自岩石,諸如玄武岩、花崗岩和其它地質要素。所有的穩定元素都存 在其中。礦物質在新陳代謝的過程裡,扮演主要的角色。 日光:可提供能量作為開啟生命的原動力。 土壤:能將殘枝敗葉消化分解後,再吸收。用更新的能量來孕育新生命。這種更新腐朽生 命的過程,需仰賴土壤的活力。 平衡供給植物所需 以上四種資源需要適量均衡的供給,才能使植物的生命力充分的發揮。所有這些大自然的 資源,如果能夠以最天然原始的形式來供應植物的話,將有助於土壤吸收殘枝敗葉與岩石 的能力,若能更進一步充分有效的利用太陽能以及空氣中的各種元素,植物的成長就必定 能持續而且穩定。 要培養出好的土壤,首先得給予它所需要的養分,即使土壤硬如水泥,仍然有希望將它們 轉化成沃土。 土壤的主要成分有賴礦物質、微生物、日光和空氣。水泥只有岩石礦物質,需要再加入其 他各種元素才會變成土。所幸你並不需要從水泥開始培養土壤,所以不會太困難,也不需 要太久。將沙漠或古道改變成土壤,就好比把水泥變土壤一樣的困難。沙漠是由矽元素組 成,是最硬的一種成份,因為土壤中較柔軟的成分都已流失。要使沙漠變綠洲,就的將它 所遺失的部分一一補足,而軟性礦物質是最主要缺乏的成分。岩石裡各種礦物元素都具足 ,將它研成細粉末,加入土中是既快又省事的辦法。接下來,就要注入微生物的生命力, 可以到有植物生長的地方,將那兒的生命移植到沙漠裡來。日光一向不缺乏,一旦這些必 需的元素齊全,生命就會開始延續。 不管是在沙漠中、在家庭後院內或是在陽台盆子裡,植物都一樣需要這四種元素,才能開 始萌芽,孕育生命。 日光是重要元素之一,我們理所當然地接受溫煦的日光,不必也不能費心。大家不妨利用 這個時間,調整心態,好好地思考大自然給予這麼好的禮物,對我們將造成什麼樣的影響 ?日光照遍地球每一個角落,有了它,你就可以栽培植物。大自然孕育出許許多多的生命 ,由於植物對自然環境適應程度的不同,每一種植物的特性也不一樣。但是不論你到哪裡 ,喜歡陽光的植物,就給予它充分的陽光,反之,不喜歡太多日照的植物,就將它種植到 有遮蔭的地方。不論環境如何不同,都可以籍著栽培植物,提供足以溫飽的食物。 當你到森林裡玩的時候,別忘了帶一杯森林土回來,撒在園地裡,這對於田地有很深遠的 影響。林地裡有上百萬的微生物與細菌,可以被引入土中大量繁殖,滋養土壤。如果你的 田地太大,不妨把這一杯土泡在水中,然後像茶水般將整片地都澆上以森林土泡製成的茶 。你並不需要知道土壤的成分是什麼,只要看到地上生長的植物很健康,你所帶回來的就 是園子裡的寶貝。 我們要以最簡單的方式來瞭解大自然,耕種與栽培也要盡量簡化。作為農夫或園丁的責任 ,也不過就是種出好的蔬果。全世界堆肥的組成,不外乎空氣,而所有的空氣又都大同小 異。大多數岩石成分都相類似,我們所需要知道的也不過如此!真正需要下功夫的,是去 培養對大自然的信念,並將陳舊的包袱去除。許多人以為我們需要以某種方式來與大自然 相互作用,於是在書中找各種資料,這種想法事實上產生很大的障礙與限制,這不是我們 所需要的。不論是哪一種農場,它的目標都在於生產健康的作物,促進生命的滋長。為了 達到這個目標,先要確保土壤生命能得到滋養,植物生命自然得以滋長,人類與動物才能 進一步獲得滋育,甚至於土壤裡的微生物也將受益。這個目標,需要以漸近的方式來達成 ,經由數個階段演變而來,別指望今天搖搖魔術棒,明天就會有好土壤可以使用,這是不 可能的。 對「不好」的土,一般人會小心的將石塊除去、篩土,讓土變得完美無缺。如果你這樣做 ,很可能會分出一大堆石頭和一小堆的土,而這堆土也很容易又變硬,成為水泥般。不斷 加倍的挖掘土、撿出石頭,實在不是運用能源的好辦法,對土壤也沒什麼好處,在土壤已 經潮濕或變濕的情況之下更是糟糕。當土壤情況不良時,改善的方法,只需將土表挖一個 小洞種些東西來讓植物生長,而所有土壤微生物也會自然繁殖,取代我們所做的事,這約 需一年的時間。在一年間,石頭會往地下沉,植物成長時它的根能使好的土壤保留下來, 葉子落地會成為堆肥及土表的屋頂,蚯蚓會再度出現在腐爛的葉子附近,幫助將腐葉分解 ,混入土壤、肥沃土壤。也許你的土不會很深,但至少也有一~二吋(1吋約合2.5厘米) 很好的土,肥沃而有空氣。 在剛開始開闢土地時,如果土壤貧瘠,不妨施以堆肥。你可以買些海草,添加已經腐化的 堆肥,或是加入剩餘的有機物質……你也可以在園子裡插上一個牌子,讓鄰居知道你需要 堆肥的材料、廚餘(廚房裡切除下來的蔬菜葉、水果皮)、草屑等等,請他們留下來給你 。再就是去碎石廠買壓碎的岩石,或者種植覆蓋作物。這些方法雖然都很花時間,但是你 一點一滴累計下來的努力,能使土壤日漸肥沃,你也許會這樣想:「我只不過暫時租用這 塊地,遲早要還給地主,幹什麼那麼辛苦?將資源投資在改善土壤上是不值得的。」但是 ,你如果換個角度來想:「當地主把地收回去的時候,我已經在這裡學到許多,而且大大 的改善了自然的環境,那又有什麼不好呢?」你應該開心的笑才是! 現在假想你站在河畔,將百元美鈔一張一張的丟進河裡。這種揮霍方式,跟土壤中含藏的 養分被衝到溪裡流失一樣,是相當程度的浪費。你如果去店裡,把所有流失的養分買回來 ,就得需要那麼多錢。溪水裡含有被磨成粉的岩石,還有土壤微生物與細菌、部分的植物 、以及野生動物。這溪水類似「山茶」,裡頭有細菌、礦物質、含碳的有機物和一些食物 能量。可以說一切植物所需要的養分都在其中。可能的話,你應該一桶又一桶的把溪水引 進,灌溉到土中。如果不方便這麼做,不妨挖個池塘,自己如法炮製。 挖池塘時,最理想的設計必須要讓溪水產生足夠的能量,以便在溪流中開鑿出蓄水池,同 時也要有足夠的碎石鋪底,以便進行過濾的工作。長久下來,水自然會被塞住,終年積聚 在水池中。設計時,水的速度和流量是重要因素,因為這兩個條件決定了水沖下來是所產 生的力量,通常二英尺(1英尺約合0.3米)高的落差,對溪流來說就已經足夠了。 老實說,作為一個園丁,如果你花時間在田里種菜,是不太有可能有多餘的時間與精神去 研究八十多種存在植物體系中的各種元素。我們應該集中精神,用來確定組成植物所需的 成分都得到平衡的供給,這些成分包括:陽光、礦物質元素、空氣(或是任何可溶性空氣 —水)、以及提供土壤消化能力所需要的微生物。這四大項目,缺一不可,而且還要供給 均衡充分,如果有任何一樣失去平衡,很可能會招致蟲子或是產生其他疾病。植物雖然能 夠靠其他已有的元素生存,不至於死亡,但是它不會如預期般健壯。 植物跟人一樣,需要少量多餐,如果剛好顛倒,長出來會有虛胖的現象,看起來胖胖大大 ,但是空心無力。好的植物應該結結實實,以實質與內容取勝,而不靠虛胖的外表。但是 真正的問題,在於我們的社會制度不重實質,農夫的報酬取決於蔬果的重量,至於它的營 養成分有多少,由於無法計量,因此難以為憑。以農民的看法,種出來的蔬果即使有營養 ,卻不如無內容但有重量更有經濟價值,至少表面上看起來是這個樣子。 但是話又說回來,如果種出來的蔬果虛胖不實,表示它們本身不健康,於是你少不了要花 費更多的錢去買化學肥料與殺蟲劑,因為不健康的植物,蟲子最喜歡。這樣加起來,花費 更多、更大、更不划算。所以先要改變耕種的方式,寧願多花些時間,栽培出的蔬菜也許 個子不夠大,但是結實又有營養。目前絕大多數種植的方式都失去平衡,因此導致蔬果空 乏無力。我們需要嘗試去栽培養分均衡的蔬果,並且朝著生產目標而努力。植物以很多種 方式來表現它的養分失調,蟲子是一個症狀。如果蔬果胖大鬆垮,就表示本身沒有得到足 夠的礦物質元素。 礦物質缺乏的問題,並不難處理,因為礦物質在岩石粉裡面含量最充足,所以只要確定植 物有足夠的岩石粉,就不成問題。一旦將岩石粉撒入土中,它會一直留在那裡,提供植物 吸收直到完全被利用為止。至於土壤中的空氣,我們最有能力來調整,當堆肥的來源取自 於廚房、溪泥時,我們是將菌種重新植入土中,促使細菌不斷繁殖它的生命,如果我們將 腐蝕過而安定的堆肥加入土中,雖然它不再快速分解,但仍能持續許久,這就好比把食物 放在冰箱裡存起來一樣的道理。綠草在堆肥裡會迅速腐爛分解,最多只需要一到兩天的功 夫,但是枯枝落葉就需要較長的時間。土壤裡很需要混合這些不易腐蝕的物質,因為它能 提供食物給土壤中的微生物,促進土壤的消化能力。大自然的演變總是如此,要等到成熟 老死之後,它的枝幹與樹葉才會自然脫落,離開母樹,這些枯枝敗葉落在森林的溫床上棲 息,慢慢應土壤的需要而貢獻殘生,也正是這些留存在枝葉間的「空氣土」——又可以稱 之為堆肥,才能使消化主力的細菌,進行它的工作,如果缺乏這些,土壤會太堅硬密實, 缺少空氣。如果土中沒有細菌,養分就無法轉換成可以讓植物吸收的適當形式。 石灰石和牡蠣殼、蛋殼、骨骼等等,都是很好的鈣質來源,但是因為後面三種不是礦產, 所以它們的鈣含量較純,與石灰石不同。 不論你是用盆栽蔬菜或是擁有數英畝(1英畝約合40畝)大的田地,都同樣需要這套新陳 代謝的自然節奏。我們可以適度的調整生命的自然韻律,但卻無法用支配或強迫的方法來 達成目的。 土壤的改良與分享 康復理(Comfrey)是一種很好的土壤改良作物,好比有人生病時,你給他一劑強烈的藥 草,現在土壤生病了,你需要種植一些生命力旺盛的多年生草本植物,來改善土壤的情況 。在很糟糕的土地上種植康復理,一年之后土壤就會有很大的改善。一旦土壤的情況改善 之後,就可以種植其他作物,並將康復理移植到園中其他需要改善的地方。園丁的責任是 將人類對地球所造成的創傷予以癒合。 種植豌豆和芥菜有助於改良土壤,種植時讓他們完成生長週期,等整棵乾枯之後才把它們 翻回土中做堆肥。 出現土撥鼠是因為土壤太硬,土撥鼠可以幫助土壤鬆軟,它們將表土下面的底土翻上來。 當底土被翻動後,水就可以將底土和堅硬的表土混合使土壤得到改善,大自然有它巧妙的 方法,使水泥般堅硬的土被打散,回到自然森林的狀態。 將不同生命力的植物混植在一起是很好的方法,讓容易發芽的低等植物來維護支持並滋養 周圍高等植物的生長。如果沒有低等植物覆土,很可能高等植物的種子落地時會太過暴露 ,若想改良土壤,光靠單一植物不可能有好的效果,讓高等植物和低等植物混合種在一起 ,才是最好的土壤改良方法。 讓土壤孕育各種不同的植物,是一個很重要的概念。也就是把生長季節長短不同的植物混 合在一起,加以適當配合。舉例來說,在種植豆類作物的這塊地上,我還可以種些苜蓿, 或其他像金盞草(Calendula),或是繁縷(Chickweed),或是其它一年生牧草,比如藍 草(BlueGrass)等等。當然,豆子是給人吃的,但是它的根莖葉同時可以留下來給土壤 作肥料,另外還可以加些含有高蛋白質的草。所以當你種的時候,大大小小的植物、闊葉 樹或生長期長而生命力旺的高等植物,所有的植物都有助於土壤改良,最好的當屬高山上 千餘年樹齡的巨木,但是這顯然不適合田地,我們需要的是生長期較短,可以有數個生命 週期的植物。 我無法告訴某個人在某個地點要種某些植物來改良土壤,你必須自己到田園附近走走,四 周環境看看,找出最適合當地的幾種植物,將它們種在一起。如果田里種的是一年生作物 ,土壤改良作物也要選一年生植物,如果你只有一小塊地,種的菜也僅供一家人勉強餬口 ,你只好到別的地方去找有機的廢棄物質,作為土壤改良的來源。你可以從院子裡樹木的 落葉著手,如果住的地方靠海,也可以等暴風雨過境之後,到海邊撿一些風雨帶來的海草 ,總不能因為你沒有適合的土壤,就棄家人於不顧。所以我建議另外想法子,外出尋找天 然的食物來源,野菜、海草都很好。如果你有兩三英畝(1英畝約合40畝)大的地方,最 好能把它一分為二:在春天的時候,將一半留給大自然耕種土壤改良作物,另外一半,則 為人類所需而耕種。第二年換過來,給大自然的改為給人類,給人類的還給大自然,或者 你也可以將人類與大自然所需,統統混植在一起。為大自然耕種的作物,會使土壤肥沃而 永續,日後為人類提供更好的收成。 栽培作物的方式,從不同的角度有許多不同的作法。第一種是只管自己溫飽不顧其他。西 方農業廣泛地採取這個策略,於是種番茄的農夫,挑一塊好地,在夏天種番茄,一旦收成 之後,立刻整地翻土不讓任何雜草滋生。他們認為這樣光禿禿的地,來年春天種番茄時會 省事得多。可是在土壤休耕時做這樣的處理,非常不智。因為土中的養分,在缺乏覆蓋的 情況之下,全都流失,第二年春天,他需要為番茄施加更多的養分,才能補償這個損失。 這種耕種方式,完全忽略了大自然的需要。我們可以學習如何將一塊地拿來與大自然分享 ,以輪耕的方式,為人類在夏天提供同樣的番茄收成,又能兼顧土壤。這就得在冬天土壤 休息時,種植覆蓋作物,即使等不及使它完成生命週期,就得將它去除,你仍舊保留百分 之一百的番茄收成提供人類,而同時有百分之五十的收成留給大自然,使土壤得到滋養延 續生命。雖然土壤只得到它所需要的一半,仍舊處於半飢餓狀態,但總是比完全空著肚子 要好很多。當然,更進一步的做法是與大自然分享一切,比如說,在冬天種蠶豆和苜蓿, 於是我們有百分之七十五的蠶豆收成給人類,苜蓿及蠶豆的根莖葉提供百分之七十五的養 分給土壤。到了夏天,照樣種番茄,同時間再種植其他土壤改良作物,這樣分耕的結果, 人類可以有百分之七十五的番茄收成,土壤也從其他植物身上得到百分之七十五的養分, 加起來,一年可以有百分之三百的收穫量。其中一半給人類,一半留給大自然。 有一句格言,針對人類與其他有機生物互動的原則,是這樣說的:「你與別人分享的愈多 ,就會有更多的東西可以與別人分享」。當你面對自然界所有其他生物,少許的寬大與慷 慨,將會受用無窮。 製作堆肥 土壤依賴生長在其中的有機物質來維持它的生命力,蔬菜的組成最接近植物所需要的各種 養分,所以用它來做堆肥是最好的材料。不論來自於動物或是植物,一切有機質的殘餘都 應將它充分利用,像人類這樣浪費資源,恣意丟棄東西的習慣,實在沒有理由更沒有借口 ,偏偏大部分的廢棄物是由人類所產生。紙張的浪費舉目可見,雖然土壤中碳元素的來源 並非以紙張為主,但是仍然可以被土壤利用。即使它經過許多處理過程,加入染料與其他 東西,變成紙的形式,但是它仍舊來自於樹,是樹的一部分。那些發亮光滑的紙,要避免 使用,因為它的添加物不適合園地裡的土壤,如果是一般的紙就沒有關係,可以放心使用 。土壤中另外一個很重要的元素是它的消化吸收能力,如果希望土壤含有強大的吸收能力 ,就應該賦予它高能量。細菌分解報紙時會產生能量,植物因為細菌而得以生長。植物與 細菌之間有唇齒相依的關係,它們是共生而且互惠的。 即使是住在城裡,你也不難取得大量製作堆肥的材料。把橘子皮剝下來泡水,製成的橘皮 茶可以用來灌溉植物,使植物吸取其中的養分,人類食用蔬菜水果所剩下的殘留,對植物 而言,相當珍貴。如果不知道如何去利用它,實在很可惜、也很愚蠢,在大城市裡,如果 只有盆栽的蔬果,不能作堆肥時,不妨將廚餘泡在水中,把它煮沸作成果菜茶,或是把它 搾成果菜汁,想法子將它充分利用。一旦你給植物它所需要的養分,它會立刻以顯著的成 長來表示它的喜悅,好比你拿食物來餵養流浪街頭的貓,不消一刻你就可以察覺她的反應 ,植物也是如此!我們大多數人無法覺察到植物的反應,當然,這是需要不斷學習的。藉 由植物生長的情形,我們不難推測出土壤養分是否充裕。 土壤需要囤積耐久的碳元素,要達到這個需求也有許多不同的方法。首先,當你做堆肥的 時候,可以從木屑開始,因為木屑中碳與氮的比例是三百比一,乾草中碳氮比率是一百比 一,乾草比木屑容易分解更新。至於青草的碳氮比率,就只有二、三十比一,它以更快的 速度將自己消化分解,使能量重新回歸土壤。土壤最需要的是耐久又持續的碳元素,我們 可以利用堆肥將碳加入土中。最好的堆肥來自大自然的平地式堆肥(SheetCompost),在 森林裡,大自然任由成熟的落葉和枯木留在地上腐爛,鳥和其他的動物也將它們的排泄物 留在土中,經年累月這些都被土壤消化吸收。在我為園地泡製的蔬菜茶裡,如果加上一點 鳥糞,就會對園中的作物,產生莫大的好處。若你也想用平地式的堆肥,不妨選擇種植覆 蓋作物,讓它長到成熟期,開花結果完成整個生命週期之後,再將作物以適當的工具壓倒 在地上,如果它的種子為人類所需,就先將它採集起來,剩下來的草根及根莖就留著滋養 泥土。豆類、穀類、麥子、豌豆,都是很好的覆蓋作物,任何一年生的作物都有這種能力 。如果你有可耕之地,這個方法既簡便又重要,只需要到田間撒種,其餘的交給老天,讓 植物自己生長老死。植物所含的成分不外乎大氣中採拾而來的空氣與碳元素,依碳元素結 構的不同,它在植物體內會轉變為木質或草桿,一旦草桿留在土中,被細菌吃掉,草桿的 分子結構被打破,能量因此得以釋放出來。細菌於是利用這個能量來新陳代謝。 呼吸是微生物生化作用的一部分,它會將二氧化碳釋放到空氣中,就好比經過碳化處理的 礦泉水會有氣泡產生一樣,微生物的呼吸也會使土壤與水分中含有氣泡,使土壤較為鬆軟 ,有耕犁的效果。由此看來,你並不需要靠拖拉機來松土,只要有足夠的食物,使微生物 得以繁殖,它就會為你工作。剛開始時,也許要借助別處的堆肥來使園地注入新生命,這 是無可厚非的,但是只要你有適當的空間,還是得自己製作堆肥才好。 平地式堆肥固然最好也最容易,但是不見得能夠一直這樣做,其他如盆缽式堆肥( PotCompost)、凹槽式堆肥(PitCompost),或堆疊式堆肥(PileCompost)),也都可 以製造出很好的堆肥。凹槽式堆肥從挖洞開始,首先盡能力所及,挖出一至二英尺(1英 尺約合0.3米)的深洞,並將所有的殘枝敗葉、乾草屑、木料、廢料等等屬於碳成分原料 ,加入凹槽中,再將屬於氮成分的蔬果殘餘物加入,並將岩石粉填入凹槽。最後把挖出來 的土填回去,再在上面種植物。要確保堆肥中的空氣、廚餘、礦物質(岩石粉)都有很好 的平衡,才能成功。 堆疊式與平地式相仿,你可以設定一個大約六英尺(1英尺約合0.3米)長與六英尺(1英 尺約合0.3米)寬的區域,將上述的碳肥與氮肥層層疊疊往上堆,大約五到六英尺(1英尺 約合0.3米)的高度。碳與氮要能保持平衡最好,如果沒有達到理想,別忘了多加碳的成 分。因為當氮過多時,會吸引蟲子,堆積的混合物會有臭味,空氣中所聞到的氨味,是因 為氮素流失而釋放出來的味道。相反地,如果碳成分過高,它不會為你帶來任何困擾,頂 多需要較長的時間分解。木屑、乾草、枯葉、報紙,甚至於舊衣服、舊床墊都是碳元素的 來源;廚房裡的菜屑、綠草、海菜、動物糞便等等,則屬於氮元素。堆積的混合物需要有 充足的空氣和水,土壤堆肥的生命力,則來自於細菌與蚯蚓,它們是將堆肥分解的主要力 量,需要有適當潮濕的環境,才能活躍繁衍。所以若想讓堆肥加速分解,你可以定期翻攪 ,以增加空氣。當然,你即使不去碰它,它終究也會腐爛分解,只是時間需要較長而已。 許多商店也會賣某些特殊箱子或工具來做堆肥,勸你別把錢用在這些地方。你或許需要買 些像木屑或乾草等做堆肥的材料來補充碳元素,也可以買一捆苜蓿(Alfalfa)或牧草來 補充氮元素的不足。 當你添加其他材料到堆肥中,別一個勁地往上加,最好能將堆肥從中挖開,把材料加到裡 面去,當你增加氮素成分的時候,也要同時加碳素成分,使兩者能保持平衡。如果堆肥裡 出現蚯蚓,就表示堆肥腐爛的程度已足夠維持生命的成長,但是堆肥分解腐化的過程尚未 徹底完成。如果能夠等到蚯蚓因為沒有食物可吃而離開後再使用堆肥,將是最恰當的時機 。當然,你需要使用時,提早用它也沒有太大的關係。冬天時,要避免堆肥太潮濕,所以 可以在上面覆蓋乾草,予以保護。其實不論堆肥是怎麼做成,只要你的碳氮比率正確,就 可以成功。你不妨把兩者加在一起看看結果如何,自己實驗出一套混合的方法,只有親自 去做,經驗累積下來之後,才會為你帶來無比的信心。我們不需要小題大做,把它當成科 學來研究,這其實就是碳氮比率與空氣水分的關係。就好像燒菜,水太多,慢慢燒也會燒 干;太干的話,加一點水就濕了。堆肥最糟的情形,也不過是氮元素損失在空氣中而已, 那只是因為氮元素太多碳元素太少的關係。所以你很容易知道如何去補救,不是什麼大問 題。 低等生命的雜草,將無法在高素質的堆肥中生存下來。所以只要為苗床鋪上好的堆肥,就 不必擔心有雜草的問題。同樣地,當我在凹槽式堆肥上種植物時。只要堆肥成分好,也不 怕會長雜草。如果土壤堅實密硬或是生命力很低,就難免雜草叢生。只要土壤好,生命力 高,就不會有雜草。 岩石與岩石粉 岩石是組成地球的基本物質,冷卻的溶解質形成火成岩,其中含藏地球上所有的元素,如 果將這些火成岩壓成細碎的粉末,就能使岩石表面大量暴露出來,當有機酸與岩石粉末接 觸產生反應之後,礦物質元素就會被分離出來。這些被吸收到土中的礦物質,就能經由土 壤,從岩石中轉移到植物體內,岩石粉含有的所有元素,可以滋養植物,它存在土壤中, 任由植物自行選擇它所需要的養分。 藉著這種方式,所有的穩定元素都會在植物體內找到,有些已經被確認為必要元素。然而 不同的作物,正好比不同的人,都會有它特別需求及與眾不同之處,因此植物是否養分均 衡,是否生長健康,其甜味蓄積的程度等等,在定義上,也會略有不同。如果農民能使用 不同的岩石,依其原始未加工的形態,直接壓成粉末施撒作物,則所有賴以發展甘甜度的 養分,都能得到充分的供應。 在人類尚未發現如何利用礦物質之前,也就是說,在礦物化學尚未問世之前,所有礦物質 從未經加工的岩石中經由消化細菌所分泌的酸性汁液,轉移到有生命的組織內。岩石提供 一種既豐盛又廉價的方式,來幫助大自然平衡礦物質元素的供求。 撒岩石粉要注意避免吸入粉末,你可以戴口罩來保護自己,噴灑時也要注意風向,確定它 落下來的方向正好與你相反。岩石粉與其他養料相同,要少量多餐,這比一次大量噴灑要 有效。一英畝(1英畝約合40畝)地大致需要二十五磅(1磅約合0.45公斤)石粉,如果你 時間與材料都不夠,二十五磅(1磅約合0.45公斤)石粉用在十畝大的地上,也是可以。 但是如果能夠每年每英畝(1英畝約合40畝)放兩百磅(1磅約合0.45公斤)的岩石粉,你 的土壤將會相當肥沃,蔬果也會很健康。岩石粉最好能撒在葉片上,藉著澆水的時候,從 葉片流入土中,效果會比直接撒到泥土上來得好。植物一次只需要一點,因為岩石粉所含 的營養成分強勁而有效。 花崗石與火山灰都是來自地表下的火成岩塊,它們是岩石粉最好的來源,另外還有一些不 同形式的火成岩,譬如玄武岩或是安山巖,這兩種比花崗岩普遍。任何火成岩都可以磨成 石粉,如果你居住在島嶼國家,由於島嶼是火山所形成,所以你在島上找到的石頭,多半 是火成岩,是石粉的好材料。 以每年每英畝(1英畝約合40畝)兩百磅(1磅約合0.45公斤)的石粉施予土壤,就相當足 夠,實際應用時,每一株植物,只需要一點點就夠了。如果你的地很小,不妨把石粉放在 麵粉篩子或胡椒罐子裡,輕輕搖幾下就夠了。石粉並不貴,五十磅(1磅約合0.45公斤) 裝的石粉大約美金十一元,如果你的岩石不夠碎,仍舊成顆粒狀,就需要比較多的用量, 因為石粒觸面比石粉要小很多。實在找不到石粉的時候,就去採石場跟他們買最細的石頭 來用。 一般,農業的開支,大約有百分之十二的錢是用在除蟲,百分之三十用來除草,如果使用 石粉,不但減低花費,土壤更加肥沃。我只花了百分之一的錢買岩石粉,百分之一的錢買 堆肥材料。耕種少不了開支,但是如果將開支投注在土壤中,就能使它直接受益。 讓我們將這些磨碎的礦物質養分直接撒在樹木與土壤中,將整個園地都撒遍,尤其當你看 到植物有蛞蝓(Slugs),或其他衰弱的現象,表示需要礦物質。光看到植物的弱點並不 足以改變什麼,我們要在找出問題之後,予以改正,將它的弱點改善,這才是個好園丁。 測試土壤的含水量 在使用土壤之前,先要測試它所含的水分是否適合耕種,測的時候,不要只看表土,連深 土也要檢查。測試的方法是將手中的土壤施以壓力先用手掌緊緊握拳,然後將手掌打開檢 視。如果土壤不會散開,不容易弄碎,那就表示土還太濕,不宜耕耘。如果選擇這個時候 種,將會對土壤造成長遠而難以彌補的損害。所以耕種之前,費心地檢查,是很重要的一 個步驟,不要省略。西方農耕,農夫常常在土潮濕的時候,就用拖拉機,以相當長的時間 ,翻土耕地。這樣被處理過的土壤,一旦乾燥之後,會變得尖銳易碎,反而使土壤如石頭 般的堅硬。耕耘潮濕的土,會削減它維護生命的能力,造成難以補救的損失。對於大自然 ,我們干預的愈少愈好。要避免大規模的耕犁土壤,尤其少用像拖拉機或耕耘機這些大型 機器,甚至於不當的手耕,也要設法避免,這是很重要的觀念。 生長 植物以根、莖、葉、花、果實、種子的生長情形,向我們溝通。 我們應該以照顧自己孩子的心情,來照顧我們的作物…… 不論作物種類或生長的地理位置有什麼不同,它們對週遭環境條件的差異,都有著類似的 生長與反應,並且以同樣的方法成長與凋謝。經由對作物生長至凋謝的觀察與分析,我們 可以更深入地瞭解它的生態與習性。舉例來說,當植物得到足夠生長所需的養分時,它們 就能發展出強旺的根系,不易被拔起,植物具韌性,直立挺拔,均衡對稱,葉身覆臘,絨 毛密實或葉色深綠帶有光澤。葉片抗撕裂的強度、忍受創傷的耐力、芳香的散發、能量的 維持及癒合的能力……,都可以用來測試植物是否健康。如果養分不均衡,自然容易受病 蟲侵襲,作物的果實一旦結子,也同樣會造成遺傳性的先天失調,成為病蟲覬覦的目標。 每一棵成熟的一年生植物,都會顯現出所有歲月的痕跡,譬如在老葉上留下曾經感染過的 蟲害和菌害,在新葉上則表現出強韌的抗撕裂度與健美的葉姿。當植物邁向未來時,老葉 上的汁液也轉移到新葉上來。我們如果能小心而仔細地觀察植物的需要,並均衡地提供它 所有養分,使它達到和諧與圓滿的生長狀態,它必定也會充滿活力,以豐收來回報。 只有經由植物的反應,才能測試出我們對它所採取的行動是否恰當。要多加留意植物所有 的生理特徵,對它有充分的認識之後,才足以用來判斷自己的處理是否恰當。如果植物毫 無反應,表示你所做的並不合它的需要,但是也沒有造成任何傷害。所以不論你做了什麼 ,別忘記去觀察事後的反應,植物不僅為自己表白,同時也反映周圍生長的環境。如果你 看到地上有植物牢固地平鋪在地面,並且葉子邊緣有刺或尖芒,這多半表示那裡的土壤需 要改良。根據土中的野草,我們也可以知道何種植物適合在何種土壤中生長。如果你看到 地上長出濕地植物,表示在那個時間與地點,乾旱植物不會喜歡生長在那裡。所以仔細觀 察所有植物的特性,看它的葉子、葉片、抗撕裂的強度、它的根、它的色澤、它的生長方 式……。所有可以用眼睛觀察出來的特性,都要仔細研究一番。平常練習多去測試各種葉 片抗撕裂的強度(測量撕裂葉片需要多大力氣的一種測試方法),不久你就有足夠的經驗 ,知道撕裂一片健康的葉子該用多大的力氣,利用這個特性就可以知道植物生長的情形。 在觀察植物各方面的特徵之後,自然也累積足夠的知識,可以預知植物將來的生長情形, 假以時日,你甚至從五十碼以外的距離,就可以知道植物是否無恙。 植物為了生存、一切有助於它維生的有機生物,都必須能發揮正常功能,這包括了蚯蚓、 昆蟲、細菌……,培養觀察生物生長的能力是很重要的一件事,很值得好好學習。我們應 該以照顧自己孩子的心來看待我們的作物,它們以根、莖、葉、花、果實、種子……的生 長情形來與我們的溝通。 植物健康的指標 以下一些特徵,可以成為判斷的指標: 抗撕力:每次將葉片以相同位置,握在拇指與食指之間,將葉片朝拇指的方向彎曲,嘗試 去將它撕裂,並且去感受它抗拒的強度。將新葉與老葉抗拒力的不同,作為體會老化程度 的指標。 定根力:試著將植物拔起,如果穩定不移表示它的根繫在土壤中的發展相當穩固。 根系:主根的數量不多,但是當土壤環境不利於植物生長,植物就會集中能量來發展少數 的主根,它以探路的方式在土壤中摸索適合的生長環境,一旦找到,就會大量長出支根, 安定下來吸取養分。如果植物的莖旁,有一團輸送養分的支根系,並且有一支強而有力的 主根深植土中,就表示它的生長條件優厚。 色澤:比較同一種植物老葉新葉色澤的不同,可以知道這種植物的生長過程中顏色的變化 。經驗累積下來,葉片的色澤可以成為瞭解植物生長的絕佳工具之一。 質地:養分充足的葉片,會有圓滿平滑的組織結構,它應該是柔軟、堅韌、優雅而對稱的 。 對稱性:健康葉子的葉片應該左右平衡對稱,不會扭曲,同時整株植物的葉片分佈均衡, 與鄰近的植物相稱的生長。 完整性:植物的葉片上有絨毛或臘狀保護組織,在衰老或羸弱的葉片上,會發現絨毛稀疏 ,葉臘消失,正好這讓微菌、蟲子有機可乘。葉片上的小缺陷都可以作為瞭解植物生長的 依據。 干與莖:植物的干與莖應該從頂到底都是綠色,沒有裂痕,沒有硬皮,找不到病害的傷痕 。以往所受到的壓力或災害,會使樹皮硬化,使莖柔弱易裂,健康的莖應該柔軟而有彈性 ,老莖就經不起彎折,很容易斷。 比 較:將老葉(過去)、新葉(現在)與快要發出來的葉芽(未來)比較,可以提供植 物生長的方向,並從中分析植物需要的養分來確保健康的未來。 如果植物能從種子長成大樹,土壤的情形應該相當不錯,就如同低等植物的生長反應了土 壤生命力微弱,高等植物的大樹也表示土壤生命力旺盛。即使不是最佳,也八九不離十! 如果在葉片上看到有損傷的跡象,就該鍥而不捨地繼續研究,直到找出使葉片受傷的原因 為止。 觀察植物的反應 要學會觀察植物的反應,尤其當你對植物做了各種處理之後,更要仔細去觀察。如果看出 它有問題就試著給予前面所說的四種養分之一,或是給它一些外面推銷員所建議的易溶性 肥料,給予它任何養分之後,都要仔細觀察它的反應。用這種方法你才能學到植物的需要 是什麼?想要種出最好的作物,首先必須學會如何觀察它的需要。我們典型的農業傾向於 加入太多的氮肥,而任何一項元素,即使是最好的,過量也會造成植物體內的不均衡。這 種養分元素不平衡的結果,會使整個植物看起來日趨老化。即使新長的部分也會逐漸惡化 ,所以將植物新生和老化的部分加以比較,如果舊的部分老化嚴重表示為要補充新生的部 分已耗去太多的養分,這是某種養分缺失的症狀。 當出現一年生低等含蛋白質草類時,就是土壤生命維繫力弱的指示,長蒲公英也是同樣的 原因,多半由於土中礦物質含量太高。當土壤的生命維繫力增加時,所長出來的雜草也會 比較高大,狐尾草(Foxtail)就是一個例子,但一般來說,狐尾草仍屬較低等生命的雜 草,只有土壤過於密實,才會長出狐尾草。等土壤維繫生命的能力增強時,我們可以種些 野生的燕麥,並觀察野燕麥生長的情形,看它果實的大小、種子的多少、長的有多高、根 莖是否在土壤中穩固等等,這樣可以更進一步瞭解到土壤的缺失在哪裡,而加以適當的調 整。 一般來說,土中長出來的植物,往往表示那正是最適合當地生長的植物,如果是低等草類 ,好比野生牽牛花,表示土壤能支持它的生長,植物適合生長在那種土壤,只要不去干擾 這些植物的發展,它終究會使土壤得到改良。你的土地在不同時候會需要不同的養分,不 要因為岩石粉在第一次使用時發揮神奇的效果,便以為土壤永遠只需要岩石粉就夠了,常 在滿足了某項需求之後,土壤會發展出新的需要。 往往藉由對樹的觀察:樹的顏色、樹幹分叉生長的方式、樹根在土中的穩固性、樹皮的色 澤、樹的強韌度……而能瞭解它的需要。從觀察最大最堅強的樹,可以知道支持大樹生長 的土壤所能維繫的最高生命層次。你可以看樹的結構,看它生長是否平衡、對稱,你可以 從任何植物的這些特性中,決定植物與土壤的需要。 觀察果樹的葉子,可以知道它是否有足夠的水分。如果葉子水分不夠,就會枯萎、軟弱無 力,葉片會捲起來避免接受陽光照射,減少水分蒸發,因而無法進行它的生化作用;如果 水分充足,葉子排列的方式,會使葉片暴露,而得到足夠的陽光。植物有它保護自己的方 式,比如凋萎、捲曲,或以葉子背向太陽,這些只要小心觀察就不難發現。你必須能分辨 植物是在吸收或在反射,以及它吸收反射的程度如何。 看植物綠葉的濃淡可以分辨土壤的好壞,你可以計算每一英尺(1英尺約合0.3米)裡綠色 葉子有多少,來比較這一區和另一區土壤的差異。 嗅一嗅泥土的味道,把健康土壤和不健康土壤的味道比較一下,學習用你的感官來瞭解土 壤的需要。青苔是微生物大量繁殖的跡象。如果植物的根系,像野蘿蔔般直接鑽入地裡, 旺盛而且強韌有力,表示土壤沒有被壓緊,不是密實的。你也可以觀察土中蚯蚓的健康情 形,健康的蚯蚓發亮、肥胖、又長又健康,生病的蚯蚓反應出土壤的病態。 植物的根和土中的微生物,使土壤細微的部分結合在一起,這樣才能將岩石分離而沉在下 面,如果常常翻土,我們將會使土壤微細的部分移位,而造成岩石暴露出來。 例如紅蘿蔔,如果它的葉子變灰色而且外緣長刺時,表示它將要開始結子。環境壓力太大 時,會引發植物提早結種子,如能讓植物有充裕的時間成熟再開花結子,它維繫生命的能 力會更強。 你不需要把每一棵雜草都拔得乾乾淨淨,只要設法將它的生長控制下來。譬如拿把鐮刀將 植物與植物之間的雜草砍倒。如果它們又長回來,那很好,表示雜草在土壤中已經發展出 很好的根系,這對土壤反而有益。你可以花很長的時間,把所有雜草拔掉,但這樣做,對 土壤沒有一點好處。長出來的雜草,會發出訊號,叫其他的雜草不要長,如果你把所有的 雜草都除掉,別種也長出來,你就得不斷地除草,直到把所有層次的生命都去除之後,恐 怕到時連植物也長不出了。有時候,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尤其面對大自然的時候,更是如 此。 我利用堆肥茶(Compost tea)來將微生物接種到土中,從土壤的顏色,你可以看出它是 否需要微生物,如果土又乾又脆,色澤灰暗,就可以加一些堆肥茶,使微生物活躍起來。 與植物溝通的方法 有很多方法可以幫助我們,為田園做出正確決定,一旦瞭解田園如何表達它的肥沃、豐盛 ,知道田園、土壤、森林的生態與習性,我們就可以決定它的需要。觀察了所有相關的習 性之後,我們自然累積足夠的知識與經驗,而能與植物相聯繫,立刻知道問題的答案。假 如樹林的發展已太過擁擠,呈現壓力,當你到樹林裡考慮該挑什麼樹,如何砍伐樹林,通 常這種情形發生時,林中的樹會自動與你溝通,讓你知道哪一棵該留,哪一棵該走。它們 先經由生理上的特徵來與你溝通,好比樹皮的色澤、潮濕的程度、裂縫的顏色、樹葉的繁 茂……。健康的樹皮會呈現淡粉色而且略帶潮濕,樹皮的裂縫露出綠色,當你剝除樹皮時 ,並不容易剝離,樹上葉子密佈,這些生理特徵不會騙人也無法隱瞞。它們表現出完完整 整的自己,反應實實在在的環境。只要繼續觀察這些特性,我們不難發展出一套自覺的本 能。但是你需要有耐心,仔細研究這些,並且培養出觀察植物的本領。 由於我們與植物溝通的能力還沒有建立起來,所以需要依賴工具幫助我們,決定植物的需 要與所在位置,我們可以借助錘擺(Pendulum)器來問植物一系列的問題,來多學習一些 與植物有關的事情。首先我們檢視植物,並比較錘擺器以不同測定方法所測量出來的答案 ,研究這些不同的測試法與它生理上的特性有何種關連。我們漸漸清楚植物的特性,直到 有一天不需要錘擺器為止。 剛開始時,我們提出很多的問題來問植物,比如首先問:我是否與你這棵植物產生了聯繫 ?我以這樣的方式來問你問題是否恰當?你是否介意我這樣問問題?接下來再問:你需要 什麼?是否要更多的養分?那一種養分?要多少?移植的時候到了嗎?多去實驗幾次,問 植物許許多多的問題,將有助於你對情況的瞭解,一旦累積了足夠的經驗,就可以不再依 賴工具,但是也別忘了它的存在,因為總會有新的溝通領域有待開發。 蟲害 換個角度,重新定義「蟲害」,把蟲害的存在,當成植物衰弱、養分失調的提醒。 這樣,我們才可能從錯誤和不幸中解放…… 園裡的農作物常常成為大量害蟲獵食的目標,包括昆蟲、微菌、病毒、細菌等。事實上, 蟲害是由於農作物養分失調,免疫系統無力抵抗所引起,複雜精細的生理系統在養分缺失 的情況下,無法發揮正常功能。 換個角度,重新定義「蟲害」,把蟲害的存在當成植物衰弱、養分失調的提醒,這樣,我 們才可能從錯誤和不幸中解放出來,更能從事有建設性的耕種,促成大自然的和諧與平衡 。 充足的養分供給和其他有利環境的支援,害蟲會自新長的植物,遷移到較老的植物,終於 消失不見,離開田園。植物與昆蟲之間所發展出來的關係,是大自然牽制與均衡的一個明 證。植物本身貯藏能量,而昆蟲、細菌或微菌則可以消化分解殘株。羸弱的植株一旦凋零 ,它的能量就靠蟲類將它分解,使鄰近更強的植株吸收其能量而得以生長。昆蟲依賴植物 ,植物也需要昆蟲,它們其實是唇齒相依,秤砣不離的。人類既然需要作物生產果實提供 食物,又何必要與昆蟲對抗呢?也許最好的方法,是放棄對蟲子的鬥爭,放下所有的武器 ,將時間、人力、物力、財力用來增進植物與昆蟲彼此的平衡,使農作物生長的更強壯。 因為大自然被攪亂,所以螞蟻、蠷蛸(earwig)、老鼠及地鼠……各種生物才會在田里出 現。地鼠及其他地下的生物,需要有堅硬的土表做為屋頂賴以為生,所以當土壤堅硬密實 ,就會在表面形成有如屋頂般的硬殼,為它們造就最佳的生存空間,鼓勵它們來往。土壤 的生命力很低時,它們才能存活,如果生命力提高,微生物或微菌活躍其中,它們與螞蟻 等生物是互不相容的。昆蟲和動物之間藉著生態的平衡互相牽制,由於人類出現,破壞了 土壤,降低它維護生命的能力,擾亂自然系統,破壞生態平衡。所以我們要提高田園中土 壤生命力,才能抵制昆蟲的繁殖,使它們維持在低於蟲害的標準之下。土壤堅硬時,有如 在土表安置一層塑料膜,下雨時,雨水中的好成分,由於被硬板隔開,而無法保留下來。 出現地鼠,就是因為土壤表面出現一層又硬又厚的屋頂,如果任憑地鼠在土中鑽洞,它們 終究會使土壤得到改善,變成好的土壤。因為它們會不停的鑽洞,直到屋頂塌陷為止。這 樣一來,土壤恢復原來的健康,地鼠也會另起爐灶,到別處求發展。所以,從這個觀點來 看,這些動物對大自然都是有幫助的。但是在園裡,我們希望能加速大自然康復的速度, 於是以人為的方式,使土壤鬆軟,增加生命力。目前如果土壤太硬,無法排水時,我們最 常用的方法是鋪上水泥或碎石,完全沒想到要去改善它的品質。你若想避免螞蟻或地鼠, 最好的方法是去改善土壤,把地鼠的屋頂掀開,請它搬家。 土撥鼠與鹿 如果你到森林裡,很難看到這麼多螞蟻或土撥鼠,因為林裡的土很鬆軟,很少是硬的。把 昆蟲或動物視為害蟲殺掉,絕對不會讓你佔優勢,要找出動物與蟲子出現的要因,從根本 問題下手,才是解決之道。而且我們也不應該殺盡所有的螞蟻,它們能讓我們看到問題所 在,也有很多其他好處,在城裡老鼠螞蟻橫行,是因為地面較硬而且到處都是垃圾。城市 人製造太多的垃圾,隨手丟棄,他們難道沒想到可以善加利用這些剩餘物,把它們放到公 園、菜園或草地裡去改良土壤嗎? 比較大的動物就需要更多的瞭解和努力,好比浣熊、豬、兔子和鹿等等,它們需要較多的 食物,而且人類也比較不喜歡它們。好比許多人不尊敬鹿,所以鹿也會有意來破壞植物。 我對鹿所採取的策略是留下食物給它們吃,如果食物雜草夠它們吃,鹿就不會去破壞菜園 。我有棵櫻桃樹,當樹健康時,鹿、鼠、地鼠都不會去碰它,但是當樹上的葉子開始枯萎 ,而我又太忙沒時間立刻去照顧時,一個星期之後再去看它,鹿已吃了葉子,老鼠啃掉樹 皮,土撥鼠吃了根。樹根很健康的時候,它們不去碰它,但如果它生病、不開心,動物就 來將病樹從痛苦中解脫出來,我們所謂的「蟲害」就是做這些事。事實上它們非常慈悲而 又有能力幫助大自然。 我的地主跟我說,為了防止鹿的侵犯需要加籬笆,我豎了籬笆,但是卻把門打開,這樣鹿 仍能自由來去,來吃雜草而不去吃植物。如果我們把門給關上,鹿還是會跳過籬笆,到時 候很可能園中的植物也不保。或許植物有什麼不對勁的地方,鹿來吃它,我也因此而知道 植物需要照料。如果每個人都把田園用籬笆圍起來,那讓鹿怎麼生存呢?我們應該學著與 其它的生物和諧共存。我打算種二千株果樹,為了保護幼樹,有時會需要制止鹿的活動, 所以我得把籬笆的門關上二年,但在二年之後,我會把籬笆拆下來,這樣鹿又可以四處游 晃。我們可以從這些動物學到很多事情,所以田園中的每件事情都必須從敵對轉為支持, 才是正確的態度。 植物上的蚜蟲 當我第一次到這地方來時,我也同別人一樣認為蟲子是敵人,所以看到蟲就會消滅它。但 是在殺蟲子的時候,每一隻蟲死前都釋放出一點恨意,而你將那些恨意照單全收。再加上 殺戮的過程中,蟲子不論好壞全都被你殺死了,於是同時你也削減了生命的維繫。那些被 你殺死的壞蟲所產生的蟲卵終會孵化,於是你有更多的蟲要去噴撒,所以到最後你的壞蟲 比原先還要多。植物與蟲在很久很久以前就一直存在地球上,如果它們彼此真的水火不容 ,那麼早該有一種能大獲全勝,但事實上,蟲和植物彼此是很重要的朋友。蟲子將健康植 物中弱的葉子吃掉。在植物界,不健康的植物是不快樂的,於是蟲子將它的生命結束,使 得健康的植物得以生長,衰弱的需要被淘汰、被取代。有些植物不健康是因為養分缺失, 所以我們可以加一些岩石粉;有些是因為陽光不夠,原本需要陽光的植物被種到陰影中; 有些則是因為消化功能失調,沒有好的吸收能力植物不可能健康。好的堆肥可以幫助它的 消化、吸收功能。如果你缺乏任何一項,那麼植物很可能會吸引蟲子。 當我們看到生病的幼苗,要去瞭解生病的原因何在?它有可能太過擁擠,因此彼此競爭同 樣的食物,沒有吸取足夠的營養,而且空氣不流通。植物太擁擠時很可能陽光不夠充分, 所以我們應該補充它的養分,並且將它們疏離。這跟我們身體所需是同樣的道理,方法相 當簡單。觀察植物並給予它們所需的養分,蚜蟲(Aphis)是一種軟體的蟲子,如果植物 上有蚜蟲表示你的植物變空軟,或者另一種說法是它所含的空氣太多,礦物質不夠。植物 本身偏軟性就會吸引軟體的蟲子來吃它,如果有蝸牛或蛞蝓等硬殼蟲,表示植物碳或鉀的 含量減低(軟性的礦物質缺乏)。 有病的植物會釋放出味道來吸引蟲子,你可以懷抱仇恨花錢殺蟲破壞土壤,也可以擴大愛 心用廚餘來使土壤肥沃。那些攻擊植物的蟲子讓你知道植物衰弱需要被照顧,大地需要成 為一個友誼的田園而非仇恨的戰場。 加州苗圃賣出去的植物,由於不健康,七株裡只有一株在十年之後還會活著。當你買盆栽 植物,不要選大株的,常常那是在它們還小的時候,生長最糟糕,沒人要而留下來的,通 常最好的植物,在它們很小的時候就被人挑走了。 種子 所有野生的、當地的、以及改良土壤用的植物,我都親自采種。 給植物一個承諾,讓種子能夠回到土壤繁衍生命是很重要的…… 如何買種子 當你開始種蔬菜的時候,買愈便宜的種子愈好,大量的播下,再將最好的種子采收留待來 年。花小錢買種子,大錢改良土壤,才是最聰明的投資。把錢花在改良品種的種子上,是 不值得的。這是種子公司想賺你錢所想出來的花樣。植物生長取決於兩個因素,一個是基 因,一個是成長環境。這和養孩子很相似。你可以生了孩子之後,不加管教,讓他自生自 滅,基因的好壞不是最重要的因素,孩子或植物的生長環境才是最重要的。 種子公司很多,大部分的公司都是以賺錢為目標,所以購買時要小心。以我的看法,依據 基因的好壞來投資是錯誤的。種子的遺傳因子如何不必考慮,愈普通愈便宜的愈好。你可 以找到許多純度不同的種子,包括自然有機與經過消毒處理的都有。一般沒有被消毒處理 的種子很少,要特別跟公司要求,並願他們遲早會有這個概念,瞭解顧客的需要,提供未 經處理的種子。如果你找不到這樣的種子,或買不起種子,就只好將就點,有什麼用什麼 。在加州,以處理過的種子種植有機蔬菜是合法的。當然能不這樣最好,但是你也只能在 能力範圍內,做最好的打算。花大錢買種子並不表示長出來的蔬果會比較好。 花錢買種子時,要精打細算,用同樣的錢可以買一小包幾顆種子,也可以買到一磅(1磅約 合0.45公斤)裝的許多種子。同一家店美金二塊九毛可以買一百粒包裝,或者花五塊美金 買到半磅(1磅約合0.45公斤)約二千粒的種子。種子種下地,一旦遇到無法預期的問題 時,還得再補充,如果只購買夠用的數量,碰到這種情形,就得費時費力花更多的錢再去 買更多的種子。比較聰明的做法,是以合理情形下最多的需要量來估計,購買量略多於需 要量,以備不時之需。我不放心完全依賴外界供應種子,所以常常會買一大袋,這樣手邊 永遠有多餘的種子以備不時之需。最適當的貯存環境大約是華氏三十六到五十四度(2- 12攝氏度),濕度保持百分之十左右最好,不要太熱,也不可以冷凍,低溫乾燥的條件下 ,可以保存很久。曾經有人在埃及金字塔裡找到種子,而且種下去都長得很好。種子公司 有時將種子裝在錫罐中出售。真空包裝下,只要確保溫度適當就可以久置。每粒種子裡都 存有能量,它們消耗的速度很慢以使種子保存生命。如果貯存情形不理想,能量以較快的 速度被消耗,發芽情況就會差很多。如果能在第一年拿到種子就播種,會比放了四十年再 種的種子,生長力較旺,發芽也較快。 自己交配種子 不要被目錄上美麗的說明與圖片所吸引,這只是商人的花招。費得可(Fedco)種子公司 不錯,他們以替農民提供低價格高品質,大量未經處理的種子為主。在加州,基本上農耕 所需要的東西,都可以在Peasal Valley Farm買得到。當然還有許多其他公司,你不妨自 己多去瞭解各家的情形,看看他們是否能提供你的需要。 我雖然沒有足夠的時間、空間與工具來生產所有田里需要的種子,但是給植物一個承諾, 讓某些植物的種子能夠回到土壤繁衍生命是很重要的。所有野生的、當地的、以及改良土 壤用的植物,我都親自采種,其他的只好購買。 種植 大自然是最親密、準確的時鐘,蔬果自有它自己的季節。 縱使可以用許多方法來操縱自然使蔬果日日不缺、年年不斷,但那並非真正的食物, 那只不過是被商業肥料餵飽的「物品」…… 如果希望食物供給不中斷,就必須清楚植物的週期,進行計劃性種植。季節對植物很重要 ,但人類顯然不願意接受老天的安排。我們總是希望一年四季可以吃到草莓,但大自然不 是這樣運行的,我們應該對四季的變換有所認知,不吃非當季的食物。若想超越季節限制 而以人為方式克服它,只會使植物失去它自身的滿足。你原本可以每年期盼桃子或草莓季 節的來臨,但卻選擇一年四季不缺而漸漸對它生厭。我們應該讓蔬果有它自己的季節,縱 使可以用許多方法來操縱自然,使得年年不缺,日日不斷,但那並非真正的食物,那只不 過是被商業肥料餵飽的「物品」,不是自然的產物。我們可以選擇特定的月亮週期來種植 ,藉由大自然的幫助來計時。選擇每個月的同一個時間來播種,然後讓大自然的時鐘來延 續生命。 大自然是最親密又準確的時鐘,昆蟲與鳥類的行為,樹上芽苞的反應,都依自然時鐘而起 種種變化。若能仔細觀察自然的變遷,就不難接收到它所給予的各種暗示,譬如出現大黃 蜂就是種番茄的時候。未受干擾而自然生長的樹,它清清楚楚知道何時該長新葉,何時落 老葉,大自然永不欺騙。你應該學著去觀察圍繞田園的野生植物,以它們的生長特性,作 為你耕種的時鐘與行事歷。 在播種之前,注意四周野菜的生長情形,觀察種子的發展。特別留意周圍你所喜歡的植物 ,仔細觀察它,把重點放在你可以記得住的事項,不要看了太多,混淆不清反而全忘了! 只要挑幾種清楚又明確的特質,而且多觀察木本科植物,因為它們地點固定,比較穩定不 容易有誤差。不論植物成功或失敗都可以學到種植的技巧。當各種不同的種子都能欣欣向 榮的成長時,別忘了觀察週遭大自然的生長環境,讓它提供你耕種的指示,知道何時播什 麼種子,哪個季節該有哪種改變。 如果你預先知道每個月種多少種子,就不難開始計劃:算出需要多少堆肥、多少水、多少 苗床,事先計劃好,並且將工作時間分配恰當,有系統、有規則地做,這樣食物來源就不 會中斷。當然耕種時間要有彈性,也要有確定的原則,嚴格去執行,不可以每個月更改。 種菜圃時可以有兩種方法,一種是直接播種,另一種是經過移植。移植的優點在於可以利 用溫室或其他方法使季節加長,即使起初的花費多些,卻也值得。在溫室中可以每個月播 種一次,以加州的溫帶氣候,植物只需要發出幼苗就可以移植,如果整個番茄都在溫室中 長大,當它長到某一程度就得移植,每移植一株就花費美金一角,這是相當大的成本,是 不划算的。所以只要剛發芽時利用溫室培養,頂多不超過一個月就可移植。溫室不需要大 ,能讓一種植物播種即可,如果溫室太大,會花太多的時間與金錢。播種機往往可以省力 也比較快,大量播種時可以考慮使用它。田園裡要同時有直接播種及間接移植的兩種方法 ,並且保持平衡,不要在溫室中花太多時間。在種植的方法上有變化,就會衍生出不同的 工作方式,作物收成具多樣性,資源也有所不同。 播種 播種時要考慮到土壤的溫度,種子需要在特定的溫度下催芽才能萌發,溫帶季節的種子不 宜在土壤太冷時種,會影響它的發芽率,過冷的雨水會將土中的空氣趕走,使土壤表面地 區充滿冷水。這時候可以在地上鋪一層聚乙烯塑膠膜來保護它,以減少因寒冷的雨水所造 成的影響,而且留住地熱增加土壤的溫度。如果在淺平的盤中播種,不妨鋪上一層透明塑 膠膜保護。如果你白日上班,無法兼顧,這種塑膠膜的溫度不易控制,容易出問題。有可 能白天一下子溫度高達華氏九十度,而你出門時以為是多霧偏涼的天氣,替它們蓋了保護 膜,等你回到家,種子全部受到高溫烤熟而死光了!所以上班的人不妨改用棉布(Muslin )或濕報紙,使土壤能夠透氣,不會被悶死,這樣做比較安心。 報紙對於提高土壤溫度的幫助不大,但可以保持濕度,對種子有利。一旦種子開始發芽就 必須把報紙除去,否則幼苗往上長,碰到下壓的報紙,會變得很衰弱。各種覆蓋方法都有 利有弊,看你處理是否得當。主要覆蓋的作用是誘引發芽,一旦幼苗長出就要立刻除去覆 蓋物。 一般說來,在平坦的地上種植比較容易,多石而不平的地容易失敗,但是你也得考慮經濟 因素及其它各種條件。如果番茄種子一粒只要一毫分,即使有幾粒種子掉在石頭上發不出 來,這個損失也有限。但如果要花錢請人來把石頭一顆顆撿起來丟掉,那麼很可能要增加 二~三倍的成本,所以你得實際些!有機蔬果的價格那麼高,沒錢人吃不起,這個現象是 不對的。所以盡能力所及,將土剷平,以求降低成本。不要用腳去壓苗床上的土,這會使 土密實。只需要以手掌輕輕翻動土壤,使它鬆軟,並將醒目的大塊石頭去除,這樣處理之 後,就可以播種。你可以均勻的撒播,使種子平均地分佈在特定一塊區域中。或者一排一 排的種,但這種方法無法充分利用所有的土壤表層。如果把一百顆種子一排一排地種下, 可能會比同樣面積同樣數目以撒播方式種的要顯得擁擠。手播時,不妨先用米或其它小種 子來練習,在要播種的淺盤上,鋪一層報紙,以一盤約一百粒種子的密度來練習撒播,直 到能相當平均的播撒為止。播種之後,需要將種子混入土中,最好是用耙子輕輕將土往前 引,種子於是會被土壤掩蓋,深淺雖不同,但總有些可以長出來。 淺盤上的幼苗也不宜太擁擠,否則幼苗長出來就會太擠,而產生「徒長」的現象,也就是 大身體、小根系的情形。種植時,植株最好是根系繁茂但莖葉幼小比較理想,這樣的幼苗 本身耐力高,減少因移植所產生的不良後果。幼苗太密集,會擠在一起,往往會互相糾結 依賴,當移植時強行分開反而會倒下來。所以如果種子撒太多,又沒能及時將它們移植, 就會造成難以彌補的錯誤。也許要等經驗豐富些,再多撒種,剛開始以少量種子方式比較 不會出錯。種子少,即使缺乏經驗,也只有小差錯,不會有太大的傷害,即使不懂得什麼 情形是太擠會產生摩擦,但是發生這種現象的可能性也很低,而且晚個一~二天再移植也 沒有太大的問題。如果一個平盤裡只播了五十顆種子,至少還有五十棵健康的樹,反之, 種了太多,出現疾病,秩序大亂,植物不開心,移植時更難通過考驗!幼苗只要健壯,不 過於擁擠,就很容易移植成功。太擠、太弱,移植時得小心翼翼,費時又費力。幼苗弱, 即使移植成功,也需要額外的照顧,事倍功半,吃力不討好! 如果你負擔不起種樹的費用,不妨將所吃的食物種子種下去。當樹苗長出來時,以果園裡 同一種果樹中長得最好的做參考,從許多發出來的幼苗中,選出與你所看到的模範樹最相 像的幼苗,將它移植。 移植 搬家對我來說是件令人頭大的事,我相信植物被移植時也會有類似的感受。我會在移植的 前一天,給予較多的養分,這樣不僅能讓它們先做好搬家的準備,也節省我自己許多的時 間。當他們還在一個小平盤時,我只需要花十分鐘就可以把它們餵飽,可是如果等它們搬 了家再做,很可能要二~三小時,因為它們都分散開來。移植前,先跟它們溝通好,請它 們也做好準備,將所有的愛心與正面的能量給予植物,將你母性的關懷給予它們。 選幼苗夠大但不擁擠的時候移植,是最好的時候。如果幼苗還太小,很可能過於幼嫩無法 存活,如果太大,很可能過於擁擠也無法成功。你要觀察它生長的樣子來決定,看它是否 站得直?根系有沒有互相交錯的傾向?每種植物都不相同,所以在這裡不一一詳述,你得 自己花些時間費心觀察,一旦開始有擁擠的傾向就得小心。 如果水分不夠或陽光太強,可以在植物西南方插下木椿,在白天太陽大時,為苗提供一些 遮蔽。用一塊小木板也有助於新種的樹苗,使它不至於受太陽過度暴曬。 有些植物喜歡好幾棵長在一起,像洋蔥、荷蘭芹(Parsley)等,它們不介意太擁擠。移植 時,也不需要一株一株而是六~八株一起移。這種習性的植物,你可以視植物大小來決定 在平盤中要播多少種子。如果要洋蔥大顆,一盤約一百顆種子,而普通大小的洋蔥,就可 以多撒播些,並且可以好幾株一起移植。 種植時,用手指或移植鏝(Trowel)深入土中到植物的根系之下,將它連根帶土一起拔起 。先從最擠的地方開始疏苗,而處理幼苗的時候,總免不了會有意外發生,要特別小心, 但同時也要考慮到效率的問題,經濟情況也不容許你花太多時間以太慢的速度來移植。一 般以一小時移一千株為標準,這並不算少。移植時,你一手拿幼苗,一手用手指或移植鏝 深入土中,將土往後推開並迅速把幼苗放入洞中,旁邊的土推回補足洞,就算完成。這些 幼苗都是一家人,需要以類似的方式來處理。有時移植的幼苗會三三兩兩連在一起,這也 沒有關係,它們有些習性如此,喜歡結伴一起長大。對幼苗施加的壓力越小越好,同時避 免壓到土,一旦大腳踩上去,土就會變得堅硬。種幼苗時,動作要順暢輕巧,減少不必要 的動作,根要能入土深而直。移植之後,只要少量施予一些岩石粉或液態肥料如蔬果泡製 的茶即可。 移植灌木或小樹時,先將它們用不易散失水分的材料緊緊綁在一起,紮緊成捆,這樣在輸 送過程中水分不致流失,植物受傷程度也會減至最低。 如果你必須使用某塊地時,要盡量小心,避免破壞它原始的生長環境,在使用地之前,先 收集此地及臨近各種不同植物的種子,觀察植物生長的情形。等用完這塊地之後,再將所 收集的種子播種到原來的地方,大部分都會再長出來。如果要移植野生的植物,最好選擇 小的來移植,當然能從種子開始最好。植物越小,移植過程所受到的衝擊也越小,並且要 使用堆肥,給予最好的土壤。如果想在生命力低的地方,比如陡峭多石的河岸,建立高等 植物,最好的方法是選天冷的季節,那時土壤潮濕,用尖鐵棒在地上挖出一個洞,並取附 近森林的堆肥把洞填滿,用力壓緊它。於是可以在那個洞上種植高等植物。至於多年生的 禾木科植物,你可以將它們連根挖起,將莖與葉切除,把根分成許多小塊,再把它種回去 。 盆栽植物 如果沒有太多空間可以利用,不妨將蔬菜種在盆子裡或窗台上。當然僅靠這種方式,作為 唯一的蔬菜來源,並非不可能,但是需要動用大約兩百個盆子才夠。幾乎每一個生活空間 都充滿盆栽蔬菜,每天花時間照顧,付出你的愛心與關注。 剛開始時,盆子裡的土壤培育尚未充分圓滿,所以你將從最基本的土壤開始,慢慢培育使 它肥沃。土壤越肥沃,植物品質也越好,但你總會有個開始,所以從較粗的土開始,加入 好的堆肥。植物的葉子也需要養分,尤其有病的植物,需要有好的土壤做為它營養的補充 。一旦土壤強壯肥沃,就不需要提供養分給葉子,因為植物不會生病。所以先給葉子一些 液肥,凡是對你好的,都可以拿來喂植物,對你越好,同樣也對植物越好。你可以將桔子 皮浸在水中,或將它做好堆肥後,再泡成茶,或加糖讓它發酵。土壤將會因為這些食物的 殘餘與廢物,使它一年比一年肥沃,而不致貧瘠。 你可以將廚餘泡成湯來灌溉植物,將剩菜湯煮滾,菜屑裡的養分會溶在湯水中,待冷卻之 後以此湯汁來澆植物。也可以不煮而加糖,任其發酵,約需一星期的時間就可以使用,我 一般是用發酵的方法,因為我的植物大都很健康。如果你急著要用,不妨煮滾冷卻後立即 可用。我也會買一種用海草發酵而成的液肥,這是當藥來使用,有緊急情況需要救護時才 用它。另外也可以用植物茶來澆灌,不管是買來的或是自製的植物茶都沒有太大差別,讓 茶液煮滾一~二小時,冷卻後澆在植物上,澆的前後,要仔細觀察植物的異同,從中學習 它的需要是什麼,看它是否因此而得到滿足。 從觀察植物的過去與現在,可以窺知其未來。老葉是它的過去,新葉成為現在,觀察老葉 和新葉的不同,可以推測在不做任何處理的情況下,未來會如何。避免讓植物吸收脂肪, 因為脂肪不容易被吸收溶解,要花較長的時間與能量,如果有脂肪,最好用來做堆肥,讓 它慢慢分解。 為盆栽準備土壤時,首先要放入老的材料,比如老木頭或紙張,再放些岩石,當石頭腐爛 時,其中的礦物元素會釋放出來。鋁罐、塑膠等原料,不適合做堆肥,其他自然界的廢料 都可以丟在桶子底層。報紙要把它揉成團以增加它的接觸面,上面再加壓碎的石頭與地上 的土混在一起。做好之後,可以開始播種,撒些白菜種子,再將土壤輕輕撥動,使種子與 土混合,撒種後,上面再覆些土,並且可以加上一層報紙來保護,但是一旦它開始發芽, 就要立刻將報紙除去。另外也可以用聚丙烯(Polyprophane)覆蓋,但我不建議你用它, 因為它對環境沒有好處,無法被分解回收。不用覆蓋最好,這樣當它開始發芽時,可以觀 察它是否有衰弱的傾向,如果太弱就得添加養分,發芽後如果太密,也要加以疏苗,小苗 先摘除,可以與沙拉一起吃。 剛開始混合泥土做堆肥時,可以用一些已經處理好的堆肥來促進它的腐化作用,同時可以 加岩石粉做為補充礦物質的來源。如果堆肥中碳氮的比例平衡,報紙、木屑、廚餘等都混 合適量,就不會發臭。一旦有臭味就表示氮太多,所以寧願碳多,不至於發臭,頂多是腐 爛時間較久而已!最好的堆肥材料是枯葉與廚餘混合均衡,這是最自然的方式。 伴植 不同的植物可以種在一起,很多植物的特性有待我們來發掘。你可以到圖書館借有關伴植 (CompanionPlanting)方面的書,也許內容豐富,但都只是作者自己田園的經驗而不是你 的。你必須去選一些適合你居住地方種植的植物,把它們混植在一起。額外種植的植物對 花園至少有以下二點貢獻:一是發展出可供其它生物生存的空間,一是釋放出特殊氣味來 嚇走有害的蟲子。在大自然界,幾乎不可能只存在某種單一植物生長的環境。多樣性的變 化往往可以提供一些力量,來保護因為無知所造成的錯誤。如果不知道該如何種,不妨各 式各樣都種一點,種一起。參考書本當然很好,但最終還是得自己動手種,才能知道自己 的園地能長出些什麼。在所有我看過伴植的書中,沒有一本建議將同科(屬)的植物種在 一起,但是有些植物很需要彼此做伴,好比洋蔥就喜歡和其它洋蔥在一起,長成一團,荷 蘭芹也是如此。 在我的園地中,隨時都有兩種作物:一種給予大自然,另一種留給人類,這是時間與空間 互相分享的方法。當然,我們也可以將新植的花椰菜,種到已收成的玉米田中,讓玉米桿 子在田里多停留一個月,來保護花椰菜。等它收成之後再翻到土中做堆肥。我們還可以在 花椰菜之間,種植萵苣(Lettuce)。先將萵苣的種子播下,再種花椰菜。萵苣可以像采 雜草的方式,在早期漸漸采收,因為它的生長期很短,只要六星期,而花椰菜要十五個星 期,這兩樣植物種在一起,是時間與空間充分利用的好例子。花椰菜做為長期雜系生命的 植物,萵苣則好比雜草,在旁邊一起長大。等到花椰菜大些,萵苣也已被采收完成。 灌概 現代農耕大都採用大量灌溉的方式。 桃子多澆水,水分含量會比較多,但礦物質和營養成份卻被水沖淡了…… 在灌溉上有幾點注意事項,首先得知道植物需要什麼。如果我們觀察植物的生長,不難發 現它會告訴我們它的需要。剛移植的植物,即使土壤是潮濕的,但是因為它們的根系被移 動,尚未與新環境建立好關係,所以還不能發揮正常功能,所以需要再給予它們充分的水 分。但也不要因為剛移植的幼苗口渴,就給過多水而淹死它們,只需輕輕撒一層水,這樣 土質就不會變硬,根系也會潮濕。 在植物長大的過程中,它們需要澆水的次數減少,但是水量需要逐漸增加。等到成熟期, 就可能將整個土壤水分的容量,增加到田地飽和程度,使土壤達到既能排水又能保水的最 佳程度。一星期澆一次水或甚至一個月一次,完全要視環境情況而定,包括作物的需要, 經由水分的供給與流失所帶來的營養量多少,以及土壤的特性及種類。 如果屬沙質土,則表面積有限而水土保持的能力也有限,如果是粘土,則保水力過高,它 需要很多水才能使土變濕,一旦濕了以後,會將這些水保持住不易流失。所以如果是粘土 ,在植株成熟期要少澆水。如果是壤土(砂土與粘土的混合)而且種的是成熟、根深的木 本植物,則一旦它根系穩定,根本不需要再澆水。 你如果希望農作物肥大而水分多,可以多澆些水,但不論何種方式,果實將同樣多。如果 只提供足夠的水分來生長,水分少果實會比較小。灌溉少的桃子樹長出來的桃子水分會比 較少。多澆水桃子較大,水分多但礦物質與營養成份較低。這是由於葉子數量及生化作用 過程仍舊相同,所產生的糖份和風味及其他所有水果的特質都相同,只是被水沖淡了。許 多現代農耕都是採用大量灌溉的方式,而生產胖大味淡的果實。 澆多少水才夠? 如果樹出現反射的光澤亮度,或在某些少見的情況下,葉子枯萎或捲曲,而使背面露出, 葉面不暴露在陽光下,那麼你可以知道它的問題在於水分不均,無法接受太陽的能源。你 於是瞭解到由於水分不足,作物生長也受到限制。樹需要的空氣是通過水溶解後傳輸,必 須有液態的空氣來讓它發揮正常功能。但是你如果澆水過量,也會使土壤塌陷,減少土壤 中空氣與水分的比例,使土壤難以呼吸,這會使高等植物更難以生長。 我無法開出藥方告訴你要澆多少水才夠,這取決於園地的所在氣候以及它土壤的情況。區 域不同、作物不同灌溉方式也不同。種覆盆子(Raspberry),種子所需的水分不多,但 是如果移植覆盆子,就要注意它特殊的需求,而給予適當的水分。 澆水時,使用何種工具也依情況而定。通常我們澆水量多或少都要十分小心,所以小工具 比大工具安全。要能夠將水以均勻的方式噴撒為原則。如果兩棵植物由同一個自動噴撒系 統來灌溉,但是所有的水都跑到其中一株去,這樣沒有半點好處。一株水太多,土太潮, 另一株水不夠。不論用保種工具,水分均勻分佈是最重要的考慮因素。你可以用水桶或勺 子,大一點可以用噴水罐,這些都是很好的工具。再大一些可以用水管,當你用水管時, 要讓你自己成為自動系統來控制噴撒過程,這與自動噴水系統不同,我們不需要自動噴水 系統,因為它成為你與植物之間的隔閡,它是很大的工具,而我們希望能使用小工具。 你如果在溫室裡播種,由於每一個種子的情況不同,有些較大,有些需要較多的水。你必 須時時觀察它的需求而給予適當的照顧,過與不及都不好。一旦移植到田里,範圍增大, 就可以在水管末端加一個噴水頭。但以我的經驗,常常水管接上噴水頭,心裡想著「它正 在澆水」之後離開,卻常常水量過多,一下子忘了自己在做什麼。這種事很容易發生。所 以當工具愈大時,愈容易澆水過度。你可以頗有規則地將水管與小管子接在一起,再將許 多噴水頭連在一起,這也是同樣的工具,只是以不同的組合來處理大面積的土地。 不論是用桶子、水管,或在田里將管子組合在一起可接可拆,所有這些都有一個共同點, 就是方便,具有活動性。如果在花園使用水管,當它佔地方時,我們可以將它移開,在田 里也要有同樣的彈性。當你設計一套田間灌溉系統,必須確定所有固定設計都不會成為你 將來整地時的阻礙。如果整個田地裡埋了水管,並且每二十尺的地方就有噴水頭露出地面 ,你就不可能使用拖拉機或耕耘機。這種情形之下,每到那附近,就得用手挖土。這將影 響你的效率並降低工作彈性,整地是必須的,但是固定的灌溉系統限制了你在整地時的一 貫作業。 所有的工具都是好的,但較小的較好,某種灌溉噴水會將水噴到五百英尺(1英尺約合0.3 米)遠,水滴很大,可是對土表也會造成很大的衝擊力。很多植物因此受傷,甚至被沖走 。對大的樹,用這種方法也許沒有關係,但我們種的是一年生或多年生的小植物,它們喜 歡小水滴,衝擊力比較小,不容易受到傷害。 當然,過小也不一定好,如果只像噴霧,在某些情況,不見得能發生作用。在溫室中受保 護的情況下,我們可以考慮噴霧。但是在園裡,受自然中移動元素的影響,霧水本身沒有 足夠的重量和速度,將無法滋養植物。你必須自己選擇,在不同環境下,以最適當的工具 來滿足所需,同時必須保留彈性,不被限制。也許你需要裝置一些主要水管固定在田地的 外圍,但是在田地中間的灌溉系統,就必須具有活動性,田里的水管需要能隨時取用或收 起。如果園子裡有六百個固定的噴水系統,那麼在使用拖拉機時,就得不停地避開這些噴 水設備,避免壓到它。工作速度大大受到限制,原來只需要用一個小時,現在得用二個小 時。拖拉機一小時要花很多錢、很多汽油,如此汽油與操作時間加倍,可是工作的效率卻 減半,這完全是因為裝置固定噴水系統所致。除非你種的是一排樹,否則固定噴水裝置會 有許多問題。 在耕種方面,也隨時間的變遷在想法上需不斷改變,但是你如果已裝置了太多固定的設備 ,就失去彈性,沒辦法改變,任何創意也會受到阻礙。我不斷地改變耕種程序,如何種? 種哪裡?種什麼?在田里,所有的秩序與組織都必須有彈性,時時不斷自我更新,當我們 的能力改進時,田里也要能跟著演變進行。所以任何工具都很好,但最常用的工具是桶子 、勺子或澆水罐子。如果田地大些,也許要使用活動型水管,將它連接組合,如果不容易 拆除,就會受到限制。 噴水系統的好處,在於噴到空氣中的水能夠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把它帶入土中,對土 壤很有幫助。一英畝(1英畝約合40畝)地如果不超過五百棵果樹或林木可以用滴水( Drip System)方式個別灌溉,水管設計在每一棵作物的根部附近滴瀝。噴水的方式依個 別情況而有很大的不同,有些地方,夏天雨水多,你幾乎不必澆水,但有些地方氣候乾燥 ,灌溉成為很重要的一件工作。 你的腳步是田地最好的資糧 你也可以用自動灌溉,但它的缺點是你很容易依賴它,而認為「我不需要去田里看,自動 系統會為我做一切。」但在田里的植物有很多種,有些要大量水,有些只要少許水,有些 甚至不要水。如果你親自澆水,你與植物之間才會產生聯繫,記得這是你的田地。我不用 任何自動化經營我的田地,也許你可以用它來做輔助,但自動噴水相當昂貴而且不可靠。 很可能只是利用這個工具來為自己的怠惰找一個藉口。你應該要出去走走,看看你的田地 ,盡可能與它保持聯繫。 我們必須經由對植物的觀察而與它建立良好關係,要能感受它的需要,並滿足它的需要。 這是你親自要去做的事,別人無法代勞。就好比你孩子的需要,我沒有你清楚,如果你把 孩子帶來讓我照顧,可能要等到他們哭了起來,我才知道他們需要什麼。多半父母在孩子 還沒有開口之前,就知道他要什麼。你的植物也需要這樣被照料,它是你的孩子,觀察它 們也是你的責任。古諺說:「農場最好的肥料是農人的腳步。」農人腳步與土地所產生的 聯繫,是田地最好的資糧。 如果發現土壤開始結硬塊,最好在土表鋪上淺淺一層覆蓋物來保護,使它不再惡化。先把 硬塊打碎,再用木屑、紙條、堆肥或任何會分解的有機質覆蓋,確定可以讓幼苗從中探頭 出來。覆蓋物在土壤表面平均地分佈,它像土壤的屋頂,可以防止土壤結塊。通常下一場 大雨或澆水過度,都會使土壤裂開而產生硬塊。孕育高等作物的土壤,不怕這種破壞,但 低生命力的土壤,只要表土流失不很容易結塊。 工具 每分鐘轉速一千次的耕耘機,毫無疑問將殺死所有的蚯蚓。 拖拉機的大規模耕犁,實際上是在傷害土壤、破壞它維護生命的能力…… 做為一個農夫,要能夠學會依土壤的情況與經濟能力來選擇不同的工具並設定工作計劃。 一般土壤耕犁、翻松工作最好是不要做。你到森林裡看到的往往是沒有經過人為耕犁的土 。起先土壤的有機質覆蓋物形成天然的屋頂,但你把它挖開翻出來,會將上層有機質屋頂 與土壤混在一起,雖然剛剛混入土中的有機質使它看起來龐大膨鬆,但它不再是原來的屋 頂,使得土壤比以前更容易崩塌。我們愈少去挖土、翻土、松土,就愈有利於種植。不論 耕土時多麼小心,都會減低土壤生命的孕育力,甚至可以說是在謀殺土壤。 如果你將耕耘機每分鐘轉速一千次,毫無疑問會殺死所有的蚯蚓,也可能殺死一、二條蛇 或老鼠,細菌數目也因而大減。過度翻耕土壤,空氣和水分因而失去,土壤中大量的生物 被殺死。即使只是用個小鏟子也會殺死許多細菌。因為田里的土必須有大量細菌繁殖,以 保持生命力旺盛,所以我們耕作方式與所使用的工具都要相當謹慎,盡量避免殺害細菌。 任何與類似拖拉機一起使用的工具,如果使用適當,可以用來更新土壤,並把原有的作物 成功地混入土壤裡。但是同樣工具如果使用過度,反而會降低土壤維持生命永久的能力。 當你操作拖拉機或其它工具,將整片地大規模地耕犁時,要負相當大的責任。如果殺死所 有的綠色作物,以及地下的細菌、蚯蚓,反而是在傷害土壤,破壞它維護生命的能力。如 果你曾對土地許諾,會讓它繁殖新生命,照顧它並謹守諾言,這樣偶爾犯一次錯誤,也許 還沒有太大的傷害。但是,耕犁後,萬一不幸地下了場大雨,會將許多維持生命的要素給 沖走。如果一次又一次不斷地犯同樣的錯誤,次數累積多了以後,你就算不上是個園丁了 !因為土壤在多次受傷之後,已深感挫折,會開始拒絕你,它將無法滋養你的植物,反而 消耗它。在園地中耕犁是一件最耗體力並且必須特別小心的工作。 慎用拖拉機松土 所以捨棄大工具大規模方式的耕作,而改用較小的工具,既能符合經濟效益,又沒有全然 控制自然的意圖。我們看到所謂的「農田」,往往整個園地都被翻犁過,完全取代自然、 操縱了自然,花費很大的精神來整地,結果土壤變得更硬。我們並不需要將整塊地翻耕, 拿種南瓜種子來說,如果打算在一塊十英尺(1英尺約合0.3米)長十英尺寬的地方種南瓜 ,但地上雜草眾生,並且還長了其它植物。一般的農作方式是將這一百平方英尺(約合 900平米)地方的土全部挖鬆,其實種下的種子只需半平方英尺(1英尺約合0.3米)土壤 面積。這很常見,卻是不恰當的。 我曾看過有人用拖拉機,在整地塊上來來回回十幾趟直到土蓬鬆像麵粉為止。如果你也是 這樣做,就殺死了土壤許許多多的生命,將要負很大的責任來重建土壤的生命力。如果換 一種方式,讓所有雜草都長到成熟期之後將它們割倒留在地面上,這對你更為有利,可以 減輕你的責任。只需要用鏟子,把小小半平方英尺(1英尺約合0.3米)的地方清出來,將 六英吋(1英吋約合2.54厘米)的堆肥加在要種的這塊地上,這是既經濟又實際的方法。 你如果用拖拉機,消耗的燃料、花費的時間,與排出毒性廢氣等等,這些費用加起來,與 使用堆肥的花費及挖個小洞比較,就知道有很大的不同。 不論是哪一種方法,我們所使用的資源大致相同,但使用堆肥的方法,付出的資源是長遠 而且有益的,同時不至於殺害微生物。如果你種別種作物,也許會需要用到拖拉機,但是 以每半平方英尺(1英尺約合0.3米)種一棵樹的情形來看,拖拉機是完全沒有必要的工具 。意大利瓜(Zucchini)的種法也是一樣,只需要挖出一條溝,周圍其它地方不要碰它, 讓這些地方保留大量生命,它們將再繁殖回到被挖掘的長溝中。 如果我們到園中,將一百平方英尺(1英尺約合0.3米)的生命全殺死,要讓生命重新活躍 這塊土地,就要從很遠的地方慢慢繁殖回來。一般農耕是將十萬平方英尺(1英尺約合0.3 米)的地,整塊翻土耕犁,你根本看不到它的邊,整塊地的生命力因而大減,將永遠無法 復原。我們對於所做的事要小心,在生產作物的同時,要能兼顧對土壤的責任,又能合乎 經濟。汽動式的機械如拖拉機,也許效率高,但在播種時,你並不需要它。如果是種紅蘿 蔔,種子要種得比較密集,也許這時將整塊地耕犁還有道理,而其它介於紅蘿蔔與南瓜之 間的作物,像豆類,只需耕出二條溝來種,但總比整塊地翻耕的傷害要少很多。 鏟子與播種機 一般而言,使用鏟子和堆肥既簡單又健康,有助於增進小地區的土壤。如果來來回回使用 拖拉機,你也會被它的聲音與頻率搞得很累,跟你整天開車一樣,既使你只是坐在那裡操 作它,但一天下來仍會覺得很累。用鏟子當然也會累,但不是那種有害的機械式疲累。我 倒不是特別挑剔拖拉機的缺點,事實上我自己也使用它,但是我們要學到如何在適當的時 機,使用適當的工具,以最少的使用來滿足需求。 我看到有些農人,他們將整個一百英畝(1英畝約合40畝)的地耕犁,再在二十英尺(1英 尺約合0.3米)見方的地上挖許多小洞種樹。許多年,都保持一百英畝(1英畝約合40畝) 地沒有半點雜草。但事實上這些小草並不會對大樹造成威脅。二十年以後農夫抱怨樹生病 、生蟲,所以用毒藥來殺蟲,這更進一步殺害土壤的生命力。如果當初只清出所需一小塊 地,而不去干擾其它,這些問題不會有了。 鋤頭和鏟子可用來打開土壤以便種植,不論用哪一種鋤頭,都要小塊小塊鋤,而不要一下 子挖一大塊,不僅費力,工具也吃不消。鏟子種類很多,你得找出一種最適合你使用的。 較大的耕地可以用播種機,地小只要用手播種就可以。播種機也有很多種,直線式的播種 機,會每隔六英吋(1英吋約合2.54厘米)一次播下一些種子,它可以種成一條直線,但 無法一粒粒種。唯一可以控制的是藉由放進去的種子數量來控制播種效率。這種工具約美 金三百元,而且不會壞。另一種是一次種一粒種子,依距離而定,很貴而且不見得好。線 狀播種機有金屬片,你可以調整種子出口的大小,在調整時要考慮的因素包括種子的水分 含量?每一條線要撒多少種子?土壤的品質如何?種子的大小等等。如果土不夠潮,情況 不好,最好用洞較大的一次多撒些種子,種子很便宜,如果種了太多你可以以後來疏苗, 總比沒有收穫要好。 借助動物好幫手 當我們操作拖拉機,由於它本身的重量,輪胎走過的土都被緊緊壓過,因此必須再用犁來 松表土。但是你如果比較被挖過和沒被處理過的土,將不難發現這些工具其實並沒有將土 挖鬆,這只是暫時的幻覺。它使表面鬆軟,但卻使下面的土更硬。所以使用馬、牛或羊反 而更好,它們的重量比拖拉機小而且身體也小。人類使用拖拉機是近百年來的事,而且助 動物,卻有上千年的歷史。他們是很好的幫手,但我們也應該發展一些配合他們一起工作 的工具,人們覺得把沉重的工具放自己肩頭很累,所以把這個負擔轉到動物身上,而發明 出讓動物使用的工具。動物要奮力去拉,還得受鞭打,他們的命運也是相當悲慘的。我們 要為動物設想,設計出來的工具,不致損傷他們的志氣。我們可以取代一般方法,不必將 整塊土地耕犁,只需耕出幾塊長條,這樣可以減少拉犁所需的能源,對土地的影響與打擾 也減至最低。當你給拖拉機加汽油時,多半碳素流失在空氣。當人餵食動物時,碳成為糞 便排出,而回到土中。同時動物會繁殖,拖拉機不行,它無法長久被使用。當我第一次到 這塊地時,一切都親手來做,後來租了更大一塊將近二百畝的地,不可能完全靠人力,才 買了拖拉機。這個決定花掉我大部分的錢,為了將付的抽像收回,我得妥善使用它來生產 作物。我因為花許多錢在一種工具上,所以在彈性上也大受限制。我偶爾有這種想法:「 當初也許該買些羊而不買拖拉機!」但已太遲了,因為買都買了,錢也用掉了。你在做決 定時要小心,別把所有的財力都投擲在特定的工具上。 如果草太長對作物造成威脅時,就需要將它砍倒來限制生長,如果不造成威脅就不用去管 它。除草的工具視田地的規模來決定。採用小鐮刀、刀子、長柄大鐮刀。這些工具的好處 在於能壓抑雜草長卻不致影響其他的作物。輕巧方便又不費力,使用它不會是件吃力的工 作。你在使用時,要以有規律有節奏的方式,不要一次除去太多雜草,因為太多草容易跟 工具糾纏不清。只要用輕快微小的動作,該工具成為你自己規律的延伸,同時也可以隨時 調整,看需要的空隔距離來換刀片大小,而且這種工具可用很久,上千小時也不會壞。好 的工具,一隻也不過五十美元。你甚至可以自己設計,用一般的切菜刀,將刀柄的一端加 熱,以老虎鉗將把手折彎曲成為把手,再用一塊普通塑料管,切掉兩端,在把手上套好就 可以使用。割草機只能用一百工作小時就不能再用,又會釋放石油氣,造成環境污染。割 草機一次用一個半小時之後就得停下來修理一下或加個油,而且全身充滿它震動的頻率, 整個人疲倦不堪! 修剪 我們應該讓樹有一個漫長而愉快的童年, 讓他以自己的步調慢慢長大,不要急著讓它早早開花結果…… 修剪有好幾個目的,當樹還小的時候,修剪可以幫助樹型的養成,讓它能夠發展出最自然 的方向,我們可以用同種已成型的樹作為參考。事實上對小樹而言,應該不叫修剪而是引 枝(Training)。如果想知道一棵樹如何長成,將它的一根樹枝折下,種到土中並加以研 究,在一根樹枝上表現出來的所有特性,都會在整棵樹上表現出來,它有相同的模式而且 會不斷地重複。我們要幫助它成長,使它能獲得最自然、與生俱來的習性,以後樹會自然 地生長不再需要我們介入。如果我們將它剪成我們想要的樣子,而不是它該長的樣子,它 的成長將會有困難。 如果你希望種出來的樹長的最好,有可靠的穩定性,花費最少的力氣,那就該去觀察樹的 特性,在它小的時候,幫它發展最接受它自然型態的樹型。如果小樹一開始就獲得充分的 養分,而且不受干擾地長大,這樣的樹其實是不需要修剪的。但是如果你種了樹,沒多久 就移植,那麼移植後,就需要在頂端略做修剪,因為它的根系受到傷害,無法維持樹本身 需要的養分。在修剪之後,會從旁邊發出許多新芽,此時必須做適當修剪,讓它回復原來 應該長的形狀。如果我們忽略了它的自然習性,而將它修改,使它產生三~四個相類似的 樹頂,那麼會有很多芽想法子來支配樹頂,互相競爭的結果很可能使得所有樹頂都崩潰, 提早它的死亡。如果順從自然,即使有一個頂沒長好,樹仍會活下來。園地的外表如何不 必擔心,樹是否看來起來樣,排列整齊並不重要。木本植物本身內部有它競爭的方式,如 果移植之後,為了平衡,而將樹頂切除,就得在修剪之後,再做摘心,將一些頂端新長的 芽摘除,來幫助它克服內部競爭而順利生長。 我們應該讓樹有一個愉快的童年,不要急著讓它早早開花結果。讓它以自己的步調慢慢長 大,這樣就會有很長的樹齡,而且能結出甜美的果實。一旦樹長到成熟的時候,我們還可 以幫助它延緩老化,正好與我們所希望的相互配合。你或許希望有少量大蘋果或大量小蘋 果,一旦樹長大之後,就可以用整枝修剪的方式讓它保持我們要的樹齡。樹保持愈年輕, 蘋果會愈大但數量也愈少;樹愈老化,蘋果會愈小卻也愈多,你若想延緩它的老化,就需 要經常修剪更新。 更新植物 為植物更新是修剪時的一個原則,我建議每一年做一成的更新,將有病的、受傷的、樹皮 上苔蘚最多或樹型最大的枝幹予以去除,以維持樹型的平衡。被切除的切口附近,會有許 多新的芽長出來,到了冬天,要將不需要的新芽摘除。像李子樹,結果纍纍的時候,樹枝 會彎垂,很容易摘到果子。同時它彎折的地方會長出新芽來,這時你需將老枝剪除就盡到 你的義務。很多書教我們要剪除新枝或嫩芽,但這是很大的錯誤。這些新枝用來取代老枝 ,樹知道它的樹頂開始老化了,所以發出新芽來取代老枝。在更新時,要保留不同年齡的 樹梢,這樣當你剪除最老的一枝時,次老的就會取而代之開花結果。從種子發芽長出來的 樹最好,以嫁接方式長出來的次之。從種子長出來的樹,果實會在不同時期成熟,而基因 也不相同,如果果園中所有的樹都是以嫁接方式繁殖,就會在同一時期成熟,有相同的疾 病,一旦有一棵出問題,很可能全都不保。如果它被暴風打斷樹頂或打倒,則再長回來的 樹也不一樣,它們會長得像嫁接的母樹,如果全靠嫁接,我們將失去大量的基因質,也失 去改良品種的能力。太多的無性繁殖,將使我們受限於相同品種,沒有變化。 如果在修剪時,已知道下一年要去除的是哪一個枝桿,但是它的附近卻沒有可以取代的新 芽,你可以跟樹溝通,告訴它你心中的打算,並在樹皮上畫上一圈,剝去一層樹皮,或在 枝幹上用鋸子或刀子劃出一個小刀痕,用這個方法可以刺激它在那個地方長出新枝。這樣 到下一年的冬天,就會有新芽長出來取代老枝,這時候你可以放心地把老枝剪掉,並將附 近冒出的新芽稍做摘心處理,只留下需要的。 漸進切除 修剪時,要以漸進的方式,將老木的部分切除來刺激新木的生長,到樹下將最老的枝幹去 除,保留新干。每年稍做修剪即可,約為一棵樹的百分之十五。修剪時別忘了摘芽,將新 芽中位置最好的留下來,余皆去除。修剪要選在春天花、葉尚未長出之前,或在夏天收成 之後。最好這二個時期都做一點修剪。你只需學習認識哪一個是老枝幹,加以去除即可, 不必費神去研究又長又詳細的修剪大全。老枝是這個樹最好的堆肥,所以剪下來之後,就 留在樹旁做堆肥。 灌木植物在收成時,應該以能使它完全更新的方式來收穫,就是將整棵植物都剪枝留根, 如果不這樣做,它一旦結子,你就會失去它。所以把所有分枝都湊在一起,靠近根處全部 剪掉,將你需要的部分挑出來,其它用來做堆肥。即使有些部分你不需要使用它,也要將 整株植物做這樣的處理。修剪時,只需要一個小的整枝剪,和修剪用的小型利齒鋸子。這 兩種可以一起帶在身上,一放口袋,一在手中使用。 我田園裡的月桂樹提供一個很好的例子,由於內部競爭的結果,它長出許多枝枝節節,如 果不經過人為的修剪,它會自相競爭而沒有特定的方向。所以這幾年我都陸陸續續為它修 剪。幫助它發展出良好的樹型。 大胡桃樹下,會有一些胡桃苗長出來,它會與大樹競爭,所以一年裡,總要花一些時間將 小胡桃苗除去,但是偶爾生命力特別旺盛的,姿態樹型都很好的小胡桃樹,我會將它留下 ,等它長到跟手臂一樣粗時,把大樹砍下讓小樹更新。小樹長到一半大小的時候,就可以 砍除老樹或病樹,新枝不久就可以取而代之。 另外,有一棵成熟的橡樹,樹上有一種叫做「槲寄生」的寄生植物,如果觀察樹皮裂縫, 可以發現裡面是黑色的。這跟剛長出來的淺粉色不一樣,而是又黑又硬的樹皮,這很可能 是相當老的生物。在樹皮的部分已經木質化,很容易剝落,樹也會生病老化,隨時準備更 新。 要使樹型保持嬌小,得在它年輕時就限制它的生長。每當看到有新芽冒出時就將它摘除, 這樣就可以控制它長成大樹,在年輕時提早發育。這樣做對樹不見得好,如果你的地方小 ,也只好如此,或者你也可以每年將所有強枝切除,只留新芽,這樣,樹在小的時候就會 被矮化。 如果果樹已收成好多年,如今又有蟲又不生產水果,該如保更新呢?同樣地,你得給予它 養分,並且切除老枝、死木。所以修剪原則是除老枝,將百分之十至十五的老枝去除,每 年如此,幾年之後老枝會恢復青春,樹上的水果也會愈來愈好。 能量傳遞 園丁與園圃的距離愈大,也就愈難與植物溝通。 我們必須走到屋外,到田地間坐下來把心念放在週遭的環境…… 心念傳遞也是養分 能量的傳遞也是提供植物養分的一種方式,有時連鳥兒的歌聲都是美好的食物。你可以將 旺盛的精力用來克服外在環境的限制,以實際行為將能量轉移給植物。同時經由意念的力 量,對植物許諾,給予它們美好的遠景。當進行整地或開闢一塊新生地時,我們的責任, 是使土地孕育出比原來更多的生命,這是我們必須對土地所做的承諾。我們每一位都有這 個能力,凡是和你關係親密的,你都可以如此。許多人養貓狗寵物,更是時時刻刻地與它 們溝通。 我們必須走到屋外,到園中坐下來,並且把心念放在周圍的環境中。當園丁與園地之間的 差距愈大,也就愈難與植物溝通。舉個例子來說,如果兩人之間有很好的默契,即使相隔 千里,也可以互傳音訊。對於剛剛開始種植作物的人來說,這種與植物的聯繫有待培養, 所以多在園中操作,是相當重要的。與植物溝通最好的方法,是去滿足它們實際的需要。 然而,做到這點並不夠,還要不斷加強對各種植物的瞭解,繼續去發掘它們進一步的需要 ,才更能契合而使它滿足。有些需求從最初的層次來看,並不十分顯著,但是一旦進入另 外一個層次,就會清楚明白地顯示出來。 許多人,對於和其他人或動物之間溝通的技巧,已經很熟練,彼此的能量也很強,何不試 著以相同的方式與植物溝通? 在美國,這種與植物溝通的方式,稱之為「綠拇指」,有些人已經有這方面的能力,而其 它的人就需要經由學習來培養。我們對植物的任何反應都需要仔細觀察,在彼此互動之間 學習,並且試著去改善我們應對的方式。一旦成為園丁之後,這種溝通的能量會是你所能 做的一半。 有許多方法,可以幫助我們對於田園的事,做出正確的決定。一旦瞭解田園如何表達它的 肥沃與豐盛,瞭解土壤與森林的生態與習性,我們就可以做出好的決定。在觀察過所有相 關的習性之後,我們自然積累足夠的知識和經驗,能夠憑直覺與植物互相溝通,立刻知道 問題的答案。 每天或每星期做一些改善,一次做一點,不可能一下子全都學會,但總得有個開始,慢慢 地,幾個季節下來,就會發展出一個美麗的田園。你不必一開始就把它當成一個大規模的 計劃來做,只要將它視為每日的工作,讓它成為生活的一部分,並且不要做得太辛苦,不 要給自己帶來壓力。讓工作量保持在有趣的程度,如果像在做苦工,就無法樂在其中。因 為我們意識集中的時間有限,即使是自己喜歡的活動,做久了就會厭煩。所以這裡做一點 ,那裡做一點,好像玩遊戲。但是要集中注意,知道自己在做什麼,讓它成為例行公事, 不斷的反覆為之。田園需要人常常照顧,你必須自己負責,不然就要找可靠的人來幫忙。 植物好比孩子,時時都要有人照料。 日光、月光都是能量 我們多數人,由於文化背景的限制,對於植物所提供的能量,或來自月亮的能量,全然不 知。我很喜歡月光浴,喜歡接收它的能源。人的肉眼不能直視日光,不能像植物那樣直接 吸收日光的能源。但是卻可以經由它的反射光---月光或黃色金盞菊---來獲取能量。一旦 開始這樣做,你的視野將更加開闊。在許多城市,這些寶貴的光源都被覆蓋。我們需要將 各處的沙漠與突顯的岩石變成田園,因為沙漠或岩石所發射出來的光澤,是沒有吸引力的 光,會將光源反射回去。如果地球上岩石與沙漠越多,能量被反射的也愈多,我們的處境 也就愈糟糕。海洋本來是有吸收力的,但是現在不斷被化學原料污染,人們殺死許多浮游 生物,使得海洋也變得充滿反射性。我們需要接收太陽的能源,但許多人卻無法吸收太陽 光,只會將它反射回去。我們還無法瞭解其中真正的原因,卻不要因此對它失去信心。不 妨試著在滿月的時候,將自己浸在銀色的月光下,那是太陽的反射光,大約一小時光景, 看看自己有什麼感覺。我們為何不能將自己居住地方的能量,也變成像高山的能量一樣呢 ?只要我們對自己所做的事加以限制,並且有所選擇,這並不是不可能的。 當我們蓋房子的時候,常常只顧自己的利益,全然忽視其他。最好能自己蓋房子,因為替 我們蓋房子的人,目的只在賺錢,未必能考慮到我們的需要。一般來說,普通的房子會使 空氣流通受阻,同時,也沒有考慮為植物提供生長所需的日光或遮陰。如果你的房子四周 有籬笆,只留一小塊地方種植,但是空氣不流通,有一個方法,將籬笆打出一些小洞,或 拿掉一條木板,甚至於將籬笆離地而築,也可以用灌木叢取代籬笆。 草本植物 種藥用植物,要盡量保持它的野生環境。 愈是原始,它的效果會愈好…… 藥用植物 有關藥草及使用方法的書很多,從書中著手是很好的起步。但是因為我常常要考慮這個人 或那個人的特殊需要,所以書本知識對我並不夠。在這樣的情形之下,就需要借助測試鏈 (Dowsing Chain)或鐘擺器來縮小問題的答案。通常我會先問,園子裡是否有最適合此人 所需的植物?如果答案是否定的,我可以再問:是否要去山裡找?答案如果是肯定的,就 可以進一步再問:是去找樹木?灌木?一年生?多年生?……不論你在哪裡,所需要的往 往就在身旁。以我的經驗,所有的藥用植物都可以在未被破壞的森林中找到。 當你選擇藥草時,要注意一個原則就是盡量選擇野生植物,不要用栽培的方式。如果你想 要種植藥用植物,盡量讓它有野生的環境,愈是原始它的效果愈好。最好的情形,莫過於 從既有的可能性之中,得到最接近的答案。你如果花幾星期的時間,悶頭看書或查各種研 究報告,費盡周章地向藥草供應商購買,買來卻不是他所需要的,那可是一點好處也沒有 。當我們為朋友的健康而設想時,應該到大自然裡去找答案,找出他最需要的植物,當出 外收集樣品時,我會到所有這個植物可能生長的地方去測試,因為不同地點植物的特性也 不一樣。 在找到需要的植物之後,還得想法子找出是需要植物的哪一部分?根?莖?還是葉?…… 因為我的知識與經驗都不夠豐富,在藥草這個領域裡如果少了測試鏈,我將無所適從。等 樣品收集之後,再來參考書籍,確定所找到的是合適的,並且查出製作的方法。只要可能 ,我會拿到病人身旁,進一步測試是否是他所需?份量要多少?大部分的人多多少少都會 有一點不大不小的毛病,這個不是什麼大問題,只要讓大自然為我們稍作調整,就可以痊 癒,我們如能對人或對植物產生這樣的關懷與聯繫,將是一個很好的開始。 配製藥草 配製藥草的方法也很多,最好的一種是用研缽和槌杵來搗碎,因為這個方法可以藉著吟唱 、震動等反覆的動作,將你與藥草以獨特的方式聯繫在一起。如果你用果汁機,就沒有這 種特殊效果。在處理食物時,電器製品越少使用越好,親手配製也許感覺上很花時間,但 卻是相當令人愉快的活動,比起看電視要好得太多。 服用藥草的方法很多,西洋菜(Watercress)是個很好的例子。西洋菜是所有已知植物中, 維他命E含量最豐富的來源。維他命E平常不容易攝取,卻對人體非常重要。你可以將搗碎 的西洋菜口服或敷在皮膚上,也可浸泡在澡缸裡……它是一種很好的蔬菜。 藥草分在山中野生的和園中栽培的,這兩者藥性也不相同。我已強調過野生藥草的重要性 ,如果在園中栽培,要盡量避免人為因素影響。我們觀察每一棵植物時,不難看出它有野 生和栽培的兩個部分,植物頂端直接受到陽光照射而聚集能源,野生的根部會分泌糖分, 散發出香味來吸引土壤中的微生物,將四周的養分吸收過來。這兩個部分植物都需要,它 們可以保持植物生長的平衡,是不可或缺的,也是田園中少不了的。我們必須對自然野生 或人工栽植的天性一視同仁,在田園中是如此,在植物間也是如此,在我們的心中更是如 此。 蔬菜乾制 將蔬菜利用陽光曬乾以後泡成茶是一種保存的好方法,營養價值高,對於生病的人尤其有 幫助。也可以在不生產這種蔬菜的季節裡,仍舊有干制的可以泡茶喝,能量特別高。選擇 好的蔬菜來曬,才能保證乾燥蔬菜的品質。製作時,先將蔬菜切成約四分之一英吋(1英 吋約合2.54厘米)的薄片,以增加暴露的表面積,再把薄片平鋪在淺盤中,盤子最好是用 茅草或細竹子編成的。將它放置在溫暖的地方,以華氏一百二十度(攝氏49度)最理想。 日光的能源最好,但是不可以直接暴曬,要找個有遮蔭又能聚集熱量的地方。這種製作方 法既乾淨又有效。也可以用木材薰干,但是要防止木屑灰掉到蔬菜裡面去。保持空氣的流 通,有助於它乾燥的速度而且不容易發霉。 野外見習 絕大多數我們所受到的訓練,凡是與大自然有關的,幾乎是百分之百的錯誤。 所以,當人們叫你去挖個溝,你就應該去填住洞…… 現在讓我們更進一步來談談大自然中與田園相關的其他論題。田園四周的自然環境相當重 要,而且也是我們的責任。我們雖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卻只是相當微小的一部分。栽培田 園受人為操作的影響,要考慮耕犁與播種的方式,好比是自己的孩子,精心地照顧。但是 如果將整塊地完全提供人類使用,只為自己私心需求,這又太貪婪了!我們應該時時認識 到:不論空間受到何種限制,我們的田園必須能夠促使自然界其他生物生長,必須要有樹 ,讓鳥兒棲息;必須有溪流,讓魚兒游泳;必須保留生存空間給其他生物、樹木、灌木等 原始自然界。我們必須讓野生自然、世俗栽培、耕種滋養以及細心調理的各種方式同時在 在,園丁對大自然的責任和對栽培田園的責任是同樣重要。所以我們應該要維護溪流、沼 澤及森林的存在。 如果你想成為好園丁,本身需要同時具備野性與馴性,也就是說,既要能順其自然又要照 顧得體。不要力求完美,不斷問自己何時除雜草?何時收成?……一切太講究細節,很容 易失去大方向。只要把握住原則,不要過分干預大自然的運行,做事有足夠的理由來支持 ,那就沒有問題。我們為了自己求生存,在這個過程中,免不了會殺害一些生命,來促進 能量的轉移。你要能保持平衡,使得生命的賦予永遠多於生命的奪取。 目前對於大自然瞭解的程序有多少並不重要,你永遠會有更深的層次要跨越,重要在於必 須先能抓住現有的層次,要對它有徹底的瞭解與全然的認知。 發掘野生植物的特質 在大自然中有許多尚未被發掘的植物,也有許多植物的特質已被確認。有一種美國本土生 的植物(Cinfor Carlis),被美國原住民廣泛利用,它開白花,結白莓果子,白莓是土著 婦女用來調適她們生殖系統的。它的效力很強,如果小心地使用,有助於人類並且改良土 壤。另外有種百合屬的草,根系很大,外表有絨毛而內部像洋蔥般組織柔軟,它是一種柔 軟的植物,俗名叫「印地安肥皂根」(Indiansoaproot),有很好的交互特質,如果與其他 植物一起用,它可以做成很好的懸浮液也可以做為柔軟劑,用途很多,只是我們尚未將它 廣泛使用。 野黃瓜有二種,一種果實像黃瓜,很好吃,但很多人認為味道太濃,也許不能像一般黃瓜 的吃法,一次就用掉兩磅(1磅約合0.45公斤)。這種野黃瓜,你只需要切碎一點,做為 沙拉醬的一部分,它是很好的食物,與我們一般所吃到的不同。另一種與它很像,但開出 來的花不同。它叫做樹薯(Jicama,又叫涼瓜、地瓜)。它的根與Jicalama很像,但樹薯是 亞熱帶產品,而Jicalama是溫帶品種,你吃它的根部,很甜、也脆,有點像栗子。 另外有三種很適合人類的食物,第一種叫Elderberry接骨木,是一種古老的歐洲藥草,對 老年人很好。另兩種是印地安人食物,不論我們是否認識它們,所有這些植物都有它的特 性與品質需要被大地滋養。這整片大森林,也直接影響到旁邊的田園,如果你把樹全砍了 ,整個園子也會不一樣。如果將溪水以沙石填滿,聽不到小溪的歌唱,溪水盛載的養分也 將同時失去,整片地方都會不一樣。我們可以很容易地把這些天然資源拋棄、破壞,而旁 邊的田園也同時會失去它的相關特質,它對田園意義十分重大,所以應該要善加保護。 野生薄荷也是一種草本植物,與我們栽培的薄荷在用法及特性上都很類似,我們所栽培的 薄荷,也是從野薄荷演變而來的。酢漿草葉子可作沙拉,它的根像洋蔥含有澱粉質,與酸 模屬的植物很類似,月桂樹的種子和果肉也是很好的食物。溫性酪梨含大量植物油,它不 像一般酪梨那麼甜,是印地安人很主要的一種食物。 密林、溪流、砂礫、碎石 這些山坡以前是茂密的森林,所以地形的結構看起來也略有不同。這塊窪地以前有溪流經 過,而且曾經氾濫,看起來像個沼澤地。當激流更遠流至山谷時,氾濫範圍加大,水路愈 來愈寬,所有的地都因溪水裡豐富的養分而受益,土壤就像一塊海綿與濾網,將這些養分 一一吸收。如今溪水不再漲潮,混合的養分也將流失。所以我用灌木枝築起一個小水壩, 將最好的沉澱物攔截並保留住,而且是新生土。如果不將它留住,就會一路衝到海裡消失 。這裡的土是吸水性有機質的濃縮,土中充滿微生物,非常肥沃,你可以將它應用到園子 裡,會給土壤帶來大量的養分。 在河邊我們可以看到砂礫與碎石,這是土壤的礦物質元素。沙石會根據水的速度而沉澱到 不同的區域。像這裡水的落差有四英尺(1英尺約合0.3米)深,是我把它築起來的,三個 月以前不是這樣。以這種聚水的方法,才能將水流的速度減慢並使河床的碎石沉積,開始 將水分散開來。十年前這溪水有六英尺(1英尺約合0.3米)寬八英尺(1英尺約合0.3米) 深,水路寬廣,下雨的時候,水流如注,但幾個星期之後雨停了,水全流失,河也失去生 命力。所以你需要幫助它,將它塞住使它流失的速度減緩,讓它分散。小溪有責任將養分 保留,這個小水壩也許只有一百立方英尺(1英尺約合0.3米)的水,而水也僅是上個季節 最後一次河水的囤積,卻也很好。它提供大量的新土壤,幾年之內,我們就可以在這個地 方種東西。在森林的邊緣,看到乳白色溪水,那是因為水中含有固體化的礦物質。一旦洪 水經由碎石過濾,養分就被吸取,幾年風化過程之後就會形成土壤,而碎石會在表層,經 過多年之後會變成很好的土壤。 我們許多濾水系統都是用沙子來過濾,人從大自然中得到啟示,知道使用這個方法過濾水 質。這裡的水,經過一個又一個的濾網,將所有的生物保留,而礦物養分也都聚集起來堆 砌成土。溪水中一片碎石河床,經過幾年的時間它可以變成一池美好的土壤,大自然的神 奇,不可思議。你也許會認為:「噢,那要等一輩子才會改變,別去浪費精神,根本不可 行的。」但事實並非如此。 不要挖溝任水流失,反面應該要把它填塞起來。當我小的時候,別人教我只要有大雨來, 外面積了許多水,就應該拿鏟子把它挖個溝開出水道讓水排除,這真是個可怕的錯誤!我 們對大部分的建議都該轉一百八十度的大彎!我們曾受到的訓練凡是與大自然有關的,絕 大多數都是錯誤的!所以如果他們教你挖個溝,你就去填個洞。如果早一點將溪水堵住, 去年就可以在溪裡看到魚在游泳,十年前這條溪在暴雨之後三~五天內水就乾枯,今天我 們卻能看到水,就是因為把它堵住的關係。我對每一條溪幾乎都做類似的處理,而且一條 溪也分好幾段來攔截。岩石分硬巖和軟巖還有中級巖,這些石頭一起在溪中被沖碎。軟巖 中所含的軟性礦物質會變成灰粉,就是你在溪水中看見的乳狀懸浮液。深山裡的硬巖原本 是顆大石頭,但等流到海洋,就已被磨成細砂。各種不同種類的岩石與礦物質元素所提供 的貢獻,對植物是很重要的。 枯木的貢獻 有機質的貢獻也很重要。這塊枯木原來是被鋸下來的木頭,但在這裡已經多年而且開始腐 爛。如果將枯木移開,將不難發現它已成為許多生物的窩,也許有老鼠、土撥鼠,小的兩 棲類生物或其它。枯木下面的土壤特別鬆軟,這是將硬土改良的方法之一,你如果有灌木 、樹枝、任何一種廢棄物,可以將它們放在一塊土質堅硬的上方,讓它們用二十英尺(1 英尺約合0.3米)見方的鐵絲網圍住,上面放一堆灌木叢及其它廢料,幾年之內,木叢就 會像屋頂般,提供老鼠或其它生物一個安樂的居所,不要多久土壤就會變鬆軟。到林間找 一叢干樹枝,並比較這堆乾枝下的土與旁邊暴露空氣中的硬土,看看有什麼不同。這種土 含有相當肥沃的有機質,可以維護高等生物生命的成長。回頭再看這根木頭,還沒完全腐 化就已產生這些特質。它腐化的速度很慢,漸漸融入土中,以持續而穩定的速度來貢獻土 壤。 在森林中我們也不難見到黴菌和胡桃殼,這些都是動物帶來的,這些細菌黴菌正是你田園 所需要的。在森林隨意散置的廢棄物都是很耐久的有機質,而且對土壤的軟化都有貢獻。 有機質愈多,土壤中含碳量愈高,維護生命的能力也就愈大。生命維護主要靠土中的碳, 因為它能貯藏日光的能源。 為植物泡茶 我有一個水塔,利用地心引力將溪水引到塔中貯存,水會從大水塔再流到其他的水塔,我 稱它為「茶塔」,因為在這裡有所有前面提到的養分。塔裡的水填滿之後,經過發酵再流 到另一個水塔,然後再被引入田里灌溉植物。它的功效與水桶相仿,只因為我太懶,不願 在那麼大塊地一一澆水,所以用一些機械的設計來幫我做活兒。如果我需要其他額外的養 分,好比糖份,我可以加糖蜜(Molasses)在裡面來養水中及田里的細菌,這個方法有很 大的好處,因為它會以等量而平均的方式將養分輸送給田里的作物,每當我灌溉時,裡面 都會有些溪水和其他的養分。在這個水塔裡有苜蓿及迷迭香(Rosemary),讓它們的特質 都經由這個方式進入水中灌溉田園,通常較粗大的物質會沉澱下去,就像泡菜一般。 讓養分溶到水中的方法,是用一個大「茶包」,裡面填滿堆肥,放在大水塔裡,上面加個 蓋子,這樣水裡不會有「茶渣」而只有「茶液」。到了夏天當我有規律地定期泡製它時, 我會放幾桶碎石粉在水塔旁,每次當我經過這裡,會撒下一~二把碎石粉,補充礦物質。 如有幾棵生病的植物需要特別的養分,我會特別準備一批不同的茶包,也許是海草之類的 ,將缺少的養分包好放在小塔中,幾小時之後,給那些有病的植物澆水。這樣養分就能直 接供給需要特殊照顧的植物,你也可以用粗麻布袋或別種布袋做茶袋,裝某些特殊的養分 。 有一個水塔中的水是來自山頂上的水,那個水塔裡養了些魚,魚在養分豐富的水中,將他 們的消化排泄物留在水中。每到夏天,我會用約五百加侖魚池水來灌溉田園,它是充分而 豐盛的養分來源。 自然的溪床 一群三年級的小朋友每星期都會到我農場來一次,我會教他們如何維護大自然。這個溪水 的小柵欄是他們幫忙圍起來的,只花了二小時的時間。用一小塊籬笆狀的鐵絲網,將它拉 開,把所有大石頭放中間,將鐵絲網圍著石頭做成一個溪枕。鐵絲把所有石頭包起來像一 塊大石頭,如果不如此,石頭遲早會被溪水沖掉。如果讓它在這裡放一年,它會變成砂粒 ,同時會形成小小的瀑布。流過石頭的水會釋放出正面的能量,同時也會在溪底衝出一個 小坑,小坑會成為魚產卵的理想地方,也是它們生長的地方。 這條小溪每年載了數千立方英碼腐蝕的沉澱物來,如果運氣好我能再活二十年,就可以看 到所有溪土有機質的含量將會更高,他現在已很顯著地在增加。水流愈慢,沉積率愈高, 所以要使土壤增厚,溪流需加寬加厚,沉積自然漸漸增加。自然的溪床比這個要更深更廣 ,如果能到那個程度,紅木森林就會開始繁殖,樹木與生在河岸兩旁的水生植物都會繁殖 起來。 大量溪水流經河床上的土壤與碎石,溪水經過一層層的石頭與沙過濾,以這樣的流速與斜 度,只要時間與資源允許,正常的情況下,我們不久就會有池塘、瀑布的生成,水不再會 直接流失。溪水的能量因上流瀑布衝擊而用盡,流到此幾乎是靜止的。如果整條溪要形成 真正的河床,就必須保持低的流速,並利用它本身的流量,來幫助推動水。如果加速水流 、增加侵蝕力,就把溪床也破壞了! 一方面我們要保持溪水整年都能流動,另外也需要挖池塘或製造漩渦,讓魚、蛙或任何其 他水棲動物能生存,不要把他們趕跑了。如果認為他們不重要,把他們全趕走所造成的後 果,將不是我們人類所能知道的。 培育與滋養溪水是相當值得做的事。今年和這一群孩子,明年和另一群孩子,幾年下來這 些孩子都受到深遠的影響。改變他們思考的方式,不再只是想到要把溝渠挖開讓水流失, 而是要把它塞住將水保留,並且能徹底瞭解這樣做的原因,讓水中的生物有個生存空間是 多麼的重要。 森林邊緣的覆盆子 覆盆子是生長在森林邊緣的植物,它需要一些保護、一些遮蔭、也要避開風襲。只有在要 種它時,才需要將部分森林開墾出來,這是既能保持自然又照顧到人類需要的方法,總是 要兩者兼顧。如此種法很少產生土壤侵蝕流失的反效果,也許一~二年,一旦覆盆子繁殖 起來就不需再做任何種植,當初全是手植的。種的時候,先將鏟子插入土中以手往前攤土 ,將苗放入小洞中,再把土堆蓋回四周種好。 一兩星期之後,旁邊的雜草很可能會長的太茂盛,阻礙了覆盆子苗的生長,這時,我們可 以撒一些鋸木屑作為堆肥,既可保護它的幼苗又能抑制旁邊雜草的繁殖,鋸木屑可以使土 壤肥沃,一個月之後,再以堆肥做肥料,使土鬆軟。如果土壤完全暴露在空氣中,沒有雜 草或木屑覆蓋,就會就變得很硬。土壤總是需要一層屋頂保護,等到覆盆子長就可以成為 它屋頂,土壤才有遮蔭。我工作的原則,總是只做需要做的,不多不少,如果圍繞幼苗的 覆蓋範圍小,人力的使用會減少,四周環境的破壞也減少。順著大自然運作,人為的干擾 愈少,就愈不需要去處理,你只要做該做的,除此無它,別給自己找麻煩!植物與植物之 間需要適當的距離,但是你並不需要將土壤開闢成一條條整齊的直線。十二年前,這裡是 火雞養殖場,地上的土非常硬,這些年來,我不斷種植,並且讓植物成熟老死以滋養土地 ,直到土壤變軟為止。現在終於可以種植,讓多年來的投資開始回收,現在土壤肥沃,種 出來的覆盆子,很受客人的欣賞。 每個人的情況都不相同,沒有所謂「正確」的方法,有些人土地小,又沒有原始林,就要 靠自己來模仿大自然,重建森林,以照顧到家人的需要。森林不表示一定得要真正的野生 植物,可以由栽培的果樹來組成,或在樹下種些覆盆子,及其它的自然植物。你要做到以 大自然為師,從中找出答案。我們再度觀察大自然,看看覆盆子生長的情形,哪些破壞葉 子的蟲在哪裡?問題出現在哪裡?它在這裡開心嗎?有些看起來挺高興的,根也長的很深 。我們同時要觀察最弱的植物,有時也會發現有幾株沒有活下來,並不是所有的幼苗都能 存活。覆盆子的種類很多,品質與特性也不同,也許那些會比這些好,但是我們不可能一 一記住所有特性,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去嘗試、去練習,如果犯下錯誤,你可以從錯誤中學 習,汲取教訓。即使你種了不好的品種,沒有果實,至少你學到怎樣種觀賞的覆盆子樹葉 ,而且種的相當成功!實在需要食用它的果實,大不了再重新種一次。重點在於人類與大 自然的平衡能夠在園中達成。 有一回,由於時間充裕,我決定將二十五桶木屑,圍繞放在覆盆子的樹根莖旁,我希望將 所有的覆盆子在同時施以同樣的養料,沒想到工人一開始就用掉太多,以致最後三行沒有 木屑可放。對所有的植物,施以相同的資源、相同的能量,這是很重要的考慮因素。給予 相同的木屑,你的判斷力要好,估計也要準確才能做到。如果你能將最後的一粒種子種下 ,將最後一株植物移植,將手中最後一把木屑,放到最後一株植物上,這樣你會產生信心 ,知道自己與大自然之間,已取得協調,能平衡一致,對於時間空間的度量有相當敏銳的 感受。一旦發展出這套度量的意識,對空間連續性有準確的估計,這樣的情形就會經常發 生。 種植時,我相當放心,除了偶爾會有一些多年生植物入侵之外,沒什麼太大問題。五到十 年後,這裡就會結滿覆盆子,也都看不見野草。我們只摘下果實,根莖葉都留給大自然, 這是最理想的!它是很大方的植物,僅僅一株就能結許多果實,同時滿足人類與大自然。 學習大自然的草原 這邊森林裡有各種品質高、種類不同的覆蓋作物。我現在正以大自然為學習對象,將桃子 園的地面覆蓋物,種成像自然生長一般,這是我從自然的草原中學到的,這些木本霍香薺 ,是很好的土壤改良作物,目前屬於成熟期,樹型高而薄,青年期像灌木叢,等到老死之 後,就能改善土壤。這是木本植物在不受干擾時表現出來的自然過程。 植物的青年期,以樹型來表現它充沛的活力,漸漸邁向成熟,直到老化,這個時期,身體 逐漸衰敗,所有的能量都儲藏在種子裡,最後經由死亡得到新生。如果這是蘋果樹,我們 也許想法子挽救它的生命,但這是一株難纏的野樹叢,它是絕佳的土壤改良作物,如果我 們不去砍它,它會使土壤更好,過不了多久,我們就會在它的根部,看到新生的木本植物 發芽。 毒橡(Poison oak),一般長在木本植物之下,對某些人來說,頗不受歡迎,因為不小心 碰到,會奇癢無比,但是我喜歡它,它是一種相當好的自然植物,它長大之後,會滋養木 本植物,使它不會照到過量的陽光,如果砍斷毒橡,木本植物少了遮陰,會因曝曬過度而 受到傷害。 有些樹,新芽漸漸長大,根系也在長,於是不多久,原來的主幹不再獨大,由於根系強勁 ,新芽將會在一年之內,長個十英尺(1英尺約合0.3米)高,也許會成為新的主幹。如果 我們對大自然沒有比較長遠的看法,我們說:「哇!那個又高又大是主幹,讓我們把分枝 都砍斷。」這實在是最糟糕的事,這樣下來,本來可以藉分枝互相遮陰,卻造成太陽直接 曬到主幹,使得主幹太熱而無法將養分和水分輸送,失去它的正常功能,這樣下去樹根很 可能會死去。如果樹幹上有遮陰的地方,它會發出新芽,為了生存,會將所有的能量從主 幹轉移到新枝,並且垂直一路往上長。目前的小遮陰,也幫助四周的小樹,以後變成大樹 ,現在把它砍除豈不是莫大的錯誤? 我在這個地點也犯下相同的錯誤,二十年前,剛來的時候,這些樹叢又厚又好,地主建議 :如果我是好農夫,就該砍掉所有的樹叢。於是我花費兩星期的時間,把它全部去除,沒 想到,在極短的時間內,它們一一長回來,更年輕更有活力,新生的樹叢強勁而茂盛。好 不容易過了十五年才開始漸漸老去,不再那麼茂密。當初把它們砍掉的時候,旁邊有一棵 楓樹,因為失去樹叢的蔽護,它很快就死去。如果當時不去砍除,讓樹叢自然老死,楓樹 也得以茁壯。 疏林要緩和 對於溪流,我們有責任使它流速減緩,並且導引它的航道。現在讓我們來看看對於森林, 我們也該有些什麼責任。許多年前,當我剛來的時候,這裡原本有一棵楓樹,大楓樹下有 上百株的幼苗,但是大樹被砍下來當柴燒掉了,從那之後,我每一年都得為這些小楓樹疏 苗。對於森林,我們的責任是要注意是否有人把樹砍除,如果它收到干預,勢必要長回來 ,但是會形成互相競爭,相當零亂。我們如果想要讓自然森林也像公園一般,在每一棵樹 之間都有適當距離,而且不會過於擁擠,就得定期將樹木疏散,太擠的地方要砍除。你知 道如何與別人保持適當距離,同樣地用這種直覺,來保持樹與樹之間的適當距離。 起先這裡生長上百株的小楓樹,我砍掉大約三分之一,這裡的生存空間,其實只夠兩三株 成熟的大楓樹伸展枝幹,所以我以漸進的方式將它們疏導開來。我會保留最強壯的,觀察 樹頂,看哪一棵樹的生命力最旺盛?哪一棵樹的汁液最豐盛?哪一棵樹的樹皮顏色最深? 樹砍下之後,我會將樹幹樹枝都留下來,讓它們的能量被土壤重新回收。一段時間以後, 枝幹都會腐蝕,對土壤貢獻最後的一份力量,這是非常好的有機質養料。 我們在疏通時要暖和,不要一下子大量砍除。如果砍太多只留少數幾棵,很可能你留下來 的,長得並不好,或是根本長不出來,這種情形,你要它再長回來,是相當困難的。這種 事誰也說不準,所以最安全的方法是一次砍一點。第一年要特別小心,從一百棵裡面,砍 掉三十棵小樹,第二年,也許砍一棵,也許一棵也不砍,讓它休息一年。一下子砍太多, 造成陽光過度的照射,樹木有可能會燒傷。以緩慢而小心的步調,來幫助它展現原始森林 的美為原則。 未經照顧的森林,會因為過於擁擠,互相摩擦,產生森林大火,而付之一炬,一切得重新 來過。但是有我們在此小心的疏導,它們可以恢復過來。除砍樹疏導,也要造林,這是我 們的責任。我們以緩慢的方式將森林疏導,使得更多的陽光可以照耀。我所看到的森林, 除了北加州幾個地方之外,很少有不需要疏導的。真正的處女森林,經由時間的歷練,可 以發展出美麗如公園般的環境。加州中部的郡縣,原本都是形狀美麗的樹林,人們卻將這 樣的原始森林砍伐殆盡,現在觸目所及,都變成僅能提供人類水果的果樹。 樹木傳遞的訊息 我這塊地已經有三次的收成,第一次是母親樹,第二次是孩子樹,第三次則是用它當柴燒 。地主並不瞭解我這樣做的原因何在,以他們的看法,我應該將所有的樹木砍下,當柴薪 賣個好價錢,來支付租金;或者,我應該把這塊地買下,把森林裡所有的樹都砍光,賣掉 木柴來償付貸款。但是這座森林,就好比是我的公園,我為什麼要這樣子做呢?我們應該 去照顧週遭的樹,不要破壞它。自己要有正確的判斷力。有時你犯的錯誤,對於那一群樹 木來說是相當不幸,但是至少你從錯誤中學到教訓,不會再到另一個地方,犯相同的錯誤 。當你在工作的時候,會接收到樹木傳遞的訊息。砍樹是相當危險的工作,還好截至目前 ,我尚未出過意外,受到傷害。今年初,我在處理一叢紅木樹,因為有些月桂樹長出它們 的新枝,纏到紅木樹,我已經觀察這個問題好幾年了。大約每一年都會砍掉一棵月桂,來 幫助疏導。 這裡有一棵大別龐大的月桂,我一直都不太敢去招惹,但在權衡所有的厲害關係之後,今 年我決定應該要把它砍下。我用砍下的樹枝將洞填塞,將剩餘的放置在紅木樹下做堆肥。 但是有一根樹枝,像我手臂這麼粗,在我將樹砍斷的時候斷裂開來,它掉到附近又彈回來 ,「啪」的一聲,剛好打到我的頭。我必須聽取這個訊息,這是一個暗示,提醒我在這個 地方所做的,已經足夠,可以收手了。短時間內,不要再做修剪,最好等個一年到五年。 如果我又開始在附近砍另一棵樹,或只是一根枝幹,甚至拿起鋸子,這都是我自己的意思 ,不是樹的時機。你必須仔細聆聽大自然的訊息,與它保持溝通。這種溝通,與替覆盆子 放木屑是一樣的。你也許會認為,我在這些小地方花費的心思不可思議,甚至有些愚蠢, 但這正是最重要而美好的事。現在這棵紅木長得很好,你得自己去留意,並且做正確的抉 擇。要細心聆聽樹木散發出來的訊息。 還有其他的野生植物如野生茴香、大蕉、野玫瑰叢、和一些野草莓。野草莓喜歡生長在有 大樹蔭遮蓋的地方,經由觀察野生植物如何在自然環境下生長,我學習到在自己的環境下 如何種植草莓。將它與原始條件作適當的配合,就可以兼顧人類與大自然,它的潛力無限 ,因為在自然環境下栽培的草莓,將能自己照顧自己,你唯一需要做的就是去採收果實。 給地球的回饋 這片山坡地,是我多年來漸漸開墾出來的,目前還是略嫌擁擠,樹仍舊太多。以前森林濃 密時根本寸步難行,要讓它有公園般的景象,恐怕還得要好幾年的功夫,但這不是不可能 的。依我的看法:作為一個農夫,將附近的環境照顧好,也是自己份內的事。如果你生長 在地球上,所有的時間都在取用,那麼你就有責任,讓出部分的資源,來種植本地植物, 回饋給地球, 即使留給它的是最糟糕的部分,也無所謂。事實上我正如此,將寬闊的平地挪出來自己耕 耘,把高山留給大自然。在這塊土地上,我相當幸運,每耕耘一英畝(1英畝約合40畝) 地,就有四英畝地留給大自然。將大部分留給自然,是很好的安排。以你的情形,也許地 很小,需要用掉四英畝或四平方英尺(0.36平米)來種,只可以給大自然其中一小部分。 即使如此你都可以利用小溝渠、斜坡地或多霧的地區,來種些本地生長的植物。我不是要 你去找書,看本地生長何種植物。我是希望你到附近走走,找出真正的本地植物,將種子 取來,種到你留給自然的那片地上,朝著維護大自然的方向前進。這片山坡地上,以前全 都鋪滿了Douglas Fir(杉樹的一種),但它們如今都已經被砍伐了。峽谷以前長滿紅木 ,現在勉強可以看到一兩棵。大自然維護生命的能力,不斷地被剝削。 有好幾年,我每年都會到朋友那兒,采許多杉木下來,種回到這塊地裡,因為他那兒的杉 木像野草叢生。我從來不去澆水或照顧它們,也許一百棵裡只有六株活下來,但是至少我 選擇在秋天雨季來臨前移植。不同於國立或州立森林管理機構的做法,他們總是等到晚春 才開始種樹,過不久夏天來臨,植物將面臨很大的考驗,往往只有百分之一點存活率。如 果選在入秋種植,它們可以有整個冬天將生命於土壤結合,到了春天就可以生長。我移植 成功的杉木有上百株,也許因為移植的關係,生長情形不是很好,但是它們還是長大,活 下來,並且結了種子。這些種子再長出來的杉木,就真正是屬於大自然的一部分。 自然演進,是這片土地上相當重要的一環。 【附錄】 參考資料 市面上有很多很好的資料可供參考,我建議你不妨都去看看,要以客觀的態度來接收各種 不同的見解。像Dr.Calahan是一位相當有名的科學家,他看起來有點瘋狂(事實上也是如 此),不太容易溝通,但他的確有特殊的見解能接收宇宙的真理。他談論如何將岩石以不 同的幾何圖案排列之後,會產生的一種特殊能量(順磁性),並深入研究這種能量如何存 在於我們周圍,對我們的生活產生何種影響。他同時也研究來自太陽的波鍵環能源。在研 究昆蟲如何彼此溝通,以及如何與它們的食物互相溝通上是先驅學者。在研究報告中顯示 有病的植物會釋放出不同波長的能量來吸引蟲子,蟲子的觸角與身上的毛都是天線,可以 接收訊息,這些天線的設計瘦瘦長長,可以接收它們伴侶或食物來源、或環境中不同的事 物所放出來的訊息。我們的看法與作法跟昆蟲完全不同,但Dr.Calahan卻花許多時間在研 究蟲子。這方面的資料是相當不尋常的見解。Dr.Calahan是U.S.D.A.美國農業部的研究員 ,也是佛羅里達大學的教授,他著有Paramagnitism一書,由AcersU.S.A.出版。 美國園藝學會(American Society of Horticulure)出版的雜誌,屬於傳統的研究報告 ,它所提供的資料都有實驗數據,也是很可靠的。對於忙碌而沒有時間仔細研讀報告的人 ,它很有系統地提供摘要與大綱,將所呈現的研究報告長話短說,並且分門別類,像栽培 生產就是其中一類。他們所做的結論也許不會與我的結論一致,但他們總有許許多多的數 據、詞彙與資訊在裡面,是可靠的資料,可以為不同的耕種方式提供參考。 另有一個相當重要的著作是一位法國農學家Dr.Voisin撰寫的,書名為《Grass Productivity》,由Island Press出版,研究草的生產力。書中教你如何種草、長草,你 如果能種出好的草,那麼你就可能種出好的覆蓋作物用來改良土壤,有很多值得參考的資 訊在其中。他還有一本著作已由法文翻譯成英文《Soil, Grass and Cancer》,另外有四 種文字的譯本。 Dr.William Albrecht是密蘇里大學土壤系系主任,著作《The Albrecht Paper》由 AcersU.S.A.出版。他可以稱為是非現代化農業的始祖,自小在農場長大,觀察農場的健 康情形,到了十幾歲,他發現農場的健康情況開始走下坡,於是成為學者,以大自然運行 的過程為研究重點,在七十年代去世。他的出版是多年演講稿,其中有很多寶貴資料。 與Dr.Albrecht同時的另一位學者Mr.Van Slecht的著作,已經相當老,幾乎無法找到,他 談論到礦物質的品質、特性、重要性以及來源。他研究蛇河(Snake River)河床裡石頭 的礦物質,當河水退潮時,他看到這些養分被送到草原上,於是他認知礦物質對草原是一 項重要的資源。有一本由Dr.Julius Hensel所著的《Bread from Stones》在1894年由德 文譯成英文,Tri-State Press出版,闡述石頭礦物質對農作物的重要性,極具參考價值 。 一般你到土壤科學方面的圖書室中找不到什麼與碳有關的書籍,然而碳卻是土壤中最重要 的一個元素。Dr.Leonard Ridzon有勇氣獨排眾議,出了一本二百多頁的書談論碳在土壤 中的重要性。書名為《Carbon Connection》,為Acers U.S.A.出版。 世界各地有各種不同岩石粉的來源,在澳洲,他們用岩石粉處理百萬英畝(1英畝約合40 畝)的土地。澳洲州立大學推廣岩石粉,而加州州立大學卻不認為如此。但是世界各地都 有不同的政治因素、經濟因素,對大自然有不同程度的瞭解,也有不同的意願來做不同的 事。在美國東岸,有一位女士名叫JoAnna Campay,她是介紹岩石粉、推廣使用岩石粉的 先驅。她有期刊來介紹如何施用岩石粉,同時提供資訊讓你知道在世界各地如何去購買與 使用岩石粉。她的電話是413-586-4429。 【附錄】 務農之要 堅定對大自然的信念 深入它運行規則的變遷 有土地 有方法 有空間 在在處處 你與植物互動無間 一旦領悟秩序和效能 懶散的農夫也會有好收成 田地營運條理不亂 植物自有它的盛原與衰亡 田園 農地 大小不拘 一即一切 一切就是一 動物 糧食 花及樹 五彩繽紛 群蜂飛舞 平衡七種自然資源 提供耕者天堂般的田園 植物與你 藉陽光 空氣 石巖 大化神奇 超乎肉眼所能見 休耕時 種種覆蓋作物 至少讓五種完全成熟無誤 植物的敏感 你難以想像 敞開心胸 將愛和喜悅與它分享 是健康 是生病 仔細注視 觀察 分析 迅速處理 試著供給最好的養料 再度詳看它的反應和回報 將森林的表土加入堆肥 河流 泥巴 是微生物的溫床 待土堆輕易可用手捏碎 就是種植的最好時機 雜草蟲子皆益友 對土地的貢獻始終無所保留 食物供給要持續穩定 否則客人會紛紛說再見 觀察當地的樹可探知 季節與月亮遷移的參差 趁月圓時選種下地 待自然示現它的規律 將種子自在地撒播 在鋪滿堆肥的淺盤裡 長出上百株幼苗不成問題 有些植物喜歡湊在一起 田野間自由交配的種子 自顧自的發芽不要意興闌珊 要讓更多的種子入地 直到適合孕育的深度 稍強即可移植 僅此一次 檢選項端小而堅強的來種入 纖維狀大的根 色澤白淨 長的好 需知其生態與形性 跪地移植 身體低姿 面向前方 開地空曠 放苗 堆土 疊高 耙平 檢視子葉的生長 得知植株需求量 觀察 分析 應用心力 養分供給 少量多次 礦物 糞便 海藻 皆堆肥 切記稀釋 沖淡 一回又一回 一旦掌握了植物的習性 便確知生長良好的情形 大地在夜間吸氣 天亮時再將它吐出無餘 讓植物生長直到老死 別忍不住還小就將它拔出 所有資源資訊都該參考 再靠自己的靈感來取捨 何者當要 何者不要 鐘擺器傳導過物體 可測出能量的變異 順時鐘正轉是肯定 轉著大圈做為告示的呼應 河川侵蝕土壤流失 河床因此裸露而出 平穩優雅的水風車 可使大地養分保持 深山中的林地妥善整理 推掉障礙 讓天篷舒展不逆 地上伸出了枝幹 豐盛的堆肥遍地鋪滿 用種子孕育大樹 需要經過九十個日夜的寒暑 樹幹色澤或綠或粉 健康的樹皮又堅又韌 將高半寸餘的小樹裸根 除去大部分的叉枝嫩生 種在最初生長的土壤中 常常施肥 事倍而半工 整修樹枝可減緩老化的腳步 在成年期修剪一次或兩次 幼樹更要適度地修剪 如此可以倍增樹齡 怎麼農耕並不礙事 養分充足才是成長繁茂之鑰 一年比一年成果更好 或為整個趨勢走向的引導 我夢想這樣一個畫面 擁有一片鄉間的田園 播種 生長 護持如常 一支農夫隊伍 創造作物天堂 肯‧康寧漢(Cam Cunningham) 1995年7月 【附錄】 要怎麼收穫, 就怎麼栽 有機農耕聽聞記 劉向春 這次有幸參加琉璃光養生世界暑期在美的研習班,聆聽了一場非常精彩的演說,我們請到 了在加洲從事有機農耕二十年的鮑伯先生,以有機農耕為題,現身說法。 鮑伯身材魁梧、相貌堂堂。他明亮清澈的眼睛透出光芒,眼神所到之處,有一股無形的攝 受力;他身上發出一種奇妙、誠摯極高的能量。在場的人,大部分都是第一次接觸有機農 耕,但各個興趣高昂,笑聲如雷,場面十分熱烈。 首先,他開宗明義指出現代農業,完全以科學及人類的立場,等於是告訴植物應該需要什 麼。雖然以現代科學方法,可以分析植物成份,但是只有植物本身才知道它真正的需要是 什麼。一個從事農耕的人,必須先跟他的田園建立親密的關係。他必須花時間瞭解植物真 正的需要。當植物的需求得到滿足,那我們吃到它時,也會滿足。這種滿足感是從品嚐植 物特有的甜味而來。 處處有禪機 鮑伯接著教我們怎麼品嚐發覺植物的那種滿足感。滿足感的甜味有兩種,一種是舌頭可以 嘗到的,像糖一般;另一種甜味很難解釋,只能意會,但是當我們吃進去時,會感覺非常 好。他發給我們一人一小粒,他種出來的茴香子。要我們在去感覺在辛辣苦味後面的那一 種特有的甜味,那就是茴香滿足感所呈現的最高境界。我聽了這番說詞,感受到他對植物 所流露的那份真摯之情,不由得也肅然起敬地將之放入口中。我細細地咀嚼,果真嘗到了 那種味道。我突然有種莫名的感動,長了這麼大,第一次知道怎麼去欣賞品味我們習以為 常的食物。我心想這個人,哪是個農人,他簡直是個禪師! 鮑伯又說如果要讓植物達到這種圓滿甜美的境界,我們必須讓植物吸收所需要的養分,一 個種菜的人,必須供應植物以下四種要素: (一)有機肥,(二)植物需要的全部礦物質,(三)陽光,(四)微生物。 如果以上的四類都能提供,我們就會種出好的植物來。因為植物絕對無法供給我們,它從 土中所沒有吸收到的東西。我們從土中取多少,就要放回去多少。植物接收了,一定會慷 慨地回報更多。 接下來,他教我們如何去觀察植物健康情形,學著跟植物溝通,把植物當成親人朋友來看 待,跟它建立一種親密的關係。我們由葉子可以觀察到植物的過去及現在,而且知道它土 壤的養分是否夠,它是否有個美滿的未來。通常新葉子又綠又光滑,構造緊密,有韌性、 病蟲害少。老葉子損傷多,眼的灰暗,葉片粗糙腫脹,病蟲害多。新葉子撕開時,可以聽 的見聲音,老葉子就比較沒有聲音。 我們也可以用拇指及食指的指尖,來感受葉子的強度,這是一種測量植物生命力的方法, 我們觀察葉子的顏色、結構、撕開的強度。在大自然中,植物若是健康並且得到它真正的 需要,它會由規律、強壯、平衡呈現出一種自然的美感,譬如野生的松樹,它的葉子對稱 、循環旋轉而上,展現玉樹臨風的優雅姿態。生菜葉,兩面應該是對稱平衡,但是如果生 長中,遇到困難,就會扭曲。這種扭曲就是告訴我們環境中有缺陷。 從植物的根也能知道土壤及它本身的狀況。有病的植物,有許多病蟲害,莖幹弱,有裂痕 ,根是咖啡色,一拔就拔起來,理想的根是由一個根,一而再,再而三的分支,表示附近 養分足,另一種根,由一個根分支到很遠處,那表示養分不夠。 學習做老農 供應植物的四大類,先從岩石粉(礦物質)開始,一株小苗,一茶匙(約合5毫升)岩石 粉,四分之一杯(約合59毫升)堆肥。堆肥疏鬆含有充足的空氣。植物也要足夠的陽光。 我們每次出外旅行,就到森林中或是小溪裡帶少許土回來,因為這些土充滿微生物,而微 生物是土壤中的消化原動力。通常1英畝(約合40畝)的地,須要200磅(1磅約合0.45公 斤)的岩石粉及1立方碼(約合0.76立方米)的堆肥。 鮑伯所種的馬鈴薯更是特別。它非常結實,掉在地上發出像石頭一樣的沉重的聲音,但是 一碰到地,又如水梨般的自然裂開,刀子一切,聲音清脆,生吃味道好,煮熟也不會稀爛 。他說,馬鈴薯如有裂痕,表示供水不平衡,有黑點,那是四大類不平衡,讓細菌進入。 好的馬鈴薯很重,超級市場的卻非常輕,表示沒有生命力。鮑伯種出來的菜,能量很高, 據吃過的人說,只要吃一點就夠了,晚上吃多了,還會睡不著,精力旺盛。 種馬鈴薯的那塊地,他已經耕種了將近二十年,土是松的,手伸進去土裡,可以到手肘這 麼高。土裡充滿微生物礦物質及有機肥,鮑伯從不灑殺蟲藥,也不施化肥。他不要植物表 面假相的健康,而要瞭解植物真正的健康情形,他說一個已經中毒污染的土壤,恢復力比 那些本身貧瘠的土壤要慢些,要花更長的時間,下更多的工夫。他鼓勵大家從一小塊地開 始。 鮑伯一個人耕作六十多英畝(1英畝約合40畝)地,除了僱傭一個管賬的,整年不超過兩 人耕種,雖然一英畝地,使用化肥可種出四十噸的番茄,有機的,就只能生產十二噸,但 是他仍然堅持有機栽種,他說吃一個有機的番茄,它的有機物質可以抵過五個化肥種出來 的。有機的作物,健康耐放生命力強,不像化肥種出來的,產量雖多,表面看起來漂亮, 但很快就腐爛。在美國,百分之三十的蔬菜,在還沒有到達顧客手中,在運輸過程中就腐 爛掉了。鮑伯帶來的生菜,雖然經過了一天一夜,沒有放冰箱,只用濕布蓋著,拿到我們 手中,直挺挺的,新鮮得好像現摘的一樣。 我們也學習如何開始做堆肥,利用有限的空間及資源種地,鮑伯語重心長地告訴我們,菜 要是種不好,不要怪天氣、怪鄰居、怪蟲子,要怪我們自己,植物生長在大環境中,確實 會遇到不理想的狀況,但是無論如何,只要我們誠心誠意地善待植物,時時發出慈愛心, 我們會種出好菜的。種菜人,本身對植物投入的能量,非常微妙,很難用現代科學方法測 量,但是這種愛心,及水乳交融的感情,植物會以一季季甜美的豐收來答謝。因此,我們 如果要種出可以強身治病的菜,本身的甜度要跟植物的甜度互相溝通。 為菜園禱告 他順便舉例,有一次他在沙漠中,發現一個教堂。教堂有一個非常美麗的菜園。這是一個 非常完美無暇的菜園,因為他找不到一個病蟲害,植物長的又健康又漂亮。他望著這個菜 園出神,如同置身仙境,種菜的老太太什麼方法都不懂,只是每天開心的為菜園禱告。他 說那就是秘訣。 鮑伯一天要花一些時間,抽空跟他的田園在一起,靜靜地什麼都不做,只是心不時地對他 的植物甚至野草產生好感及慈愛心。他說植物的音樂就是鳥叫聲,可惜現在鳥都快被我們 毒死了。如果你有個好歌喉不妨唱給它們聽。植物像我們的孩子,需要我們的開懷。只要 誠心地對待它,它會湧泉以報。當我們把一顆花菜摘下,這花菜可以說把它整個的生命交 給我們,其中能量的傳送,雖然也很難測量,但是絕對是相當巨大的,我們要以最誠摯的 心來接受。植物既溫和又充滿生命力,吃下去,絕不會做出殺人放火的事來。這時,他溫 柔的語氣中帶著一種說不出的堅決,好像在為植物請命。面對這樣一位有情有義的農人, 大家都十分感動,有人想變做他菜園的生菜,有人想當他土中的蚯蚓。 最後,他說如果還是不懂怎麼種菜,只要把雷博士《身心靈整體健康》這本書,其中提到 人的字都改成植物,照著她的原則去做就對了。 連孔子這位聖人都曾感歎他不如一個老農。本來以為是跟一個農人學種地,萬萬沒想到這 個外貌粗獷,孔武有力的農人,展現的卻是他溫柔的一面,他教了我們「慈悲心」!想要 怎麼收穫,就得怎麼栽。鮑伯的現身說法,不但為我們提供了解決人類糧食危機的方法, 更教我們維繫人類命脈的秘訣——保持一顆柔軟慈悲的心! 【附錄】 有機農耕 問答專欄 問:家的院子如何改成有機農耕? 答:廚房任何吃剩的東西,比如:剩菜、剩飯、果皮、菜葉、魚蝦骨頭、蛋殼、甚至報紙( 報紙是碳素的好材料)把這些做成堆肥,以便改良土質。有機會出外旅行,到森林中、小 溪裡拿些土。這種土會有許多微生物,微生物是土壤中的消化原動力。一克的土有億兆萬 的微生物,即使是一小把,也有許多。每次出外旅行就收集當地的微生物。幾年下來,院 子會變得很肥沃。另外,石塊磨成粉是很好的礦物質,可以供應土壤中的微生物,把石粉 定期灑在土裡。 問:如何做堆肥? 答:堆肥分兩類,一類是新鮮的,而另一類是長年堆積而成腐爛的,新鮮的堆肥做法是: 將剩菜飯,用果汁機加水打成汁。任何野菜、果皮,只要是有機物都可以打成汁。這些汁 再與一些水沖稀澆在菜園,尤其是像康復理(Comfrey)或其它綠的葉子,打成汁,對有 病的植物可以馬上吸收,有立即的效用。對有些非常貧瘠但又必須馬上栽種的土地,也可 以應急,是屬於短期性的堆肥。另一類就是一般用草及有機物堆積而成的這種堆肥,是為 了改善土壤是屬於長期性的。方法是用四個供牲畜食用的牧草團,及一個木箱。將一個牧 草放在最下層,上面放些有機物的氮肥,灑一些石頭粉在上面,再放一層牧草。如此一層 層往上加,最上面一層是牧草及些干的葉子。也可以到森林中或小溪裡找些土,加在裡面 ,經常在這堆肥灑水保持潮濕。 這種堆肥,主要兩大要素是碳素及氮肥。高蛋白質的食物氮肥多,牧草和報紙是屬碳素多 的。一般而言,碳素及氮肥的比例是20:1。這樣比例做出來的堆肥,不會有臭味及蒼蠅 。有味道,蒼蠅多,貓會來偷吃,是以為堆肥中氮肥太高,必須要加牧草。如果太干了, 那表示草太多,碳素高,必須補充氮肥。 問:如果一塊地上面都是野草,怎麼開始耕種? 答:野草不必費力氣把它連根拔起,只要用刀子將它割下,比如苜蓿或牧草,割了之後, 就留在地上,任其腐化做成覆蓋物。這樣就可以開始耕種。因為如果剛開始土地面積太大 ,我們時間精力有限,不需要照顧整塊地。只要將苗的附近,放一些腐化的堆肥。一茶匙 就可以種幾株小苗,將堆肥灑在苗的四周,再給些岩石粉,蚌殼粉,供給土壤容易損失的 鈣。 問:如何才能栽種出好的植物? 答:一個種菜的人,必須供應植物最基本的要素(1)完全消化好完整的有機肥(2)礦物 質(3)陽光(4)微生物。水及空氣包括在第一項之內。微生物可以在森林及小溪的土壤 中獲取。 問:石塊在院內要不要丟棄? 答:如果石塊過大,影響耕種,那就得搬開,如過有些小石塊外表已有風化現象,把它切 開看,裡面比外面硬,顏色也不同,那表示微生物在化解它,石塊是供應土壤微生物的養 分,讓它留在土裡。 問:土壤是否隔一陣子需要休耕? 答:土壤翻了之後,什麼都不種這是不對的。如果有水、陽光、微生物不利用,那太可惜 。土壤表面沒有植物覆蓋,會經過風吹而損失表土。如果有植物在上面,那情況又不同。 問:水耕蔬菜營養如何? 答:種菜另一個要訣是:對大自然干擾越多,我們要做的事越多。以前的夏威夷是完全的 大自然,沒有農業,也不需要農業,天然的作物可以養人。一旦美國的文化進入使用農藥 及化肥耕種,土壤整個破壞,這是一個極端。另一個極端是溫室耕種,溫室耕種,陽光是 過濾的,植物不健康,生菜一離開溫室,移植在外,鳥就把它吃掉,因為鳥吃生病的植物 ,水耕栽種,沒有有機肥料,營養不夠,種出來的東西,不能滋養人。另一種接近健康的 水耕法是,在魚池養魚之後養植物,比較接近自然,有許多微生物。 問:在公寓之內應該種什麼?怎麼種? 答:住在天氣寒冷,半年都不能種植的地方,或者大都市的公寓中,我們可以種些芽菜。 芽菜既經濟也不費力。首先找兩個同樣大小的木箱子,大約18英吋(約合46厘米)×18英 吋大小。如果能找到好的堆肥那最理想,否則就買現成裝袋的土。在土的表面,灑上滿滿 的葵花子、苜蓿子、蘿蔔子或是豆類,任何一種都可以。上面蓋上報紙弄濕,每天澆水, 三、四天後報紙拿開,七八天後就可以收成了。把芽割下,將根留在土中,把這箱土翻倒 在另一個空箱子。在上土,再種芽菜。如是這般的,將土倒來倒去,種幾回,土裡充滿了 根,非常肥沃。可以把這些土分送給朋友。兩箱的芽菜,一個小家庭吃不完。 問:植物長蟲該怎麼辦? 答:如果土壤每種一次就更肥沃的話,它病蟲害就會減少,每一次植物會越來越健康。現 代的農耕法是用化肥及農藥,殺蟲像是一場戰爭,結果是兩敗俱傷。我們要朝真正自然的 方向,不去殺蟲。蟲是我們及植物的最好的朋友,因為它讓我們瞭解植物健康的情形如何 。植物長蟲是表示四大類(有機肥、礦物質、陽光、微生物)不平衡,須要加強。如果灑 殺蟲藥,就無法知道植物真正的健康情形。 問:想對有機農耕多瞭解,如何開始? 答:可以找相關的書看。另外在美國有個專門的刊物叫《Acers,U.S.A.》雜誌,提供許 多這方面的資訊,可以從這下手。它訂閱地址及電話是: Acres, U.S.A. 1000 8E,60th Terrace Kansas City Missouri 64133 U.S.A. 電話:816-737-0064 (以上問答是由有機農耕專家Bob Cannard鮑伯肯納得提供) 美制液體容積單位之間的換算: 1 GALLON 加侖 = 4 QUARTS 夸脫 = 8 PINTS 品脫 = 16 CUPS 杯 = 128 OUNCES(fl oz )液體盎司(安士)= 256 TABLESPOONS 湯匙 = 768 TEASPOONS 茶匙 =3.785升 -- 滿紙荒唐言 一把辛酸淚 都云作者痴 誰解其中味 說到心酸處 荒唐越可悲 由來同一夢 休笑世人痴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2.118.7.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