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NewAg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最近借書借到《哭喊神話》,目前看到一半。 雖然表面上看起來沒什麼定義上的「新時代」,但其中有價值的地方, 在於關於貫通古今各種名相(或法門、方法...等)之間的核心概念探討。 而這也是所謂「新時代」真正重要的本質之一, 換言之,合一精神實際上超越了方法,你可以在各種名相的背後看到同一個終點。 我認為接觸到合一精神,便是覺悟。 但覺悟不代表永遠快樂或寧靜,或是所謂再也沒有問題的「被治癒」童話結局, 也不代表到了一種永恆的靜止或虛無。 在完全一元的世界中沒有任何悲喜,這也不會是讓人有感覺的東西。 人的經驗之所以美麗,正是因為二元以上的各種激盪、映襯,產生了絢麗的感受, 這也正是偉大的藝術作品給人的「衝擊感」之所在,也正是生命之美。 你看著各種元素互動所組成的整體現象,你感會並享受著其中的美。 你對名相沒有執著,你對於「對名相沒有執著」也沒有執著, 在看似不可行的矛盾的背後,正是所謂合一精神。 對人生有覺悟者,可以說是到處都有。 每個人都有他自己已有的覺悟種子,只是有沒有被誘發到被人所注目的程度, 而不論你做為種子、嫩芽、花,也要記住,你不一定知道有人正欣賞著你。 我曾聽人說過「蝴蝶是看不見自己的翅膀的,所以儘管全世界都知道, 他們卻不曉得自己有多麼美麗」,希望你小心不要執著於別人所說的覺悟。 在這點之上,就像園藝一樣,常常不是特定方法無視個體與情境硬作下去, 就能保證花朵能活出他自己的生命。甚至得考量到在更大的視角上,他所扮演著的角色。 學著與某種程度的命運相處(記住--這並不是消極無力地任其擺佈, 也不是要你瘋狂地求新求變求好, 純粹「積極」、「正向」(我覺得這兩個詞被濫用了)地去「對抗」一切), 也能幫忙體會到合一精神的所在。 回到主題後半,《哭喊神話》這本書的切入點滿現代的, 雖然作者的出發點是以美國與西方文化為基礎, 但我認為在台灣也有相似的背景問題, 忍不住想上來po文,跟大家分享一下裡面一些我認為值得深思的,有趣的地方: 我目前看到大概p. 219,我從中譯版的p. 106開始分享幾頁我覺得很有感的段子。 (實際上是引用大概八頁了(汗)好像有點多,會不會出版權問題orz?) 如前段所述,雖然出發點是以美國為基礎,但我認為在台灣也有相似的問題正發生著, 應該也可以說類似主義盛行著的文化都會有類似的問題。 而在「新時代」名義之下的「追尋、療癒、改變....」等, 也發生同樣的問題(應該說問題是由做這些行為的背後的思維產生)。 以下的「神話」一詞我覺得暫時不要看得太重會比較好, 或是至少我覺得這詞在這作者的用法之下,不完全是字面上的意思。 我接下來引用之後就不多作贅述了,我覺得這些段子本身就十分有力: ==(引言開始的分隔線。粗底字以**前後包夾**表示。以#為開頭的行是我的注解。)== 因此,孤寂、否認孤寂或逃離孤寂是多麼重要的美國神話。 兒童逃離的方式是看電視,青少年用派對和一夜情遮掩住它, 中年人則不斷結婚-離婚-再結婚來壓抑它。 於是,面對面接觸的團體在美國變得非常重要。 只要有心的「成長」團體成立,人們便成群而至,去學習生活與自發愛人的新技術。 #留意這裡的「新」字,在這幾段會常提到,也是其中微妙的問題所在 卻完全沒有察覺到「自發性技術」(techniques of spontaneity)這個詞彙存在著矛盾。 #這裡是指「自發(由衷、自動地)」和「刻意而為(也就是刻意去做的技術)」的矛盾 求新的誘惑 #這是小節標題 早期的美國人一開始就往西推展,總是會發現新的事物。 我們將五十州命名為**新**紐約(New York)、新墨西哥等。 新事物的神話一直在向我們招手。我們相信神必定眷顧著我們, 因為每天都有新發現迎接獵人、墾荒者、捕獸人和開礦者; 蒼翠茂盛的鄉野也四面八方地邀請我們。礦石金屬可在山裏找到, 山丘上的樹林穩定地供給著我們豐盛的木材; 這一切更在一八四九年加州確定發現金礦時達到高峰。 難怪美國人喜愛一切**新**技術;某些電腦被**新**機種擠出市場, 新品牌的阿斯匹靈或維他命被貪得無厭的胃納搶購一空。 教派從拜和心靈導師不斷衍生,特別是發生在西部地區,它表現出新的宗教, 新的生活方式、新的天堂以及到達這些天堂的新科技; 總的來說,都可歸結在「新時代」(New Age)這個詞彙下。 #我覺得事實上,在這裡作者譴責的是某種求新求變卻忽略了根本的執著, #以及一昧地新與變是否真的做到或改變了什麼。 這就是為什麼不同的心理治療,在歐洲僅止於研究的興趣, 但在新世界卻像火箭一般不斷地升空; 儘管每一種心理治療的早期形式都是在歐洲發現的, 例如弗洛依德學派、阿德勒學派、榮格學派、蘭克學派(Rankian)、 瑞奇學派(Reichian)等都是。 由霍尼(Horney)、佛洛姆、亞歷山大(Alexander)、 弗洛姆-瑞奇曼等發展出來的心理治療新形式,也都秘密地由歐洲抵達美國此岸。 我們對心理治療的新進路是多麼地貪婪!總而言之,我們要的就是**新的**事物。 在心理治療領域中,這種傾向就是改換自我(self)的神話: 美國人總是在找一個新的自我,一套新的期待。 這個神話最重要的道德含意便是,一般美國人接受心理治療的目的, 並不尋求**被治癒**,而是在尋找**新**生命,在**改變**一種不同的生活方式。 **改變**在美國是一個了不起的字眼。我們不只相信它,簡直是崇拜它。 我們可以在每個人的身上看到它, 這一點我們在蓋茲比(Gatsby)自信能改變口音、名字(第八章)的行為中看到, 他其實是在**創發**他自己。托克維爾對這一點看得很清楚:  美國人沒有時間固定在任何事上面,他只有對改變越來越習慣,  並認為這就是人類的自然狀態。他感覺到需要它,甚至愛戀它。  變動對他而言不僅不是災難,反而能促使奇蹟誕生。 無論這種改變被評斷為「天意」(Providence)或是「進步」(Progress), 美國人總認為這是好事。在政治這個最出類拔萃的神話模式中, 求新的神話更是非常重要--新交易、新疆界、新血輪、新視界等都是。 這個國家沒有一個競選人以保守舊疆界為訴求。 甘迺迪總統的部分競選魅力是因為他代表新觀念,代表拋掉舊觀念的年輕人。 新事物的品質究竟如何,這個真正的問題卻很少被問到。 在這個新世界中,只要是新的就比較好。 #這兩行所隱含的警示非常重要! 這就是有關改變的神話,我們穿戴上新的自我,追隨暗示的信仰, 認定「每天我在各方面都會越來越好」。 #接下來這段,我認為實際上是在闡述「文化或心靈上的無根」, #並不是在譴責年輕人不研讀歷史和接納本土文化, #畢竟這是表現出來的結果現象而非原因,成因也很複雜。 #「無根」是這本書關於美國神話的部分常提的重要概念。   這種心境和美國人認為歷史不重要的看法有關, 儘管我們國家的歷史已經短得可憐;我們如釋重負地擺脫掉歐洲的歷史。 許多美國人暗地相信亨利.福特(Henry Ford)所說「歷史是空談」的話是對的; 歷史對他而言,是從福特小汽車發明後才開始的。 我們的歷史觀只關心現在與未來,完全抹煞了美國歷史的豐富性。 對於新事物的喜愛,以及心理治療中對各種改變的期待,是與真正的進步背道而馳的。 心理治療的患者因為期待新生,反而錯失了能讓內心深處平靜的價值。 #這兩句所警示的也非常重要,而且講得很直白。 不過,我們追尋新神話迄今,可能一直懷疑,自己根本就被「新時代」的法門給帶偏了。 #這裡一樣實際上指的是某種執著。 當我們說到改變人格時,我們便需要更神秘的詞彙。 應運而生的名詞便是「轉化」:我們會說自己正致力於「人的轉化」。 一九七零年代,厄哈德(Werner Erhard)在加州創立了所謂的EST講座, 這個運動像野火燎原依樣地很快散佈到全國。  大多為富有的白人青年,約五十萬之多,  ……付給厄哈德和他的訓練講師三百到五百美元,  用一個周末的時間,從人生沒有方向的失敗者,  轉化成為自信、自主的「悟」者--承擔起自己的人生責任。  (道威〔Mark Dowie〕,<轉化遊戲>〔The Transformation Game〕,   發表於《形象》〔Image〕雜誌,San Francisco, October 12 1986, pp.22-26) 但這只是個短命的神話。五年之後,這股轉化之泉便開始枯竭, 很快的EST便消聲匿跡了。毫不奇怪的是,厄哈德自己卻「轉化」了。 他現在發展出一套改造企業的「突破」系統, 稱作「轉化的技術」(Transformational Technologies)。這家公司已經開始賺錢。 報導這種改變新形式的記者寫道:  在我們這個再生、丟棄與替換的文化中,對話取代了改正,  快速的轉化對個人而言像速食一樣容易。  你在轉化過程中變成了什麼並不重要,只要你有轉化就好。  如果你除了有趣的新詞彙外,還是原來那麼不完美的動物,那就再轉化自己一次吧。 (出處同上,p. 16) 普羅修斯神話 #小節標題 希臘神話中的海神普羅休斯(Proteus,譯註:在荷馬的《奧德賽》中, 普羅修斯其實是海神波賽頓的助手,善於變形)代表改換的神話。 當普羅修斯碰到急難情境時,他會變成某種新型體以確保安全, 不論那是動物、樹或昆蟲。 美國精神科醫生立富頓(Robert Lifton)曾經很精彩地形容這種總是處於轉換過程的人 格(Protean)。 就某種程度而言,這種美式改換神話,就是我們像普羅修斯一樣不斷逃離焦慮的表現; 無休止地追求新事物、渴求轉化等,也都屬於改換神話。 荷馬《奧德賽》中,奧德修斯與他的夥伴碰到狡猾的普羅修斯,必須向他問到如何回家:  當普羅修斯終於睡著了  我們大叫一聲跳下水,  從他的背後抱緊,但是老傢伙  尚未忘記他的花招,差得遠呢。  他先變成一頭髯鬚雄獅,  接下來變成巨蟒、花豹、大野豬,  然後是流水,接下來是一株高大綠樹。  我們繼續攀住,用鐵鉤或鉤子,什麼東西都用。  直到老海神認輸了,猙獰地開口問我。 但是沉迷於改變,會導致膚淺和心靈的空虛,就像皮爾金一樣, #易卜生的詩劇<皮爾金>(Peer Gynt), #這本書有好幾個地方借用這個詩劇講解。 我們從未停下腳步傾聽自己內心深層的觀照。 立富頓引用普羅修斯的神話來形容這種變色龍的傾向, 由於對此習以為常,以致許多當代美國人會隨時隨地改變自己扮演的角色。 於是,我們不但不能表達內在真實的心聲, 甚至還常常相信自己無法活出「真正的自我」。 #我認為對於實際上是自己捏造的美好「真正自我」形象的迷信與執著, #也是常見的問題。畢竟這種追尋所追尋的根本不是真正的自我。 #你怎麼可能不是你呢?你為什麼不能接納你是你呢? #接下來這個大段也是重要的警示之一 在這樣的處境下,改壁的神話遂成為膚淺的同義詞。我們根據別人的期望過活。 一位著名的電影演員在心理治療時,被問到自己的想法, 他回答說:「我沒有想法。不管你要我說什麼,你都必須寫在卡片上, 攝影機一開拍,我便開始說。」雖然他富有又出名, 但是這個人和其他演藝人員並無不同。他同時有深沉的憂鬱, 並覺得喪失了生命的意義。他形容自己的心境一直都像是「走了味的鹽」。 不論我們用「新時代」、「轉化」、「新的可能性」或其他術語來包裝, 普羅修斯的永恆變遷神話確實可以暫時讓我們免於焦慮。 美國人總是以不斷的變動,來逃避人生弔詭的焦慮和死亡的焦慮。 **這種逃避的代價便是深深的寂寞和孤立感。** 隨之而來的則是憂鬱,以及認定自己從未真正活過,並且從生命中被放逐出來了。 當代詩人默溫(W.S. Merwin)討論過表係在當代美國人身上的普羅修斯神話。 他首先說:「神話是界定當代詩人角色最重要而有力的工具。」 他認為當代人演出的正是普羅修斯的多重人格神話。 在詮釋掌控普羅修斯以求智慧及神諭恩賜的神話時,默溫這麼說:  我們藉著仿效普羅修斯來規避危險,這不只是當代神經分裂人格的特質,  我們所有的人也都一樣。美國人對熱愛改變的本身,便蘊藏著對死亡光譜,  以及可能威脅到自己之危險的逃避。 「他朝向我的這面臉,和我一個模樣。」默溫繼續說, 這等於承認他自己偶爾也會受到普羅修斯的誘惑。 英國詩人華茲華斯(Wordsworth)也運用普羅修斯神話,深入地掌握了我們的重商主義:  這世界有我們嫌多;早晚如此,  賺了再花,我們浪費自己的力量;  我們於大自然所見皆非吾有;  我們已經麻木不仁,好個貪婪的恩賜! 但是就像所有神話一樣,普劉修斯神話本身並不邪惡。 我們的錯誤是,過度沉溺於商業主義,並且讓我們對金錢之愛, 超過欣賞周遭大自然的能力: #我認為這裡所譴責的,包含但不限於商業主義,而是驅動這種主義背後的執著。  ……偉大的神啊!我寧可  是個仰賴過時信條度日的異教徒,  這樣我才能,站在這舒服的草地上,  瞥見使我減少痛苦的靈光,  看到普羅修斯從海上升起,  或者傾聽老海神(Triton)吹起他的鑲花螺號。 ==(引言結束的分隔線)== 《哭喊神話》裡頭的探討十分精彩,弄得到的話,值得一看。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38.65.3
s70245:人的可變性是人的天性 05/02 00:49
waterbreath:是諸眾生無復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無法相、亦 05/02 02:13
waterbreath:無非法相。何以故?是諸眾生若心取相,則為著我、人、 05/02 02:13
waterbreath:眾生、壽者;若取法相、則即著我、人、眾生、壽者;何 05/02 02:14
waterbreath:以故?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眾生、壽者。是故不應 05/02 02:15
waterbreath:取法,不應取非法;已是義故,如來常說:「汝等比丘! 05/02 02:16
waterbreath: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捨,何況非法?」《金剛經》 05/02 02:16
quicksunny:推。羅洛梅的書,其實都還不錯的說,只是很少人討論。 05/02 05:12
waterbreath:我也認為羅洛梅的書論點滿實際的 相較於新時代觀念 05/02 09:43
waterbreath:是更為落實的 05/02 09:43
Hevak:補註一下: 這本前半主要是以美國/西方文化為出發點,後半變 05/02 12:10
Hevak:得有更多跟文化/主義比較無關的探討出現 05/02 12:11
muxiv: 取法,不應取非法;已是 http://yaxiv.com 07/05 1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