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NewAg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這一系列的討論很有趣,可以看到很多不同的看法、想法其實也挺有意思。 先不論好壞,老實說我覺得靈性自體解析還算是一個蠻好玩的方法, 「身是菩提樹 心是明鏡台 時時勤拂拭 莫使惹塵埃」 這是很有名的一首偈,靈性自體解析就像是要你好好搞清楚, 什麼是身?什麼是菩提?什麼是樹?什麼是心?什麼是明鏡?什麼又是台? 要拂拭什麼東西?什麼是塵埃?你說你懂?你真的懂嗎? 真的懂了,就會知道 「菩提本無樹 明鏡亦非台 本來無一物 何處惹塵埃」的意思, 不是因為這是惠能寫的,所以境界比較高,而是真的能心領神會。 靈性自體解析的方法,大概有點像從「身是菩提樹」到理解「菩提本無樹」的方法。 然後到最後知道這些都是戲論,自然也可以把靈性自體解析的方法揚棄掉。 仰山慧寂禪師有個公案,大概可以說明這樣的狀況: 師(仰山)問雙峰︰「師弟近日見處如何﹖」曰︰「據某見處,實無一法可當情。」師曰 ︰「汝解猶在境。」曰︰「某只如此,師兄又如何﹖」師曰︰「汝豈不知『無一法可當情 』者﹖」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46.140.162 ※ 文章網址: http://www.ptt.cc/bbs/NewAge/M.1406807133.A.C26.html ※ 編輯: ape21 (114.46.140.162), 07/31/2014 21:50:02
tatty5566:我不知道出現這兩句偈,接著就開始智性上的討論算不算 07/31 21:56
tatty5566:常態,滿有趣的 07/31 21:56
其實我一直覺得這個方法有點像圓覺經中的一段: 「善男子,一切菩薩,及末世眾生,應當遠離一切幻化虛妄境界,由堅執持遠離心故, 心如幻者,亦復遠離,遠離為幻,亦復遠離,離遠離幻,亦復遠離,得無所離, 即除諸幻,譬如鑽火,兩木相因,火出木盡,灰飛煙滅,以幻修幻,亦復如是, 諸幻雖盡,不入斷滅。」 不過都是戲論啦,好玩而已。大腦的遊戲罷了。 ※ 編輯: ape21 (114.46.140.162), 07/31/2014 22:41:32
lamda: 推,圓覺經這幾句話值得好好參詳 12/27 1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