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Old-Games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聯合報╱鄭立】 大異其趣的世界觀——再談文明帝國與中國 在歐美的經典遊戲《文明帝國》中,玩家控制的是「文明」,什麼是文明?這詞說得多, 但我們在說時,很多時候並不真了解其內涵。 文明是近代的西方概念,它的解釋並不很絕對,但有一點可以肯定,它並不是「國家」, 也不是「政權」,更不是「朝代」。文明包括一脈相承的文化裡的所有國家,不論有多少 個國家或政權,它們共通的特質使它們組合成文明,比方說,基督教圈帶來那種共同的生 活哲學、方式和態度,便是一個文明。 但在1995年台灣出品的《中國》裡,你控制的並不是「文明」,可能整個中華就是一個文 明,但玩家控制的卻是一個政權,可以是炎黃,可以是秦始皇,可以是劉備,可以是清朝 。但他(它)們並不會,亦不強調文化和認同上的差異。 在《文明帝國》裡,不同的玩家代表的是完全不同的哲學和生存方式,但在《中國》裡, 卻只是代表不同的政治核心。這個觀念的差別,反映在遊戲設計對於經濟的理解上。 除了糧食外,各城市會生產的資源還有兩種,一種叫貿易,另一種叫生產力。前者代表資 訊的交流,而後者代表建設的能力,在《文明帝國》中,這兩種能力是分開的,貿易使文 明向質發展,而生產力則使文明向量發展。 貿易量並不單純等於「錢」,只有玩家決定收稅的部分會變成錢,但是透過貿易交流,貿 易量既可以變成知識技術,也可以變成令人們快樂的奢侈生活。單純點說,它代表著整個 社會流動的能量,但它其實更代表著民間的自發力量。 而在《中國》裡,兩者被統一成「稅收」,也就是「錢」,沒有區分出貿易和生產兩者的 分別。對於《中國》而言,有意義的就只有政府從民間收到的錢,稅收全部由政府分配, 它會變成福利,會變成軍備,它代表的,完全是政權管制的力量。 這兩個遊戲看起來如此相像,骨子裡卻完全不是同一回事。《中國》的設計,反映出一種 農民和政府本位的態度,看看我們自身形象的投射,以及對事情解決方法的寄望,就會發 覺,一個怎樣的社會,就會做出怎樣的遊戲。 【2014/04/27 聯合報】@ http://udn.com/ --            Schroedinger's cat is NOT dead. http://sites.google.com/site/youtien/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3.194.207.137 ※ 文章網址: http://www.ptt.cc/bbs/Old-Games/M.1398582564.A.779.html youtien:轉錄至看板 historia 04/27 15:09 youtien:轉錄至看板 GameDesign 04/27 15:09
yadohime:這是不是比錯代了 0.0 04/27 20:20
labeck:中國只能選炎黃蚩尤+自創.... 04/27 20:24
labeck:中國二才有別的選項.... 04/27 20:24
slightwing:蠻有趣的 04/28 12:45